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种群的特征.ppt_第1页
3-4-1种群的特征.ppt_第2页
3-4-1种群的特征.ppt_第3页
3-4-1种群的特征.ppt_第4页
3-4-1种群的特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第四章 种 群,种群:生活在同一地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例: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鲤鱼 包括鲤鱼的鱼苗、小鱼和大鱼 一块棉田中的全部棉蚜 包括棉蚜的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山毛榉 包括不同树龄的山毛榉,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00年11月1 日进 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主要数据现 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129533万人。 二、人口增长: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113368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13215万人,增长11.66%。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三、总人口性别构成:(祖国大陆)男性为

2、65355万人,占总人口的51.63%;女性为61228万人,占总人口的48.37%。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74。,四、年龄构成 0-14岁的人口为28979万人,占总人口的22.89%;15-64岁的人口为88793万人,占总人口的70.15%;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同第四次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80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9个百分点 五、家庭户人口 六、民族构成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八、城乡人口,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北京市统计局2001年4月5日),一、全市总人口 全市总人口为1381.9万

3、人,与1990年7月1日0时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1.9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300万人,增长27.7%。平均每年增加2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4%。,二、自然增长 普查时点前一年,即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全市出生 人口为8.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0;死亡人口为7.0万人,人口死 亡率为5.1;自然增加人口为1.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三、年龄构成 全市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87.8万人,占总人口13.6%; 15-64岁的人口为1078.6万人,占总人口的78.0%;65岁及以上的 人口为115.5万人,占总人口的8.4%。与1990年第

4、四次全国人口普 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 的比重上升了2.1个百分点。,四、性别构成 全市人口中,男性为720.6万人,占总人口的52.1%;女性为 661.3万人,占总人口的47.9%。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 女性的比例)为109.0,高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0。,一、种群密度: 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种群的最基本数量特征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取样调查法 (1)样方法(植物) 随机选取 样方大小一般1m2正方形 等距取样法、五点取样法 取各样方种群数量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 (2)标志重捕法(动物)

5、 N /n = M / m N = M n / m (N:估算种群数量 n:重捕个体数 M:标记个体数 m:重捕中被标记个体数),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法样方法(植物),随机选取若干样方。确定: 样方多少: 样方大小:一般1m2正方形为宜 取样方法:等距取样法、五点取样法 计算各样方内种群数量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法标志重捕法(动物),标志重捕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密度。,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 第一次捕获

6、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志鼠15只。 估算该种群的种群密度N?,N39=3415 N = 88(只),利用卫星技术调查种群密度,2004年11月10日,美国“快鸟”卫星在飞过纽约布朗克斯动物园上空时,拍下了一张照片。科学家通过卫星图片,一个不落地数清了动物园里的所有大象、长颈鹿和瞪羚。“快鸟”是号称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成像卫星,它在距离地球450公里高的轨道上运行,能用先进的照相机拍下清晰的地面图片。 “野生动物保护学会” 负责这项研究的地形生态学家艾里克.山德逊博士满怀期望地说:“卫星成像技术将使我们足不出户就能监视全球范围内的濒危物种,大大提高保护行动的效率。”,种群的特

7、征,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决定种群大小、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出生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 死亡率,种群的特征,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决定种群大小、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四、年龄组成: 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类型,种群的特征,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越来越大,越来越小,保持稳定,少,适中,多,少,多,五、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比例。,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信息素) 诱杀害虫雄虫,使很多雌虫不能交配, 破坏害虫种群正常性别比例, 使害虫种群密度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种群的特征,种群例题,例: 按一对夫妇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 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 番大约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典 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 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年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B,种群分布型,集群分布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种群的存活曲线,类型(凸形): 类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