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2第三四章教学教案课题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一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分子式。2、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甲烷的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3、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4、了解甲烷及其取代反应产物的主要用途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实验模型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的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教学重点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教学难点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教学方法实物展示、启发诱导、引导归纳、自学、讲述、实验探究教学媒体多媒体、实验教学内容通过简单计算确定甲烷的分子式画出碳
2、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甲烷分子的结构。一、甲烷的分子结构化学式:CH4 电子式: 结构式: 二:甲烷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比空气轻,是天然气、沼气(坑气)和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天然气中按体积计,CH4占80%97%)。2:化学性质:甲烷性质稳定,不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反应,也不与强酸强碱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以下反应:(1)可燃性(甲烷的氧化反应) CH4 2O2 CO2 2H2O学生实验: CH4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观察实验现象:不褪色 证明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溶液褪色。 结论: 一般情况下,性质稳定,与强酸、强碱及强氧化剂等不起反应(2)取代反应: 取代
3、反应实验观察现象:色变浅、出油滴、水上升、有白雾、石蕊变红。在室温下,甲烷和氯气的混合物可以在黑暗中长期保存而不起任何反应。但把混合气体放在光亮的地方就会发生反应,黄绿色的氯气就会逐渐变淡,有水上升、有白雾、石蕊试液变红,证明有HCl气体生成,出油滴,证明有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生成。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取代反应。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比较:取代反应置换反应可与化合物发生取代,生成物中不一定有单质反应物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反应能否进行受催化剂、温度、光照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较大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遵循金属或非金属活动顺序。分步取代,很多反应是可逆的反应一般单向
4、进行3、用途:甲烷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可用于生产种类繁多的化工产品。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一、甲烷的分子结构 化学式:CH4 电子式: 结构式: 二:甲烷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比空气轻,2:化学性质:(1)可燃性(甲烷的氧化反应) CH4 2O2 CO2 2H2OCH4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不褪色 证明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溶液褪色。结论: 一般情况下,性质稳定,与强酸、强碱及强氧化剂等不起反应(2)取代反应: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取代反应。3、用途: 甲烷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可用于生产种类繁
5、多的化工产品。课后反思课题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烷烃、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等概念2、了解常温下常见烷烃的状态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了解烷烃与甲烷结构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及探究能力教学重点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的定义 及写法教学难点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的定义 及写法教学方法实物展示、启发诱导、引导归纳、自学、讲述、实验探究教学媒体多媒体、实验教学内容一:烷烃:结构特点和通式:师引导学生分别书写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等烷烃的结构式并分析他们的特点。总结 烃的分子里碳原子间都以单键互相连接成链状,碳原子的其余的价键全
6、部跟氢原子结合,达到饱和状态。所以这类型的烃又叫饱和烃。由于C-C连成链状,所以又叫饱和链烃,或叫烷烃。(若C-C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结构简式:为了书写方便可以将有机物的结构式改写成结构简式,如乙烷 CH3CH3,丙烷 CH3CH2CH3,烷烃物理性质的规律性: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熔沸点升高,状态由气态到液态到固态。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都能燃烧 也都能发生取代反应。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相称为同系物。甲烷、乙烷、丙烷等都是烷烃的同系物。关于烷烃的知识,可以概括如下: 烷烃的分子中原子全部以单键相结合,它们的组成可以用通式CnH2n+2表示。
7、 这一类物质成为一个系统,同系物之间彼此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同系物之间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因此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则随分子量的增大而逐渐变化。(烃基:烃分子失去一个或几个氢原子所剩余的部分叫烃基,用“R-”表示;烷烃失去氢原子后的原子团叫烷基,如-CH3叫甲基、-CH2CH3叫乙基;一价烷基通式为 CnH2n+1- )二: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定义: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如正丁烷与异丁烷就是丁烷的两种同分异构体,属于两种化合物。 正丁烷 异丁烷熔点() -138.4 -15沸点() -0.5 -1
8、1.7我们以戊烷(C5H12)为例,看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先写出最长的碳链:(氢原子及其个数省略了)C-C-C-C-C 正戊烷 然后写少一个碳原子的直链:然后再写少两个碳原子的直链:把剩下的两个碳原子当作一个支链加在主链上: 探究C6H14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课时)一:烷烃:烃的分子里碳原子间都以单键互相连接成链状,碳原子的其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达到饱和状态。所以这类型的烃又叫饱和烃或叫烷烃。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相称为同系物。二: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
9、学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 课后反思课题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一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苯是从煤中提练出来的产品。2、掌握苯的化学性质。掌握芳香烃与烯、炔烃的鉴别方法过程与方法利用模型了解苯的结构,知道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这一基本原理。分析苯和烯的结构,认识到苯的性质与烯烃的在性质上有哪些异同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乙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我国乙烯工业近几年的发展势态。通过结构决定性质认识到本质决定表象,表象是本质的体现这一辨证关系。从凯库勒对苯分子结构的认识,体验科学家的探究精神。教学重点1、从乙烯的结构认识烯烃
10、的化学性质以及烯、炔、苯的主要化学性质2、苯分子中的不饱和键与烯烃的不饱链和异同点教学难点乙烯的加成反应、乙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探究式教学媒体多媒体、实验【引入】右图为刚刚摘下不久的香蕉和成熟的香蕉,掺在一块放置几天的结果是香蕉已经全部变黄。为什么刚刚摘取不久的青香蕉与较熟的香蕉保存在一块就都变黄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乙烯的功劳。【板书】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我们常说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从煤和石油不仅可以得到多种常用燃料,而且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就是一种最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也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衡量一个国家化工产业发
11、展水平的标志是什么?(乙烯的产量)乙烯在化学工业上有哪些重要的用途? 参照课本P58思考与交流中乙烯的用途【教师】到底乙烯是怎样的物质呢?能否从石油中得到乙烯?从石油分溜中得到的石蜡油进一步加热会得到什么呢?【探究实验】教材P59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将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分别观察现象实验现象结论通入KMnO4(H+)溶液褪色乙烯可被KMnO4氧化通入溴的CCl4溶液溶液褪色乙烯可与溴的CCl4溶液中的Br2反应点燃火焰明亮,有黑烟乙烯中的C含量较高【学生】观察现象,并填写下表【学生】分组讨论,上述两种溶液褪色的原因?并填写上表中的结论【教师】结构决定性质,乙烯的性质与甲烷的差异
12、是由其不同的结构决定的决定的,乙烯与烷烃的结构有何差异呢?【学与问】参照课本P59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写出乙烯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和结构简式。【板书】一、乙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C2H4,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2= CH2【教师】乙烯分子二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键角为1200【板书】分子构型 平面型;键角:120【教师】乙烯分子在结构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含有一个碳碳双键,是不饱和烃。乙烯分子的这种不饱和性使得其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发生很多化学反应。【引导阅读】:乙烯的化学性质P60【板书】二、乙烯的化学性质【共同讨论】:师生共同进行【板书】乙烯物理性质:无色
13、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1、氧化反应(1)、燃烧乙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并伴有黑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点燃反应方程式:C2H4+3O2 2CO2+2H2O【思考与交流】乙烯在空气中燃烧,为什么会有黑烟?【教师】乙烯燃烧时产生的黑烟主要是由于乙烯中碳元素含量较大,发生不完全燃烧,反应中有碳单质生产。(2)、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反应的实质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使乙烯被氧化。【板书】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教师】在加成反应中,不饱和键中的1个(双键或三键)或2个键(
14、三键)断裂。不饱和键两端的原子分别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连接在一起。如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 这就是溴水褪色的原因 【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乙烯与氢气反应(2)乙烯与氯气反应(3)乙烯与氯化氢反应(4)乙烯与水在加压、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思考与交流】如何鉴别甲烷和乙烯气体,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板书】3、加聚反应【教师】从打开双键看乙烯的自身加成高分子材料乙烯的加聚反应:聚乙烯【教师】聚乙烯无毒,生活中用来包装食品的塑料袋就是聚乙烯【思考】根据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的原理,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加成反应,能发生的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CHCl(氯乙烯)CF2=CF2(四氟乙烯)【教师
15、】氯乙烯加聚后得到的产物叫聚氯乙烯,也可制成塑料包装袋,但不能用来包装食品,因为聚氯乙烯有毒【教师】认识了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乙烯有什么用途呢?学生阅读教材P61页。【板书】三、乙烯的用途【小结】制取酒精、橡胶、塑料等,并能作为植物生长调解剂和水果的催熟剂等。【课堂练习】 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乙烯一、乙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C2H4,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2= CH2分子构型:平面型;键角:120二. 乙烯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三、乙烯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反应方程式:C2H4+3O2 点燃 2CO2+2H2O2
16、、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3、加聚反应四、乙烯的用途 课后反思课题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苯是从煤中提练出来的产品。2、掌握苯的化学性质。掌握芳香烃与烯、炔烃的鉴别方法过程与方法利用模型了解苯的结构,知道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这一基本原理。分析苯和烯的结构,认识到苯的性质与烯烃的在性质上有哪些异同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乙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我国乙烯工业近几年的发展势态。通过结构决定性质认识到本质决定表象,表象是本质的体现这一辨证关系。从凯库
17、勒对苯分子结构的认识,体验科学家的探究精神。教学重点1、从乙烯的结构认识烯烃的化学性质以及烯、炔、苯的主要化学性质2、苯分子中的不饱和键与烯烃的不饱链和异同点教学难点苯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探究式教学媒体多媒体、实验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引入】这节课起我们学习一种特殊的烃,先请大家一起看以下化学史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投影并讲解) 19世纪初,英国等欧洲国家城市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使煤炭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生产煤气剩余一种油状、臭味、粘稠的液体却长期无人问津。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这种油状液体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确定了这种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子
18、式为C6H6,并叫作苯。【板书】 二、 苯 【实验】 认识苯的物理性质:观察苯的色、态,并小心闻味;将2mL液态苯放入试管,然后将试管放在冰盐中冷却;试管中盛2mL苯,然后加入4mL水振荡,观察溶解情况及苯层位置;试管中盛4mL苯加入少量碘晶体振荡观察溶解情况。【归纳与小结】 通过上述实验结合书本(P61),请同学们归纳苯的物理性质。【板书】 1、苯的物理性质无色、特殊气味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是一种重要溶剂,沸点:80.1易挥发,熔点:5.5【思考与交流】已知苯的分子式为C6H6,试写出苯可能的结构简式。【投 影】学生练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1)CH CCH2CH2C CH(2)CH3C
19、 CC CCH3(3)CH2 CHCH2CH2C CH2(4)CH2 C CHCH C CH2(5)CH CCH2C CH【思考与交流】 若苯分子为上述结构之一,则其应该具有什么重要化学性质?可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1、2、【结论】苯分子的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教师】 通过上面实验我们否定了苯的链状结构。苯分子的结构究竟如何,这在十九世纪是个很大的化学之谜。化学家为此提出了许多结构,如:【投影并讲解】 苯分子的可能结构(二) “三棱柱烷” 象“打开的书”但这些结构又被实验一一推翻了,直到1865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终于发现了苯的结构。【板书】 2、苯分子的结
20、构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凯库勒式)或C6H6【思考与交流】:苯的结构简式用哪种形式表示更为合理?【教师】苯不能与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说明苯分子的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故凯库勒式仍不能准确表示苯分子的结构,对苯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所以,也常用 表示苯分子【科学史话】阅读课本P63 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精神教育【板书】3、苯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苯在空气中燃烧【板书】可燃性【思考与交流】你能写出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吗?【教师】苯分子中的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决定了苯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又
21、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板书】苯的取代反应BrFeBr2溴苯苯与液溴的反应反应方程式:Br2HBr【教师】溴苯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苯与硝酸的反应【教师】苯在5060时,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以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反应方程式:NO2硝基苯浓硫酸 HNO3 H2O【教师】硝基苯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有苦杏仁气味,有毒,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苯的加成反应【教师】苯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比如在镍催化下,可以与氢气加成【思维拓展】你能写出甲苯与液溴的取代反应的方程式吗?布置作业 书P72页18板书设计【板书】 二、 苯 1、苯的物理性质无色、特殊气味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22、是一种重要溶剂,沸点:80.1易挥发,熔点:5.52、苯分子的结构3、苯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苯的取代反应苯与液溴的反应BrFeBr2溴苯反应方程式:Br2HBr苯与硝酸的反应反应方程式:苯的加成反应NO2硝基苯浓硫酸 HNO3 H2O课后反思课题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掌握乙醇的结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自学、分析、探索、归纳的能力。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过程与方法学习烃的衍生物由结构到性质研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乙醇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用途以及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应用的重要意义,增强求知欲。教学重点乙醇的结构和
23、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和被酸性高锰酸钾或酸性重铬酸钾氧化的氧化反应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内容【展示】各种含酒精饮料的图片,如啤酒、白酒、葡萄酒等。它们含有共同的成分酒精。【提问】对于乙醇,你已经了解了它的哪些性质?【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是一种无色、有醇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的小,具有挥发性,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乙醇俗称酒精,在酒类饮品中都含有一定量的乙醇。某白酒标签上注有“38”字样,试说明其涵义。近年来,假酒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你知道假酒中有毒的物质是什么吗?【讲解】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根据各原子的成键特点(碳
24、四价、氧二价,氢一价),写出其可能的结构式。(学生可能写出的结构式为和)到底乙醇是那一种结构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学生实验】取1mL无水乙醇于试管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演示实验】实验32学生填写67页表格。【分析】乙醇与金属钠反应产生了氢气,说明乙醇分子里有不同于烃分子里的氢原子存在。证明了乙醇是第一种结构而不是第二种结构,可以简写为:CH3CH2OH或C2H5OH。【板书】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讲解】“烃的衍生物”、“官能团”的概念。【过渡】乙醇除了可以用作饮料外,还经常用作燃料,如实验室常用酒精灯来加热。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反应
25、方程式。【板书】2、乙醇的氧化反应(1)燃烧:CH3CH2OH+3O22CO2+3H2O【学生实验】实验33【演示实验】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的反应【归纳并板书】(2)催化氧化:2CH3CH2OH+O22CH3CHO+2H2O(3)其他氧化剂:CH3CH2OHCH3COOH【小结】乙醇发生各化学反应时的断键位置,进一步渗透“官能团”对物质性质的影响。【阅读】资料一:课本67页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布置作业作业 P77 8板书设计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一、 结构: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CH3CH2OH或C2H5OH。二、乙醇的物理性质三、乙醇的化
26、学性质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2、乙醇的氧化反应(1)燃烧:CH3CH2OH+3O22CO2+3H2O(2)催化氧化:2CH3CH2OH+O22CH3CHO+2H2O(3)其他氧化剂:CH3CH2OHCH3COOH课后反思课题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二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经验和化学实验,了解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加深认识这些物质对于人类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从乙酸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认识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典型有机化合物应用于生产、生活
27、实践的教学,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操,意识到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并改变世界教学重点乙酸的组成,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酸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酸的酯化反应。教学方法讨论分析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内容【引入】家庭蒸鱼,往往会加一些料酒和食醋,这样蒸出的鱼味道更加鲜美,原因何在?学了本节内容,大家可以找到答案。【提问】如何证明食醋中含有醋酸?(可以根据乙酸的物理性质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或者根据乙酸的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可以使酸碱指示剂如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如金属镁)生成氢气,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能与碱反应等;【归纳】一、乙酸的物理
28、性质二、乙酸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结构简式为CH3COOH,官能团叫羧基。是一个整体,具备特有的性质三、乙酸的化学性质1、酸性(1)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如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如金属镁)生成氢气;(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4)与碱反应等;【设疑】乙酸具有酸的通性,但酸性如何呢?请利用所给的实验药品,探究其酸性的强弱。提供的药品:碳酸钠粉末,大理石,无水乙酸,【学生进行实验】【补充】(5)与盐反应:乙酸碳酸盐乙酸盐二氧化碳,说明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展示】不同年份的葡萄酒的图片。【设疑】为何年份越久的葡萄酒,价格越昂贵?(葡萄酒在贮存的过程中,会发生化
29、学反应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这样葡萄酒就更醇香了。)【阅读、交流】学生阅读课本69页实验34的实验步骤,交流实验中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实验装置的特点(如浓硫酸不能先加,加液时由于放热明显所以要边振荡边缓慢加入,加热时不要过猛,防止乙酸、乙醇和产物大量挥发,导管口不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以下,防止发生倒吸)。【学生实验】实验34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原理及实验注意事项实验室将乙酸和乙醇混合,加入少量浓硫酸作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起酯化反应制取乙酸乙酯: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反应是可逆的,生成的乙酸乙酯如果留在反应液里将抑制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加热的目的不只是
30、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同时使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沸点77.1)变成蒸气与反应物及时分离。可是乙醇的沸点(78.5)和乙酸的沸点(117.8)都较低,当乙酸乙酯形成蒸气被导出时,其中会混有少量乙醇和乙酸蒸气。冷却后的乙酸乙酯和乙醇、乙酸都互溶而难于分离。【讨论】1.浓硫酸起什么作用?(催化剂、吸水剂)2.加热的目的是什么?(提高反应速率;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3.为什么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在无机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容易分层析出;中和挥发出的乙酸,生成无气味的乙酸钠,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气味;溶解挥发出的乙醇。)4.酯化反应还属于哪一类有机反应类
31、型? (取代反应)提问:酯化反应中是乙酸分子脱去羟基还是乙醇脱去羟基?介绍:18O的示踪实验并用动画形象说明酯化反应的机理:酸供羟基醇供氢【练习】书写其他醇和酸之间的酯化反应方程式【补充】乙酸在生活中的妙用布置作业课后习题板书设计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一、乙酸的物理性质二、乙酸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结构简式为CH3COOH,官能团叫羧基。三、乙酸的化学性质1、酸性2、乙酸的酯化反应课后反思课题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第一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2.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简单分类、主要性质;过程与方法培养观察
32、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及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的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教学难点(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教学媒体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引言生命由一些奇妙复杂的化学过程维持者着,人类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除了阳光与空气外,必须摄取食物,食物的成分主要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这些都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天然的有机化合
33、物,这一章里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它们知识。首先学习较简单的葡萄糖和蔗糖。板书一、糖类引入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阅读表33观察糖类代表物分子组成,分析组成上有什么特点?回答三者可用一个通式来表示: Cn(H2O)m;淀粉、纤维素是高分子化合物。葡萄糖、果糖及蔗糖、麦芽糖分别是同分异构体。纠正淀粉与纤维素的n值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质疑符合Cn(H2O)m的是否一定是糖类物质?讲解1、通式并不反映结构: H和O 并不是以结合成水的形式存在的. 2、通式的应用是有限度的: 鼠李糖 C6H12O5 、甲醛(CH2O) 、
34、乙酸(C2H4O2)、 乳酸等, 设问 如何给糖类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呢?板书 糖类: 从结构上看,它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1、糖的分类: 单糖 双糖 多糖过渡 在单糖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有葡萄糖 果糖 五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 下面我们有重点的学习葡萄糖以及简单了解其它单糖.板书 1、 葡萄糖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 溶于水 不及蔗糖甜(葡萄汁 甜味水果 蜂蜜)分子式: C6H12O6 (180) 最简式: CH2O (30)结构简式: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或CH2OH(CHOH)4CHO化学性质:实验3-51、葡萄糖与新制Cu(
35、OH)2反应强调制取新制氢氧化铜时,碱宜适当过量,碱性的氢氧化铜更易跟还原性糖反应产生氧化亚铜。提问观察到的现象。回答溶液呈绛兰色;加热出现红色沉淀。板书 (1)加热条件下,葡萄糖与新制Cu(OH)2反应出现红色沉淀。讲解葡萄糖还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如暖瓶内胆镀银。板书(2)葡萄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从银氨溶液中析出银。讲解葡萄糖之所以发生这两个反应,原因是含有官能团醛基CHO,这也是官能团醛基的特征反应。展示冰糖、白糖样品。板书2、双糖蔗糖讲解低聚糖: 糖类水解后生成几个分子单糖的糖.双糖、三糖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双糖(蔗糖和麦芽糖)。板书 (1)分子式: C12H22O11 ;物理
36、性质: 无色晶体,溶于水( 可展示冰糖、白砂糖样品)。讲述存在: 甘蔗、甜菜含量较多板书(2)化学性质: 实验36方案改进:不加硫酸与加硫酸做对比实验。强调稀硫酸催化下蔗糖水解后产物的检验时,不要忘了中和硫酸,否则硫酸易跟加入的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结论 1. 蔗糖不发生银镜反应,也不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这因为分子结构中不含有醛基. 蔗糖不显还原性,是一种非还原性糖.2. 水解反应. 在硫酸催化作用下,蔗糖水解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板书蔗糖不发生银镜反应,也不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讲述多糖分类: 淀粉; 纤维素通式: (C6H10O5)n板书3、淀粉: 讲述1存在: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种子或
37、块根里,谷类中含淀粉较多,大米80%,小麦70%。2分子量及组成:支链淀粉(80%,含有几千个葡萄糖单元 几十万 ),直链淀粉(20%含有几百个葡萄糖单元, 几万-十几万)3高分子化合物: 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几万-几十万)提问我们吃馒头时,咀嚼时为什么会感到有甜味?回答 淀粉水解后生成还原性单糖, 能发生银镜反应讲述不论是直链淀粉还是支链淀粉,在稀酸作用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再者纤维素也能水解生成葡萄糖,只不过比淀粉更困难。讲解 淀粉在人体内也进行水解: 唾液淀粉酶; 胰液淀粉酶。但人类不能消化纤维素,而动物能。板书(1)淀粉与碘单质变兰色。(2) 过渡 油脂是人类的主要
38、食物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我们日常食用的猪油、牛油、羊油、花生油、豆油、茶油、棉籽油、油菜籽油等都是油脂。板书二、油脂讲述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请同学们思考:以上列举的几种油脂在常温下分别呈什么状态?总结在通常温度下,猪油、牛油、羊油等动物油脂呈固态,而花生油、豆油、茶油、棉籽油、油菜籽油等植物油脂为液态。一般说来常温下呈固态的油脂叫脂肪,常温下呈液态的油脂叫油。讲述 天然油脂多为混甘油酯。形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有着的影响。由饱和的硬脂酸或软脂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高,呈固态。而由不饱和的油酸生成甘油酯熔点较低,呈液态。由于各类油脂中所含的饱和烃基和不饱和烃基的相对量不同
39、,因此具有不同的熔点。讲述 首先我们来学习油脂的物理性质板书 1、物理性质提问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请同学们比较油脂与水哪个密度更小?油脂在水中溶解性如何?板书 比水轻(密度在之间),不溶于水。过渡 因油脂属酯类化合物,故油脂和酯一样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板书 2、油脂的水解讲述 油脂的水解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一样可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水解和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水解。我们先学习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水解。板书(1)酸性条件下:提问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水解生成什么?反应能否进行到底?板书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水解生成相应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由于此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因此反应不能进行到底。讲述
40、 工业上根据这一反应原理,可用油脂为原料来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讲述 刚才我们学习了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下面我们学习油脂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水解。板书 (2)碱性条件下提问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生成什么?反应能否进行到底?板书 油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生成相应的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由于此反应是不可逆反应,故反应能进行到底。讲述 因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主要成分,故我们把油脂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水解反应也叫皂化反应。板书 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阅读P74人造脂肪板书3、液态植物油+H2人造脂肪阅读P74油酯的主要应用小结略课堂练习1糖类的概念是A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物
41、B符合通式Cn(H2O)m的化合物C有甜味的物质 D一般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2葡萄糖是一种单糖的主要原因是A在糖类结构中最简单 B在所有糖类中碳原子数最少C分子中含有一个醛基 D不能再水解生成更简单的糖布置作业P76 1、2 、4、5、7 板书设计一、糖类 糖类: 从结构上看,它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糖的分类: 单糖 双糖 多糖1、 葡萄糖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 溶于水 不及蔗糖甜(葡萄汁 甜味水果 蜂蜜)结构简式: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或CH2OH(CHOH)4CHO化学性质: (1)热条件下,葡萄糖
42、与新制Cu(OH)2反应出现红色沉淀。(2)葡萄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从银氨溶液中析出银。2、双糖蔗糖(1)分子式: C12H22O11 ;物理性质: 无色晶体,溶于水( 可展示冰糖、白砂糖样品)。(2)化学性质: 蔗糖不发生银镜反应,也不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3、淀粉(1)淀粉与碘单质变兰色。(2) 二、油脂1、物理性质: 比水轻(密度在之间),不溶于水。2、油脂的水解(1)酸性条件下:油脂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水解生成相应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2)碱性条件下:油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生成相应的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3、液态植物油+H2人造脂肪 课后反思课题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第二课时)三维目标知识
43、与技能.掌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反应条件对水解反应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的教学和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教学难点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教学媒体教学过程:复习二、.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1实验35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特性实验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葡萄糖+新制Cu(OH)2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碘酒变蓝色蛋白质+浓HNO3共热,变黄色2葡萄糖的特征反应(1)葡萄糖砖红色沉淀(2)葡萄糖光亮的银镜新
44、制Cu(OH)2和银氨溶液都是碱性的。上列两反应,常用于鉴别葡萄糖。3淀粉的特征反应: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色。严格地说,淀粉遇到I2单质才变蓝色,而遇到化合态的碘如I、IO等不变色。可用碘检验淀粉的存在,也可用淀粉检验碘的存在。4蛋白质的特征反应(1)颜色反应:蛋白质变黄色(2)灼烧反应:灼烧蛋白质,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严格地说,浓HNO3只能使含有苯环的蛋白质变黄色。以上两条,常用于鉴别蛋白质三、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1实验36蔗糖的水解反应现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解释:蔗糖水解产生了葡萄糖。2糖类的水解反应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蔗糖葡萄糖果糖(C6H
45、10O5)n+nH2OnC6H12O6淀粉(或纤维素)葡萄糖单糖是糖类水解的最终产物,单糖不发生水解反应。糖类在实验室中水解常用H2SO4作催化剂,在动物体内水解则是用酶作催化剂。淀粉和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相同,都是葡萄糖。3油脂的水解反应(1)油脂+水高级脂肪酸+甘油(2)油脂+氢氧化钠高级脂肪酸钠+甘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工业上常用此反应制取肥皂。甘油与水以任意比混溶,吸湿性强,常用作护肤剂。油脂在动物体内的水解,是在酶催化下完成的。4蛋白质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 甘氨酸 丙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氨基酸分子中含有碱性基氨基(NH2)和酸性基羧基(COOH),氨
46、基酸呈两性。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1)葡萄糖和果糖的存在和用途葡萄糖和果糖(2)蔗糖的存在和主要用途蔗糖(3)淀粉和纤维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淀粉纤维素2.油脂的主要应用(1)油脂的存在:油脂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油脂中的碳链含 碳碳双键时,主要是低沸点的植物油;油脂的碳链为碳碳单键时,主要是高沸点的动物脂肪。油脂肪(2)油脂的主要用途食用油脂+水高级脂肪酸+甘油;放出热量油脂是热值最高的食物。油脂有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功能。油脂能增强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油脂增强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过量地摄入脂肪,可能引发多种疾病。3.蛋白质的主要应
47、用(1)氨基酸的种类氨基酸(2)蛋白质的存在(3)蛋白质的主要用途(4)酶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酶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催化剂。作为催化剂,酶已被应用于工业生产4.科学视野生命的化学起源导致生命起源的化学过程是在有水和无机物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的:简单的无机物和有机物转化为生物聚合物;以第一阶段产生的单体合成有序的生物聚合物;对第二阶段形成的生物聚合物进行自我复制。布置作业 书P82页9、10板书设计三、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1实验36蔗糖的水解反应2糖类的水解反应3油脂的水解反应4蛋白质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四、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课后反思课题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
48、物和海水资源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 重点掌握金属冶炼的原理,熟悉金属冶炼的步骤以及方法。2 了解海水中主要元素的种类和含量。3 掌握海水淡化的常用方法,明确海水资源的利用形式。过程与方法1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2 活动探究,通过了解金属资源的开发,金属冶炼,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比较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帮助学生树立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变废为宝的意识。2 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化学。教学重点了解化学方法在金属矿物开发及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教学难点学生在掌握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基础上,了解适用于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多媒体、【学习探究】一、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除了 等极少数金属外,绝大多数金属元素以 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其次是 。人们日常应用的金属材料,多为合金或纯金,这就需要冶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售后退件管理办法
- 商会采购管理办法
- 商场仓库管理办法
- 商户形象管理办法
- 商铺保洁管理办法
- 器材检测管理办法
- 团体项目管理办法
- 团队履职管理办法
- 园区选址管理办法
- 固资报废管理办法
- HXD3C型电力机车检修整备范围及标准
- 二年级上期硬笔书法教案
- 小神仙简谱(音乐资料)
- 风险管理01-风险及风险管理概述
- GB/T 4548-1995玻璃容器内表面耐水侵蚀性能测试方法及分级
- GB/T 20485.33-2018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第33部分:磁灵敏度测试
- GB/T 18403.3-2014气体分析器性能表示第3部分:顺磁氧分析器
- 2023年燕山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课件
- 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情况晨检记录表
-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省赛获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