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3 沪教版ppt课件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3 沪教版ppt课件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3 沪教版ppt课件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3 沪教版ppt课件_第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3 沪教版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假设有一座皇宫大厦,要得到它,必须说一辈子违背自己良心的话,做若干件伤天害理的事;还有一间简陋的屋子,那里绿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拥有,它便在你的眼前。如果让你选,你要哪个呢?,1,PPT学习交流,唐 刘禹锡,陋室铭,2,PPT学习交流,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铭:,3,PPT学习交流,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著名诗人。唐顺宗时,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

2、等地刺史。晚年回长安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4,PPT学习交流,刘禹锡与陋室铭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

3、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5,PPT学习交流,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6,PPT学习交流,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7,PPT学习交流,安徽和县刘禹锡陋室,8,PPT学习交流,今日陋室* 现存陋室是清乾隆时重建。陋室座落在安徽和县城中,3幢9间呈品状,依山傍水,风光秀丽,主室

4、斗拱飞檐,古雅别致,偏屋白墙黑瓦,简朴小巧,石铺小院绿茵遍地,松竹扶疏,翠色扑人,确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之遗风。一道围墙把它与闹市隔开,更显得优雅、恬静。立于院中委实能体验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意境。门内东侧建一碑亭,立陋室铭碑石一方。主室正中置刘禹锡像一尊,上悬“政擢贤良”匾额。,9,PPT学习交流,安徽和县陋室铭碑亭,10,PPT学习交流,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唐 刘禹锡,这是他贬官二十多年后回乡的深沉感叹

5、。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荣。自然界的平凡现象中,暗示着社会人事新陈代谢的哲理。更可贵的是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衰老颓唐。白居易称赞这两句诗“神妙”, (刘白唱和集解),也正是赞美他深刻的艺术概括力量。,11,PPT学习交流,陋 室 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2,PPT学习交流,陋 室 铭 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

6、室,惟吾德馨。苔痕 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 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 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出名,灵异,使变绿,无知识的人,使扰乱,有什么简陋的呢?,这,只,品德高尚,博学的人,弹,奏乐的声音,使劳累,身体,13,PPT学习交流,疏通文意,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n) 有了龙就灵异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要我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ti)痕上阶绿, 草色如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

7、白丁。 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粗俗的人,14,PPT学习交流,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览珍贵的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管弦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 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15,PPT学习交流,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 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 降福显灵。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要我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

8、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 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玄亭。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是君子住在这 里)有什么简陋的呢?,16,PPT学习交流,“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的。,用韵,请在课文中划出押韵的字,想一想,这些字的韵母都是-。,名 灵 馨 青 丁 经 形 亭,in ing,17,PPT学习交流,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意思相对,这样的句子叫骈句,也就是修辞中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18,PPT学习交流,找出课文中对偶句,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

9、鸿儒, 往来无白丁。,4、调素琴, 阅金经。,5、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6、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19,PPT学习交流,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自我检测,(出名),(灵验,神奇),(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长到,蔓到),(使劳累),(使乱),(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名词作动词),(方位名词作动词),(形容词用作使动词),(形容词用作使动词),20,PPT学习交流,陋室之人,交往人物(不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1,PPT学习交流,陋室之景,草色入帘青,苔痕上阶绿,自然环境 (清幽静谧),22,PP

10、T学习交流,陋室之事,生活情趣(高雅),23,PPT学习交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之景,交往人物,生活情趣,陋室铭,24,PPT学习交流,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用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抱负和志趣。,25,PPT学习交流,孔 子 云 : 何 陋 之 有 ?,以孔子的话作结,运用反问句式,点明陋室不陋,隐含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紧扣“

11、唯吾德馨”。,26,PPT学习交流,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陋室环境 幽雅,交往人物 儒雅,生活情趣 高雅,具体表现,主人乐观的态度和高洁的情操。,陋室不陋,托物言志,27,PPT学习交流,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人品(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是高尚的。,逃避世俗,脱离劳动人民,缺少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抵制腐败,不能培养自己的意志这种人在现代生活中,简直不能生存。,称颂:,批评:,28,PPT学习交流,思考下列问题,1.文中哪句话概括全文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不 “陋”,室主高尚。,2. 作者从哪几方面写“陋” 室不“陋”,来表现室主品

12、德高尚?,居室环境,交往之人,日常生活。,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29,PPT学习交流,3. 陋室主人交往之人、日常生活又怎么样?,交往之人: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风生,纵情畅怀。 日常生活: 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怡然自得,高雅脱俗。,不能。因为作者当时受贬,思想上有些消沉,想从佛经中找到某种寄托,阅金经正是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折射。,能否将“阅金经”改为“阅五经”,为什么?,30,PPT学习交流,4.作者把“陋室”比作哪些古贤名室,以 及引用了哪一句话,进一步表明了“陋” 室不

13、“陋”,因为室主品德高尚?,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31,PPT学习交流,5、作者写陋室不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叫什么写法?,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托物言志,32,PPT学习交流,6.到这里来得人多吗?可以从哪一句看出来?,“苔 痕 上 阶 绿”,7.到陋室来的人是些什么样的人呢?,“鸿 儒”,8.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的朋友是些什么人呢?,显示自己“徳馨”,33,PPT学习交流,9.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有 远 大 抱 负,10.那 么

14、 “南 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一句,是“蛇足”还是更进一层?,更进一层,是“徳馨”的深化,11.全文结局照应了文中的哪一句?,惟 吾 徳 馨,34,PPT学习交流,分析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托物: 言志:, 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 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表达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安 贫乐道的情趣。,(文章主题),35,PPT学习交流,托物言志作品举例:,行道树文章借行道树,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紫藤萝瀑布生机勃勃的紫藤萝瀑布净化了作者的心灵,带走了往日的阴影,带来了生的喜悦和向前奋进的力量。深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36,PPT学习交流,石灰吟明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

15、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37,PPT学习交流,文中哪句话点明了主题?,“惟吾德馨”。,38,PPT学习交流,“孔子云:何陋之有? ”有什么含义?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者省略了上句而只引下句,是因为上句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南阳”二句之中,略去后才有余味。这样来引述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又显得含蓄无穷,发人深思。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39,PPT学习交流,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不矛盾吗?,不矛盾。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物质上),尾句的“陋”为“鄙俗”

16、之义(精神上),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40,PPT学习交流,陋室铭,设喻引题,山,仙,水,龙,喻,喻,室,德馨,陋室不陋,环境清幽(景),生活高雅(趣),古贤自喻,反诘点题,交往不俗(友),陪衬比喻 托物言志,不高,不深,喻,陋,小结:,41,PPT学习交流,文章主旨 通过对陋室环境等的描写,表达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42,PPT学习交流,写作特色 1.托物言志:作者的志向放在对陋室的 描写中表达出来。 2. 类比:开头 山、水与陋室类比 结尾 以古代名贤自况,43,PPT学习交流,山、 水 (名、灵),陋 室 (德馨),诸葛庐 子云亭,环 境 交 往 情 趣,不 陋,何陋之有

17、?,比 兴,类 比,44,PPT学习交流,2.有人认为本文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1.完成下面的对偶创作。 上句 :品千古美文下句:,阅百代青史,45,PPT学习交流,填一填,1、本文借“陋室”抒发了作者的情怀, 以 句贯穿全篇。 2、本文突出“陋室”环境恬静、雅致的语句是 。 3、文中的“仙”和“龙”比喻 的人,概括全篇的词是 。 4、本文采用 的写法,通过写陋室,表达陋室主人 的节操和 的情趣。 5、文章有两处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分别写出来 1)实写 ;虚写 。 2)实写 ;虚写 。,46,PPT学习交流,理解填空: 1、以虚衬实,表明陋室也具“名”“灵”性

18、质的句(名句): ,。,。 2、主旨句: 统领全文的词语: 。 3、画龙点睛的句子: 4、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为“陋室”作证的句子: ,。 5、文中唯一的散句: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惟吾德馨,德馨,何陋之有?,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47,PPT学习交流,6、写居室环境恬静雅致(景色之雅、室外景)的句子: ,。 7、写室主人纵情畅怀、谈笑风生(交往人物、交往之雅、室中人)的句子:,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8,PPT学习交流,8写日常生活(情趣之雅、室中事)的句子 ,。 ,。 正面实写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趣的句子: ,。 反面虚写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的句子: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49,PPT学习交流,提示: 1、仿照本文格式; 2、可写学习篇、工作篇、处事篇、交友篇 等等,见配套练习22页,1、诵读课文、快速背诵课文.2、仿写陋室铭:,作业,50,PPT学习交流,新仿陋室铭欣赏: 公仆铭 位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