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章区域地理环境和 人类活动,第1讲区域和区域差异,-3-,-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考点一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1.区域和区域差异 (1)区域。 概念: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 划分指标: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有综合性的。 区域的特点 a.边界:有些有明确的边界;有的具有过渡的特性。 b.范围:有大有小。 c.等级:有高有低。 d.内在联系:表现出相对一致的特性。,-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2)区域差异。 概念:两个或者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研究方法: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研究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
2、据。,-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2.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1)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 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其中,地形和气候是基本因素,而土壤和植被是自然区域的标志。,-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2)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3)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1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3.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分界线。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2)自然环境的南北差异。,-1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3)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3-,知识梳理,能力突
3、破,基础反馈 (2019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三入学考试)传统民居蕴含丰富的地理信息。我国地域辽阔,传统民居呈现诸多不同。下图为我国行政区划图。据此完成第12题。,-1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与四省区对应的传统民居分别为() A.“竹木的家”“地下的家”“游动的家”“石头的家” B.“地下的家”“竹木的家”“游动的家”“石头的家” C.“石头的家”“竹木的家”“地下的家”“游动的家” D.“游动的家”“地下的家”“石头的家”“竹木的家” 2.农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斤”描述的是春季大忙即将开始,春管、春耕、春种将进入繁忙阶段。与该时节相吻合的农事活动是() 华北正抓紧麦田春灌,并注意防御晚
4、霜冻害 江南梅子开始成熟,应做好防涝排涝工作 皖南山区春茶开始抽芽,并注意防治病虫害 渭河平原处理完地里麦茬,及时播种棉花 A.B.C.D.,答案,解析,-1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区域特征的分析思路,-1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2.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形成原因 (1)气候差异的形成: (2)地貌差异的形成:,-1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3)水文差异的形成:,(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5)植被差异的形成: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因素造成植被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的差异。,-1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
5、3.区域人类活动差异的形成原因,-1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2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真题通关 (2017全国卷,13)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第13题。,-2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
6、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答案,解析,-2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2017全国卷,13)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第46题。,-2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4.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 5.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7、)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6.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答案,解析,-2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考点二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 1.划分依据:中国自然条件的差异、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2.区域差异,-2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基础反馈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读图,完成第13题。 中国
8、“新三大地带”划分方案图,-2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中国宏观区域经济划分为“新三大地带”的目的是() A.分析归纳出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B.找出区域内部存在的差异 C.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D.分析人类活动的基本规律 2.关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部分省区工农业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加快海南的热带经济作物基地建设 B.湖北、湖南可大力发展小麦、番茄的种植 C.广西、甘肃是该地区水电输出最丰富的地区 D.陕西和山西是我国苹果的优势产区,答案,解析,-2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3.关于新三大地带之间联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应吸收其他两地带的迁移人口,减轻中
9、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B.三大地带之间联系的方式主要是交通和通信 C.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应向其他两个地带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装备制造业 D.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主要承接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的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答案,解析,-2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特征分析,-2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3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3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真题通关 (2016浙江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1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2014年重庆工业结构图。,-3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3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材料二成都和重庆是
10、成渝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业基础雄厚。汽车为两城市支柱产业,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在十三五规划中,两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作为发展重点。 (1)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2)某汽车制造企业拟在重庆建设生产基地,说出其有利条件。 (3)分析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并说明其意义。,-3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答案:(1)有利条件: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降水丰富,径流量大;人口密度低,水利工程移民搬迁量小。 不利条件:地处偏远,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
11、发;主要位于长江上游,对流域中下游影响大。 (2)工业基础好,配套完善;交通便利;人才丰富;接近市场;政策支持。 (3)思路:发挥各自优势,实施汽车产业链分工;侧重于生产不同类型或不同档次的汽车,实施产品分工;生产汽车不同零部件,实施生产协作。 意义:避免重复建设或恶性竞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集聚效应。,-3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解析:第(1)题,该题考查水能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主要从资源状况、交通状况、地理位置(市场距离)、地形状况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从图中海拔看,甲区域地形起伏较大;从经纬度位置和重庆、长江等信息看,甲地河流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水量较大;甲地相对图中海
12、拔较低的四川盆地而言,人口密度较小。从水能资源和移民数量角度看,甲地水能资源开发条件较好。但甲地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和交通状况均不利于开发,同时,开发水能可能对当地地理环境(诱发地震等灾害)和相关地区(河流中下游地理环境产生不利影响。,-3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第(2)题,该题考查工业发展的区位选择,主要从原料、资源、市场、政策、技术和产业基础等角度来综合阐述。从材料信息看和2014年重庆工业结构图看,重庆汽车工业基础雄厚;从图中的铁路布局信息看,重庆交通便利;重庆为直辖市,发展汽车工业的人才较为丰富,人口密集,经济较为发达,汽车市场广阔;同时,材料中“十三五规划”表明重庆发展汽车工业有政策
13、支持。第(3)题,成都与重庆在汽车工业发展中,各有侧重点,能发挥各自优势,实施汽车产业链分工、产品分工,便于区域之间的生产联系,避免同质恶性竞争,有利于整个区域汽车产业的集群、健康发展。,-37-,模型建构,模型应用,模型迁移,(十一)地理特征的描述 1.位置特征=纬度位置(南北半球、热量带、气候类型)+经度位置(大洲/大洋归属,东、西岸及内陆,气候类型) +海陆位置(气候类型、交通通达度)+相对位置(下垫面的特殊性)。 2.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起伏(地势倾斜方向、坡度陡缓、相对高差) +海拔高低+特殊地貌(冰川、荒漠、黄土、海岸线曲折或平直)等。 3.气候特征=气温(气温高低、日
14、较差和年较差)+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水热组合(如雨热同期)。 4.天气特征=气温(气压)高低+阴晴+雨雪(降水强度大小、雨区范围)+风(风向、风速)+光照。 5.水文特征=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凌汛)+落差+流速。,-38-,模型建构,模型应用,模型迁移,6.水系特征=流向+流程+流域面积+支流多少+河网密度+河道深浅、弯曲、宽窄+水系形状。 7.地表环境特征=地形地貌+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水系(河湖多少及其突出特征)。 8.农业生产特征=农业地域类型+农业部门结构+农业生产对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单产高或低+商品率+机械化水平+地区生产专门化。 9.工业生
15、产特征=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原料、市场的对外依赖程度等。 10.区域地理特征=自然环境特征(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资源)+社会经济特征(产业活动、交通运输、城市、人口等)。,-39-,模型建构,模型应用,模型迁移,解答策略(1)把握描述方向和角度。明确描述的方向,即描述的对象在哪里、是什么;确定描述的角度,即从哪些方面来分析,确保要点全面无遗漏。 (2)看图说话,读表归纳。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将文字与图表材料有机结合,以获得完整的地理特征信息。对图表信息归纳概括,结合问题进行必要的取舍,确保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3)规范表达,描述专业。用规范的地理术
16、语表达,“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答案组织点要全、语言要凝练,先主后次,主次分明。,-40-,模型建构,模型应用,模型迁移,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2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41-,模型建构,模型应用,模型迁移,图2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答案,-42-,模型建构,模型应
17、用,模型迁移,套用模型第(1)题,据图从气温、降水两方面描述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降水从总量和季节变化两方面分析。第(2)题,从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和高低变化来分析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要根据图中等高线、水系分布来判断分析。第(3)题,答题应关注“水文条件”的内涵和“黄麻生产”的限定条件。根据文字材料可知,应从旱季灌溉、浸沤和水运三方面分析,要结合图示中的水系、旱季等信息判断推理。第(4)题,根据麻纺织业的特点,结合区域特征和图文信息从原料、运输、劳动力、工业基础等方面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注意两点:一是基于区域特征的判断推理,如劳动力、工业基础;二是要表述具体,避免机械套用模板,如运输
18、条件应从河运原料、海运产品两方面作答。,-43-,模型建构,模型应用,模型迁移,(2015上海卷,43)读图,完成下题。 中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图1中亚地区地理简图,-44-,模型建构,模型应用,模型迁移,图2中亚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分析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该地区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45-,模型建构,模型应用,模型迁移,答案:总体上,该区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主要为高原、山地,东北部以丘陵为主,西部、南部以平原为主。该区河流多发源于东南部山区及东北部丘陵,主要依靠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多为内流河,注入内陆湖泊。 由于该区深居内地,远离海洋,降水量偏低,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北部、东部地区夏季受到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在300毫米以上,东南部局部地区为迎风坡,年降水量偏高,在600毫米以上。 由于降水量和地形分布不同,农业生产类型也明显不同。北部降水量较高,平原耕地面积较广,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农业生产以小麦种植为主,中部、西部地形平坦,但降水量较低,以畜牧业为主。沿河谷地区光热条件好,昼夜温差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面包刷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铝钛合金地拖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远距离一体红外夜视彩色摄像机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网式载物台车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硝制毛皮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动式管子坡口机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灌装加塞机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汽车消声器芯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杆诺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异形五金弹片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国有企业招投标及采购管理办法》
- GB/T 16451-2008天然脂肪醇
- GB 5013.2-1997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
-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 国家开放大学《监督学》形考任务( 1-4)试题和答案解析
- 完工付款最终付款申请表
- 人工动静脉内瘘
- 新版(七步法案例)PFMEA
- 慢阻肺随访记录表正式版
- 广西大学数学建模竞赛选拔赛题目
- 受戒申请表(共3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