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0高考历史 艺考生文化课 第十三讲 近代西方代议民主制的确立和发展课件_第1页
(全国通用)2020高考历史 艺考生文化课 第十三讲 近代西方代议民主制的确立和发展课件_第2页
(全国通用)2020高考历史 艺考生文化课 第十三讲 近代西方代议民主制的确立和发展课件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三讲 近代西方代议民主制的确立和发展,合理编排,有效备考。 1. 课程标准及考纲解读 2. 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 3. 基础知识清单 4. 重难点精讲 5. 巩固与提升 艺考生朋友,我的特点就介绍到这了。来吧,及时拥抱我,大胆地走进我的空间,让我们携手走进大学校园。,第一部分:课程标准与考纲解读,【课程标准】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

2、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第一部分:课程标准与考纲解读,【考纲要求和解读】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013年考查了光荣革命。从近几年考查的方向来看,重在背景考查,但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的过程和特点是教材的重点,也要关注。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2010年考查了美国独立中英美关系,近五年没有出现高考试题。考点重要内容反映在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为联邦制民主共和制国家。重点在对邦联制和联邦制、共和制内涵理解。 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自新高考改革以来,本课内容还未出现过考题,近两年在冷考点中出现明显。重点关注法兰西共和之路的艰难、德国统一、德意志帝国君主

3、立宪制的专制色彩。,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1.(2019新课标全国卷,32)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 ) a.促进信仰自由 b.巩固君主立宪 c.强化专制统治 d.落实权利法案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国王强调英国国教的至尊地位,主要目的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进而达到强化君主专制,c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信仰自由说法错误,a项排除。君主立宪制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b、d项排除。,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2

4、.(2019天津卷,5)“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 ) a.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b.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 c.专制独裁有了新的土壤d.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可知,英国的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故选d。“光荣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法律的颁布,英国的最高权力归属于议会,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普选权是选举权的延伸,就是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无论他的性别、年龄、种族、信仰、社会状况,都有参政选举

5、的权利,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的英国并未推行普选权,排除b;议会是民主政治的立法机构,尽管是国家的权力中心,但不能将其等同于专制独裁,排除c。,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3.(2019北京卷,22)1924年,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政府将它视为不信任案。按照英国政治体制,政府接下来可以( ) a.否决谴责动议,继续执政 b.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 c.将谴责动议提交国王裁决 d.向最高法院提起违宪诉讼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执政党内阁一旦受到不信任案,或者提请辞职,或者要求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故b项正确;执政党政府否决谴责动议不符合英国政治传统,故排

6、除a项;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无权进行裁决,故排除c项;不信任案是针对执政党政府,并没有违宪一说,所以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不符合英国政治传统,故排除d项。,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4.(2019新课标全国卷,34)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 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 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主张有社会契约论、自由平等、人民主权说、三权分立等,体现的是以社会平等

7、为主要目标,d项符合题意。美国也采用了民主共和政体,无法体现法国革命的特色,a项排除。以暴力革命为主要方式不符合材料主旨,美国也是暴力革命,b项排除。法国大革命后曾出现多次封建王朝复辟,c项排除。,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5.(2019浙江选考,19)有学者指出,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要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要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这次革命也因此获得了自己的正当性乃至神圣性。这种“新的思想”是( ) a.三权分立b.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d.君主制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主权体现的是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有

8、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根据材料“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要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要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可知体现的是主权在民,c项符合题意。三权分立强调的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与材料无关,a项排除。君主立宪强调的是对君主权力的限制,与材料无关,b项排除。法国大革命的目标是封建专制制度和君主制,d项排除。,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6.(2016新课标全国卷,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

9、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答案】 b 【解析】 题干信息“解除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体现了君主立宪制下王权仍然拥有行政权力,说明君主立宪制还没有完善,故选b。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排除a;内阁制度于1721年后逐步形成,排除c;权利法案并没有限制英王的行政权,排除d。,第三部分:基础知识清单,清单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一个过程),清单二:美国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确立,清单三:法国共和政体的艰难确立(一票共和),清单四: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知识清单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一个过程),1.1688年“光荣革命”(奠基

10、): (1)革命发生的根源: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封建王朝下的民主:大宪章、议会产生。 (3)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分析根源)。 (4)形式:和平光荣革命 (5)实质: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妥协。 (6)标志:1688年议会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妻子玛丽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知识清单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一个过程),2.确立:权利法案(形成) (1)背景:资本主义发展,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国王展开了激烈的夺权斗争。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2)内容: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英国建立君主立宪政

11、体。 (3)意义 英国实行议会和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实现了由“人治”转向“法治”。 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知识清单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一个过程),3.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发展) (1)形成过程。 光荣革命以后,国王经常召集重要大臣在一间小密室开会,商讨国家大事。这个会议被称为内阁会议,后来国王不再出席内阁会议。 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责任内阁开始逐渐形成。 (2)首相与内阁: 首相产生:下议院多数党领袖经国王任命为首相。 首相提名内阁成员,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 (3)内阁与议会: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首相有权解

12、散议会,议会也可以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而迫使内阁垮台。首相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又称议会“第三院”),知识清单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一个过程),4.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完善) (1)背景: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随着工业革命进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根本动力:工业革命)。 法国1830年七月革命的冲击。 (2)内容: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 (3)结果与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但工人和贫民的政治权利受到种种限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知识清单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一个过程),5.君主

13、立宪制的特点 (1)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2)国王是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无实权,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3)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4)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5)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6)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具有渐进性。,知识清单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一个过程),【例题】 1.(2017海南卷单科历史,16)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 (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

14、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天赋人权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权力制衡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体现了对王权的限制,这一政治理念是君主立宪,故c项正确;天赋人权指的是自然权利,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限制由法律或信仰赋予,故a项错误;民主共和指的是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故b项错误;权力制衡指的是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故d项错误。,知识清单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一个过程),2.(2017江苏卷单科历史,16)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

15、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答案】c 【解析】“反对派议员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说明在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讨论中,保守派最终做出了让步,故c项正确。此时的英国国王已经是“统而不治”,故a项错误;英国上院是贵族院,没有实权,故b项错误;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故d项错误。,知识

16、清单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一个过程),3.(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答案】 d 【解析】 光荣革命后,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并未完全剥夺,因此国王“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这与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无关,故a项错误;“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

17、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反映出国王已经不可能专权,故b项错误;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内阁不对国王负责,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国王仍然保留“媾和与开战的权力”等某些名义权力,故d项正确。,知识清单二:美国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确立,1.背景 (1)1775-1783年美国爆发独立战争并取得独立。美国独立后结成松散的邦联,不利于维护美国国家利益。 (2)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理论为美国政体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2.确立:1787年制宪会议制定并颁布了1787年宪法。 3.主要特点 (1)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实行分权,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和

18、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自治权。 (2)三权分立的原则。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分别由国会、总统、最高法院行使,三者互相制约。(总统可否决国会制定的法案;总统任命的内阁成员和最高法院法官要经国会批准;最高法院法官可宣布国会通过的法案或总统的命令违背宪法等。),(3)人民民主原则,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 4.1787年宪法局限性:具有阶级局限性,且打上了种族、性别歧视的烙印。 5.1787年宪法修正:1791年开始,宪法不断修正,但保持宪法的稳定性,宪法自制定后,一直实施至今。 6.意义:既实现了中央集权,又避免了个人专政,

19、给美国带来了长期稳定发展和繁荣。,知识清单二:美国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确立,【例题】 1.(2017新课标卷文综历史,34)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总统作为政府首脑有权任免内阁成员,因此材料中的事件只是总统行使职权的表现,c项正确。材料所述亚当斯将皮克林免职是行使总统根据宪法享有的权力

20、,不能反映联邦政府行政权力的加强,排除a项;根据宪法,总统有权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包括内阁成员,内阁是总统的下属和辅助机构,权限明确,排除b项;材料并未说明皮克林是其他党派,也未反映出其是因党派之争导致被免职,排除d项。,知识清单二:美国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确立,2.(2015福建文综20)图9、10、11是有关美国邦联政府、议会与州关系的一组漫画。该组漫画反映了( ) 图9 图10 图11 a.邦联政府拥有征税权与财政权 b.邦联议会须扩大法定权力 c.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听命于各州 d.邦联议会财政支出须各州批准 【答案】 b 【解析】 邦联政府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各州联合体,邦联政府没有一个主权国

21、家应有的宣战、媾和、签约、发行货币、借债、征兵和征税等权力,故a项错误;从图11可以看出,邦联议会须扩大法定权力,故b项正确;从图9、10可以看出,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得到各州的支持,不是听命于各州,故c项错误;邦联议会是各州的一个协调机关,其财政支出须各州批准说法不正确,故d项错误。,知识清单二:美国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确立,3.(2014新课标全国卷)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答案】 b 【解

22、析】 本题以美国参议院名额分配为切入点,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主权在民、天赋人权、自治、平等的内涵。天赋人权指人具有天生的生存、自由、追求幸福和财产的权利。材料规定选举权为“(非自由人)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就使独立宣言关于天赋人权的规定得不到认真兑现。故选b项。,知识清单二:美国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确立,知识清单三:法国共和政体的艰难确立(一票共和),1.时间:1789-1875年 2.原因: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法国波旁王朝实行专制统治,不断损害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法国启蒙思想的广

23、泛传播做了思想动员;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3.过程(艰难曲折):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建立君主立宪制。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确立共和制。此后,政体反复变换,先后经历了第一帝国(18041814年)、第二共和国(18481852年)、第二帝国(18521870年)。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第三共和国成立,为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创造了条件。 4.确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知识清单三:法国共和政体的艰难确立(一票共和),5.内容: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国家元首:总统为国家元首,由议会选举选出,总统任期七年,可

24、连选连任,是军队最高统帅;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 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6.评价: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而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为巩固共和政体,共和派人士还要进行长期的斗争。 共和制的确立和巩固,使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知识清单四: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1.背景: (1)14世纪以来,德意志就陷于封建割据状态,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法国大革命对德意志产生极大的震撼,爱国人士发出要求统一的呼声。 (3)19世纪中期,普鲁士成

25、为德意志最强大的邦国之一,从1864到1870年,俾斯麦先后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国。,知识清单四: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国家元首是帝国皇帝,实行世袭制。皇帝是军队最高统帅,有任命帝国首相、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等大权。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 立法机构: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联邦议会由各邦贵族代表组成。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权力很小,对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立法还必须获得联邦议会的多数同意。 结论: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体现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所以德意志帝国实际上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知识清单四: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3

26、.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 行政权与立法权没有真正分离;议会中,联邦议会的权力大,帝国议会权力小;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保留了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传统。 4.如何评价德意志帝国宪法(影响) 进步性: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德国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 局限性: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传统,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最终将德国拖进了世界大战的灾难。,知识清单四: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例题】 1.(2017新课标卷文综历史,33)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

27、,“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 d.法律至上 【答案】c 【解析】1793年后的法国废除了君主制,材料“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说明人民掌握权力,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故c项正确。法国没有确立三权分立的原则,故a项错误。b项是17891792年法国的政体,d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知识清单四: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2.(2017海南卷单科历史,17)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1906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打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

28、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财务官员立即把钱交出,老鞋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德国() a.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b.专制体制臻于极盛 c.政府官员纪律松弛 d.军国主义弥漫社会 【答案】d 【解析】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老鞋匠,打扮成少尉,打着皇帝的旗号迫使财务官员交出钱财,这说明了当时德国军国主义色彩极为浓厚,故d项正确;统一后的德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秩序较为稳定,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皇权至上,因此专制体制极盛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政府官员的纪律松弛与否,故c项错误。,知识清单四:德国君主立宪政

29、体的确立,3.(2015江苏单科16)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 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答案】 d 【解析】 “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能表明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但与“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不符,故a项错误;国家元首“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是国际惯例,不能充分体现是否为资产阶级代议制,故b项错误;宰相同时是“联邦议会主席”,由

30、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只对皇帝负责,表明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与“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相符,故d项正确。,第四部分:重难点精讲,一、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和评价 1.概念:代议制是指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一个机构(议会或国会),代替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 2.特征: (1)议会形式上是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2)一般都

31、实行三权分立或权力制衡的原则。 (3)都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第四部分:重难点精讲,3.评价: (1)代议制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主要形式,是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否定,是启蒙思想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2)不断发展完善的代议制民主,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和稳定了资产阶级统治秩序,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3)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代议民主制度扩展到亚洲,对中国近代社会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当前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有借鉴意义,第四部分:重难点精讲,二、法国政体确立异常艰难的原因 法国走上共和的道路异常艰难曲折,而这一艰难曲折的过程也是由于法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1.经济上:法国小农经济发达,资

32、本主义工商业相对较弱。 2.政治上:法国是欧洲封建专制的堡垒,封建专制统治异常强大。 3.阶级上: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4.思想上:法国民众的君主主义观念根深蒂固。 5.外交上:欧洲各君主国家对革命的干涉,加大革命的难度。但随着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和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不断衰弱,经过人民长期的斗争,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制度,说明共和制是历史发展的潮流。,第四部分:重难点精讲,三、比较英、法、美、德国政体的异同,第四部分:重难点精讲,第五部分:巩固与提升,1.(2016新课标全国卷,35)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

33、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 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答案】 a 【解析】 针对“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的情况戴高乐总统采取措施,其结果是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故选择a项。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时就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并非在戴高乐总统修改宪法之后才有的,故b项错误。c项说法过于绝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出两党制的相关信息,故排除d项。,第五部分:巩固与提升,2.(2016浙江文综,21)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 【答案】 a 【解析】 材料“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