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科手术麻醉评估(杨拔贤).ppt_第1页
老年骨科手术麻醉评估(杨拔贤).ppt_第2页
老年骨科手术麻醉评估(杨拔贤).ppt_第3页
老年骨科手术麻醉评估(杨拔贤).ppt_第4页
老年骨科手术麻醉评估(杨拔贤).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科研楼,老年骨科患者病情评估 和脊柱手术的 麻醉管理,层流手术室,麻醉信息化管理系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春节团拜会,西方发达国家规定,65岁为退休年龄; 1982年联合国老龄问题会议提出,60岁为老年期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衰老特征; 新的划分:44岁以下为青年 4559岁为中年 6074岁为老年前期 7589岁为老年 90岁以上为长寿,2007人民医院麻醉总数14782例 年龄65岁: 2856例 19.3% 年龄80岁: 281例 1.9% 骨科手术总数: 2446例 16.6% 年龄65岁: 752例 30.7% 年龄80岁: 96例 4.0%,老年骨科患者病情评估,老年骨科患者病

2、理生理特点 老年骨科患者病理生理特点 生理性衰老 神经系统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体位对生理的影响 疾病、药物等因素的影响 围术期风险评估 心血管功能 呼吸功能 深静脉血栓形成,老年骨科患者病理生理特点,生理性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器官及组织细胞的功能出现退行性变或衰退状态。 人体结构成分的变化:水分减少,脂肪增多; 细胞数减少,器官及体重减轻; 器官功能衰退,主要表现在各器官的储备功能降低,适应能力下降,抵抗力减退。,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对多种神经递质的合成能力减弱,如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导致意识障碍,精神淡漠、痛阈降低等; 神经细胞树突变短、减少,膜代谢障碍

3、,使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对冲动的传导速度减慢; 交感与副交感神经逐渐变性,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易引起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等。 生理代偿能力降低,对药物耐量减少,药物作用时间减慢并延长。,循环系统,心内传导系统与心脏纤维支架间发生纤维化或钙化退行性变,导致心脏传导阻滞; 心肌发生棕色萎缩,心肌ATP酶活性下降,植物神经敏感性降低等,导致心肌收缩力降低,心律调节功能障碍,心功能减退; 血管硬化及心脏结构改变,心肌缺血,心血管系统的顺应性降低,代偿能力下降。 心脏储备功能降低,在应激状态下容易发生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功能障碍。,呼吸系统,气道上皮和粘液腺退行性变,纤毛运动减弱,小气道病变引起;

4、肺毛细血管床减少和硬化,肺间质纤维化,使肺泡弹性减弱、萎缩变小; 胸廓及呼吸肌力的减弱,导致肺活量减少和残气量增加; 非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减少和活性降低。 气道防御功能下降,气道阻力增加,氧合功能降低,易引起肺部感染和呼吸功能衰竭。,体位对生理的影响,循环: 俯卧位时,腔静脉可能处于最高位置,如再将髋关节以下的肢体放低,静脉回流则更困难,心排血量可明显降低。 体位性低血压:对于年迈体衰、循环代偿功能差者,以及在某些药物的影响下,则难以自身代偿,体位性低血压可引起重要器官的灌注障碍和功能改变。,呼吸: 俯卧位的气道管理 限制性通气障碍,注意体位的放置 研究表明,健康人或肥胖者在俯卧位时,对胸肺顺应

5、性无明显影响,可使功能余气量明显增加并改善氧合功能。对急性肺损伤病人,俯卧位可改善肺泡膨胀程度和通气功能,尤其是近背侧肺泡。结果使肺容量增加,肺泡的血流灌注发生重新分布,使肺泡的通气/灌流比例改善。,疾病的影响:脊柱侧弯、脊柱强直 药物影响:NSAIDs,激素,抗凝药 长期卧床:影响心肺代偿功能,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中失血,围术期风险评估,心血管功能 呼吸功能 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手术风险性的因素,不可变因素:指在特定情况下,人为的努力是不能改变的。例如,患者的年龄、疾病和手术类型、手术治疗的紧急程度、并存疾病及在当前医疗技术条件下难以纠正的病理生理改变、医疗单位或参与医疗人员的技术、经验和应变

6、能力等。,可变因素:可变因素是指经过人为的努力可以纠正或改善的因素,主要指术前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即病理性危险因素,其中绝大多数是可以通过积极的医疗措施调整到最佳状态的。 术前准备的目标:是对病理性危险因素进行充分评估,尽可能纠正或改善,使患者的各器官功能处于最佳状态,以降低麻醉的风险性。,手术后30天内的死亡率,60岁以下的成年手术病人仍达1.2%, 6069岁病人达2.2%, 7079岁病人达2.9%, 80岁以上病人达5.8%6.2%, 90岁以上高龄病人达8.4%。 80岁以上急诊行腹部手术可达9.7%, 70岁以上行剖胸手术可达17%, 90岁以上接受大手术高达19.8%。,老年病人

7、并存其他疾病,其脏器功能和/或功能储备能力将进一步减退,手术麻醉的风险性也进一步增加。例如,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肾功能衰竭者: 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可达5.1%, 心脏猝死的发生率可达5.7%, 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可达12%17.7%。 其他危险因素:ASA级,手术时间、创伤程度、急诊及全身营养状况等。,ASA病情分级和围术期死亡率,分级 标 准 耐受性 死亡率(%) 无并存病的健康病人 良好 0.060.08 除外科疾病外,有轻度良好 并存病,功能代偿健全 0.270.40 并存病较严重,体力活动减弱 受限,尚能应付日常工作 充分准备 1.824.30 并存病严重,丧失日常工风险很大 作

8、能力,常面临生命威胁 充分准备 7.8023.0 无论手术与否,生命难以不宜择期手术 维持24小时的濒死病人 9.4050.7,对ASA分级与心脏骤停的相关性分析,在围术期大多数心跳骤停病例发生在级病人,其成活率为48%; 发生于级者约占心跳骤停总数的25%,成活率为70% 说明病情越重,发生心跳骤停者越多,成活率也越低,Goldman心脏并发症风险指数,因 素 计 分 充血性心衰(第三心音奔马律或颈V怒张) 11 近6个月内有急性心肌梗塞 10 非窦性心律或房性早搏 7 室性早搏5次分 7 年龄70岁 5 急诊手术 4 腹内,胸内或主动脉手术 3 严重主动脉瓣狭窄 3 危重病人(PaO250

9、或K+3.0) 3,Goldman多因素心脏风险性评估,53分中有28分可通过适当的术前准备和治疗而得以纠正后,使其并发症降低。,再梗塞率与间隔时间有关,合并MI术后的再梗塞率,再梗塞率与手术时间有关,手术时间 再梗塞率 6小时, 16.7% 首次MI的死亡率为26.6% 再梗塞死亡率高为64.1% MI后合并心功能障碍者,如LVEF18mmHg,应避免择期手术。,评价呼吸功能三要素,呼吸机械功能 呼吸气体交换功能 心肺功能的相互作用,FEV1.0,40:无或少并发症 40:大多数并发症都发生在这组 30:所有病人术后都需要预防性机械通气 硬膜外镇痛可能改善其预后,气体交换功能,血气分析:一般

10、认为,PaO2 45mmHg,上腹部及剖胸手术术后呼吸并发症增加,不宜行肺叶切除术。 肺弥散功能(DLCO):DLCO或ppoDLCO低于40,心肺并发症均增加。,心肺功能的相互作用,上楼梯:20台阶为一组,能连续上组,并发症少;小于组,危险性明显增加。 氧耗量(VO2):15ml/(kg.min),并发症少; 分钟步行试验(6MWT):1000码,说明VO2 15ml/(kg.min) 计算ppoVO2 10ml/(kg.min),为肺叶切除术的禁忌症。,术后肺部并发症(PPC)(支气管痉挛、肺炎、肺不张和呼吸衰竭等),Filardo等报道283例上腹部手术病人中69例发生PPCs,发生率:

11、24.4%。 多中心调查:8930例60岁以上老年髋关节手术者中,有1737例发生PPCs,发生率为19,其中呼吸衰竭占2.6,同组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为2。伴有COPD者PPCs发生率更高,105例严重COPD者中, PPCs的发生率为37%3。 小样本研究:59例COPD患者PPCs发生率为33.7%。,影响PPC发生率的因素,一般因素:吸烟、肥胖及年龄; 肺部疾病:COPD病史,包括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及限制性肺部疾病; 麻醉方法:气管内全麻及椎管内麻醉; 手术类别:非胸腹部手术(1),胸部及腹部手术(6%-70%)。,PPC与术前肺功能,术后PPC的发生率,术前肺功能异常者为正常的23倍

12、; 腹部手术者为非腹部者的4倍; 吸烟者为不吸烟者的4倍; 年龄60岁以上者为60岁以下的3倍;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的肥胖者为正常体重的2倍。,术前应进行肺功能检查,有肺部疾病史; 有肺通气限制因素者,包括肥胖(超过标准体重20)、脊柱侧凸和有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者; 明显影响肺通气的手术,如腹疝、胸内及胸壁手术、60岁以上行上腹部手术者; 吸烟者严重者(每月超过20包); 近期(30天)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者; 年龄超过65岁者。,术前治疗方法,停止吸烟(1周); 如果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者,应服用祛痰药和适当的抗菌素; 根据肺功能检查结果,服用支气管舒张药; 雾化吸入以利于有效排痰; 胸部物理治疗(

13、CPT)、体位引流、深呼吸和咳嗽训练等。,血栓与凝血,应激 血小板附着度、纤溶 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心、脑、深静脉),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 47.6%,近端血栓发生率1.3%。 普外手术:49.29% 胸外手术:54.77% 神经外科手术:53.85% 泌尿外科手术:47.2% 骨科手术:3560% 低分子肝素抗凝者,仍有43.57%,抗凝药与出血危险,影响凝血药物 出血风险 阿司匹林 1:15万 NSAIDs 1:1.5万 静注标准肝素 中高 皮下肝素 低 预防低分子肝素 高 治疗低分子肝素 极高 抗血小板药物 高 华法林 INR3时,高 凝血酶破坏剂 极高,围术期使用抗凝剂的处理 (预防性肝

14、素或速避凝),涉及科室:骨关节、血管外、透析病人 硬膜外穿刺必须在上次给药后12小时 拔硬膜外管在最后一次给抗凝药12h后 拔硬膜外管后2h,才能再次给药,脊柱手术的麻醉管理,脊柱手术麻醉特点 颈椎手术的麻醉 胸椎手术的麻醉 腰椎手术的麻醉 脊髓损伤患者手术的麻醉,脊柱手术麻醉特点,手术体位较复杂:颈椎和肩部手术多取头高位;髋关节手术多取侧卧位;脊柱手术多取俯卧位。应注意: (1)确保呼吸道通畅,防止气管导管扭折、脱出。在体位改变前后应常规检查导管位置。 (2)当手术部位高于右心房时,都有发生空气栓塞的危险。 (3)防止:声带受压而引起声带麻痹;血管长时间受压而引起远端缺血或血栓形成;外周神经

15、过伸或受压而引起术后神经麻痹;眼部软组织受压引起的视网膜损伤。,手术失血较多,尤其是骨面渗血或椎管内出血很难控制,应有充分估计和准备。 术中脊髓功能的监测: (1)诱发电位:将一电极放置在腓总或胫后神经干的周围,另一电极放置在颅顶部。刺激神经干的脉冲通过脊髓到达大脑皮层后显示出波形。如果波形幅度降低或周期延长,表示脊髓有损害。 (2)唤醒试验:在手术期间通过减浅麻醉,让病人在基本清醒状态下能按指令活动。先让病人双手握拳,再动双足。活动良好,表示无脊髓损伤。,颈椎手术的麻醉,困难气道发生率高:显露声门困难者 20%;合并风湿病者为48%;颈椎骨折或肿瘤者为2324%;有固定装置者插管更为困难。

16、颈椎病患者可因气管插管操作导致神经损伤加重。术前知道颈椎不稳定者插管后神经症状恶化的发生率为12%;术前不认识者,发生率到达10%。 俯卧位,气管插管方法,麻醉方法:局麻、神经阻滞、气管内插管全麻 清醒插管:维持正常肌力可稳定颈椎,可在插管或体位改变后检查神经功能,需患者配合。 静脉诱导插管:舒适,因消除对刺激的反射,插管较为容易,但需要固定颈部位置。 可选择可视喉镜、硬质纤维镜、纤维支气管镜 喉罩:俯卧位不用,注意事项,围术期避免脊髓压迫和神经损伤,尤其是插管、体位变化时 术中要求麻醉平稳,维持头部稳定,避免病人移动。 俯卧位时应确保呼吸道通畅,防止导管扭折、脱出或滑入。在体位变更前后均应检

17、查导管位置。 在头高位时,血压不宜维持过低,以免发生脑供血不足。防治空气栓塞 对于高位颈椎手术不宜过早拔管,术后呼吸支持1224h。避免因延髓水肿、喉头水肿、声带麻痹、气道痉挛等引起的严重呼吸道梗阻和呼吸抑制。,胸椎手术的麻醉,脊柱畸形矫正、骨折及骨肿瘤 脊柱畸形矫正术的特点: (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小儿多见。 (2)引起胸廓变形,可损害心肺功能。 (3)可能合并有其它先天性疾患。 (4)术中要求监测脊髓功能。 脊柱创伤的特点: (1)多为复合伤,特别注意是否存在血气胸、颅脑及脊髓损伤 (2)术中失血量较大,需要血液回收,保持静脉通路通畅以及大量输血技术和并发症的预防,,注意事项,(1)脊

18、柱畸形者,术前正确评价心肺功能,检查胸部X片、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病程长、有慢性缺氧者,可继发肺心病和肺动脉高压症。 (2)呼吸道炎症者应积极治疗,并加强呼吸功能训练。 (3)在俯卧位手术时,应特别注意体位对心肺功能的影响,确保呼吸道通畅。 (4)唤醒试验者,麻醉不宜太深,一般用N2O-O2复合麻醉性镇痛药和短效肌松药维持麻醉,现多以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尽量不用或少用吸入麻醉剂。以四联刺激监测肌松时,以出现2-3个波形为宜。不宜用任何桔抗或催醒药。 (5)失血量较大,应监测直接动脉压,CVP和尿量。,腰椎手术的麻醉,椎管狭窄、腰间盘摘除、骨折内固定、骨肿瘤等 (1)常取俯卧位,而手术部位高于其

19、它部位,因而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较大,且有发生空气栓塞的危险。 (2)腰椎病变可能给椎管内麻醉的穿刺带来困难。 (3)手术创伤大,失血较多。 (4)合并不同程度截瘫者,有长期卧床史,可影响心肺功能。,注意事项,(1)腰椎手术常在轻比重腰麻下施行,作用时间不够时可由术者在直视下注药,追加药量为首次量的1/3-1/2。但对于年老体衰或体胖者,复杂手术等,应选用全麻下手术。 (2)骨肿瘤者都在全麻下手术。由于失血较多,应监测动脉压、CVP和尿量;保持输液通畅,做好大量输血准备,如准备新鲜血浆、血小板、凝血因子等。 (3)俯卧位时应确保呼吸道通畅,防止导管扭折、脱出或滑入。在体位变更前后均应检查导管位置。 (4)在头高位时,血压不宜维持过低,以免发生脑供血不足。防治空气栓塞。,脊髓损伤患者手术的麻醉,根据脊髓损伤的程度分为: 脊髓震荡:表现为暂时性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和括约肌功能的丧失,数小时或数天内逐渐完全恢复。 又称脊髓休克,脊髓损伤平面以下交感神经张力丧失,血管张力降低,心脏后负荷降低,导致严重的低血压。损伤平面越高,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越大。 脊髓损伤:早期表现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