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班级:(机械设计) 姓名: 论文题目QTZ1250单吊点塔式起重机起重臂设计及变幅机构校核计算一、选题背景和意义1、塔机的起源据记载,第一项有关建筑用塔机专利颁发于1900年。1905年出现了塔身固定的装有臂架的起重机,1923年制成了近代塔机的原型样机,同年出现第一台比较完整的近代塔机。1930年当时德国已开始批量生产塔机,并用于建筑施工。1941年,有关塔机的德国工业标准DIN8770公布。该标准规定以吊载(t)和幅度(m)的乘积(tm)一起以重力矩表示塔机的起重能力。我国的塔机行业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相对于中西欧国家由于建筑业疲软造成的塔机业的不景气
2、, 我国的塔机业正处于一个迅速的发展时期。塔机分为上回转塔机和下回转塔机两大类。其中前者的承载力要高于后者,在许多的施工现场我们所见到的就是上回转式上顶升加节接高的塔机。按能否移动又分为:走行式和固定式。固定式塔机塔身固定不转,安装在整块混凝土基础上,或装设在条形式X形混凝土基础上。在房屋的施工中一般采用的是固定式的。2、塔机的发展方向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的塔机制造业在整体上,有了一个较大的飞越。但以科学发展观的观点和要求来看待,我国塔机行业不论是在产品的品种、类型、结构细节,三大机构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制造工艺的改进和提高,试验手段的完善等诸多方面,仍有较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今后我
3、国塔机行业的发展及方向如下:(1)在塔机品种和类型方面,小吨位塔机要向快装式方向发展,大吨位塔吊要向动臂式方向发展。这一方面是我国的道路运输越来越发达,为快装式塔吊的运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快装式塔吊可免除塔机基础制作的费用和浪费,安、拆效率高。一种安全、简便的中小型快装式塔机,在下一步的新农村建设和中小城镇的建设中,将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而大型塔机应向动臂式方向发展,一是动臂式塔机与水平臂式塔机相比,同吨位的其平衡臂和起重臂的钢材用量要减少30%左右;二是大吨位动臂式塔机使用安全性,要高于水平臂塔机;三是动臂式塔机对空间的干涉和影响小,使用的举高特性也是平臂式塔机不可比拟的;四是动臂式塔
4、机更适合对大型钢结构施工的吊装。目前我国超高层钢结构和大型工业厂房的钢结构施工所采用的动臂式塔吊,大部分仍依靠进口。(2)在塔机结构的研发设计方面,目前国内的所有厂家,均不具备相应的试验设施和检测手段,结构设计仅是通过电脑软件所得到的模拟数据,但还不能通过试验检测得到精确的数据,这对后期使用材料和结构的疲劳及耐久性,缺乏准确的判断和预知性。这也是我国塔机制造行业与发达国家同行业存在较大差距的方面。 因此,在目前国内塔机行业标准和监管还不十分完善的情况,有一定规模和研发实力的企业,应以增强自觉性和负责任的态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试验和检测手段。如此一是可以引领行业的发展,做规则的制定者;二是为
5、今后行业的不断洗牌、整合抢占先机;三是通过试验手段的提高,做到产品研发的最大合理性和经济性,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3)在机构方面,要开发出结构紧凑、高效、节能、可靠性高的三大机构。 目前一些厂家在中大型塔机上配置的软齿面圆柱齿轮的型起升机构,应予以淘汰。起升机构卷筒应全部采用“LEBUS”双折线槽型式,以提高钢绳使用寿命。采用变频控制的起升机构,应适时开发和运用电流二次逆变技术,提高节能性。大吨位塔机,应相应开发柴油机作为动力和液压系统作为驱动的起升机构,以提高塔机的适用性。而回转机构设计方面,目前国内没有任何一个厂家,较好地解决塔机在运行中突然停电回转失控的工况。(4)在塔机智能化方面,我
6、们几乎是一片空白。中型以上塔机在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两方面,要实现实时检测和控制。变幅也要实现实时直观显示。各机构故障也应实现实时在线功能检测。同时一种经济适用的群塔作业的防碰撞装置, 也应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驾驶室的坚固度,以及更加人性化的操作环境,也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改进。(5)在结构制作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工艺装备的精度和焊接质量,以及涂装质量和水平。大多附件如栏杆、爬梯、平台等要全部采用镀锌处理,以提高这些附件使用的耐久性和整机的美观度。 以上是我国塔机制造业在总体上需要不断改进、提高的基本的方面以及发展的方向。二、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起重臂是属于塔机的金属结构部分,是除塔身外另一重要
7、受力部分,而且主要的工作单元都在安装在起重臂上。受力大,受力形式多。在工作中承受着压力、弯矩,回转时还受到惯性力。而且在有风的环境下还要受到风力作用。重点及拟解决的问题是: 起重臂在各种情况下的受力问题。 吊臂的形式及尺寸(变截面)(单吊点) 吊臂的强度、稳定性及刚度验算三、文献综述塔机起源于欧洲,据记载,1900年欧洲颁发了第一项有关建筑用塔机的专利。1905年出现了塔身固定的装有臂架的起重机,第一台原始塔机出现于19121913年,1923年制成第一台近代塔机的原型样机,1941年,有关塔机的第一个标准德国工业标准DIN 8670公布1。该标准规定以起重量(t)和起重幅度(m)乘积的起重力
8、矩表示塔机的起重能力3。1欧洲塔机的发展二次世界大战前,塔机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建刺激了建筑机械的发展,塔机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作为塔机发源地的欧洲,当时的塔机发展水平代表着世界最高技术。在这一时期,经济刚刚恢复,建设规模还较小,建筑物的高度不大,轨行式、下回转的动臂塔机占统治地位,其中最为流行的是德国L iebh err和Peiner公司制造的动臂塔机。20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层建筑比重的增加,出现了自升式动臂塔机。1958年L iebh err推出了一种上回转、液压控制动臂变幅的H B 系列塔机,该型动臂塔机都有较短的平衡臂,起重力矩从30tm 到90tm
9、 。早期发展的是借助于绳轮系统或液压顶升系统使套架与塔机能交替伸缩的内爬式自升塔机。这种塔机布置在建筑物内部,全部荷重支承在楼梯间墙壁或附近楼板上,上部施工司机能一目了然,起重臂幅能充分利用,但司机看不到地面上的装卸工作,施工结束后的拆除有一定的难度。后来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又发展了附着式自升塔机,塔机独立于地面基础上,横向与建筑物拉结,利用爬升套架和顶升机械使塔身自升。这种自升塔机装拆方便、司机视野开阔,应用愈来愈广泛。20世纪60年代末期,法国Potain 制造的一种上回转、小车变幅式塔机开始取代了传统动臂塔机的地位。20世纪60年代,大中型塔机中动臂式塔机的市场份额占近70%,
10、而70年代已降到了10%。此后,上回转、小车变幅塔机在世界各国占据了统治地位。20世纪60年代,欧洲塔机产量猛增,塔机行业处于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以联邦德国为例,1951年拥有塔机800台,1960年增至11800台,而1973年则达到48500台。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些至今在塔机历史上占有着重要地位的塔机。1978年丹麦Kroll公司的K-10000塔机问世了,这台世界上最大的塔机起重力矩为kN m ,在44m 幅度处的最大起重量达240t,其最大工作幅度达100m ,相应的起重量为94.5t。1977年,瑞典L inden 公司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平头塔机L inden8000,时至今
11、日,平头塔机的发展方兴未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欧洲塔机行业进入低谷,一些实力单薄的小厂停产或倒闭,仅留下少数有实力的大厂。如意大利,20世纪70年代共有57家塔机制造厂,80年代减为23家,90年代进一步减少为不足6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塔机行业缓慢复苏,目前欧洲生产塔机的国家有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瑞典、丹麦等,主要厂家有法国Potain,德国L iebh err、Peiner、W olff,意大利Comedil,丹麦K roll,西班牙Comansa。在产量、系列品种、技术水平等方面,德国的L iebh err和法国的Potain 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P
12、otain 目前在法国、德国、意大利、葡萄牙、中国的工厂生产60多种型号塔机,迄今为止已在全球销售了超过台塔机,其中被国内行业熟知的F 0/23B 、H 3/36B 是我国1984年从Potain 引进技术生产的。2003年,Potain 为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工程提供的M D3600(最大起重力矩为3600tm ),是Potain迄今为止建造的最大塔机。2日本塔机发展1953年,日本清水建设株式会自西德引进了第一台水平式自升塔式起重机(20tm 级),1961年,日本开发了第一台国产30tm 级水平臂塔机。由于日本城市建筑密度大,水平臂塔机的臂架跨越街区,易与相近的建筑物相碰撞,起重物料易危及行
13、人安全,所以日本根据国情重点开发动臂式塔机。1962年开发了45tm 动臂式自升塔机,1963年开发出90tm和120tm级动臂式塔机,1964年开发了180tm 级动臂式自升塔机,1966年日本开发出200tm 级内爬式自升塔机。自此以后,内爬式自升动臂塔机成为日本塔机的代表机型。1964年东京奥运会之前,日本塔机行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奥运会之后,日本建筑业开始进入低谷,日本塔机制造商不得不减少产量或停产。1970年日本建筑业复苏,受此影响,日本塔机产量大幅上升。1971年开发了为中、小型建筑施工用的80tm 级和为高层建筑施工用的400tm 级内爬式自升塔机,从1974年到1979年,世界
14、经济不景气,日本建筑业陷入低谷,一些有实力的塔机制造商倒闭,日本塔机年产量降到50台以下。20世纪80年代,日本塔机行业开始缓慢复苏,1987年开发了900tm 级内爬式自升塔机,1990年,日本著名的塔机生产商石川岛(IH I)公司开发了日本国内最大的1500tm 级内爬式自升塔机J CC1500H (最大起重量70t),石川岛(IH I)在日本大吨位塔机市场中占有份额最高。截至目前,日本内爬塔机的主要机型有:80tm 、150tm 、400tm 、450tm 、500tm 、600tm 、900tm 、1500tm 。另外,还开发了利用钢结构大楼钢立柱为塔身的钢柱塔身内爬式塔式起重机,使塔
15、机结构更为简化,也增加了内爬式塔机的新机种。3其他国家塔机发展澳大利亚的主要塔机生产商是F avelleF avco,1962年F avco开始生产塔机,F avco最著名的是动臂塔机,几十年来其树立了自己在国际上的声誉。1964年,F avco推出了一种100tm以上的动臂塔机,该机型不同的是它由柴油机驱动并由钢丝绳控制配重的移动。1966年,F avco又突破性地开发出了一种起重量可达45t的大型自升式动臂塔机ST D2700,该塔机可称得上是后来所有大型自升式动臂塔机的鼻祖,1967年,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施工中曾用了8台这样的动臂塔机。40多年来,F avco塔机广泛应用于全世界超高层
16、建筑施工中,目前,中国的第一高度建筑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和北京的中央电视台新址工程,都在使用F avco巨型动臂塔机。俄罗斯继承前苏联传统,曾经也是一个塔机大国,拥有雄厚的开发和生产实力。1990年俄罗斯塔机产量达2526台,在随后的经济衰退时期,许多俄罗斯塔机制造厂处境困难,停止了生产,到2000年,俄罗斯塔机年产量36台,2001年产量77台。与1990年相比,产量锐减。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塔机行业修改了前苏联塔机设计规范和技术条件,向ISO 标准靠拢。目前,俄罗斯建筑业复苏,根据官方资料,现在俄罗斯的塔机80%超期服役。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些年久失修的塔机时有事故发生。部分地区(如莫斯科)法
17、规已经规定不允许使用这些塔机,塔机的用户希望购买新的塔机,因此,俄罗斯塔机市场的需求趋旺,在今后几年里,酝酿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但越来越多用户希望购买国外塔机,俄罗斯的塔机生产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14我国塔机发展中国塔机始于20世纪50年代。综观50年发展史,我国塔机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和比较完整的系列型谱,塔机成为建筑施工中的关键设备,塔机行业也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建筑机械行业之一。我们只用了50年时间走完了国外发达国家上百年塔机发展的路程,如今中国塔机已经批量走进国际市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塔机生产大国,也是世界塔机主要需求市场之一。(1)我国塔机发展现状通过60多
18、年的努力,中国塔机行业在产业规模、自主创新、结构调整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1)产业规模持续快速扩张。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塔机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各种形式的塔机产品型谱日益完善,塔机产销量持续攀高,我国已成为世界民用塔机的第一生产大国,也是世界塔机第一大使用大国。2007年我国共销售塔机31020台,比2006年增长了5972,国内塔机保有量突破lo万台。此后中国塔机市场进入了一轮高速发展阶段,截至2012年国内塔机保有量已超过30万台,年均增长率超过25。2)行业集中程度稳步提升。目前国内获得塔机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共400多家,主要分布在山东、江浙、东北、川
19、渝等地区,其中仅山东塔机制造厂家就超过150家。过去由于整个行业技术及品牌建设发展滞后,塔机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地位远逊于挖掘机、混凝土机械等行业。近几年在几家龙头企业带动下,塔机行业快速发展,行业集中度迅速提升,行业前十家市场份额已由2008年的38提升到2012年的66。目前位于中国塔机第一阵营的制造商有中联重科、永茂、川建等,这些企业引领着中国塔机业的发展潮流,也是塔机出口的主要厂家。同时大汉作为山东系的后起之秀,徐工作为塔机行业的后起之秀,近年来发展势头也比较迅猛。2012年在整个工程机械行业大幅下滑的大环境下,塔机行业下滑2 l,但随着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未来几年塔机行业将逐步进入稳
20、定增长的成熟期,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3)大型塔机取得较大突破。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型电厂、大型桥梁、超高层建筑、造船、核电站等各项重点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多,起重力矩2500kNm以上的大型、超大型塔机应用越来越广泛,每年大型、超大型塔机需求量预计超过1000台。过去国内超大型塔机市场主要由Favco、Potain等国外品牌占据。如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和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引进了两台最大起重力矩为36000kNm的Potain塔机MD3600,龙滩水电站采用Potain的MD2200,三峡水利枢纽施工中采用Potain的MDl800;台北lol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金茂中心、广州西塔、北京国贸中心
21、三期等超高层建筑都是采用Favco的超大型动臂式塔机。近几年国内的中联重科、永茂、中异建机、川建等都加大在超大型塔机领域的研发,陆续推出了一批标志性产品,逐步完成了超大型塔机进口品牌替代。以中联重科为例,自2008年推出D1100超大型塔机以来,陆续开发多款超大型塔机,使国产超大型塔机的研制呈系列化,打破了超大型塔机领域被进口产品垄断的局面,尤其全球最大上回转塔机D5200的开发及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全球最长臂塔机D1250的开发,彻底打破了我国工程用超大吨位塔机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4)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市场急速下滑;而得益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塔机市场迎
22、来了高速增长阶段。目前,中国拥有400余家塔机生产商,可生产超过loo种型号的塔机,每年实现销售10000()台。国内塔机在产品结构分析上逐步应用精确计算法,通过计算机对塔机构件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总体稳定性的计算,提升了精确设计能力。控制系统方面,PLc系统、变压及变频无极调速、故障自诊监控、现场总线、遥控等技术已在塔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塔机的性能和安全性。基础研究方面,有实力的企业,建设了完备的实验室,通过对新技术、新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和考核,提高了塔机的可靠性。中国塔机制造产业链已经形成并日趋成熟,品质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外资塔机企业产品也基本实现本地化。与此同时,中国塔机行
23、业自主创新能力突飞猛进。中国塔机出口地区超过144个国家和地区,仅2012年出口额就超过3亿美元。中国塔机已经成为世界塔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对国际尤其是欧盟塔机行业标准的深入研究,提升了行业对塔机的深入认识,从而提高了塔机的整体设计水平,使中国塔机产品性能和安全达到欧美市场的准入门槛。以永茂为例,永茂是第一个以整机产品打入欧盟和美国市场的中国塔机企业,产品已获欧盟cE、新加坡MOM、美国ANsI第三方认证、澳洲认证等多项认证,整机产品销售网络覆盖亚洲、欧洲、南北美洲、非洲和中东等全球近7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出口历年居于行业前列。(2)我国塔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塔机行业经过高速发展,无
24、论企业规模,还是技术水平、产品质量都有了显著进步,同时,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快速的市场变化和激烈的竞争挑战,近几年,各厂家加大了研发和制造的投入,技术水平与先进国家差距大为缩小,但在总体的结构、性能、质量,尤其在制造质量及可靠性方面仍有一定差距。1)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目前国内塔机产量很大,各方面都在向良性发展,有了品牌意识和销售网络,塔机标准也在向国际标准靠拢,并逐步完善。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相差很大。有的产品技术先进、质量较好,有的产品则存在较多的设计、制造等质量问题,这是因为生产企业设计和生产水平相差悬殊。有一部分是技术实力雄厚、产品质量有保证的知名企业;有些是工艺装备、技术力量较差
25、,以低廉的价格和非正规手段切入市场,以非正规的手段取得制造许可证和监检证,对正规生产厂家造成巨大的冲击。伴随着建筑市场的繁荣,大量中小建筑企业应运而生,由于资金不雄厚,缺乏长远规划,冒险购入技术含量低、质量不高的的便宜塔机,加之使用管理不完善,给安全施工生产留下巨大隐患。2)基础零部件、基础研究发展滞后。通过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引进消化,中国塔机企业的设计手段和配套件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计算机高级设计、微电子技术、远程监控等技术都在塔机上得到了应用。但是中国塔机产品的技术性能、制作质量、品种型号和可靠性等,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国产零部件的可靠性,如电气元件、液压元件、
26、传动元件;工艺装备、实验设备和检测手段不够完备;基础研究不够深入,如局部结构定量分析和可靠性研究。这就影响了我们整机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增加了事故隐患。另外,传动机构配置偏低己成为制约我国塔机技术性能提高的瓶颈,主机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传动机构多采用较落后的调速控制方式,冲击大、调速范围窄。起升机构仍然多采用传动效率低的软齿面圆柱齿轮减速机,采用鼠笼电机变极调速、双速绕线电机加涡流制动调速、Rcs双电机调速;回转机构多采用绕线电机加液耦调速;变幅机构多采用多速电机调速。3)产品结构有待调整。近几年中国塔机行业迅猛发展,但绝大部分产品大同小异,中、小型产能严重过剩。80年代,我国出于便于统一管理、
27、方便客户选择的初衷,出台了型号分类标准,规范性虽然强了,但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塔机产品的丰富性和技术进步。而发达国家市场需要什么就开发什么,小到只有10一20kNm的微型吊,大到kNm的特大塔吊,群雄争霸,各具特色。发达国家普遍应用的自行架没式塔机在我国还很少见。此外,目前在国际市场上除中联重科、永茂等少数企业已形成木了自己的品牌,大多数中国塔机生产厂商在国际市场上暂未形成品牌。就品牌建设方面,我国塔机企业还需进一步的努力。(3)发展展望1)提升产品技术。推进产业升级。随着国内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上马以及新城镇化建设的展开,中国塔机市场将被长期看好。应继续提高大中型塔机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满足大型
28、重点工程需要,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基础零部件发展,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的基础研究,提升塔机的性能和安全可靠性。另外,各制造厂家要强化产品实验测试和工业考核环节,提升塔机整体质量水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行业的监管,引导行业健康发展。2)重点发展平头动臂塔机,满足市场需求。根据施工需要,平头式、动臂式塔机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动臂式塔机由于臂架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且其最大起重量较大,非常适合密集及狭窄区域施工,在城市相对集中的楼宇建设中的使用量越来越多。平头塔机,因为其无塔顶结构,塔机之问具有避让性,同时具有拆装方便、空中解体灵活等优点,在群塔作业工地,其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3)整合行
29、业资源,提升综合实力。加快行业内外的资源整合,各专业生产厂家在已有基础上集中力量,有重点地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技术、学习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研制出自己的特色产品,并注意发展自主的现代化专业制造技术,以迅速提升我国塔机制造技术和综合实力,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与此同时,随着塔机行业内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塔机配套件,如传动机构、电气控制等厂家的技术研发投入正逐步得以加强,其生产工艺的提升,以及品质管理的规范,将有助于提升整个塔机行业综合实力。4)规范行业管理,完善监管体制。塔机操作、安装人员素质较低,现场安装人员无证上岗,违规违章操作严重,导致塔机事故率居高不下既造成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影响了
30、中国塔机在国际上的声誉。建议制订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同时对作业人员要定期轮训,通过考核合格才能持证上岗。塔机市场的健康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需要政府、协会、企业、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建立标准、良好的市场运行秩序,用户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塔机制造商的权益才能得到保障。5)走向世界,走向高端。目前中国塔机出口市场主要还是在南亚和中东等中低端市场,在欧美等高端市场占的份额还很少。真正要做世界级塔机制造企业,就必须打入欧美高端市场,虽然其市场份额并不大,却具有市场标杆效应。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进口国的技术标准和法规,取得入市认证证书,以中联重科、永茂为代表的中国塔机企业,海外市场的增长率,
31、成为了其国际化水平的重要考量指标。中国塔机企业在国际的频频亮相,展示出中国正在由塔机大国向塔机强国迈进。参考文献:1 杨国栋,古献义.塔式起重机在国外的发展简介J.建筑机械化,2007,28(10):23-24.DOI:10.3969/j.issn.1001-1366.2007.10.004.2 喻乐康,王如意.国际塔式起重机发展新态势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3,(2):19,21,23-26.DOI:10.3969/j.issn.1004-0005.2013.02.002.3 刘佩衡.我国塔式起重机行业发展历程(一)J.建筑机械化,2003,24(10):19-22.DOI:10.39
32、69/j.issn.1001-1366.2003.10.005.4 吴学松.2010中国塔式起重机行业发展研讨会论道塔机安全与可持续发展J.建筑机械化,2011,32(1):21-33.DOI:10.3969/j.issn.1001-1366.2011.01.003.5 杜勇.基于全球视野下的塔式起重机国际市场分析J.建筑机械(上半月),2013,(12):50-51。6 范俊祥.塔式起重机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1-3.7 张建中.中国塔机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发展方向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9,22(11):91-93.8 周红,高鹏.建筑机械中塔机的运用和发展J.河南科
33、技,2013.9刘佩衡.建筑塔机市场产品开发展望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1,(3):36-38.10宋永兴,王军龙.塔机起重臂连接处的设计改进和预防措施J.科技资讯,2008. 11郑海斌,彭卫平,张大可等.塔式起重机起重臂优化分析J.建筑机械,2005. 12谷礼新,郑海斌,彭卫平等.塔式起重机起重臂结构和稳定性有限元分析J.机电工程技术,2005. 13刘木南.浅谈起重臂的设计制造技术C./中国工程机械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2003:363-364. 14黄洪钟,姚新胜.塔式起重机安全性研究与展望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1(3):1-6.15林金地,韦永斌,张云鹏等.附着式塔式起重机运行过程中附着支承反力变化研究J.建筑技术,2012.16冯宇,刘绍东.浅谈几种塔机变幅小车布置主滑轮的结构形式J.中国科技投资,2013,(15):120. 17中联重科塔机引全球同行关注J.建筑机械(上半月) ,2013,(12):77-77.四、方案论证目前,中国有近千家企业生产塔式起重机及塔机配件,各种塔机型号层出,用途迥异,而其中重要的区分标准就是塔机的上部结构。塔机上部结构主要是指吊臂、塔帽及平衡臂的结构组合形式,据塔吊人才网调查显示,主要的塔机上部机构可以分为如下几种:1、悬臂结构(平头塔式起重机)图一 平头塔式起重机结构受力:平头塔机的起重臂、平衡臂都属于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控制两管理办法
- 团场绩效管理办法
- 园区场地管理办法
- 围棋之乡管理办法
- 国企酒店管理办法
- 国外垃圾管理办法
- 国控站点管理办法
- 网约车平台运营服务费协议
- 2025至2030中国麻醉呼吸机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内存插槽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重庆市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 医疗废物与污水处理培训
- 麻醉中级晋升汇报
- 卫生服务站消杀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保健食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年新高考1卷(新课标Ⅰ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 (高清版)DB62∕T 446-2019 河湖及水利工程土地划界标准
- DB33-T 2099-2025 高速公路边坡养护技术规范
- 医院安检工作管理制度
- 文言文阅读-2025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汇编原卷版
- 宗教工作专题培训实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