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机制_和常见的促凝血药.ppt_第1页
凝血机制_和常见的促凝血药.ppt_第2页
凝血机制_和常见的促凝血药.ppt_第3页
凝血机制_和常见的促凝血药.ppt_第4页
凝血机制_和常见的促凝血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凝血机制 和常见的促凝血药,凝血机制,血液凝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参与血液凝固的因子目前认为有23种之多,这些因子在血液中均以非活化的形式存在,一旦血管和组织受损,即可启动凝血系统,开始一系列的活化反应,有如瀑布,故被称为瀑布学说。,血液凝固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途径,前者是指心血管受损或血液流出体外,接触某些异物表面时触发的凝血过程。后者则指由于受损组织释放组织促凝血酶原激酶而引起的凝血过程。,凝血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凝血酶原激活复合物的形成 2.凝血酶的形成 3.纤维蛋白的形成,血液凝固系统,1.凝血酶原激活复合物的形成:此阶段从组织受损开始,经过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形成激活凝血酶原的复

2、合物。在内源性途径,首先被激活为a,随后a把、激活为a、a,然后a在a和Ca2参与下在血小板膜表面把活化为a,a在Va和Ca2形成复合物后便将凝血酶原激活为凝血酶。在外源性途径,则由激活开始,和a均能与组织的促凝血酶原激酶成为复合物,在Ca2和磷脂存在下活化X为Xa。以后的凝血过程即为内源性途径相同,因此自Xa以下的途径成为共同途径。,2.凝血酶的形成:a、Va和Ca2+复合物作用下,凝血酶原活化为凝血酶,最后离开血小板进入血浆液相。,3.纤维蛋白的形成:凝血酶在血浆把纤维蛋白原裂解为可溶性纤维蛋白,再在XIIIa的催化下,可溶性纤维蛋白进行单体交叉联结成为纤维蛋白多聚体凝块,至此血液凝固。,

3、促凝血药,维生素k、酚磺乙胺,维生素k,维生素k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类具有甲萘醌基结构的化学物质。 维生素K分为二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即从绿色植物中提取的维生素K1和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合成的维生素K2。另一类是水溶性的维生素,由人工合成即维生素K3和K4。最重要的是维生素K1和K2。 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需要胆汁协助,水溶性维生素K吸收不需要胆汁。,维生素k的药理作用,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必需因子,它参与这些因子的无活性前体物形成活性产物的羧化作用。缺乏维生素k可导致这些因子的合成障碍,引起出血倾向或出血。因此,这些因子称为维生素k依赖因子。,应用,维生素k缺乏症 家禽由于生长迅速容易发生;怀孕、哺乳期也可出现。此外,胆汁分泌障碍、肠道炎症可导致脂肪消化、吸收不良,也可诱发本病。 出血性疾患 反刍动物饲喂甜苜蓿引起双香豆素类中毒和磺胺喹恶啉中毒,均可用维生素k治疗。其他出血性疾患再对因治疗的同时,可用维生素k做辅助治疗。,酚磺乙胺,止血敏,止血定,羟苯磺乙胺能使血小板数量增加,并增强血小板的凝集和黏附力,促进凝血活性物质的释放,从而产生止血作用。 作用快速,静注后1h作用最强,一般可维持4到6小时,酚磺乙胺的作用与应用,可以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及降低其通透性的作用,作用快速,静注后1h作用最强,一般可维持4到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