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含解析)_第1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含解析)_第2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018高考全国卷,t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知识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加强唐末藩镇割据【素养解读】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主要考查“时空观念”“

2、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三个方面,考查考生全面准确解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具体解读如下:本题考查方法指导时空观念“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说明材料是唐末藩镇割据时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近几年来高考全国卷中的25题几乎都是考查的秦汉政治,今年高考命题打破常规,考查了唐代政治;而唐代的藩镇割据是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本题反其意而为之,考查角度新颖,体现了高考命题稳中求变的思路,这启示我们遇到和教材结论相违背的题目,解题的最好方法是排除法,本题中a、c两项不符合史实, 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由“兵额与功能”可判断出此时期的藩镇有延续统治的作用【解析】从表中后三种藩镇类型来看,大多数藩镇官员由

3、朝廷任命,且不同程度上供赋税,藩镇的功能多为防骄藩、守边疆、防盗贼,这些都有利于唐朝统治的维持,故d项正确。仅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藩镇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唐朝后期藩镇的基本情况,无法得出藩镇之间攻伐不已的结论,故排除b项;四种不同的藩镇类型中,河朔型自己任免官员、赋税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并不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故排除c项。【答案】d (2017高考全国卷,t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

4、权力【知识定位】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素养解读】高考命题注重运用学科素养考查对历史现象的认识。本题运用“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考查影响君主专制统治的因素。具体解读如下:本题考查方法指导历史解释明初禁宦官读书识字到明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等现象的历史阐释唯物史观从题干明朝宦官读书识字现象的本质反映了对宦官专权的客观认识【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是由于皇帝允许宦官参政,以牵制内阁,这使得识字成为宦官的必要素质,这是中枢决策程序发生异变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专制的强化,而不是皇权衰落,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内阁,排除c项;中国古代决策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

5、d项错误。【答案】a练真题1(2018高考全国卷,t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武则天时期,中书、门下两省名称发生变化并且宰相数量增加、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实质是分割宰相权力,强化皇权,这有利于加强君主对朝政的控制,c对。两省宰相人数增加、更替频繁,会使得宰相权力被进一步分解,没有涉及职权扩大,a错;低品级官员参与国家大

6、政,没有直接提升官品,这一做法的目的并不是为官员提供晋升机会,b错;宰相权力遭到削弱,参政议政的职能没有变化,d错。2(2018高考全国卷,t25)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解析:选b。由表中信息可知,宋代宰相祖辈、父辈任官中低级官员和无官职记录者占大多数,这说明两宋时期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比较大,故b项正确。隋唐以后,世家大族的影响力逐渐消除,可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

7、现宰相权力大小变化情况,可排除c项。祖辈、父辈无官职记录的宰相正是通过科举制度才成功走向仕途,可排除d项。3(2017高考全国卷)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解析:选c。本题考查西汉中央集权的发展的影响。观察表格,可知从汉初到汉武帝时期,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的郡的数量不断增多,说明了西汉中央集权逐步加强,从而为西汉解决匈奴威

8、胁等边患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故选c项。从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的举措到汉武帝的“推恩令”,王国势力逐步弱小,王国问题逐步解决,故谈不上王国控制的封地越来越大,更谈不上朝廷与王国的矛盾趋于激化,故a、d两项错误;b项说法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4(2017高考全国卷)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新唐书太宗本纪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

9、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概括史料对唐军与薛举作战记载的共性唐军“败绩”,故c项正确。a项“皇帝”与材料“秦王”不符,排除;四则材料中仅有一则提到刘文静,并且其身份是将领而不是主帅,b项不准确,排除;四则材料中只有一则指出作战失败是由于唐太宗生病,但这一记载在其他三则材料中并未出现,排除d项。5(2017高考全国卷)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

10、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解析:选c。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必然会在史书中体现统治者的意志。据此分析可知,官修史书修撰具有政治性,故c项正确;历史记载的真实性体现在对史实的如实记录,而材料信息未体现,a项错误;官修史书更易颂今,使历史评价有失公正,b项错误;官修史书解释历史往往都带有主观性,而非客观性,d项错误。6(2017高考全国卷)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

11、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解析:选b。由于时代、世界观、立场等不同,对同一历史事实的记载存在差异,故b项正确。历史叙述是历史事实的呈现形式之一,历史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a项错误。c、d两项的表述太绝对,排除。7(2016高考全国卷)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解析:选a。中国有重视记载历史的传统。由材料可知,史官对皇帝行为的

12、记载影响皇帝的言行,故a项正确。由材料无法得出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b项说法太绝对,故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史官与君主间的矛盾,排除c项。宋太祖只是不愿史书记载其失误,故d项错误。8(2016高考全国卷)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解析:选b。三司直属六部,地方办事效率不高。明中叶以后,巡抚逐渐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直接管理地方事务,并对皇帝负责,这有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

13、答案为b项。这一变化使地方行政权力遭到削弱,排除a项。地方行政机构变迁不会削弱六部的权限,排除c项。材料中的变化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d项。9(2016高考全国卷)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解析:选d。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它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a项“最优秀”的说法过于绝对;b项,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是才学,排除;c项“排除”说法过于绝对。 10(2016高考全国卷)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

14、“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解析:选b。西汉初期崇尚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a项错误;c项与材料信息“文书之力也”不符;由材料可知,萧何收拾秦的文书,不能由此得出汉初官员都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的结论,d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汉承秦制的内容,b项符合题意。11(2015高考全国卷)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

15、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中说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年幼,执政大臣也从他们中选择,反映了母族亲属(外戚)在两汉时期的地位极高,另外皇帝年幼,很容易被外戚控制,导致汉代经常出现外戚干政,故选c项。12(2015高考全国卷)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解析:

16、选a。从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申,体现古代重视地方吏治,故a项正确。练模拟1(2019临沂普通高考模拟)两汉时期,地方长官(郡太守)拥有自辟僚属和察举大权。长官与僚属形同君臣,长官升调或僚属离职后,长官依旧自居“故主”,僚属则成为“故吏”。这主要体现了()a依附关系根源于察举制 b“家天下”的观念根深蒂固c早期官僚政治尚不成熟 d郡县制下地方权力很大解析:选c。依附关系的形成原因是地方长官拥有自辟僚属和察举大权(或者是地方权力过大),故a项错误;“家天下”是指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材料中涉及的是地方长官,故b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两汉时期,长官与僚属

17、之间的隶属关系,说明官僚政治的不成熟,故c项正确;材料与郡县制下的地方权力无关,故d项错误。2(2019西安八校联考)两汉至魏晋时期,门下省内多杂用阉人,负责“执虎子(尿壶)、唾壶”等,做的事情非常不堪,民间讽刺侍从出身的人,往往称其为“持虎子者”,但他们在官场中却备受重视。这种现象反映了()a中央集权扭曲了官场风气b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c士人道德沦丧的时代风气d忠君爱国的思想解析:选b。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门下省侍从出身的人在民间受到鄙视,而在官场中却受到重视,这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权力高度集中、官场中和上层亲近者权力较大的事实,因此b项正确。a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侍从出身的

18、人在官场中受到重视与“士人道德沦丧”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3(2019江西红色七校联考)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宋人认为“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表明()a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b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c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d科举制度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解析:选c。宋代吸取唐代节度使藩镇割据的教训,重文轻武,因此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c项正确。4(2019太原阶段性测评)总督始设于明朝,明初常遣尚书、侍

19、郎、都御史至地方解决紧急问题或安抚军民,这些总督因事而设,事毕即撤;明朝中叶,总督近于定制,管辖范围在一省之上,多至五省,其作用主要是协调各省关系,防止各地方之间因互不相属而互相推诿。总督职位的设置()a约束了官员权力滥用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了地方三司权力 d有效防止官员的腐败解析:选b。明朝开始设总督,但最初只是临时设立。明朝中叶,总督基本上形成定制,其主要作用是协调各省关系,防止各地方之间互相推诿。由此可见,总督的设立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选b项。设立总督只是为了协调各省关系,而不是为了约束官员行为,也不是为了削弱地方三司的权力,对防止官员的腐败未必能发挥有效作用,故排除a、c、d

20、三项。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秦朝时,尚书是少府的属官,设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丞以及左右曹诸吏等。汉武帝时期赋予尚书决策的职能,司法审判大权也转由尚书和廷尉共同行使。这表明()a尚书日渐成为汉代的中枢机构b秦汉政治制度的传承相对较少c汉武帝之前皇权遭到相权制约d西汉中央官制中出现制衡机制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秦朝尚书是少府的属官,虽有自己的办事机构,但地位相对低下。汉武帝时期,尚书享有决策权,“司法审判大权也转由尚书和廷尉共同行使”,说明尚书日渐成为朝廷的中枢机构,故a项正确。仅一项制度不能得出秦汉政治制度传承的整体情况,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只能反映汉武帝时期尚书

21、权力和地位迅速上升,与其他机构是否形成制衡关系,材料无法体现,d项错误。2(2019湖南长郡中学模拟)西汉武帝以侍中、尚书等组成内朝执掌国家决策大权,后又任命外戚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不但掌管全国军事,还进入内朝,参与政治决策,位在三公之上。武帝驾崩后,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正式作为内朝的领袖执掌朝政。从此,外戚担任大司马大将军,掌控内朝成为西汉惯例。下列对这种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霍光以后三公被剥夺了相权b大司马大将军掌握决策权,西汉政府从文人政府转变为军人政府c大将军卫青进入内朝后,皇权受到严重威胁d西汉后期内朝逐渐成为外戚专政的工具解析:选d。霍光掌权位于三公之上,而非剥夺相权,故a项

22、错误;外戚以大司马大将军身份入内朝并不意味着军人执政,故b项错误;卫青入内朝加强了皇权,故c项错误;外戚专权掌控内朝成为惯例,故d项正确。3“太子年幼继位,年轻的太后临朝,不得不重用她娘家父兄来协助处理政事,外戚骄横擅权,无视幼主。及至皇帝成年,结纳在自己身边的心腹宦官,发动政变,除掉外戚。皇帝亲政后,自然重用夺权有功的宦官,于是又演变成宦官专权的局面。这种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成为东汉后期封建政权的一个特点。”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外戚、宦官权力过大 b君主的权力受到制约c君权至上的结果 d中央集权所致解析:选c。外戚、宦官权力过大是材料的现象,不是根源,故a项错误;虽有外戚、宦官专权,但他

23、们的权力并不是来自于制度和职位,而是来自皇帝的支持和信任,是皇权的延伸,君主的权力并没有受到制约,故b项错误;外戚和宦官是皇帝的亲信,之所以能交替专权,关键在于他们代表的是皇帝的权威,是君权至上的结果,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项错误。4(2019江西贵溪一中高考押题卷)南朝时期,寒人通过充将帅、掌机要(中书舍人)、任典签(代表皇帝监察地方诸王刺史)不断提升政治地位,寒人地位的上升主要表明()a门阀氏族政治的形成 b文化教育的逐渐下移c专制皇权的逐渐加强 d监察的非理性化趋势解析:选c。门阀氏族政治的形成是在东汉,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文化教育,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南朝

24、时期寒人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南朝历代君王为了强化皇权,任用寒人,在内朝寒人典掌机要,在外朝寒人通过担任典签对地方进行控制和监察,此外,南朝时的将帅大多出身寒门,根据以上分析寒人地位的上升主要表明专制皇权的逐渐加强,故c项正确;监察的非理性化趋势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5(2019武汉模拟)唐中宗任命品级较低的豆卢钦望为尚书省长官,故意不加“同三品”的头衔,观察他的反应。豆卢钦望果然徘徊在宰相集体议事的政事堂外而不敢进入。后来加了“平章军国重事”衔,豆卢钦望才真正参议政事。材料主要表明,三省六部制()a提高了唐朝中央的行政效率b降低了三省长官的行政级别c是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表现 d使官僚机构形成

25、完整的体系解析:选c。材料没有体现三省六部运作程序提高行政效率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三省长官行政级别降低的内容,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豆卢钦望因品级低不敢参与政事,可知三省六部主要职责是处理军国政事,是行政权集中的表现,故c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三省六部的长官,没有体现出当时官僚机构的完整,故d项错误。6贞观年间的乡贡须先经过当地尊长和州县官批准,再由户部审阅,才送吏部考试,不是二百九十三姓(国家登记管理的家族)的人,不得参与乡贡。这一要求()a凸显察举制和科举制的优点b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c说明唐代科举资格审查严格d在于控制科举的录取比例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唐朝实行科举制度,察

26、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题目中牵涉的是唐朝的科举制,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不是二百九十三姓(国家登记管理的家族)的人,不得参与乡贡”可以得出:扩大唐朝统治基础是错误的,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强调的是唐朝科举资格审查的严格,故c项正确;题干并未提到控制科举的比例,故d项错误。7(2019衡水中学高三摸底考试)北宋初立,有千百个州县行政单位,后采取措施,在众多州县之上设置一级行政机构“路”,以此达到“振领而群毛理”之意。这一做法()a分化了地方行政大权 b严密了地方监察体系c可收统摄管理之功效 d便于地方官向上奏事解析:选c。在州县之上设置新的行政机构“路”,显然是扩大而非分化了地方行政大权,故a

27、项错误;“路”是新设置的地方行政而非监察机构,故b项错误;相比宋初千百个州县行政单位,作为其上级行政机构的“路”在数目方面必然相对较少,有利于收统摄管理之功效,故c项正确;设置新的行政机构并不一定便于地方官向上奏事,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故d项错误。8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无论是作为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抑或作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其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的色彩,一直非常浓厚。”该同学研究的政治制度()a拥有大权,不受中央节制b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使得专制主义空前强化解析:选c。依据材料“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

28、和军节镇遏”可以判断是元朝的行省制度,行省拥有大权,但是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故a项错误;行省的权力受到中央的节制加强了中央集权,遏制了地方势力的膨胀,故b项错误;行省拥有大权但是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严格制约,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故c项正确;行省制度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不是加强皇权,故d项错误。9(2019榆林模拟)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这确保了监察权力的()a分散行使 b法制化c独立运作 d世袭化解析:选c。材料说的是“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

29、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不是说监察权力分散行使,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说监察权力的立法保障,故b项错误;据材料“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可知这样确保了监察权力的独立运作,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监察权力的继承问题,故d项错误。10(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押题卷)“明设官,开国数年一再更定,内外无偏重,大小监制,缓急繁减,咸克互济,可为尽善。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事难画一,缓急不辨,以此得,亦以此失,势有然也。”材料主要反映明朝废丞相后()a权力过于分散

30、 b行政效率提高c中央集权加强 d君权空前强化解析:选a。根据材料“明设官,开国数年一再更定,内外无偏重,大小监制,缓急繁减,咸克互济,可为尽善。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事难画一,缓急不辨,以此得,亦以此失,势有然也”可知,明朝出现“事难画一,缓急不辨”局面,究其原因就是“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导致的权力过于分散,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事难画一,缓急不辨,以此得,亦以此失,势有然也”可知,明太祖罢丞相所导致的是行政效率的低下而非提高,故b项错误;明朝罢丞相之后出现的是专制皇权而非中央集权的加强,故c项错误;明朝废丞相后确实出现君权空前强化的局面,但材料并没有提及,故d项错误。11

31、明朝建立后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仅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为防止布政使司长官专权,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明朝以上举措体现了()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意图b三权分立的民主化的特点c宰相权力下放地方的趋势d制约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明朝对地方机构的改变,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体现在中央机构变化上,故a项错误;明朝是封建王朝,其机构设置虽有互相监督的作用,但不能体现出民主化特点,故b项错误;材料中设置的布政使司等官员不是宰相权力下放后的结果,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各行职权,权力分化,又各设左右

32、布政使防止专权,可知该举措的目的是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12明代中后期,皇帝长期不理朝政,内阁的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相权也转归于寺人(宦官)。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明朝的君主专制有所削弱b吏治腐败和政治纷争不断c内阁在朝廷中的地位上升d宦官成为明朝的中枢官员解析:选b。宦官通过朱批和票拟来插手朝政,逐渐把持朝政并干预朝廷事务,致使吏治腐败,君主“荒政”,权力之争不断。据此可知,b项正确。皇帝“荒政”并不等于皇权遭到削弱,a项错误;c项材料依据不足,排除;d项说法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9黑龙江哈三中模拟)宰相是中国古代辅政首脑的统称,它上承皇帝制度下启官僚制度,

33、是古代行政体制的枢纽。宰相及宰相制度对古代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历代全国宰相籍贯分布统计表河南河北陕西山东山西甘肃江苏湖北浙江安徽江西福建西汉114712117唐6349672144272010两宋208284821981514明792841571961012材料二 历代全国宰相籍贯分布中心地点数目统计表宰相籍贯分布中心地点及数目(后者用括号表示)西汉咸阳(4)、沛县(7)唐朝长安(28)、咸阳(7)、西安(10)(今浙江衢州)、秦安(12)、陇西(6)、闻喜(8)、苏州(6)、安平(7)、洛阳(12)、荥阳(6)两宋开封(7)

34、、杞县(3)、安次(3)、寿县(4)、衢县(3)明晋江(6)、余姚(3)、湖州(3)注:材料一、二表中宰相包括秦汉丞相、相国、三公,唐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明清大学士。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陈国生论我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材料三 中国宰相制度,代不相同,然相因而变,有其趋势,亦有其法则。趋势维何?时代愈前,相权愈重;时代愈后,相权愈轻。法则维何?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也(不断用近臣外派来掌控国家,一旦权重,即被替代闲置)。李俊中国宰相制度(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2)论证材料三中关于中国宰相制度的

35、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表格,宋以前宰相籍贯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陕西、山东、山西、江苏,宋代以后除上述地区以外湖北、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地也有分布,可以得出宋以前集中且主要在北方各省,宋代以后南移和均匀化;根据材料二表格,宰相籍贯分布:西汉主要分布在咸阳、沛县,唐朝主要分布在长安、咸阳、西安、洛阳,两宋以开封居多,明朝晋江居多,由此可以得出历代帝乡所在地,政治中心区附近分布密集。第二小问成因,可以从经济中心的转移、南方文化教育发展、选官制度的变化、政治和军事中心的特殊条件等角度回答。(2)首先从材料中提取观点,如:相权不断削弱,通过内朝官向外朝

36、官转化使相权削弱;再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答案 (1)特点:宋以前集中且主要在北方各省,宋代以后南移和均匀化;历代帝乡所在地,政治中心区附近分布密集。成因:经济中心南移;南方文化教育发展;唐以前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导致世家大族垄断选举,科举制的实行使选官范围扩大,宰相籍贯分布均匀化;政治和军事中心给人物行政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政治中心倍受统治阶级重视,所以帝乡多宰相,宰相籍贯分布在政治中心尤为密集。(2)观点一:相权不断削弱。论证:秦代三公九卿制中宰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天下政务。汉武帝后,宰相的职权逐渐转到尚书台。魏晋至隋唐,三省六部制趋于成熟,相权弱化。北宋设三司使、枢密院和参知政事分割相权。明代废宰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