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六 文学类阅读 小说阅读Ⅰ课件.ppt_第1页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六 文学类阅读 小说阅读Ⅰ课件.ppt_第2页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六 文学类阅读 小说阅读Ⅰ课件.ppt_第3页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六 文学类阅读 小说阅读Ⅰ课件.ppt_第4页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六 文学类阅读 小说阅读Ⅰ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部分 专题十六 文学类阅读小说阅读,整体阅读读懂比答题更重要,理解必备知识小说文体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整体阅读的“三步”读法,一、小说基本概念和“三要素” 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叙事性文学体裁。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在这三要素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理解必备知识,二、小说种类 1.按篇幅分:长篇小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篇小说(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段)、短篇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片段,以小

2、见大)和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聚焦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见微知著)。 2.按题材分: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 3.按体制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等。 4.按表现手法分: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等。 5.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6.按国别分:中国小说、外国小说。,三、小说与散文的文体区别 1.小说虚构,散文写实。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往往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有一种流派叫写实小说,只是叙述理念的变化,并未改变小说虚构的本质特征。而散文中的人物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剪裁加工,写意式描绘。 2

3、.小说重在表达作者对人、对人生、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散文重在作者情感的表达。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饱蘸情感;而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体现出来,不需作者明确抒发。 3.小说主体是讲故事,就不能不讲究讲故事的技巧,讲究结构的安排、穿插,断连、铺垫、照应、因果与关联。而散文不讲究情节安排,所谓“形散而神不散”也只是它结构上的特点之一。,4.写景状物对于小说而言,是小说的环境描写,主要起交代时间、地点、写作背景,烘托心情,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等作用;对于散文而言,即运用描写、抒情、记叙等表达方式来表达作者对某些景物或事物的赞美以及自身情感,最重要的是突出景物的特点。,四、高考所选小说主要体裁的

4、文体特征 1.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也叫小小说、超短篇小说。它篇幅短小,情节单一,人物仅两三个,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形象地表现一个简单的主题。其特点是:篇幅短小;立意奇特;选材小中见大;情节完整;结局出人意料。 千字左右的微型小说是高考常选的体裁之一。阅读时除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外,还要重点品读小说的结尾,它往往是小说情节的匠心之处、主题的集中表达之处。,2.散文化小说 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或淡化情节),结构散化,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主张“

5、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浸洒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一、小说阅读要领 1.核心要求 阅读小说,要看到小说三要素之间的渗透和相互作用。人物塑造是小说创作的核心任务。人物在这三要素中居于第一重要地位。情节的设置和环境的描写,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人物常常是情节和环境的核心和主体,而情节则应该看作是人物性格的延伸和发展史,环境则是人物和情节发展的舞台。没有环境,情节则不可能发生,人物也不可能存在。不要把这三要素割裂或孤立起来看待,而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活生生的整体。这样,你就会真正地感觉到小说中情节和环境的任何一笔描写都与人物息息相关,而不是多余的

6、叙述。,掌握关键能力,2.阅读新视角 历年选入高考的小说多数属于传统的写实主义作品,所以普遍地形成了以“故事”和“人物”为基本的解读思路。然而,近几年的选文如2014年江苏卷安娜之死、2017年浙江卷一种美味,如果以读情节、读人物的方法去读,虽然有的能读懂,但读不透,甚至有的读不懂。因为选了一些现代小说,仍然用旧的读法,难免会在复杂的小说世界里“迷路”。因此,要想读懂、读好小说,还必须了解、理解小说,要有新的阅读意识和视野。最基本、最重要、难度比较大、频率也比较高的阅读视角主要有写意、心理、象征、反讽、荒诞等几种。 “写意”,这一类中国化的小说,以沈从文、汪曾祺的作品为代表。这一类小说人物性格

7、单一、类型化,情节上也无新奇可言,有大量的风物描写,而且粗看之下,这些描写与人物、情节等关系不大。倘若没有“写意”的意识,则很难理解。,现代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所谓的“内向转”心理。不同于传统小说以心理活动辅助人物行动和情节发展的处理式,现代小说把心理世界本身作为对象,极其重视内心世界的展示。如2014年江苏卷安娜之死选段着重描绘了安娜复杂的内心活动。 有的现代小说,如果不抓住小说中的象征,并破解其象征意义,就会很难理解。读是读了,却仅仅只是读了故事而已,好像没有读透。 除此之外,还有“反讽”,反讽不同于讽刺,它的基本特征是字面意义和深层意义不一致,所以,有的小说反讽隐藏得很深,如果没有这种

8、阅读视野,很可能把小说要表达的爱憎情感给理解反了。如契诃夫的小说摘自脾气暴躁的人的札记。 “荒诞”是作者以荒诞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如卡夫卡的小说村子里的诱惑,如果以日常生活的逻辑来读,会难以理解。,二、考场小说整体阅读的“三步”读法 考场阅读与平时阅读有所不同,一般分为两步阅读:第一步是整体阅读,第二步是带题阅读。第一步整体阅读至关重要。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只有整体把握了全文,将文章的骨骼、精髓看得透彻、明白,才能把命题人的命题指向、意图看得清楚、明晰,才能快速而准确地答题。 整体阅读的要求在于快速阅

9、读,整体把握。所谓快速阅读,就是要求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将一篇千字文读两遍。它是考生必须练就的本领,只有在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快速阅读,才能在考场上方寸不乱,成竹在胸。快速阅读的目的在于整体把握。所谓整体把握,就是能初步把握小说情节,初步认识人物形象,初步概括小说主题。,第一步:划分层次,初识情节 小说本质上也是一种记叙文,可以按照记叙文阅读先明确记叙的对象、事件及其前因后果,把握事件“发生经过结果”的完整过程;也可以按照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把握。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必须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二步:依托情节,初识人物 通过情节的发展及人物自身的言行心理描写,初步判断人物的身

10、份、地位、职业,生活的具体环境,他有哪些言行和想法,他与其他人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初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第三步:提炼整合,初识主题 把握住小说的主题是读懂小说、整体把握的具体体现,但小说的主题表达不像论述类文本那样直白,也不似散文用抒情议论来表达,它往往通过象征、暗示、比拟等手法,让读者借助情节、环境等感悟出来。这就是阅读小说“入”和“出”的过程,是“悟”的过程,要在综合归纳上下功夫,除了要联系小说的三要素看主题外,还可联系小说的标题、题材、含有意蕴的段落和语句,这样多方联系综合,才能准确概括出小说的主题。,三、整体阅读示例 示例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命若琴弦 史铁生

11、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攒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 老少二人都赤着上身,各自拎了一条木棍探路。这正是说书的旺季。老瞎子领着小瞎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紧走。老瞎子心里算定: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接近村子的时候,老瞎子喊住小瞎子,在背阴的山脚下找到一个小泉眼。 “过来洗洗吧,洗洗你那身臭汗味。” 泉水清凉凉的。小瞎子又哥哥呀妹妹的哼起来。 老瞎子挺来气:“我说什么你听见了吗?” “咱这命就在这几根琴弦上,您师父我师爷说的。我都听过

12、八百遍了。您师父还给您留下一张药方,您得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服药,吃了药您就能看见东西了。我听您说过一千遍了。” 老瞎子显得有些激动,盼了多少年了呀,老瞎子想,盼了五十年了!五十年中翻了多少架山,走了多少里路哇,挨了多少回晒,挨了多少回冻,心里受了多少委屈呀。 现在快盼到了,绝出不了这个夏天了。,老瞎子动了动,抓起自己的琴来摇了摇,叠好的纸片碰在蛇皮上发出细微的响声,那张药方就在琴槽里。 老瞎子说书已经说了五十多年。开头常是这么几句:“自从盘古分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有道君王安天下,无道君王害黎民。轻轻弹响三弦琴,慢慢稍停把歌论,歌有三千七百本,不知哪本动人心。”于是,听书的众人喊起来,老

13、的要听董永卖身葬父,小的要听武二郎夜走蜈蚣岭,女人们想听秦香莲。这是老瞎子最知足的一刻,他不慌不忙地喝几口水,待众人的吵嚷声鼎沸,便把琴弦一阵紧拨,唱道:“今日不把别人唱,单表公子小罗成。”或者:“茶也喝来烟也吸,唱一回哭倒长城的孟姜女。”满场立刻鸦雀无声。 他会的老书数不尽。人人都称赞他那三弦子弹得讲究,轻轻漫漫的,飘飘洒洒的,疯颠狂放的,那里头有天上的日月,有地上的生灵。老瞎子的嗓子能学出世上所有的声音。男人、女人、刮风下雨、兽啼禽鸣。,这天晚上,在野羊坳说书。老瞎子把琴弹得如疾风骤雨,字字句句唱得铿锵。小瞎子听见那小妮子兰秀站在离他不远处尖声细气地说笑,心猿意马,手底下早乱了套数。 野羊

14、岭上有一座小庙,离野羊坳村两里地,师徒二人就在这里住下。小瞎子撅着屁股吹火,老瞎子坐在一旁淘米,凭着听觉他能把米中的砂子拣出来。老瞎子终于开了腔:“听我一句话,保准对你没坏处。以后离那妮子远点儿。” 一早起来,小瞎子病了。一连好几天,老瞎子无论是烧火、淘米,还是给小瞎子挖药、煎药,总想着那药方和琴弦。弹断最后一根就可以去抓药了,然后就能看见这个世界:他无数次爬过的山,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感到过温暖和炽热的太阳,梦想着的蓝天、月亮和星星。心里总在说:“我非要最后看一眼不可。”晚上仍一个人到野羊坳去说书,终于弹断了最后一根琴弦。他几乎是连跑带爬地上了野羊岭,回到小庙里。,“明天我就去抓药。你就先

15、留在这儿,我用不了十天就回来。” 老瞎子早忘了兰秀的事。“吃的、喝的、烧的全有。你要是病好利索了,也该学着自个儿出去说回书。行吗?” “行。”小瞎子觉得有点儿对不住师父。 蛇皮剥开了,老瞎子从琴槽中取出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条。小瞎子把那药方放在手里摸了一会儿,也有了几分肃穆。“你师爷一辈子才冤呢。他本能弹够一千根,可他记成了八百。要不然他能弹断一千根。”老瞎子天不亮就上路了。,老瞎子回到野羊坳时已经是冬天。小瞎子已经走了些日子。村里人都说是在兰秀嫁到山外去的那天。老瞎子心里便一切全都明白了。若不是还想着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那张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药方原来是一张无字的白纸。请了多少个识字

16、而又诚实的人帮他看,人人都说那果真是一张无字的白纸。“您别死,再活几年,您就能睁眼看一回了。”说这话时他还是个孩子。他师父久久不言语,最后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在深山里,老瞎子找到了小瞎子。“师父,您现在看得见了?”小瞎子伸手去摸师父的眼窝。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一千二?”“把你的琴给我,我把这药方给你封在琴槽里。”老瞎子现在才懂了师父当年对他说的话咱的命就在这琴弦上。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攒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

17、是谁(有删改),第一步:划分层次,初识情节 开端(段): 。 发展(段): 。 高潮(段): 。 结局(第 段): 。,整体阅读,约10分钟,老瞎子的心事及其说书开场,老瞎子终于弹断最后一根琴弦,老瞎子对生命的顿悟,老瞎子把无字的“药方”给了徒弟,第二步:依托情节,初识人物 老瞎子是一个 (身份),他 (性格特征一), (性格特征二), (性格特征三)。 第三步:提炼整合,初识主题 小说通过对老瞎子追求“重见光明”的过程的叙述,塑造了一个对生命有所感悟的老艺人形象,歌颂了 的精神品质,揭示了_ 的生命意义,引发人们 的思考。(大意对即可),说书技艺高超的底层艺人,坚韧、执着,善良,懂得追求的意

18、义、生命的意义,善良、执着、坚韧,人只有树立强大,的目标和信念才能走出困境,对生命、对追求目标,做题验证,约15分钟,1.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答案(1)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与结尾相呼应,构思精巧。 (2)衬托。用群山的莽莽苍苍衬托出两个瞎子的渺小,暗示了人走不出困境的悲剧命运。 (3)细节描写。“发了黑的草帽起伏攒动”,写出了帽子主人生活贫困、身份卑微的形象特征。 (4)比喻手法。把老少两个瞎子的奔波赶路比作河水,形象地写出了两位盲艺人不安定的生活状态。,2.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把人的生命比作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表明生命过程离不开目标,强调目标的重要性;“弹好了就够了”

19、突出了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 3.结合小说内容,请简析老瞎子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答案(1)说书技艺高超。“会的老书数不尽”,三弦弹得如疾风骤雨,说唱字句铿锵有力。 (2)关爱徒弟。为免小瞎子陷入失恋困境,告诫小瞎子“以后离那妮子远点儿”;小瞎子生病,他承担起照顾的重担;用善意的谎言点燃小瞎子继续生活的勇气。 (3)执着顽强。五十年如一日地把弹断一千根琴弦,见到光明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希望破灭之后,未被真相打倒,反而引领小瞎子面对生命困境。,4.小说中多次提到“弹断最后一根琴弦”,有何作用? 答案(1)起到线索的作用。串联全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丰富人物形象。以“弹断最后一根琴弦”突出

20、老瞎子信念的执着。 (3)强化文章主旨。弹断琴弦,获得“药方”是老瞎子生活的目标,是小瞎子走出困境的希望,强调生命目标的意义。,示例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奶奶 美雷布莱德伯里 她手里拿着扫帚、畚箕、抹布,或是汤匙。她的两只手忙忙碌碌,做个不休,这里整一整,那里弄一弄。把垒球和鲜艳的棒球棍放回原位,给黑色的土地撒上种子,给馅饼包皮,给红烧肉浇汁,给酣睡的孩子盖被,无数次地拉下百叶窗,吹熄蜡烛,关上电灯于是,她老了。,她不再忙碌了。她绕着屋子不断地转来转去,观看每一样东西。最后,她到了楼梯口,谁也没有告诉一声便爬上了三道楼梯,到了她的屋子,拉直了身子躺下,准备死去,像一个化石的模印

21、打在越来越冷的雪一样的被窝里。 一家人围在她的床边。 “让我躺躺吧。”她轻声地说。 她的孩子们和孩子们的孩子们仿佛觉得她如此简单的动作世界上最轻微的动作,不可能引起这样严重的恐慌。 “祖奶奶,听我说,你现在不过是在闯过难关。这屋子没有你是会塌的呀!你至少得让我们有一年的准备时间。” 九十岁的祖奶奶睁开了一只眼睛,静静地望着她的医生。,“汤姆呢?” 汤姆被送到她那悄声低语的床边。 “汤姆,”她说,声音微弱而辽远,“在南海的岛屿上每个人都有这么一天。那天到了,他自己也明白,于是他和亲友们握手告别,坐上帆船离开了。他走了,那是很自然的他的时候到了。今天也是这样。我有时非常像你。你星期六要看日场演出,

22、到晚上九点才回来,还得打发你爸爸去接你。汤姆,当你看到同样的西部英雄在同样的高山顶上跟同样的印第安人打仗的时候,那就是离开座位往剧院大门走的时候了,你必须毫不留恋,不要回头。因此,我也该在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离开剧院了。” 第二个被叫到身边来的是道格拉斯。 “奶奶,明年春天叫谁去给房顶换木瓦呢?”,“道格拉斯,”她细声细气地说,“不觉得盖屋顶挺有趣的人就别让他去盖。” “是,奶奶。” “到了四月,你向四面看看再问:谁愿意盖屋顶去?谁脸上放出光彩你就叫谁去,道格拉斯。在房顶上你可以看到全城的人往乡下走,乡下的人往天边走,往波光粼粼的小河上走;还看得到清晨的湖泊,脚下树梢上的小鸟。最舒畅的风在你周围

23、呼呼地吹。这些东西哪怕只是为了一样,也值得我在一个春天的黎明往屋顶那儿爬一趟。那是很动人的时刻,只要你有机会去试试” 她的声音低弱了,像在轻轻地颤动。 道格拉斯哭了。 她鼓起劲来:“哎呀,你哭什么?” “因为,”他说,“你明天就不在了。”,她把一面小镜子转向孩子。在镜子里他看了看她的脸,看了看自己的脸,又看了看她的脸。她说:“道格拉斯,道格拉斯,你真丢脸!你剪手指甲吧?” “剪的,奶奶。” “你的身子每七年左右就全体更新一次,指头上的老细胞,心上的老细胞都得死去,新的细胞长出来。你不会为这个哭吧?不会为这个难过吧?” “不会的,奶奶。” “那么,你想想看,孩子。那把剪下的手指甲收藏起来的人不是

24、个傻瓜么?今天躺在这里的我也就跟手指甲差不多,一口气就能把我吹得片片飞落。重要的不是躺在这儿的我,而是那个坐在床前回头望我的我,在楼下做晚饭的我,躺在车库汽车底下的我,在藏书室里读书的我。起作用的是这许许多多的新我。我今天并不会真正死去。人只要有了家就不会死了,我还要活许久许久。一千年后会有多得像一座城市的子孙,坐在橡胶树荫里啃酸苹果。谁拿这种大问题来问我,我就这么回答他!好了,快把别的人也都叫进来吧!”,全家人来齐了,站在屋子里等着,像是在火车站给旅客送行。 “好了,”祖奶奶说,“我在这儿。很荣耀。看见你们围在我床边,满心欢喜。下一周该让孩子们给园子松土和打扫厕所,也该买衣服了。既然你们为了方便起见称之为祖奶奶的那一部分我不会在这儿督促你们了,那么我的另外的部分,你们称作贝特大伯、利奥、汤姆、道格拉斯等等的部分,就要接过我这项工作。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工作。” “是的,奶奶。” “不要为我难过。现在,你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