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干姜.ppt_第1页
中药药理干姜.ppt_第2页
中药药理干姜.ppt_第3页
中药药理干姜.ppt_第4页
中药药理干姜.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干姜(调剂P92),来源: 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 主产地: 四川、贵州等地。,性状鉴别: 1、扁平块状,指状分枝。 2、具纵皱及明显的环节。 3、气香,味辛辣。,性状鉴别: 炮姜 表面棕褐色,内部棕黄色。,【品质评价】 2010年版药典规定: 水分不得过19.0%,总灰分不得过6.0%,水溶性浸出物(热浸法)不得少于22.0%, 挥发油不得少于0.80%(ml/g)。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6-姜辣素不得少于0.60%。,性味归经: 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 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等病症。炮姜研末吞服可治疗吐血、便血、子

2、宫出血等病症。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本品辛热燥烈,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用。 【方剂举例】 理中汤伤寒论:人参、干姜、白朮、甘草。治脾胃虚寒,腹痛下利,以及胃中寒饮,喜唾涎沫。,【药理作用】 1 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 消痰之功效。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 肢冷脉微,痰饮喘咳等。 本草纲目云:“其用有四:痛心助阳,一也;去脏腑沉寒痼冷,二也;发诸经之寒气,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1)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脾胃属“中”,脾胃受寒或是脾胃虚寒,则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症。其表现与现代医学中的消化系统的急慢性溃疡、急慢性胃炎等疾病相似。所以

3、干姜温中散寒功效,主要是以对消化系统的作用为基础。 干姜水煎液给大鼠灌服,对应激性溃疡、醋酸诱发胃溃疡、幽门结扎性胃溃疡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干姜浸膏对Ach、组胺、BaCl2所致豚鼠离体肠痉挛有抑制作用。干姜水提物能对抗番泻叶引起的腹泻,因此抗炎作用可能是干姜抗腹泻的主要机制之一。 干姜含芳香性挥发油,对消化道有轻度刺激作用,可使肠张力、节律及蠕动增强,从而促进胃肠的消化机能。,(2)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心阳不足,则肢冷脉微,与现代医学心功能不全所见相似。所以干姜回阳通脉之功效,又主要以其强心,增加血流量为药理学基础。 含干姜大鼠血清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性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使乳酸脱氢酶释放明显下降,细胞损伤减轻,(3)抗炎 干姜的水、醚提取物都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干姜醚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能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可拮抗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姜烯酮能明显抑制组胺和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4)镇痛 (5)抗血栓,2 其他药理作用 (1)抗缺氧 (2)抗病原微生物,综上所述 干姜温中散寒功效主要与促进胃肠消化机能、抗溃疡、胃肠痉挛、止吐和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相关;干姜回阳通脉功效,则主要与其强心、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抗血栓等药理作用相关。至于干姜的利胆保肝、抗缺氧、抗病原微生物、促进免疫等作用,与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