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栽培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小麦栽培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小麦栽培技术》PPT课件.ppt_第3页
《小麦栽培技术》PPT课件.ppt_第4页
《小麦栽培技术》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五节 小麦栽培技术,一、因地制宜,合理密植 二、适期高质量播种 三、冬前及冬季(前期)麦田科学管理 四、春季(中期)麦田科学管理 五、后期麦田科学管理 六、适时收获,安全贮藏,2,一、因地制宜,合理密植 所谓合理密植,是指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产量水平、品种特性,以及所采用的栽培技术等来充分协调麦田的群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使之能尽可能地利用光能和地力,既要求单位面积上有足够的苗数、蘖数和穗数,又要求所有个体能良好地生长发育,从而达到穗多、穗大、粒多、粒饱,实现高产稳产。,3,(一)合理密植的增产原因 1.群体结构合理,光合效率高,干物质积累多 2.分蘖的增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

2、成产三因素发展协调,经济系数较高 4.减少倒伏损失,4,(二)合理密植的主要内容 1.确定合理的基本苗数 (1)根据地力和生产条件来确定 (2)根据品种特性和播期来确定 (3)河南省麦田适宜的基本苗范围(参考) 产量在2 250 kg hm-2以下,基本苗为225270万 产量3 750 kg hm-2左右,基本苗270330万 产量5 250 kg hm-2左右,基本苗240300万 产量在6 750 kg hm-2以上,基本苗120225万,5,2.选择适宜的播种方式 (1)等行距条播 (2)宽窄行条播 (3)撒播 (4)重耧播 (5)宽幅播种 3.合理调控群体发展 Table 02-12

3、,6,7,二、适期高质量播种 (一)播前准备 1.种子准备 (1)晒种 (2)精选种子 (3)用植物激素、微量元素或药剂拌种 (4)发芽试验 2.农机具检修,8,(二)确定适宜播种期 1.纬度与海拔高度 2.冬前积温 3.品种特性 4.土、肥、水条件,9,河南省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为日平均气温1618,春性品种1416。 北部地区春性品种为10月上旬,半冬性品种9月下旬末;中部地区春性品种10月中旬,半冬性品种10月上旬;南部地区春性品种10月下旬,半冬性品种10月中旬。 Table 02-22,10,11,(三)确定适宜播种量 生产上通常采取“以地定产,以产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子”的方法确定

4、播种量。 播种量应根据每公顷基本苗数、种子净度、子粒大小、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等因素来计算:,12,河南省小麦生产中,产量水平在2 250 kg hm-2以下,播量为112.5135 kg hm-2 产量3 750 kg hm-2左右,播量135165 kg hm-2 产量5 250 kg hm-2左右,播量120150 kg hm-2 产量在6 750 kg hm-2以上,播量60112.5 kg hm-2,13,(四)提高播种质量 1.播种深度适宜、一致,下子均匀 2.覆土良好,播后镇压 3.播种方面的其他要求 4.防治地下害虫,14,麦田管理的中心任务:一是满足小麦对肥水等条件的要求,保证

5、植株良好发育,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二是防御(治)病虫草害和自然灾害。 小麦的一生:冬前和冬季阶段(出苗返青)、春季阶段(返青抽穗)和后期阶段(抽穗成熟),或苗期阶段(出苗起身)、中期阶段(起身抽穗)和后期阶段(抽穗成熟)。,15,三、冬前及冬季(前期)麦田科学管理 (一)冬前及冬季小麦生长发育特点 1.冬前小麦生长发育特点 (1)历期 (2)营养生长(根、茎、叶、分蘖) (3)生殖生长(幼穗分化) (4)生理代谢(以氮代谢为主) (5)壮苗指标(见下) (6)对肥水的需求,16,2.冬季小麦生长发育特点 (1)历期 (2)营养生长(根、茎、叶、分蘖) (3)生殖生长(幼穗分化) (4)生理代

6、谢(以氮代谢为主) (5)壮苗指标(见下) (6)对肥水的需求,17,3.壮苗的标准 个体指标:春性品种6叶或6叶1心,45个蘖(包括O),半冬性品种7叶或7叶1心,78个蘖;次生根10条左右;叶色正绿;单株干重1.2 g左右;春性品种幼穗分化到二棱期,冬性、半冬性品种到二棱初、中期;株高2025 cm。 群体指标:LAI为1左右,总茎数为成穗数的1.52倍,高产田春性大穗型品种亩总蘖数为6070万,半冬性品种8090万;中产田5060万左右。,18,(二)冬前及冬季麦田管理的主攻方向/调控目标 在适期高质量播种,争取麦苗达到齐、匀、全的基础上,促弱控旺,培育壮苗,并协调好幼苗生长与养分贮存的

7、关系,保证麦苗安全越冬;促使根量增多、根系下扎,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在有效分蘖期后尽量控制晚生小蘖滋生,提高成穗率;防止死苗,防治病虫害,为小麦中、后期的健壮生育奠定良好基础。,19,(三)冬前及冬季麦田科学管理措施 1.查苗补种,疏苗补缺 2.中耕镇压,防旱保墒 3.因苗制宜,分类管理 (1)壮苗管理 (2)旺苗管理(2种) (3)弱苗管理(8种),20,4.适时冬灌,春旱冬防 5.防止冻害 (1)生理死亡 (2)凌抬 6.防治病虫害 7.严禁畜禽啃青,断绝田间小路,21,四、春季(中期)麦田科学管理 (一)春季小麦生长发育特点 (1)历期 (2)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根、茎、叶、蘖生长,幼

8、穗分化) (3)生理代谢(碳氮代谢并盛) (4)壮苗标准 (5)对肥水的需求,22,(二)春季麦田管理的主攻方向/调控目标 在前期管理的基础上,促进早缓苗、早返青,力使叶色葱绿,根系发达;通过水肥管理来协调地上部与地下部、群体与个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促进分蘖两极分化,提高成穗率,形成足够的穗数;为幼穗分化创造适宜条件,争取秆壮、穗大、粒多;防止倒伏及病虫害,为子粒形成与灌浆奠定基础。,23,(三)春季麦田科学管理措施 1.因时因苗制宜,灵活运用肥水 (1)返青期肥水 (2)起身期肥水 (3)拔节期肥水 (4)挑旗期肥水,24,2.中耕、耙耱与镇压 (1)浅中耕 (2)深中耕 (3)耙

9、耱 (4)镇压 3.清沟排渍 4.预防或减轻晚霜冻害 5.防止倒伏 6.防治病虫害,25,五、后期麦田科学管理 (一)后期小麦生长发育特点 (1)历期 (2)生殖生长(开花受精、子粒灌浆、产量形成) (3)营养生长衰退(根、茎、叶) (4)生理代谢(以碳代谢为主) (5)对肥水的需求,26,(二)后期麦田管理的主攻方向/调控目标 养根保叶,充分延长光合器官的功能期;协调植株碳、氮营养,促进有机物质的合成与积累;防止贪青、早衰、青干和倒伏,最大限度地将后期所合成的及抽穗前所贮存的有机物质运转到子粒中去;防治病虫害和干热风;适当喷洒激素、微量元素等,调控物质运输,争取粒多、粒重。,27,(三)后期

10、麦田科学管理措施 1.灌溉与排渍 2.叶面喷肥与田间施肥 3.防御干热风与雨后青枯 4.防治病虫害 5.防止倒伏,28,6.雹灾后的补救措施 (1)中耕松土,提高地温 (2)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并浇水 (3)分期收获 7.间套作时尽量避免损伤麦株及根系,29,六、适时收获,安全贮藏 (一)适时收获 蜡熟末期的特征:植株全部枯黄,茎秆尚有弹性,子粒较为坚硬,色泽和形状已接近本品种固有特征,含水量为22%25%。,30,(二)粗加工与安全贮藏 1.粗加工(primary processing)技术 (1)脱粒(threshing) (2)干燥(drying) (3)去杂(purifying) (4)分

11、级(grading)、包装(packing),31,2.贮藏技术 贮藏过程中应注意3点: (1)含水量要低 (2)温、湿等贮藏条件适宜 (3)严格仓库管理,32,Thats all for Section 5 第五节结束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dance!,33,小麦栽培学 自学内容(教材6275 pp) 一、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二、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三、冬小麦旱作高产栽培技术 四、春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五、强筋小麦栽培技术,34,Visiting Card: Dexian He, Ph.D. Professor & Deputy Director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95 Wenhua Rd., Zhengzhou, Henan 450002, CHINA TEL: +86-371-63555953 FA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