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05:生物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ppt_第1页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05:生物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ppt_第2页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05:生物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ppt_第3页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05:生物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ppt_第4页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05:生物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二轮复习简介,1.基础知识专题 2.生物实验专题 3.社会热点专题 4.能力立意题型专题,一轮复习目的在于知识点的巩固,二轮关键做到让学生动脑、动手构建跨章节知识网络,并与标准网对比,明确盲点,查漏补缺。引导学生进行联系性复习和对比性复习,明确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1.基础知识专题,2.生物实验专题,鉴于分值比例和考纲变动,二轮应加强实验复习。在一轮理解掌握基本实验基础上,列表整理,分析比较,从三方面总结概括(1、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2、器材及药品使用;3、实验类型)。在实验设计上,先系统明确其基本内容、原则、思路及注意问题,然而结合例题,分类例析。,告诉学生不必大量记

2、忆热点内容,高考不会考热点中新知识,而是考运用课本知识原理分析新材料,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因此,应注重训练学生运用生物学科学原理分析有关热点材料的能力。,3.社会热点专题,4.能力立意题型专题,在前三步大量习题的基础上,归纳整理题型,明确题型功能,研究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很有必要性。 首先带领学生研读考纲对学科能力的要求,并结合例题具体化,然后分类复习各题型。,能力立意题型专题,1.概念原理题 2.生物实验题 3.科技应用题 4.信息迁移题 5.创新思维题,1.概念原理题,题型功能:考查学生对生命活动现象、本质特征及发展变化规律的理解、掌握及应用能力。 解题思路: 解释和区分概念题:阅读试题

3、绘图释义内涵外延同类异类确定答案 灵活运用原理题:阅读载体材料材料筛选确定原理组织答案,2.生物实验题,题型功能:考查学生运用生物学原理进行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心智技能或创新能力。 解题思路:阅读试题 试题目标 实验理论 文字表达,3.科技应用题,题型功能:考查学生运用自然科学基本知识,解决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的应用能力、解释和说明能力,以及评价能力。 解题思路:阅读材料应用目标科技原理应用策略科学表达,4.信息迁移题,题型功能:是高层次的能力要求,考查学生接受处理信息、加工利用信息、反馈表达信息、迁移创新信息的能力。本质上考查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 解题思路:阅读材料知识搭桥信

4、息迁移确定答案,5.创新思维题,题型功能: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品质,即具有考查学生创新思维的功能。 解题思路:认知信息课题目标发散思维加工聚合思维加工创新成果表达,教学过程,分析典型例题 总结题型特点 明确题型功能 归纳解题思路 分类举例解析 同类变式训练,典型例题,例1:下列甲、乙两图分别表示肺换气和组织换气,PO2 和PCO 2 分别代表 O2 和CO2 的分压。后面括号中的数值单位是千帕(kPa),请据图3回答: 组织换气和肺换气是通过_来实现的。 根据气体分压值的变化,可判定甲图中血液方向是由_;乙图中方向是由_。 甲图肺泡中O2 的分压值,

5、可判断为_千帕。,例2:图2为某种植物的杂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AA,Aa,正交F1 反交F1,Aa,aa,L,L,H,H,A与a是位于_的_,属于_遗传。判断的依据是_。 L与H属于_,判断的依据是_,其根本原因是_。 若用正交F与甲(父本)连续回交三代,所获后代的基因型为_和_,其比例为_。,典型例题,例3:某学生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对温室内CO2的含量作24h自动监控测定,下列曲线中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t表示当日时间,c(CO2)表示CO2浓度( ),例4:图6为四种植物(I、II、III、IV)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其中最适于在荫蔽条件下生长

6、的植物是( ) A、I B、II C、III D、IV,I,II,IV III,光照强度,光合作用速率,题型特点,给你提供一个全新的自然科学背景,如提供一段文字材料、图解、曲线、图表资料或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资料,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生物科学原理和方法,解决新情况中的新问题。,题型功能,信息迁移能力是高层次的学科能力要求。信息迁移的素材来源于社会生产、生活及科技的发展,所考查的是学生接受处理信息、加工利用信息、反馈表达信息、迁移创新信息的能力,因而从本质上看,该题型考查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该题型是高考试卷中考查学生能力的常见题型。,解体思路,分类例析,按信息提供方式分四种类型: 1.文

7、字信息迁移题 2.图解信息迁移题 3.曲线信息迁移题 4.表格信息迁移题,1.文字信息迁移题,例:人工脂质双层膜两侧存在浓度差,离子不能通过该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钾离子可以通过该膜。其他离子不能通过,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A、缬氨霉素是钾离子的载体,钾离子通过协助扩散通过该膜 B、缬氨霉素杀死人工膜,钾离子被动运输通过膜 C、缬氨霉素改变人工膜的通透性,钾离子自由扩散通过膜 D、缬氨霉素提供载体和能量,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通过膜,例2:在连续阴雨、光照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要提高大棚栽培蔬菜的产量,下列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A、向大棚内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 B、白天适当提高大棚温度、晚

8、上适当降低大棚温度 C、昼夜均适当降低大棚温度 D、昼夜均适当提高大棚温度,2.图解信息迁移题,3.曲线信息迁移题,5 10,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在_千勒克斯以上的光照强度下才能使A植物一天内吸收的CO2的量超过放出的CO2的量。 在与相同的情况下,有_千勒克斯和_千勒克斯范围内,A、B两种植物,一个吸收的CO2的量超过放出的CO2的量,另一个吸收的CO2的量小于放出的CO2的量。 如A、B两种植物是乔木,在两种植物混合林中,A、B两种植物长时间生长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并且说明理由。,例7:将农田一昼夜的温度变化I,光照变化II和植物吸收CO2的变化III数据绘成曲线图。请回答。

9、,植物在_段内制造有机物。 植物在_段内积累有机物。 d外凹陷,原因是温度过高,叶片上气孔关闭,_吸收量减少,影响了光合作用中_反应的效率。 a处凸起,原因是下半夜_偏低,使呼吸作用_。 CO2的呼吸曲线(即曲线III)与时间直接围成一块正面积和一块负面积。植物在一昼夜中对有机物的有效积累的多少,取决于这两块面积的_。,例8:如图所示的曲线,分别表示人体血管中血液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图中为肺动脉,据图回答: 曲线a表示的是_在血液中 含量的变化。 曲线b在段血管处迅速升高 是由于_。 代表的血管类型为_。,4.表格信息迁移题,例9:对分布在三地区的某种哺乳动物测量结果如下表:某种哺乳动

10、物的身体量度(单位:mm) 甲地区 乙地区 丙地区 体长 395 460 540 耳长 125 108 90 尾长 115 90 80 如果上述测量数据来自于安徽的黄山,吉林的长白山、广西的桂林,则根据测量结果可以推测: 丙地区为_。 对该种动物外部形态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素为_ 。,例10:采用黑一白瓶(不透光一透光瓶)法测定池塘群落各深度日代谢的氧浓度变化,结果如下表,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瓶中O的变化/g(m) 深度 白瓶 黑瓶 1m + 3 1 2m + 2 1 3m 0 1 4m 1 1 水底 3 3,A、该池塘3m水深处一昼夜产生的氧为1g(m),耗氧量为1g(m) B、该生态系统

11、的光合量小于呼吸量,生物量不断减少 C、该群落在结构上,自养生物分布在3m以内的水深处 D、在该群落中,完全由异养生物组成的群落只分布在水底,肝脏有病的患者,不宜多吃的一种植物种类是_。 种子萌发时,在单位质量内,吸胀吸水量最多的植物种类是A、_,耗氧量最多的植物种类是B、_。 大豆种子萌发时,需要将蛋白质转化为糖类。蛋白质转化为糖类的两个主要步骤依次是:A、_;B、_。,综合信息迁移题,温度 0 10 20 30 40,光合速率 0.30 0.35 0.50 0.70 1.10,讲解的体会: 讲准答案,明确专业词汇(错别字)落实到笔头上。 按解题思路讲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强化解题思路。 注意引导学生揣测命题设计创意。 提醒学生明确考查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