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级财务会计,傅贵勤 N,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第一节 应收票据 第二节 应收账款 第三节 其他应收及预付款项,第一节 应收票据,一、应收票据概述 二、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 三、应收票据的计算,一、应收票据概述,(一)应收票据的性质 广义上讲,债权凭证:汇票、本票、支票等。,在我国规定:,应收票据只核算商业汇票。 应收票据属于流动资产。,(二)应收票据分类,1、按是否带息分为: 带息商业汇票 不带息商业汇票,2、按承兑人不同分为:,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3、按是否带有追索权:,带追索权商业汇票 不带追索权商业汇票 二、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1、取得商业汇票时,2、期末计提利息时,3、票据到
2、期收回票款时,4、票据到期不能收回票款时,应收票据转让的核算,三、应收票据的计算,1、票据到期日的计算 l 按日表示:以实际日历天数计算,出票日和到期日只能算一天。 l 按月表示:以对日为一月;月末签发的票据,不论月份大小,以到期月份的月末那一天为到期日。,2、票据到期利息的计算,利息=票面金额票面利率期限,3、票据到期值的计算,不带息票据到期值=面值 带息票据到期值=面值+利息 =面值(1+利率),例1:,某企业2006年9月1日销售一批产品给A公司,货已发出,发票注明的销售收入100000元,增值税额为17000元,收到A公司交来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期限为6个月,票面利率为10%。,(1)
3、收到票据时,借:应收票据 117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2)年度终了,计提票据利息,票据利息=11711110%412 =3900元 借:应收票据 3900 贷:财务费用 3900,(3)票据到期收回票据款,收款金额=117000(1+10%126) =122850元 2006年计提的利息=11700010%212=1950元 借:银行存款 122850 贷 :应收票据 120900 财务费用 1950,4、应收票据的贴现,贴现:是指企业为满足资金周转的需要,将持有的未到期票据出让给银行在扣除相应的贴现息后,换取相应现金的行为。票据
4、贴现也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续,贴现息:在贴现中,企业贴给银行的利息为贴现息 贴现率:在贴现中所用的利率为贴现率 贴现期=票据期限企业已持有标票据期限 贴现净额=票据到期值贴现利息 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续,出票日 贴现日 到期日,例1:,A公司因急需资金,于6月7日将一张5月8日签发、120天期限、票面价值50000元的不带息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年贴现率为10%。,贴现息,=5000010%90360 =1250元 贴现净额=500001250 =48750元,提示:,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承兑人在异地的,贴现利息的计算应另加3天的划款日期。 以下例2是同城的
5、例子,例3是异地的例子,例2:,例:某企业6月26日销售给本地B企业一批商品,货已发出,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100000元,税17000元,以商业汇票结算,期限150天,利率10%。假如企业于10月11日去银行存款贴现,贴现率为12%。,要求:,试计算贴现净额并做出有关会计分录。(要求有计算过程,小数点保留两位数),贴现期=43(天),6.2610.11 共计107天 贴现天数为150-104=43天,到期利息=11700010%150/360 =4875元 到期值=117000+4875=121875元 贴现息=12187512%43/360 =1746.88元 贴现净额=121875-17
6、46.88 =120128.13元,第二节 应收账款,一、应收账款概述 二、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 三、坏账及坏账损失,一、应收账款概述,(一)应收账款的性质与范围 应收账款是指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客户收取的款项。 不包括应收职工的款项 不包括长期的债权 不包括本企业付出的各类存出保证金,(二)应收账款的计价,应收账款应于收入实现时予以确认 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应按买卖双方成交时的实际发生额入账。 但是,要考虑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对应收账款入账金额的影响,1、商业折扣,l 是对商品价目单所列的价格给予一定的折扣,实际上是对商品报价进行的折扣。 l 是促销手段,规定:,l商业折扣对应收账款的
7、入账价值没有影响,报价扣除商品折扣以后的实际成交价格才是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 l 在存在商业折扣的情况下,企业应收账款金额应按扣除商业折扣以后的实际金额确认。,(二)现金折扣,l 现金折扣是为迅速收款作出的让步 l 是指销货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在一定期间内早日偿还货款,对销售价格所给予的一定比率的扣除。 l 表示方法:2/10、1/20、n/30,l总价法,总价法下,存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应收账款金额应按未减去现金折扣的实际金额作为入账价值。 l 实际发生的现金折扣,作为一种理财费用,计入财务费用。,l净价法,在净价法下,应收账款按实际售价扣减最大现金折扣后的金额入账。 l 以净价法核算应收账款及
8、销售收入时,应收账款及营业收入均按发生的应收货款总额扣减最大现金折扣后的净额入账,销项税额按实际发生额计价入账。,二、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例2:企业销售一批产品,价格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现金折扣条件“2/10,1/20, n / 30”计算折扣时假如不考虑增值税。,总价法,1、形成时 借:应收账款 117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 应交税费增(销)17000,2、若购货方在10天内付款,借:银行存款 115000 财务费用 2000 贷:应收账款 117000,3、若购货方在20天内付款,借:银行存款 116000 财务费用 1000 贷:应收账款 117000,4、
9、若超出优惠期付款,借:银行存款 117000 贷:应收账款 117000,三、坏账及坏账损失,(一)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 1、直接转销法 发生坏账时直接计入损失科目,不需要设置“坏账准备”科目,2、备抵法,(1)需要设置“坏账准备”科目。 “坏账准备”科目:核算企业应收款账等发生减值时计提的减值准备。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2)设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形成的损失。计提坏账准备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二)备抵法下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1、期
10、末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 坏账准备,2、实际发生坏账时,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或:借:坏账准备 贷:其他应收款,3、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以后又收回时,借: 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三)备抵法下坏账损失的估计,l 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有三种: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账龄分析法 赊销百分比法,1、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1)期末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应收账款余额估计坏账比例 (2)会计期末估计的坏账损失与“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有差异时,应对“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进行调整,使调整后“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与估计的坏账数额一致。,例3:,某企业第一年
11、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00000元,第二年和第三年没有发生坏账损失,第二年末和第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50000元和220000元,该企业第四年5月发生坏账损失1200元,第四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00000元,假如该企业按应收账款的5提取坏账准备金。,要求:编制有关会计分录。,第一年末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1000005=5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500 贷:坏账准备 500,第二年末:,第二年末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2500005=1250元 第二年应提取=1250500 =75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750 贷:坏账准备 750,第三年末:,第三年末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22000
12、05=1100元 第三年应提取=11001250 =-150元 借:坏账准备 15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50,第四年5月实际发生坏账时,借:坏账准备 1200 贷:应收账款 1200,第四年末:,第四年末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2000005=1000元 第四年末应提=1000+100 =11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100 贷:坏账准备 1100,2、账龄分析法,l 是按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根据以往的经验确定坏账损失百分比,并据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l 其核算原理与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相同p45,3、销售百分比法,l 是以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l,采用该方法时,一般不需调整“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如果坏账准备出现异常现象,应及时调整估计坏账的比率。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车定点加油管理办法
- 出国退休人员管理办法
- 养护机械设备管理办法
- 募捐基金资金管理办法
- 劳动助学岗位管理办法
- 分店收账管理办法细则
- 农牧兽药销售管理办法
- 公司物资丢失管理办法
- 催收案件现场管理办法
- 修订无锡统计管理办法
- TCAREI 001-2021 民用醇基液体燃料安全技术规范
- GB/T 9766.7-2009轮胎气门嘴试验方法第7部分:零部件试验方法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2.6 实数》课件
- B超引导下PICC置管课件
- 男装单品设计课件
- 山东省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规范
- 检验科员工个人技术档案
- 企业拆除前现场清查登记表
- 国家网络安全检查操作指南
- 《腰椎解剖》PPT课件
- 旋转型灌装机设计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