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4xiugai.ppt_第1页
宏观经济学4xiugai.ppt_第2页
宏观经济学4xiugai.ppt_第3页
宏观经济学4xiugai.ppt_第4页
宏观经济学4xiugai.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二、乘数原理,乘数效应:在一个由总需求确定总产出的经济里,如果某个需求部门有一个较小的变动,该变动就会影响整个经济中的其他部门,从而使整个经济的总产出在各个部门都发生变动,这个变动的总和,就是乘数效应。,2,1、投资乘数:投资变动导致Y变动,但Y会大于I。乘数(multiplier)是Y变动与投资变动相除的倍数(Ki=Y/I),这种投资的增加对国民收入Y的放大作用称作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s)。,乘数原理,3,乘数原理,乘数原理(含义,计算) (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为0.8) 支出增加 收入增加第一轮 甲 100 乙 100第二轮 乙 80 丙 80第三轮 丙 64 丁

2、64支出总的增加1001000.8+100(0.82+1001/1-0.8=1005=500,4,2、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kg =y/ g 其他条件不变,仅当政府购买从g1变化到g2时,有 kg =y/ g = 1/(1b),(只考虑定量税),5,或者kg =y/ g =dy/dg= 1/(1b) 例如,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6,那么,政府支出乘数就是: y/ g = 1/(10.6) = 2.5 政府购买增加1元使均衡收入增加2.5元。,6,“岳阳楼记”,唐朝初年,天下大旱,很多地方粮食颗粒无收。百姓背井离乡,四处逃荒。岳阳地区也遭此大灾,县令见了忧心如焚。他茶饭不香、朝

3、思暮想,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 县令请来了所有的豪门富户,对他们说:“我们守着八百里洞庭,应该好好地观赏游玩。如果造一座高楼,可以一览洞庭全景。诸位大人在楼上吟诗作画,听歌赏月,举杯极目,岂不是风流千古?”有钱人听了,大喜过望,纷纷出钱建楼。 县令立即找人设计、施工。大批农民有了工作,很多行业也沾了光。岳阳人有了谋生之路,非常顺利地度过了荒年。,7,3、税收乘数,kT = y/ T= dy/dT= -b/(1-b) 即1元税收变动引起的收入变动量。 例如,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6,那么,税收乘数就是: kT = 0.6/(10.6) =1.5 在这个例子中,减税1元可使均衡收入增加1.5元。反之

4、,增税1元可使收入减少1.5元。 税收乘数为负数,表明收入随税收增加而减少,随税收减少而增加,8,案例:肯尼迪、凯恩斯和1964年减税,当约翰F肯尼迪在1961年成为美国总统时,它的经济顾问委员会(由最著名的青年经济学家组成)建议通过减税扩大国民收入。这最终引起1964年个人和公司所得税的大幅度削减。减税的目的是要刺激消费和投资支出,从而引起更高水平的收入和就业。 正如肯尼迪的经济顾问们所预期的,减税通过之后引起了经济繁荣。1964年实际GDP增长是5.3%, 而1965年是6%。失业率从1963年的5.7%下降到1964年的5.2%和1965年的4.5%。 凯恩斯主义者强调了减税对总需求的影

5、响,他们把1964年减税作为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一个成功经验,以及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证实。,9,4、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 y/ TR =dy/dTR= b/(1-b) 政府转移支付增加,增加了人们可支配收入,因而消费会增加,总支出和国民收入增加,因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为正值,10,总结:税收固定时的各种乘数,11,5、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使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支出变动的比率。 即当政府支出每增加1元时,税收收入也增加1元,即政府的预算仍然是平衡的。,12,推导:g = T,假设政府税收和购买支出同时增加10万,则国民收入如何变动? y= kT

6、. T+ kg . g = (kT. + kg ) g= 1/(1b)+(b)/(1b) g=10 y/ g称为平衡预算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 kb= y/ g= (kT. + kg ) = 1/(1b)+(b)/(1b) = 1 (注意和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区别) 即当政府支出和税收都增加1元时,国民收入也增加1元。,13,例: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c=100+0.8yd,投资i =50,政府购买支出g =200,政府转移支付tr =62.5(单位均为10亿美元),定量税T0 =250。 (1)求均衡收入。 (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

7、数。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14,练习1:在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C=100+0.9yd,投资i=300亿元,政府购买g=160亿元,税收T=100。试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Y=4700) (2)政府购买乘数; (Kg=10) (3)若政府购买增加到300亿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Y=6100) (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试题),15,开放经济:四部门模型,前提假定:汇率水平(外汇市场)不变。 净出口:NX=X-M 进口

8、函数 M=M0+ mY (M0自发进口量,m边际进口倾向) 边际进口倾向:每增加一单位本国国民收入所引发 的进口增量 出口函数 X=X0+hY外 (X0 自发出口量,h边际出口倾向) 边际出口倾向:外国增加一单位国民收入所引起 的本国对其出口的增量,16,开放经济:四部门模型,模型: Y=C+I+G +(X-M) C=a+bYd Yd=Y-T+TR I=I0 X=X0+hY外 M=M0+mY 模型解: YE=a+I0+G-b(T-TR)+X0+hY外-M0/ (1-b+m),乘数 出口乘数: dY/dX=1/ 1-b+m 0 进口乘数: dY/dM=-1/ 1-b+m 0,17,政策含义与条件

9、限制,这一简单模型已提示宏观调节政策的重要理论支撑。如总需求不足,政府可能通过增加支出来刺激经济(如政府近年应对通货紧缩),并且支出刺激有可能产生乘数效应。 -挖洞填坑 双刃剑(Doudle-edged sword) 限制前提是短期情况:经济活动规模由总需求决定。45度线表明,只要AE线移动,总产出自动满足总支出要求。 以萧条为前提,这实际是假定总供给曲线为水平线。如果总供给是垂直线,那么需求上升不能导致产出上升,乘数为零。,18,补充:几种常见的消费理论 相对收入假说 生命周期假说 永久收入假说,一、杜森贝利相对收入消费理论(relative income hypothesis) 1.消费的

10、“示范效应”(demonstration effect):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自身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别人消费支出与收入的影响,这被称做消费的示范作用。这种心理使短期消费函数随社会平均收入的提高而整个向上移动。因此,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例不一定是递减的。 2.消费的“棘轮(制轮)效应”(ratchet effect):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本人目前收入的影响,而且受本人过去收入与消费的影响,特别是受过去“高峰时期”收入的影响,这是消费习惯起作用的结果。 由于存在消费习惯的作用,消费者支出的变化往往落后于收入的变化。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的降低而减少消费

11、。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 短期消费函数不同于长期消费函数。,20,CL=by,c,Y,0,a,棘轮效应经济稳定增长时,长期消费函数CL=bY,短期消费函数则是变化的,而且,APCSAPCL,CS2,CS1,Y1,Y2,B,A,21,四、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life cycle hypothesis) 1. 消费者一生中不同阶段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他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少年t1、壮年t2、老年t3; 少年与老年阶段,消费大于收入; 壮年阶段,收入大于消费;壮年阶段多余的收入用于偿还少年时期的债务和储蓄起来用于养老。 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

12、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YLWL=CNL=CWL+C(NLWL) 其中,WL:工作期,NL:预期寿命,YL:每年劳动平均收入,C:年消费量,c(NL-WL):储蓄,22,3.推论 如果社会上年轻人和老年人比例大,消费倾向会提高;如果社会上中年人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下降。因此,总储蓄和总消费会部分地依赖于人口的年龄分布。 4.影响消费和储蓄的其他因素 消费观念。若及时行乐,储蓄减少。 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健全。健全,储蓄减少。 是否将遗产留给后代及遗产税率的高低。,23,三、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消费理论(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1.收入 一时收入(transit

13、ory income):瞬时间的、偶然性收入。 永久收入(permanent income):可预料到的长期性收入。 消费 一时消费(transitory consumption):非经常的不在计划中的 永久消费(permanent consumption):正常的计划中的消费 (1)y=yp+yt, ; c=cp+ct (2)cp=yp, 为消费倾向 (3)暂时消费与暂时收入无关,暂时收入用于储蓄 关系:一时收入和一时消费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比率;一时收入和持久收入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比率;一时消费和持久消费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比率;但持久收入和持久消费之间存在着固定的比率。,24,2.消费者的消费支出

14、取决于持久收入 持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的数值的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现在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越小 Yp=Y+(1) Y -1 Yp为持久收入,为权数,Y和Y-1分别为当前收入和过去收入。 短期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的原因: 当收入上升时,人们不能确信收入的增加是否会一直继续下去,因而不会马上调整其消费。 当收入下降时,也不能断定收入的下降是否一直会如此。因此消费也不会马上发生相应的下降。 若收入的变动证明是永久的,则人们会在最终证明较高或较低的持久收入水平上充分调整其消费支出。 结论:政府通过增减税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是不能奏效的,25,案例分析:,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

15、26,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比较,年份,平均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时期,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1985 0.9108 0.7983 1980-85,1990 0.8468 0.8518 1985-90 0.7855 0.9255,1995 0.8260 0.8305 1990-95 0.8146 0.8141,1999 0.7885 0.7137 1995-99 0.6864 0.4222,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27,28,29,居民消费状况是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经济指标。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呈逐年走低之势,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从1990年的0.84降低到2003年的0.77,年均降低速率达0.005,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则从1990年的0.85降低到2002年的0.74,年均递减速率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