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转机光的粒子性_第1页
科学的转机光的粒子性_第2页
科学的转机光的粒子性_第3页
科学的转机光的粒子性_第4页
科学的转机光的粒子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科学的转机: 光的粒子性,1887年赫兹在做电磁波实验时发现了光电效应。,什么是光电效应,当光线照射在金属表面时,金属中有电子逸出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逸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光是什么?,波乎?粒子乎?,光线经石英窗照在阴极上时有电子逸出-光电子。,光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形成光电流。 实验规律: 存在饱和电流 1.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所加电压增大,电流增加,到一定值时达到饱和。 2.光线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光电效应实验,实验规律: 存在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 1.对于一定频率的光,无论光的强弱如何,遏止电压都是一样的 光电子的能量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 2.入射光的频

2、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光的电磁理论只能部分解释光电效应,二. 光电效应实验规律与经典理论矛盾之处,经典认为光强越大,电磁场的幅度越大,光电子的初动能也越大。但实验上光电子初动能只与频率有关。,2、存在截止频率0 : 对于各种金属材料,都相应有一确定的截止频率 0 。,而经典理论认为有光线照射,电子就会吸收能量,时间足够长,就可以产生光电流。有无光电效应和光的照射时间有关,不应与频率有关。 只要频率高于0 ,既使光强很弱也有光电流;频率低于0 ,无论光线再强也没有光电流。,遏止电压 Uc 与光强无关,和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3、光电效应是瞬时的。从光开始照射到光电

3、逸出所需时间10-9s。,经典理论认为光能量分布在波面上,吸收能量要时间,即需能量的积累过程。瞬时光电子发射违背经典理论的规律。,3.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在能量子假说的基础上提出光子理论。,1.光量子假设,光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以能量为h的微粒形式出现,而且在空间传播时也是如此。频率为 的光是由大量能量为 =h 光子组成的粒子流,这些光子沿光的传播方向以光速 c 运动。,在光电效应实验中 :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一部分提供给电子逸出金属表面的功W,另一部分变为光电子的动能 Ek0 。由能量守恒可得出:,初动能及反向截止电压与 成正比,而与光强无关。,(1)由,得,2.

4、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3.光电效应的解释,式中:A为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所需作的功,称为逸出功; 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2)截止频率0 的解释:,当入射光频率 0 时,电子才能逸出金属表面,产生光电效应。,不同金属具有不同的截止频率。,(3)光电流正比于光强的解释,光强正比于单位时间流过单位面积 的光子数。光强越大,光子数越多。金属内电子吸收一个光子可以释放一个光电子。光强越大,光电子越多,光电流越大。 但是光子的能量小于逸出功时无光电流。,入射光频率低于 0 时,光子能量小于( h W) 逸出功,无光电子产生。,(4)光电效应瞬时性的解释,电子吸收光子时间很短,只要光子频率大于截止频率,电子

5、就能立即逸出金属表面,无需积累能量的时间,与光强无关。,例1:铂的逸出功为6.3eV,求铂的截止频率0 。,解:,=196nm,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花了十年时间做了“光电效应”实验,结果在1915年证实了爱因斯坦方程,h 的值与理论值完全一致,又一次证明了“光量子”理论的正确。,4.光电效应理论的验证,由相对论光子的质能关系,光子的质量,5.光子的质量、能量和动量,由相对论质速关系,有,所以,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光子的能量就是动能。,由狭义相对论能量和动量的关系式,光子的能量和动量的关系式为:,光子的动量:,例:求波长为20 nm 紫外线光子的能量、动量及质量。,解:,能量,动量,质量,1.

6、光的散射,光束通过某些介质时,可以看到光的散射现象。,2.康普顿效应,1923年康普顿在做 X 射线通过物质散射的实验时,发现散射线中除有与入射线波长相同的射线外,还有比入射线波长更长的射线,其波长的改变量与散射角有关,而与入射线波长 0 和散射物质都无关。,这种波长改变的散射称为康普顿效应。,经典理论无法解释康普顿效应。经典理论认为:物质中的电子会随入射光以相同的频率振动,并向外辐射,即散射光的频率与入射光频率相等。而无法解释有 存在的实验规律。,X 射线是由一些能量为 =h 的光子组成,并且这些光子与自由电子发生完全弹性碰撞,,3.康普顿效应的光量子理论解释,可见,康普顿效应中,发生波长改变的原因是:当一个光子与散射物质中的一个自由电子碰撞后,电子获得一部分能量,散射的光子能量减小,频率减小,波长变长。,康普顿散射进一步证实了光子理论的正确性,还证明了在微观领域中也是严格遵守能量、动量守恒定律。,光具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即波粒二象性。,光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波动性,如干涉、衍射、偏振现象。,光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表现出粒子性,如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光子能量和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