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_第1页
海南省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_第2页
海南省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_第3页
海南省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_第4页
海南省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8年海南省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现状、问题、趋势、对策,正文内容就是按这样的顺序写的) 一、2008年海南企业发展概况(正文内容并不是针对性地写企业发展概况,应是“产业”?) 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大背景下,2008年海南省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据初步核算,按可比价格计算,全省生产总值1459.23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7.61亿元,同比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434.40亿元,同比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587.22亿元,同比增长13.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7175元,同比增长8.7%。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06.07亿元,同比

2、40.5%。全年1500万元以上大项目投资共完成467.22亿元,同比增长61.0%,成为投资增长中的重要部分。全省全口径财政收入317.17亿元,比上年增长35.0%。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33.9%。全年税收收入总额120.53亿元,同比37%。按各项税收分,企业所得税比上年增长85.3%,营业税增长35.1%,契税增长29.4%。据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企业景气监测表明,我省企业景气指数一季度为137.1,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2点;二季度为131.4,比上年同期和比一季度下降11.7点和5.7点,但仍处在高位景气区间;三季度为120.9,比上年同期和二季度下降22

3、.3和10.6点;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多重因素影响,企业经营环境日益严峻,不确定因素增加。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持续回落,全面走低,全省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96.5和113.0,比三季度下降23.9和7.9点,比上年同期下降43.7和26.7点。(第一段可以考虑配几个图表说明?)(一)第一产业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437.61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全面增长,分别增长5.8%、3.1%、12.7%和9.8%(见图1)。全年种植粮食42.1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6%;瓜菜21.9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5%;水果17.12万公顷,下降0

4、.4%;热带作物58.44万公顷,增长3.0%。特色优势农业有新的发展,在主要农产品产量中,肉类、水产品、水果、瓜菜等农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支撑农业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力量。渔业、畜牧业、瓜菜、水果四大优势行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70%。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占78.5%;在家庭经营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收入占86.5%。预计全省瓜果菜出岛总量470万吨,水产品出口额4.85亿美元,增长45.7%。农产品质量抽检总体合格率95.2%,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全年财政安排农林水支出57.8亿元,增长148.3%,各项涉农补贴资金合计突破10亿元。 图1: 第一产业行业增加值增长率

5、1. 农业全年连逢低温阴雨灾害天气、农资价格上涨、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得益于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农产品加工深化,年度农民增收幅度较大。预计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90元,同比增长15.8%,高出全国增幅2.3%。新增标准化示范基地40万亩,供港农产品基地20万亩,认定297个无公害农产品、27个绿色食品,优质绿色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2%。全省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72家,带动农户54.5万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97家,累计达750家,带动农户21万户。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表1 主要农产品产品产量产品名称绝对数(万吨)比上年增长%粮食183.473.4糖蔗497.2630.5油料8.6927.

6、0瓜菜456.545.7水果247.876.2其中:香蕉151.626.6 菠萝28.1120.3 芒果30.55-1.5 荔枝9.08-13.1 龙眼2.9711.5 柑桔橙3.9430.7 石榴7.025.2橡胶干胶27.74-1.1椰子2.26-0.6胡椒3.704.2槟榔11.6522.12008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来源:2008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林业2008年,我省完成向中央申报项目投资110亿元,其中中央资金已到位4980万元,启动项目建设3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如期圆满完成,4个试点县集体林地面积221.6万亩,范围涉及38个乡镇、4

7、05个村委会、3045个村民小组、9.3万农户55.8万农村人口。4个试点县全部通过检查验收,完成勘界面积215.8万亩,确权发证面积202.4万亩,调处林地纠纷186宗、面积1.42万亩,投入林改试点经费2494.7万元,极大地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4个试点县农民自发造林达15.9万亩,大部分是该区域的特色林业;在面临国际国内诸多不利因素的形势下,林业经济依然稳中有升。林业产业建设初见成效, “十一五”期间,全省花卉产业规划10万亩,目前已完成花卉种植7.1万亩;2008年7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海口市为“全国花卉鲜切叶生产示范基地”、三亚市为“全国热带兰花生产示范基地”,占地3

8、00多亩的海南热带花卉大世界交易市场已在海口初步建成,30多家经销商已入驻交易市场;占地近千亩的海口美兰花卉交易市场也正在积极筹备当中。成功举办了海南省第七届迎春花市和海南省首届插花大赛活动,为企业和花农搭设市场平台,引导和拉动花卉消费,有效推动了我省花卉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高标准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的公司,建成一批了针对高端休闲度假游客的生态环保休闲度假酒店。3.畜牧业2008年我国畜牧业发展经历了多重自然灾害、玉米价格上涨和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以及乙醇汽油生产消耗大量玉米,加上养殖业的旺盛需求,2008年玉米的价格不断上涨,导致饲料价格高位运行;2006年我国部分地

9、区发生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导致造成生猪存栏量大幅减少,至2008年上半年仍未根本扭转,且饲料价格大幅上涨, 2008年上半年生猪价格在高位运行,9月以后回落;退耕还草收缩战略的逐步进展导致牛羊肉市场供给不足,价格维持在高位运行并持续小幅上扬,;9月份前,原料奶供不应求,价格继续保持上涨趋势,9月份后,由于受到三鹿牛奶事件影响,奶牛业受到极大打击。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我省畜牧业全年生产持续发展,规模化养殖进一步提高,畜产品数量和质量实现同步提升,产业地位稳步提高。畜牧业产值突破140亿元,在第一产业中比重达21.3%,提升近2个百分点。生猪、文昌鸡出岛分别达120多万头、2300多万只,分别增长6

10、5.3%和27.8% 。主要畜牧业产品产量如下表: 表2 主要畜牧业产品产量产品名称绝对数(万吨)比上年增长%肉类总产量61.1511.8其中:猪牛羊肉产量40.1212.9 禽肉产量19.219.9禽蛋产量3.1143.5数据来源:2008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渔业 我省渔业主要包括水产养殖和远洋捕捞。全年渔业发展趋势为:水产养殖由港内向近海发展,对虾、深水网箱养殖等优势水产品养殖快速发展;海洋捕捞由浅入深,由近海向西、南沙海域扩张。预计2008年全省渔业总产值144亿元,较上年增长13.3%。渔业增加值106亿元,较上年增长12.9%。2008年1-11月份水产品出口量达

11、11.6万吨,出口额4.4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18%和38.69%,成为全省农产品出口中最重要的部分。主要渔业产品产量如下: 表3 主要渔业产品产量产品名称绝对数(万吨)比上年增长%水产品总产量149.0312.7其中:海水产量120.5111.5 淡水产量28.5217.8数据来源:2008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我省与远洋捕捞配套的船舶修造业取得了重大进展:5月12日,临高县重点引进企业海南金牌港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的船排正式动工开割钢板,该公司主要承接各类钢质渔船等的修理与建造,总投资1.2亿元,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投资0.6亿元,建设项目主要包括船舶维

12、修区、船舶建造区、综合车间、舾装码头及疏浚主航道等,其中:船舶维修区包括2000吨级船舶平台6座,能同时修理8艘1000吨级钢质货船、16艘300吨级钢质渔船;船舶建造区能同时建造4艘1000吨级钢质货船、10艘300吨级钢质渔船。(二)第二产业2008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球贸易萎缩,上半年原油、钢材、煤电价格高涨,压缩工业企业利润空间,下半年主要工业产品需求不足,价格大幅回落,多数行业企业发展减缓。第二产业增加值434.40亿元,同比增长7.0%。10月份,全省50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停产或总产值下降幅度较大的有205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0%。111月份,全省发电量107.57

13、亿千瓦时,累计增长8.2%,增速同比回落8.9个百分点。1.工业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321.18亿元,比上年增长5.8%。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97.61亿元,增长6.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2%。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28.87亿元,增长6.8%;轻工业完成增加值68.75亿元,增长5.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44.82亿元,增长0.7%;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0.45亿元,下降9.2%;股份合作企业完成增加值0.32亿元,增长1.7%;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95.39亿元,下降0.4%;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完成增加值149.37亿元,增长10.8%;其他经济类

14、型工业完成增加值7.26亿元,增长4.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64.25亿元,下降21.9%。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9.7%,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由于金融风暴的冲击,我省工业企业2008年受到很大影响。据省统计局最新工业经济效益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11月,我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245.2%,比2007年同期的273.7%下降28.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增速减缓。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新增能力不足的影响,工业生产明显减缓,工业经济效益明显下滑。列入统计监测的4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5.2%,比上年下降28.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7.6

15、1亿元,同比减少61.7%。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适应市场需求的一批工业产品产量较快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表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产品名称单 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发电量亿度117.617.9铁矿石(原矿量)万吨457.83-5.3原油加工量万吨651.52-1.5钢材万吨9.2516.7水泥万吨619.1615.4人造板万M315.99-14.6汽车万辆8.51-30.6精甲醇万吨60.0513.9塑料制品万吨2.8129.3化学纤维万吨4.67-20.4平板玻璃(重量箱)万箱601.35304.0配混合饲料万吨92.33-1.9糖万吨47.4619.6原盐万吨11.26-34.6卷烟万箱

16、77.167.9罐头万吨15.36-7.5无酒精饮料万吨31.345.2饮料酒万吨18.243.5机制纸及纸板万吨17.72665.3油漆吨3703-17.3氮肥万吨65.119.5聚酯切片万吨22.10-19.3天然原油万吨12.0513.1天然气万M32318614.0纸浆万吨123.192.6液化石油气万吨49.0-6.5数据来源:2008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建筑业全年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完成增加值11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0%;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33.3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03.22万平方米,增长5.8%

17、。(热点问题,可以考虑增加更多数据和内容)(三)第三产业全省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87.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增速创1994年以来的新高,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2%,成为支撑整体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其中,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两位数增长,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等保持增长,旅游业呈较快发展势头。1.航空业2008年,由于金融风暴冲击导致需求锐减,且美元大幅贬值、油价高涨导致航油成本上涨,据国际航空业协会统计,在国际航协注册的230多家全球各地的航空公司全年净亏损高达85亿美元。国内上市的五大航空公司2008年全年亏损总额高达30579亿元,占全球民航业亏损约53%。

18、而我省航空业状况要明显优于同行。国际航空、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三大航空公司仍然是亏损的大头。2008年南方航空公司亏损4829亿元,东方航空亏损13928亿元,是中国民航史上的最大亏损额,连续7年盈利的国际航空也首次陷入亏损,亏损额达9149亿元。仅三大航亏损额就高达27906亿元。2008年上半年,在旅游、会展等行业的带动下,我省航空业企业发展势头较好。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中期实现业务收入68.79亿元,实现利润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下半年业绩恶化,第三季度实现业务收入102.87亿元,利润总额3.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2.7%;2008年末期实现业务收入15.36亿元

19、, 净利润为-1424亿元,同比下降了32722(见表5)。 表5 海南航空公司主要财务指标比较指标(单位:万元) 2009一季 2008末期 2008三季 2008中期利润总额 3385.10 -153621.003410.30 32406.00净利润 3182.00 -142434.805018.90 31095.102008一季 2007末期 2007三季 2007中期利润总额36756.52 71334.40 46726.16 20632.13净利润28668.07 65138.70 41862.04 18971.48数据来源: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

20、司2008 年年度报告。2通信业上半年,中国移动海南分公司和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两家公司主营业务共实现收入18.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01%;实现利润6.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4%;税金1.46亿元,增长53.4%。其中,中国移动海南分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4.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2%;实现利润6.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4%;税金1.27亿元,增长62.8%。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因加大终端补贴支出和提高经营管理费用,使经营成本显著提高,导致利润减少。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4.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实现利润0.3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2.1%;税金0.19亿

21、元,增长11.8%。3.房地产业2008年海南省房地产完成投资189.31亿元,同比增长48.4%。全省商品房施工面积1390.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商品房竣工面积233.32万平方米,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336.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8%,商品住房累计销售金额171.12亿元,同比增长39.5,继续成为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最快、上缴利税增长最快的重要支柱产业。值得一提的是,除海口、三亚外,文昌、琼海、五指山、陵水、保亭等城市商品房岛外销售也有了较大增长,市场走势良好。省重点旅游房地产项目神州半岛、海棠湾、石梅湾、铜鼓岭、美丽沙等度假休闲旅游区建设加快,投资总额达75.17亿元,其

22、中购买土地投资50亿元,占投资总额的66.7%。工程项目投资25亿元,占投资总额的33.8%。 2008年,海南房价与全国形势表现不一致。以海口为例,2008年起,海口房价上涨速度开始超过全国,2007年海口房价指数为106.6,全国房价指数为107.6,比全国低了一个百分点;2008年,海口房价强劲上涨到110.4,全国房价保持在106.5,高出全国3.9个百分点。在全国房价指数下降的同时,海口市的房价指数不断上升,形成一个逆向态势。从2007年6月开始,海口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开始呈现明显的上涨态势,2008年1月份达到111点,2月达到112.9的高位。2008年8月以后,海口房价开始逐月

23、下滑,到2008年底,房价指数下降到103.5,回归到2007年年初的水平。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96.53亿元,比上年增长9.5%。交通运输保持较快增长。在经济较快发展带动下,全年交通运输业保持较快发展。主要交通运输周转量和港口吞吐量如下:表6 货物、旅客周转量和港口吞吐量及其增长速度指标名称单位2008年实际比上年增减%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652.997.4铁 路亿吨公里9.61-5.4公 路亿吨公里102.7621.6水 运亿吨公里537.555.4民 航亿吨公里3.073.9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343.676.5铁 路亿人公里3.4145.1公 路亿人

24、公里151.1714.3水 运亿人公里2.99-0.5民 航亿人公里186.100.5港口吞吐量货物吞吐量万吨7225.0210.9 其中:出港货物万吨3185.26-0.5旅客吞吐量万人2144.658.7其中:离港旅客万人391.256.3数据来源:2008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邮电业邮政业务较快增长,电信业务快速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7.2%;电信业务总量152.63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年末全省固定电话用户224.54万户,比上年减少6.4%。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59.44万户,减少6.6%;农村电话用户65.1万户,减少5.9%。移动

25、电话年末用户397.76万户,增长22.5%。年末拥有互联网用户45.69万户,增长0.8%。电话普及率72.9%,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47.1%,提高7.7个百分点。已通电话的行政村达100%。4.旅游业(旅游业占服务业的比重是多大?是否按照比重顺序排列?)旅游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坚定不移地将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来培育和大力发展,以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旅游促销活动,加大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六大要素逐步协调配套,促进了旅游业持续稳定较快发展。全年接待旅游过夜人数206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0%。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

26、1962.07万人次,增长10.8%;接待入境旅游者97.93万人次,下降5.5%。旅游总收入192.33亿元,增长9.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65.01亿元,增长10.3%;境外旅游收入27.32亿元,增长4.4%。旅游饭店客房开房率59.18%,提高1.9个百分点。年末全省共有星级宾馆260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0家,四星级宾馆54家,三星级宾馆117家。5.银行、证券和保险业货币信贷较快增长。金融机构通过剥离不良资产,强化内部管理,经济效益显著改善。全年金融机构实现利润总额(拨付后)增长34%,不良贷款率下降了4.1个百分点。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350.86亿元,比上年末增

27、长25.5%。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917.76亿元,增长26.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75.23亿元,增长22.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383.4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4.3%,为支持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短期贷款344.60亿元,增长58.0%;中长期贷款971.64亿元,增长15.5%。 证券业稳步发展。全年通过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8.02亿元。全省20家上市公司股市价总值为451.02亿元,比上年缩减70.0%;证券和期货交易总额7729.76亿元,减少7.2%。保险业规模迅速扩大。全年保险机构承保金额16770.76亿元,比上年增长36.7%;实现保费

28、收入30.07亿元,增长32.8%。其中,财产险收入10.49亿元,增长11.2%;寿险收入17.53亿元,增长51.9%;人身意外伤害险收入0.86亿元,增长9.1%;健康险收入1.19亿元,增长35.3%。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8.74亿元,比上年增长36.6%。其中,财产险赔付5.05亿元,增长59.8%;寿险赔付3.26亿元,增长14.0%;意外伤害险赔付0.17亿元,下降1.4%;健康险赔款0.26亿元,增长27.1%。二、海南省各产业存在的问题海南建省设特区以来,经济增长迅速,其平均速度远高于其它省份。伴随着海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产业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产业

29、环境、产业布局方面的问题。(一)产业结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省20多年来,海南经济建设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海南省全省生产总值(GDP)1459.2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000美元大关。但是随着海南经济的发展,海南产业结构面临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结构层次低2008年,海南省三次产业的构成是: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是30.0%,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是29.8%,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是40.2%。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基本持平。表1列出了2000年以来海南省与全国产业结构的数据,图1和图2分别画出了中国

30、和海南最近几年三大产业比重变化趋势。 表1 海南与全国产业结构变化对比分析 单位:% 项目年份 全国 海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015.145.939.037.919.842.320035.423.241.4200213.744.841.436.623.240.2200314.852.932.336.824.638.6200413.446.240.434.025.041.0200512.547.540.033.125.941.0200611.748.939.432.727.340.0200711.729.639.

31、3200811.348.640.130.029.840.2数据来源:/district/tjgb/index.shtml 图1 中国三大产业比重变化趋势图(单位:%) 图2 海南三大产业比重变化趋势图(单位:%)从上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海南第一产业比重逐渐减少,第二产业比较逐渐增加,第三产业处于主导地位,产业结构总体上呈现“三一二”的格局。全国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比重最低,产业结构总体表现为“二三一”的格局。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进入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第三产业的比重高达70%到80%。总的

32、来说,海南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二产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不够强大,这都是海南发展的不利因素。(应详细阐述海南产业结构的问题所在,结合海南实际情况,跟全国产业结构比较或者跟发达国家比较都有失偏颇,缺乏说服力,应结合海南实际情况,参照国内外类似地区,指出结构的调整方向)2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缺乏数据说明)当前,产业集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在产业集聚中,企业可以形成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产业网络,使区域内的企业和产业拥有更强的竞争力。经过建省20多年的发展,海南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化工、汽车、纸浆、制药和农产品加工五大产业集群。但是,海南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规模较小,对海南省经济的发展带动

33、不大。从三大产业的比重来看,海南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较低,第三产业处于主导地位。海南省农业规模较小、现代化水平低,热带高效农业基地的优势并未充分发挥。工业基础差、发展缓慢,造成工业“短腿”现象,缺乏高科技、知名品牌企业。这造成产业集群企业创新不足,削弱了资本集聚和企业集聚的功能。 另外,由于海南产业发展水平总体比较低,产业集聚起点不高,多数企业依赖低成本参与竞争,缺少自主品牌和高端产品。只有部分的高新科技企业如制药、汽车、石化、信息等行业,开始向产业集聚趋向发展,产业集聚效应明显。而且在建设产业集聚的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尚不能正确认识产业集聚在经济中的作用。企业与科研机构、高

34、等院校联系较少,不能使知识成果转化为技术成果,这都需要政府的引导。同时,公共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机构等基础设施,也需要政府来完善。 3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受限于技术瓶颈(缺乏数据说明)海南多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不善于产品更新换代,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多少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来壮大企业。缺少掌握自主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能力,不善于吸引其他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这成为海南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技术瓶颈。(二)产业环境问题海南建省设特区以来,积极改造产业环境,着力打造环境、产业、体制三大特色,逐步做到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效

35、益的三赢。但是,海南产业环境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能否明确指出几个“不到位,不配套”?),专业服务机构不配套基础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具有“乘数效应”,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支。近年来,海南的基础设施有了长足的长进,但由于海南的建设需要更高起点的规划和资金,目前的基础设施仍需完善;同时海南在发展过程之中,缺乏健全的专业服务机构,如研发、物流、质量检测、金融平台、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专门的服务机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南的快速发展。2009年,海南初步安排基础设施重点项目36个,总投资55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3亿元

36、。其中包括东环铁路总投资202亿元,洋浦港区填海及深水航道整治总投资54亿元,农村公路畅通工程总投资43亿元,博鳌机场总投资7.83亿元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大力改善海南的基础设施,促进海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产业链不够完善,循环经济发展不足虽然海南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但发展起步晚、起点低,产业之间没有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链。石油化工产业受到广东、福建大型石化企业的竞争,面临资源减少和利润下降的威胁,迫切需要完善产业链;文昌航天城的建设由于航天技术是系统工程、产业链长、产业链上连接着上万家企业,产业链急需解决。同时,海南在发展过程中有过以破坏环境换取发展的教训,没有意识到循环经济的重要

37、性,海南的可持续发展存在很大的压力。3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的环境压力由于海南建省晚,工业化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就目前而言,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是很大。海南省是我国唯一的一个热带岛屿省份,物种资源非常丰富,在海南建省之时就把战略定位到“生态省”上。目前在“把海南建成新兴工业化省”的政策下,海南坚持“不破坏环境、不污染环境、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海南省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免不了给海南省的工业化进程设置了门槛。4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而这种高效率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主要依靠的是科技创新。海南拥有科研机构69个,其中66个有科技活动,17个有研究与试验发展

38、活动;大中型工业企业88个,其中有科技活动的单位数为14个,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单位数为7个。目前科研机构申请专利50项,拥有发明专利15项;大中型工业企业申请专利81项,拥有发明专利7项。海南的科研机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企业也没能成立自己的产品研发体系。2007年,政府为科技活动经费拨款4.7664亿元,企业科技资金6.8902亿元。企业在技术开发投入资金的数量没有达到国内均衡水平,不能够集中力量取得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导致研发重点不明确,企业核心业务不确定。5人才匮乏(这一点写得有说服力,其他部分可借鉴)众所周知,21世纪是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

39、竞争。由于历史原因,海南就业人员中低层次人员(未上学、小学、初中、高中)比重比较大,高层次人员(大学专科、本科、研究生)比重比较低。如图5所示。 图5 2007年各地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单位:%)资料来源:2008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在从业人员中,海南也呈现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过大,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过少的问题(图6)。目前海南正在加强新兴工业省和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海南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过少问题急需解决。 图6 海南从业人员中三大产业的比例(单位:%)资料来源:2008年海南统计年鉴2007年,海南企业、事业单位共有技术人员14009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9077人,农业技术人员41

40、10人,科技研究人员403人,卫生技术人员24216人,教学人员86613人,其它人员15672人。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日益严重。同时,由于琼州海峡阻隔了海南与内陆的联系,阻碍了人才的流动。海南本省的高校并不多,最终使得人才匮乏。(三)产业布局问题海南建省以来,全省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96年省政府提出的“一省两地”的发展战略,指把海南建成新兴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度假休闲基地。在此基础上,2002年省政府又提出“南北带动、两翼推进、发展周边、扶持中间”的产业发展布局思路,将整个海南岛划分为“琼北综合经济区、琼南旅游经济圈、西部工业走廊、东部沿海经济区以及中部生态经济区”五个区位。这几

41、年的发展经验表明,这样的布局确实给海南省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目前的产业布局仍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产业结构差异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海南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各市县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有着很大的差距。图7、图8分别画出了2007年海南各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图7 2007年海南各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万元)说明:2007年海口市地区生产总值4063000万元(可否考虑将海口的画上去,更说明不平衡)资料来源: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图8 2007年海南各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单位:元)资料来源: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 琼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海口

42、是海南省惟一人口超过百万的中心城市,2008年GDP高达443.2亿元,占全省GDP的30.4%。上世纪九十年代,海口就提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的新兴工业基地、热带滨海旅游胜地和区域性商贸中心的“两地一中心”战略;“十一五”规划中,又提出海口将壮大汽车制造、制药工业、化纤纺织工业、食品饮料工业、农副产品和加工业五大支柱产业。以海口为中心的一小时交通圈的逐渐形成,使琼北地区形成区域互动、优势互补的格局,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龙头。 中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发展速度缓慢。1988年建省初期,海南沿海地区人均GDP为1163元,与中部地区基本持平。如今,沿海地区与中部地区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因

43、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琼东南和琼西地区产业优势不够明显,经济总体水平不高。东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发展滨海旅游产业的重点区域;琼西地区是海南新兴的工业基地,是海南的西部工业走廊。但是这两个地区经济增长率和人均GDP并不高,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主导产业规模不够大,竞争优势不够强(5大产业集群,一一分析?)(1)热带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不够 海南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是全国热带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热带高效农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同时能够带动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海南的高效农业仍存在较多问题。一是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没有形成规模农业。二是农业人才问题严重

44、,缺乏发展高科技农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三是农业市场化比较低,没有形成自主品牌和名牌产品,产品竞争力不高。(2)旅游开发水平低,需继续转型升级 海南建省创特区以来,海南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产值不断提高。但是与夏威夷、巴厘岛等世界著名旅游到相比,海南旅游产业还存在知名度不高、精品旅游较少、产业规模不大、旅游服务不配套等问题。2008年4月25日,海南省政府在海口市举行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新闻发布会,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拉开了帷幕。国际旅游岛建设,就是要把海南建成旅游国际化程度高、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的海岛型国际旅游目的地。目前,海南旅游开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旅游

45、宣传促销力度不够、知名度不够高,缺乏鲜明的营销定位。二是旅游产业文化底蕴不足,海南本土文化没有充分发掘。三是对旅游产业定位和规划不够,片面开发低档旅游。四是旅游布局不够合理,交通相对落后,国际航线较少。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3)工业“短腿”,需加快新型产业发展长期以来,海南的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化水平低、财政总量过小,这“三低一小”问题一直困扰海南工业的发展。全省工业增长主要依靠几个大企业来带动,“工业短腿”成为描述海南工业现状的代名词。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新增能力不足的影响,海南工业生产明显减缓。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321.18亿元,比上年增长5.8%。工业经济效

46、益明显下降,列入统计监测的4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5.2%,比07年下降28.5%。实现利润总额27.61亿元,减少61.7%。2004年,海南出台了关于加快海南省新型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发展以资产为纽带,产品为龙头的大型工业企业集团。中石化、中海油、一汽集团、南方电网等一些知名企业纷纷涌入。2007年,海南省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经济发展后劲十足。“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的发展战略给海南工业发展指明了出路。海南在实施这一战略的同时,还应发展具有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的高科技产业,丰富和完善这一战略,使海南的发展战略随时代

47、的发展不断充实。三、海南各产业发展趋势(一)海南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1海南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 “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是海南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一、二、三产业都要贯彻这一发展方针。从海南省近年的实践看,实行这一方针有利于增强经济实力,提升产业能级和水平,也有利于抵御风险、保护环境。我想要指出的是,“双大”战略并不排斥中小企业的发展,恰恰相反,大企业、大项目会给中小企业带来发展的机会,也能提升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另外,为了保持海南的总体环境质量不因经济发展而降低,我们对工业发展项目持谨慎的态度,始终坚持集中布局、集约发展。2海南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海南省在“一省两地”产业发展

48、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集约发展新型工业,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更加关注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海洋经济发展,逐步形成具有鲜明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 以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为支撑,将海南建成信息智能岛,迈入现代信息化社会,作为落实“一省两地”发展的重要保证,建设“绿色、开放、文明、和谐”之岛。按照海南省委提出的“三不”前提、“两大一高”原则和集中布局、集约发展的政策,集中力量培育壮大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龙头的优势工业产;全面实施热带生物资源、新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生态与环保、新能源、社会发展七大研发专项;在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建筑业、节能等

49、领域引进推广一批新品种和新技术;着力发展种子种苗、新医药、林浆纸一体化、石油天然气、汽车、热带农产品加工六大科技产业。(二)海南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1发展壮大热带特色的现代农业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准确把握海南省农业发展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用新理念、新机制、新手段加快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党的十七大对新时期、新阶段 “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必须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准确把握海南省农业发展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用新理念、新机制、新手段加快热带特

50、色现代农业发展,努力实现新的战略目标。2集约发展新型特色工业海南将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重点加快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在调整优化一、三产业结构的同时,加速发展第二产业,努力提高现代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实现三次产业的比重由目前的333252415调整到趋近293239的目标。海南将加快发展新兴工业。针对人们对海南省作为生态岛发展工业会造成环境破坏的质疑,海南省提出要继续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带动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根据规划,未来五年,海南将建成乐东气田和东方11气田二期,年产天然气新增28亿立

51、方米。新建120万吨甲醇、12万吨三聚氰胺、6万吨聚等重大项目,做强、做大天然气与天然气化工。确保800万吨炼油、8万吨苯乙烯、24万吨瓶级聚酯切片等项目于今年正式顺利投产。建设60万吨对二甲苯,推进150万吨重油裂解烃和石油商业储备等重大项目,壮大石油加工与石油化工。在100万吨浆纸项目基础上,建成160万吨造纸项目,争取一批纸制品企业落户海南,基本建成林浆纸一体化产业。二是海南还将加快建设15万台发动机及其它汽车生产配套项目,形成年产15万辆的汽车生产能力,推进汽车工业发展上台阶。建成海口药从二期,引进更多的大型制药企业入园生产。鼓励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新上一批生物制药、南药开发项

52、目,推进新药品、新剂型产业化。三是海南省还将建设福耀海南玻璃工程,建成石英砂采选专用码头,推动玻璃工业发展。依托环境优势,搞好配套服务,积极争取卫星发射基地建设,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发展为大工业配套的中小企业,形成大项目和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竞相发展的集群效应。优化工业布局,加快产业集聚。集中力量建设好洋浦经济开发区等一批国家和省级开发园区。3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海南旅游资源和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作为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在国内已经初步确立,但与夏威夷、巴厘岛、普吉岛等世界其他著名的旅游岛屿相比,还存在国际知名度不高、规划水平较低、旅游精品不多、产业规模偏小、服务不配套等突出问题。土地面积

53、不到海南20%、人口数量不到海南40%的巴厘岛,每年接待境外游客超过150万人,旅游收入超过20亿美元,旅游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50%。要瞄准建设国际一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促进海南旅游的转型升级,通过旅游的发展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把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打造成为未来支撑海南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4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海南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与其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工业化程度、自身拥有的优势以及国内、国际市场的需要结合起来。由于经济基础的制约和科技基础的薄弱,海南省无力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寻求发展,只能在我们能为之处有所作为。也就是说,结合高新技术产业跳跃性的特点,选择有资源优

54、势、产品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重点突破,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局部优势,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同时服务于海南传统优势产业,促进其技术升级。发展海南的高新技术产业应以开发园区的集中发展形式为主,重点发展“二区、二园”(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南热带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海南国际科技工为园、海大信息产业园),以建设海南智能岛为基础,重点发展生物技术产业,最终形成海南高新技术产业的4大支柱生物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环保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当前,应努力作好以下6项工作。5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众所周知海南是我国最大的海洋省和特区省,也是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浩瀚的海洋及其丰富的海洋资源,成为海南省经济发展的战略优势。在空间

55、上和资源上,为发展海洋产业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条件。在这新的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认识海南省的海洋优势,充分利用特区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建设海洋强省的方向和重点主要放在:一是大力发展海洋资源加工业和临海重化工业,突出油气资源开发和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形成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临海工业经济地带;二是坚持捕捞业、精养、深加工协调发展的方针,努力发展外海和远洋捕捞业、港湾和近海网箱养殖业、海产品精深加工业、热带海水养殖苗种培育业,保证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三是充分发挥热带海岛旅游资源和环境优势,把海南建成世界一流的热带海岛海滨度假休闲旅游胜地;四是在水运、公路、铁路、航空和管道综合运输体系的框架下,以承担岛外运输为主要任务,加强港口建设,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和物流业。 四、促进海南产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紧密结合前面提出的问题来写:比如说到产业结构不合理,那么怎样的结构才合理?应该如何促进结构升级?以此类推)(一)丰富和提升“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一省两地的明确解释?”。“一省两地”中所指的“一省”即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