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课件.ppt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课件.ppt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课件.ppt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课件.ppt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包括: 人物形象(诗中抒情主人公形象或者诗人自身形象、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意境、画面) 事物形象(意象)。,常见人物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

2、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

3、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分析诗中景物描写、 社会环境。 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 动作、心理、细节等。 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他人形象,自我形象,答题步骤: 明确指出是什么形象,概括人物形 象的特征(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 结合诗句分点说明概括。 概括形象的意义(分析形象中诗人 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指 出作者抒发的感情)。,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4、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注)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 镜湖边的三山。 简析上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 抗金英雄形象。(步骤一) 他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 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步骤二)。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 感慨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步骤三)。,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人:陆游;世:南宋,抗金; 背景: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三山时所写。 2 抓人物心理:“关河梦断”、“心在天山”。 抓人物神态:“鬓先

5、秋”、“泪空流” 。 抓人物动作:“觅封侯”、“戍梁州”,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越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裘”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 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参考答案】 (步骤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 (步骤2)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苍州”,但仍“

6、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步骤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因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痛苦与愤懑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 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案:这首诗塑造了一位独酌佳酿、避世脱俗的“隐者”形象。通过对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打扫的隐居生活的描写,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地情怀。,练习:阅读下面的宋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

7、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咏物咏自己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 (明)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参考答案】 (步骤1)诗歌塑造

8、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 (步骤2)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 (步骤3)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分析下面这首诗的人物形象。 (咏他人咏自己)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 俭:通“险”,怪异。时世:当代。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出

9、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方法。,【课堂小结鉴赏方法】 (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2)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 地点、周围景物等。 (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 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参考答案】 (步骤1)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女形象。 (步骤2)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 (步骤3)诗人借她表达了因怀才不遇、寄人篱下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1)用自己的语言描摹诗

10、歌图景(时间、地点、景物特征);(孤寂冷清、恬静幽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朦胧迷离等); (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3)分析作者借以阐释的道理或表达的情感、观点 。,答题模式,分析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如何分析景物形象,把握诗歌中意象的特点。 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关注诗歌的写作背景。,景物形象,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观魏博何相公猎 张祜 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诗歌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 答案:这两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艳丽、壮阔宏大的晨猎场景(晨猎图)。“浅草”、“红旗”、“白马”写出了环境色彩的艳

11、丽,“分围”、“向日”、“迎风”写出场面的宏大。为人物的出场做铺垫。,答题步骤: 总说( 时间、 地点、 景物特点 )+分说(结合诗句分析)+作用,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

12、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这是一首热爱田园生活的颂歌,表达了作者解官归居后鄙弃官场的思想感情。,(1)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事物形象; (2)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事物形象的特点,明确事物的象征指向; (3)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及象征指向来解析所托之情 。,答题模式,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和感情等。 诗歌常用拟人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和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揭示蕴涵在事物中的意义。 故乡明月 思乡念亲情 松风山月 隐逸淡泊情 寒林残月 忧愁苦闷情 中秋圆月 相思思人情 双燕单飞 闺

13、怨思妇情 长亭折柳 友人惜别情 江湖扁舟 羁旅漂泊情 烟柳断肠、残烛啼鹃 悲欢离合情 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 对世事沧桑的感叹 空城落花,物是人非 对国势衰危的哀叹,常见“物象”固定涵义,1冰雪晶莹心志忠贞、品格高尚 2月思亲念家怀国、离愁别绪 3柳、折柳(曲)送别离情 4草木繁盛,衰败荒凉 盛衰兴亡 5菊花坚贞高洁 6梅花傲霜斗雪,坚贞高洁 7松坚贞高洁,顽强不屈 8梧桐、夜雨凄凉悲伤 9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 10鹧鸪鸟离愁别绪,11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 12蝉 栖高饮露、品行高洁 13寒蝉叫声凄切、离思愁绪 14猿啼哀鸣婉转、凄凉悲愁 15南浦、长亭离别之所(离情别绪) 16芳草离别与离恨

14、 17芭蕉凄凉之音(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18流水愁丝愁绪(离愁),事物形象,例: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简析这首诗塑造的杏花形象。 答案:这首诗塑造了风姿绰约、妖娆美丽,宁可飘零天涯,也不愿忍受屈辱践踏的杏花形象。杏花临水而开,花影妖娆,占尽春光,芳魂无玷。本诗托物言志,通过对杏花这一形象的描写,表现了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坚贞自守、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陷身污浊的节操,抒发了作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感情。 思路:写的是什么物象? 最能体现其处境的词语是什么?最能体现它品行的词语是哪些?指出物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感情。,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试分析这首词塑造了什么形象。 答案:这首诗塑造了孤独寂寞、傲然不屈、芳香永存的梅花形象。梅花寂寞无主,黄昏独愁,在风雨中凋零,被践踏碾为尘土,但是芳香如故。作者以梅自喻,抒发了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独自为国事忧愁,遭受谗毁,仍主张抗金,坚贞不屈的思想感情。,练习: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龚自珍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