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性功能训练PPT参考幻灯片_第1页
协调性功能训练PPT参考幻灯片_第2页
协调性功能训练PPT参考幻灯片_第3页
协调性功能训练PPT参考幻灯片_第4页
协调性功能训练PPT参考幻灯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协调功能训练,山东省交通医院 王晓娜,1,协调功能训练,一、协调功能的定义: 协调功能是人体自我调整,完成流畅、准确且有控制的随意运动的一种能力。 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 适当的力量和速度 达到准确的目标 协调功能障碍又称为共济失调,2,运动控制的神经生理学基础,一、反射:脊髓水平的反射调节 二、上位中枢的调节: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统 三、大脑基底节 四、小脑 五、大脑皮层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六、感觉传入对运动控制的反馈作用:本体感觉和视觉。视觉对协调功能有补偿作用,本体感觉同样有益于协调的维持。,3,神经生理基础,反射:牵张反射:肌肉被拉长时,对牵张显示收缩反应的反射称牵张反射。 牵张反射对维持

2、肌张力和姿势起着基本的作用。 分为位相性牵张反射:快速牵拉肌肉引起的牵张反射,如腱反射 紧张性牵张反射:缓慢而持续的牵拉肌腱时引起的牵张反射,又称肌紧张,4,锥体系统:大脑皮质中央前回运动区域的锥体细胞及其轴突构成的皮质脊髓束。 锥体外系:直接或间接影响脊髓、脑干的运动神经元。 包括:脑干运动调节系统、前庭脊髓束、红核脊髓束等。 感觉输入、中枢整合、运动控制是协调的维持机制,5,运动控制功能障碍,一、运动瘫痪:弛缓性瘫痪、痉挛性瘫痪 二、肌张力的异常 三、过度运动症 四、协调运动障碍,6,共济失调的分类,根据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部位不同而将共济失调分为以下三个类型:小脑性共济失调、大脑性共济失调

3、和感觉性共济失调。 1小脑性共济失调 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其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的平衡、调节肌张力和随意运动,因此小脑的损伤除了出现平衡功能障碍外,还可出现共济失调。共济失调是小脑病变的主要症状。 患者由于对运动的速度、力量和距离的控制障碍而产生辨距不良和意向性震颤,上肢较重,动作愈接近目标震颤愈明显,并有快速及轮替运动异常,字愈写愈大(大写症);在下肢则表现为行走时的酩酊步态。,7,2大脑性共济失调 额桥束和颞枕桥束是大脑额、颞、枕叶与小脑半球的联系纤维,其病变可引起共济失调,但较小脑病变的症状轻。可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额叶性共济失调:见于额叶或额桥小脑束病变。表现类似小脑性共济失

4、调,如平衡障碍、步态不稳、对侧肢体共济失调,肌张力增高、键反射亢进和出现病理征,伴额叶症状如精神症状、强握反射等。 (2)顶叶性共济失调:对侧肢体出现不同程度共济失调,闭眼时明显,深感觉障碍不明显或呈一过性。 (3)颞叶性共济失调:较轻,表现一过性平衡障碍,早期不易发现。,8,3感觉性共济失调:脊髓后索的病变会造成深感觉障碍,从而引起感觉性共济失调。此类患者的协调障碍主要表现为站立不稳,行走时迈步不知远近,落脚不知深浅,踩棉花感,并需要视觉补偿,常目视地面行走,在黑暗处则难以行走。检查时会发现震动觉、关节位置觉缺失,闭目难立(Romberg)征阳性。,9,协调功能训练,一、影响协调功能的因素

5、1与协调有关的感觉的作用视觉、本体感觉与协调有重要关系。视觉对协调功能有补偿作用,本体感觉同样有益于协调的维持。 2与协调有关的运动控制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越接近正常,则协调功能越接近正常。 3动作的频率协调动作的频率越低,越易保持协调,反之,协调动作的频率越高,则越易失去协调性。 4其他因素如精神、心理、认知和患者的主动性等。患者有抑郁或焦虑情绪会影响协调训练的效果,认知功能差则训练效果可能不明显,主动性差也会影响训练效果。,10,协调功能训练,二、训练要点 1、一定要完成具体的练习任务 2、单个动作的练习 3、相关动作的练习,11,三、协调训练的基本原则,1由易到难,循序渐

6、进:动作的练习由简单到复杂。 2重复性训练:每个动作都需重复练习,才能起到强化的效果。 3针对性训练:对具体的协调障碍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这样更具有目的性。 4综合性训练:除了协调训练,还要进行相关训练,如改善肌力和平衡的训练等。,12,12,协调功能训练侧重于 1、动作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2、以肢体远端关节的精细动作、多关节共同运动的控制为主 3、同时强调动作完成过程的质量 4、协调功能评定的方法同时也可以用来进行协调训练。,13,训练方法,协调性训练的基础是利用残存部分的感觉系统以及利用听觉、视觉和触觉来管理随意运动。 本质在于集中注意力,进行反复正确的练习。 主要方法是在不同体位下分

7、别进行肢体、躯干、手足协调性的活动训练,反复强化练习。,14,训练方法,单块肌肉训练法 多块肌肉的协调动作训练,15,三 协调训练方法,上肢协调训练 下肢协调训练 整体协调性训练,16,返回,16,上肢协调训练,1双上肢交替上举。 2双上肢交替摸肩上举:左、右侧上肢交替屈肘、摸同侧肩,然后上举。 3双上肢交替前伸:上肢要前伸至水平位,并逐渐加快速度。 4交替屈肘:双上肢起始位为解剖位,然后左、右侧交替屈肘,手拍同侧肩部。逐渐加快速度。 5前臂旋前、旋后:肩关节前屈90,肘伸直,左右侧同时进行前臂旋前、旋后的练习。或一侧练习一定时间,再换另一侧练习。 6腕屈伸:双侧同时进行腕屈伸练习,或一侧练习

8、一定时间,再换另一侧练习。 7双手交替掌心拍掌背:双手放于胸前,左手掌心拍右手掌背,然后右手掌心拍左手掌背,如此交替进行,逐渐加快速度。,17,17,上肢协调训练,8指鼻练习:左、右侧交替以食指指鼻,或一侧以食指指鼻,反复练习一定时间,再换另一侧练习。 9对指练习:双手相应的手指互相触碰,由拇指到小指交替进行;或左手的拇指分别与其余四个手指进行对指,练习一定时间,再换右手,或双手同时练习。以上练习同样要逐渐加快速度。 10指敲桌面:双手同时以五个手指交替敲击桌面,或一侧练习一定时间,再换另一侧练习。 11其他:画画,下跳棋等等。,18,返回,18,(二) 下肢协调训练,1交替屈髋:仰卧于床上,

9、膝关节伸直,左右侧交替屈髋至90,逐渐加快速度。 2交替伸膝:坐于床边,小腿自然下垂,左右侧交替伸膝。 3坐位交替踏步:坐位时左右侧交替踏步,并逐渐加快速度。 4拍地练习:足跟触地,脚尖抬起作拍地动作,可以双脚同时或分别做。,19,返回,19,四 协调训练的注意事项,1协调功能训练适用具有协调功能障碍的患者。 2当患者具有严重的心率失常、心力衰竭或严重感染,或严重的痉挛等,则暂不宜训练。 3训练前、训练中要注意协调功能评定,以了解问题所在,制定或修改训练方案。 4协调功能训练不是孤立进行的,要同时进行相应的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等其他训练。,20,返回,20,(三) 整体协调性练,1原地踏步走:踏步的同时双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