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特征及基本内容(龙)_第1页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特征及基本内容(龙)_第2页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特征及基本内容(龙)_第3页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特征及基本内容(龙)_第4页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特征及基本内容(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此表由评阅人填写评价项目满分得分总分教师签字论点、论据40写作规范性30论述逻辑性30论文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论文(设计)课程名称:29 中国法制史论文题目: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征及其基本内容学生姓名 龙碧霞 专 业 公共管理 层 次 专升本 批 次 111 学 号 w5 学习中心 海南省农业学校 2011年 10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征及其基本内容【内容提要】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萌芽于先秦,形成于秦汉,定型于魏晋至隋唐,完备于宋元明清。经过长期的演变,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形成了监察机构独立化、制度化、多样化、法律化等特点。它

2、不仅在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维护其统一,纠举不法官员、保持官员的廉洁性,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而且也为后世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 【关键词】中国古代 监察制度 特征 启示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历史源远流长,体系严密完备。它不仅举发不法官员、保持官员的廉洁性,维护统治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而且也为后世积累了丰富借鉴的宝贵经验。考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沿革,剖析其演变特点,总结其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当前的廉政法制建设和监察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不无借鉴和参考价值。 1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演变11先秦时期是萌芽阶

3、段我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如周礼中记载,夏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以史官或行政执法官兼领检察权,成为具有监察职能的兼职监察官。殷商之时,已经出现了专门治官的官刑。西周时期则正式出现了“御史”官称,其职责已含有监察之意。从整体上讲,此时的监察活动尚属简单,既没有制定专门的监察法规,亦未产生专职的监察机构,不能作为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因此可以说还处萌芽阶段。12秦汉时期是形成阶段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 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并创建了监察制度。从秦汉时期开始,建立了专门的监察机构御史台。御史大夫为御史台长官,职权重大,地位仅次于丞相,其监察对象除皇帝外几乎包

4、括了所有官员。在御史大夫下还有御史丞、御史中丞、侍御史等监察官员,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监察机构体系。汉朝在中央增设了丞相司直、司隶校尉和谏议大夫为专职监察官员,在地方上设立了十三州刺史,并颁布了第一部专门性的监察法规监御史九条,随后颁布了“刺史六条”,为行政监察提供了法律保障。秦汉时期属于封建行政监察制度的形成阶段,这个时期增设监察官员,制定了监察法规,加强了监察的中央集权,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我国古代行政监察体系,对后世各个朝代的影响都很大1.3魏晋至隋唐时期是定型阶段魏晋时,御史台不再隶属少府,而成为由皇帝直接掌握的全国性的监察机构。南梁、后魏、北齐的御史台(亦称南台)和后周的宪台,仍以御

5、史中丞为主官,北魏称御史中尉。由于监察长官权势日大,出现了防范监察官员犯法渎职的规定。群臣犯罪,若御史中丞失纠,也要罢官。魏晋以后,为防止监察机构徇私舞弊,以发挥其监察效能,明确规定大士族不得为御史中丞。晋以后,御史中丞下设殿中御史、检校御史、督运御史等,分掌内外监察之权。此时,地方上不再设置固定的监察机构,由朝廷不定期地派出巡御史监察地方官员。 隋唐时期作为独立完整的监察机构的御史台,统率三院的监察体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备始于隋朝的朝集制,完善对地方官员的经常性监察与临时性巡查相结合的动态行政监察机制。这一时期的行政监察法规更加健全,主要有监察六条、巡察六条、风俗廉查四十八条等一系

6、列法规,对官员的监察考核更加具体。唐玄宗开元年间编纂的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行政法典大唐六典,对监察制度的很多方面也作了具体的规定,使当时的封建监察制度更加法制化、规范化。因此,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行政监察制度的完备阶段,为后世确定了封建行政监察制度的基本模型,对此后的行政监察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4宋元明清时期是完善阶段宋元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后期的重要历史阶段。伴随着皇权的强化,监察机构的职能随之加强,部署亦越来越严密,封建社会的监察体制发展到完备的程度。宋朝监察制度上承隋唐,下启元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转型时期。其监察机构基本承袭唐制,中央御史台与谏院并设。御史台“掌纠察官邪

7、,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辩,小事则奏弹”。御史台仍下分三院,监察御史分察尚书六部及京朝百司官员。由于监察御史由皇帝任命,脱离了相权的控制,职权扩大,成为皇帝控制监视臣下的耳目。谏官则以监督朝廷百官为主。台谏职权开始混杂,趋于合一。地方上设立通判兼理对地方官的监察,号称监州,他们有权随时向皇帝报奏,成为皇帝在地方上的耳目。 元朝监察机构的作用继续得到加强,御史台与中书省、枢密院并列为元朝中央三大机关,互不统属,地位并重。元朝不设谏官,其职能由御史兼任,中国古代的御史与谏官制度至此完全合一。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元朝又在各省设行御史台,作为中央御史台的派出机构,在元朝形成了以御史台为中枢、行御史台为重

8、点、各道廉访司为经纬的监察网。 明朝时,极端的君主个人专制得到发展,也促使监察制度得以最大限度地发展。明朝初年,废丞相,设六部,把御史台三院合并为都察院,还设立了独立于都察院之外的六科给事中,两大系统分工明确,相互监督。加强对地方的监察,设各省提刑按察司、各道监察御史和总督巡抚三种官职强化对地方官员的监察,这三种监察方式相互交叉,形成新的地方监察体系。清朝的监察机关仍为都察院,取消了六科的独立地位,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台省合一”、“科道合一”的监察体系,使皇权更加集中。在地方设右都御史为地方最高监察官员,设提刑按察使司为省级监察机关,设十五道监察地方官员具体事务。至此,我国古代

9、行政监察系统组织结构高度统一,职责功能高度合理。 2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征分析2.1重视监察官员的选任监察官员是治官之官,为“百司之率”。监察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察官员素质的高低。因此,中国历代有作为的君主对监察官员的选拔与任用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并逐步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制度。通观我国古代监察官员的选拔与任用,其标准均严于一般官员,大致包括品德、学识和经验三方面。一是在个人品德上,要求监察官员必须具有“清廉耿直”、“刚正不阿”、“不畏权势”、“秉公执法”、“敢谏敢言”等品格,能“表率群僚”。二是在学识上,一般要求监察官员“学识宏博”、“思辨敏锐”、“通经懂史”、“熟谙律例”,故监察

10、官员的选任大多经过比较严格的文化考核。三是在经验上,要求监察官员具有丰富的从政经历和治政能力。古代监察官员的选任在德、才、识三方面的严格要求,从制度上保证了监察官员的素质,使监察机关得以有效地发挥作用。 2.2监察机构逐渐独立化。伴随着封建中央集权和封建君主专制的发展,中国古代的监察机构亦由最初的监察行政不分逐步走向独立。秦汉时期,由于封建监察制度尚处于创建和形成过程中,监察机构及其职权的行使只是相对独立,御史大夫一身二任,既为御史府的最高长官,又领副丞相之职,在隶属关系上多少受到丞相统制。东汉御史台的建立和中丞制的实行,标志我国古代专门监察机构的确立,表现了监察与行政分离的趋势。但御史台在组

11、织上却隶属于少府,仍缺乏高度的独立性。自魏晋始,御史台脱离少府而成为完全独立的监察机构。及至唐代,中央监察机构不仅独立,而且健全。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工监察,自成系统。元代的御史台与中书省、枢密院三权分制,地位并重,鼎足而立。明代的六科给事中作为六部的部门监察机构,在编制和地位上完全独立,只对皇帝负责,不附属于任何机关。2.3监察方式灵活多样化。为了有效地通过监察控制内外百官,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采取了多渠道、多形式的监察方式。我国古代监察机制是经常性监察和临时性巡察相结合,除在中央设御史台进行经常性的监察外,还有就是中央不定期、临时性差派监察官员到地方进行巡视。如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

12、为十三部,每部设有刺史专门负责本部的监察事务。刺史每年八月起巡视所部郡国,巡察时“乘传周行”,年底回京奏报。这种做法可以割裂监察官员与地方官员之间的利害关系,防止他们相互串通,从而保证行政监察的有效性。2.4监察制度逐渐法制化。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较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这些监察法律详细地规定了监察机构的设置、监察制度的构建、监察活动的合法性以及监察官吏的职责与纪律等。早在战国时期,制定七法以督奸吏;魏国李悝的法经杂律亦为惩治假借不廉、逾制等职官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秦初,国家亦颁布了察吏律令。汉初制定的监御史九条,而后汉武帝亲自制定的刺史六条问事,唐玄宗时期制定的专门的监

13、察法监察六条,宋朝颁布了诸路监司互察法,清代的钦定台规可谓历代监察法规的集大成之作,其涉及方面之广泛,规制内容之严密,不仅为前代所未有,亦为世界监察法制史上所仅见。在君权至上的封建社会里,尽管法律往往首先被皇帝本人所破坏,但随着监察法规的增多和严密,监察活动日益法律化、规范化。 2.5监察官员之间相互监督。我国古代统治者用监察官员监察各级官吏的同时,又使监察官员之间进行相互监督和制约,使监察职权交叉运行。即监察官员在行使监察职权时,也受其上级、同事和其他机构的监督,形成多重监督,保证了监察权力的公正运行。如明朝时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可以相互纠举,都察院内部都御史与监察御史也可以相互监督制约。3

14、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对现代启示历史是一面镜子,盛衰之理尽收其中。监察制度之演变从一个侧面窥见历史发展的规律。因此,历史地考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分析其特征和利弊得失,科学地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可为我国当今监察制度和廉政制度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3.1保证监察机构的独立性。从我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的发展演进过程可以看出,历朝历代的监察制度都采取了独立、垂直的管理体制,使监察机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得以摆脱其他部门的制约,并且各监察机构官员之间可以相互监督,从而保证了监察活动的有序高效地进行。现时期,党中央设立国家监察部,接受国务院直接领导;地方政府依法设立各级行政监察机关,同时接受上级

15、监察机关和所在地人民政府的领导。这种双重领导体制虽然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亦有利于各级政府对行政监察工作的领导,但也可能为各级地方政府过多干涉辖内行政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职能提供机会,侵蚀行政监察机关的独立性。而独立性的丧失,必然影响行政机关的威信,有损其权威性,影响其发挥监察职能。 3.2严格选任监察官员监察的职能主要是通过广大监察官员的工作来完成,监察官员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监察制度能否充分发挥其监察效用。因此,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监察官员的选拔与任用,并制定了一套严格的选拔标准和任用程序。当下,我国现行行政监察制度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同样需要高度重视监察官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严

16、格行政监察官员的选任与考核。在监察官员的选拔与任用上,我们除了要借鉴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对监察官员选任的德、才、识三方面的严格要求外,还要求被选任的监察官员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3.3完善监察官员相互监督。在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中规定,监察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同时也受其他部门其他官员的监督,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监察官员合理利用监察权力。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没有有效监督,必然产生腐败。对监察活动进行监督可以保证监察权力合法、合理地行使,防止有些不法官员滥用监察权力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我国现行的行政监察制度也应推进相互监督,形成全国各级行政监察机关之间相互监督的工作局面,同时实行

17、政务公开,接受政府、人大、政协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强化监察官员自尊、自重、自警以及监察系统的自我约束与自我控制的机能,更好地利用监察权力维护社会正义,保护人民权益。 3.4健全监察法律法规。我国封建统治者非常重视利用监察法律法规来规范监察活动,使监察活动的很多方面都有具体规定,使古代行政监察工作可以有序地开展。我国虽已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监察机关审理政纪案件的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等多部相关法律法规,但是规定得较为原则,具体操作性不强。应尽快推出一系列的配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实施细则等作为其必要补充,对监察官员的选拔任用、监察机关的职责权能、监察活动的程序纪律等方面都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从而使行政监察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切实保证行政监察职能的充分发挥。3.5多种监察方式的灵活运用。在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中经常性监察和临时性巡察相结合,有效防止了监察官员与地方官员的相互勾结,保证了监察工作的有效性。我国现代的监察方式也应该多样化,常设监察机关与临时监察机关相结合,一般性监察机关与专门性监察机关相结合。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