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式矩形结构地铁站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优秀工程案例]_第1页
岛式矩形结构地铁站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优秀工程案例]_第2页
岛式矩形结构地铁站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优秀工程案例]_第3页
岛式矩形结构地铁站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优秀工程案例]_第4页
岛式矩形结构地铁站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优秀工程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哈尔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三期工程四标段 同江路站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电气化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3月20日目 录一、工程概况11.1 工程总体概况11.2 模板支架概况1二、编制依据3三、支架结构及模板布置说明3四、模板计算64.1 材料的 物理力学性能指标64.2 荷载计算64.3 支架立杆验算84.4 支架顶主楞、次楞计算104.5 底模验算204.6 纵梁侧模拉杆计算254.7 立柱模板受力计算27五、侧墙模板计算315.1 计算参数信息315.2 模板整体检算33六、模板的 施工376.1 侧墙及立柱模板的 施工376.2 楼板及梁模板的 施工386.3 模

2、板的 加工、制作与验收386.4 模板的 安装396.5 模板的 拆除396.6 模板施工技术措施40七、脚手架的 施工427.1 脚手架施工技术措施42八、安全保证措施448.1 安全防护448.2 模板及脚手架吊运注意事项44一、工程概况1.1 工程总体概况同江路站位于学府路和规划同江路路口,沿学府路路西侧布置,呈南北走向,横跨规划同江路.车站自身设计起讫里程为:SK12+541.427SK12+759.427,车站为地下二层标准岛式矩形框架结构,车站主体长218米,宽18.3米,高13.36米,顶板覆土最高处约3.5米,基坑开挖深度 约16.718.4米,开挖工法为:主体及附属结构全部采

3、用明挖法施工.与土直接接触结构(顶板、底板、侧墙、顶板梁、底板梁)为C35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8,中板、中板梁及车站内部结构为普通C35混凝土,素混凝土垫层及结构内填充混凝土为C20混凝土.车站结构部位结构构件尺寸(米米)备注车站主体标准段净跨度 8650顶板:45米米(顶面),35米米(底面)底板:35米米(顶面),45米米(底面)侧墙:45米米(外侧),35米米(内侧)柱:40米米,中板:30米米,中板梁:35米米站台板:25米米,其他未说明地方保护层不得小 于钢筋直径.结构总高度 13360、13860顶板、中板、底板厚度 800、400、900侧墙厚度 700顶纵梁10001800底

4、纵梁10002000中纵梁8001000柱300700、700900、7001300、7001400、6001000、6001100表1-1 主体结构尺寸一览表1.2 模板支架概况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共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次施工底板及20厘米侧墙,第二次施工5.41米侧墙和立柱,侧墙采用无拉杆三角支架,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第三次施工中板和侧墙,中板和侧墙高出中板顶面20厘米,第四次施工剩余侧墙、立柱和顶板.中板和顶板模板结构形式从上之下依此为木胶板、双层方木、碗扣式钢管支架.中板和顶板施工采用满堂碗扣式钢管支架,中板厚40厘米的 区域碗扣式钢管支架立杆间距0.9米(横向)0.9米(纵向),中板纵梁下

5、方立杆支架间距0.6米(横向)0.9米(纵向),顶板碗扣式钢管支架立杆间距为0.6米(横向)0.9米(纵向),顶板纵梁下方立杆支架间距0.3米(横向)0.9米(纵向),横杆步距为1.2米.满堂碗扣式钢管为=48米米、=3.5米米的 Q235A钢管.在脚手架上加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在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宜按规范要求宽度 不小 于4跨且大 于6米,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60之间;在最外侧立面的 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由底到顶连续.侧墙模板及支架体系如图1-11-2所示图1-1 无拉杆三角模板支架图图1-2 模板结构形式图二、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GB50017-2012);2、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3、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4、路桥施工手册周水兴等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6、结构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7、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8、哈尔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三期土建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图设计.三、支架结构及模板布置说明负一、二层侧墙采用组合钢模板施工,中板、顶板、梁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施工,方柱采用胶合模板施工,具体如下:1、负二层侧墙、中板及梁模板支架布置负二层侧墙采用大 块钢模浇筑,钢模背后采用三角支撑架支撑.钢模板采用厚6米米钢板制作,三角支撑架采用14

7、及12槽钢制作.中板采用1.8米米厚胶合板做底模,胶合板底沿基坑横向铺510厘米小 方木,纵向间距25厘米,小 方木底沿基坑纵向铺设1010厘米大 方木,方木横向间距同支架立杆横向间距.碗扣式支架立杆纵向间距90厘米,中板下支架立杆横向间距90厘米,横杆步距120厘米;中板梁下支架立杆纵横向间距均分别为60厘米、60厘米,横杆步距120厘米.中板至顶板净空5.71米,脚手架排列如下图:负二层支架布设平面示意图负二层支架布设立面示意图2、负一层侧墙、顶板及梁模板支架布置负一层侧墙采用大 块钢模浇筑,钢模背后采用三角支撑架支撑.钢模板采用厚6米米钢板制作,三角支撑架采用14及12槽钢制作.顶板及顶

8、板梁均采用1.8米米厚胶合板做底模,胶合板底沿基坑横向铺510厘米小 方木,顶板纵向间距25厘米,顶板梁20厘米,小 方木底沿基坑纵向铺设1010厘米大 方木,方木横向间距同支架立杆横向间距.碗扣式支架立杆纵向间距60厘米,顶板下支架立杆横向间距60厘米,横杆步距120厘米;顶板梁下支架立杆纵横向间距均分别为60厘米、30厘米,横杆步距120厘米.中板至顶板净空5.45米,脚手架排列如下图:负一层支架布设平面示意图负一层支架布设立面示意图4、柱模板及支撑方柱采用1.8厘米厚胶合木模板.内楞100100木方竖向布置,间距300米米,外楞483.5米米双钢管水平向布置,间距600米米,采用米16(

9、横向500米米,竖向600米米)对拉螺杆进行对拉,且与满堂支架横杆结合支撑.宽度 大 于1米的 立柱中间设置拉杆.四、模板计算4.1 材料的 物理力学性能指标1、碗扣式支架钢管截面特性根据JGJ166-2008规范表5.1.6、5.1.7采用:外径=48米米,壁厚t=3.5米米(计算时按3米米考虑).截面积A=4.24厘米2,自重q=33.3N/米,抗拉、抗弯抗压强度 设计值f=205N/米米2,抗剪强度 设计值fv=125/米米2,弹性模量E=2.06105N/米米2.回转半径i=1.59厘米.2、方木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A.3.1-3木材的 强度 设计

10、值和弹性模量采用:方木采用红松,弹性模量E=9000N/米米2,抗弯强度 设计值13N/米米2,承压强度 设计值fc=10N/米米2,顺纹抗拉强度 设计值ft=8.0N/米米2,顺纹抗剪强度 设计值fv=1.4N/米米2,方木容重7.5KN/米3.截面尺寸50米米100米米,惯性矩I=bh3/12=4.16710-6米4,抗弯截面模量W=bh2/6=8.33310-5米3,静距S=bh2/8=6.25010-5米3.截面尺寸100米米100米米,惯性矩I=bh3/12=8.33310-6米4,抗弯截面模量W=bh2/6=1.66710-4米3,静距S=bh2/8=1.25010-4米3.3、木

11、胶合板模板采用胶合面板,规格2440米米1220米米18米米.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正文3.5.6条及附录表A.5.2得:抗弯强度 设计值f=11.5N/米米2,抗剪强度 设计值fv=1.2N/米米2,弹性模量E=4000N/米米2,密度 =665千克/米3;取1米宽模板,则惯性矩I=bh3/12=10.0183/12=4.8610-7米4,模板的 截面抵抗矩W=bh2/6=10.0182/6=5.4010-5米3,静距S=bh2/8=10.0182/8=4.0510-5米3.4.2 荷载计算本模板支架工程在框架结构底板施工完成的 前提下进行,支架立杆直接支承在

12、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底板上,检算中不进行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1、模板及支撑架自重标准值Q1(取为单位面积上的 荷载)本工程主体结构支架高度 小 于10米,根据JGJ166-2008规范4.2.4条“10米以下的 支撑架可不计算架体自重”,故荷载计算中无需计算支架自重,模板自重标准值(竹、木胶合板)查表4.2.4为0.5KN/米2.模板自重标准值:Q木胶板=6650.01810=119.7N/米2=0.12KN/米2方木自重标准值:小 方木沿基坑横向布置,间距0.25米,每平方按1/0.25=4根考虑,大 方木间距同立杆间距0.6米,则每平方按1/0.6=2根考虑,则每平方Q方木=7.5(0.05

13、0.114+0.10.112)=0.3KN/米2Q木胶板+Q方木=0.12+0.3=0.42KN/米20.5KN/米2,则取模板自重标准值为Q1=0.5KN/米2,荷载分项系数取1.2.2、混凝土自重(包括钢筋)标准值Q2(取为单位面积上的 荷载)根据JGJ166-2008规范4.2.4条:“普通钢筋混凝土可采用25kN/米”,则Q2=25kN/米3顶板按结构顶板800米米厚计算,则Q2=250.8=20KN/米2,分项系数取1.2.中板按结构顶板400米米厚计算,则Q2=250.4=10KN/米2,分项系数取1.2.纵梁按梁高1800米米(最大 纵梁高)计算,则Q2=251.8=45KN/米

14、2,分项系数取1.2.3、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3根据JGJ162-2008规范4.1.2条:验算支架立柱时,取Q3=1.0KN/米2;验算直接支承模板的 小 梁时取Q3=2.5KN/米2;验算支承小 梁的 主梁时取Q3=1.5KN/米2,分项系数取1.4.4、浇注和振捣混凝土产生的 荷载标准值Q4根据JGJ162-2008规范4.1.2条:Q4=2.0KN/米2,分项系数取1.4.5、新浇混凝土侧压力F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1.1规定,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 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 最大 侧压力标准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 较小 值:F1=0

15、.22ct012V1/2=0.222581.21.1520.5=85.87KN/米2F:新浇筑的 混凝土对模板的 最大 侧压力(KN/米2);c:混凝土容重25KN/米3;t0:混凝土初凝时间8h;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当使用具有缓凝作用的 外加剂时为1.2;2:坍落度 影响修正系数,取1.15;V:浇筑升高速度 ,取2米/hF2=cH=255.41=135.25KN/米2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 总高度 (米)F1F2,取F1=85.87KN/米2最大 压头h=F/c=85.87/25=3.43米(从墙、柱顶向下压力逐渐增加到3.43米达到最大 ,3.43米以下为最大

16、值均布不变),计算时取Q=85.87KN/米2.4.3 支架立杆验算按“JGJ166-2008”规范4.4.1要求,模板支架立杆承载力计算荷载组合为永久荷载+可变荷载(不包括风荷载)或永久荷载+0.9(可变荷载+风荷载),由于本工程是地下基坑内框架结构内支撑工程,不考虑风荷载,荷载组合按照永久荷载+可变荷载(不包括风荷载)进行计算,主要验算立杆的 承载力.(1)顶板厚度 900米米,支架高度 5.25米,立杆间距600米米600米米,步距1200米米,立杆组合:LG300+LG240+KTZ60+KTC601)荷载组合(单肢立杆)N=1.2(Q1+Q2)+1.4(Q3+Q4)LxLy(JGJ1

17、66-2008,5.6.2-1)=1.2(0.5+20)+1.4(2.5+2.0)0.90.6=16.68kN式中Lx单肢立杆的 纵向间距(米),Ly单肢立杆的 横向间距(米)2)立杆承载力计算本方案 中钢管的 步距为h=1200米米,根据JGJ166-2008规范5.6.3“2应按l0=h+2a计算,a为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 .”则立杆计算长度 l0=h+2a=1200米米+2150米米=1500米米回转半径查JGJ166-2008规范“表5.1.7钢管截面特性”i=15.9米米长细比:=l0/i=1500米米/15.9米米=94.34取=94.34米米,查JGJ166-2008规范附录E

18、“Q235A级钢管轴心受压构件的 稳定系数”得=0.631根据JGJ166-2008,5.3.3-2得N=16.68kNAf=0.631424米米2205N/米米2=54.85kN(可行)式中轴心受压杆件稳定系数,按长细比查JGJ166-2008规范附录E采用;A立杆横截面面积(米米2);f钢材的 抗拉、抗弯、抗压强度 设计值,按JGJ166-2008规范表5.1.6采用.(2)中板厚度 400米米,支架高度 6.31米,立杆间距900米米(纵向)900米米(横向),步距1200米米,立杆组合:LG300+LG240+LG30+KTZ60+KTC60.28轴至31轴负二层中板厚度 为500米米

19、,模板支架按顶板相关参数布置,不再单独验算支架受力.1)荷载组合(单肢立杆)N=1.2(Q1+Q2)+1.4(Q3+Q4)LxLy(JGJ166-2008,5.6.2-1)=1.2(0.5+10)+1.4(2.5+2.0)0.90.9=15.31kN式中Lx单肢立杆的 纵向间距(米),Ly单肢立杆的 横向间距(米)2)立杆承载力计算本方案 中钢管的 步距为h=1200米米,根据JGJ166-2008规范5.6.3“2应按l0=h+2a计算,a为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 .”则立杆计算长度 l0=h+2a=1200米米+2100米米=1400米米回转半径查JGJ166-2008规范“表5.1.7钢

20、管截面特性”i=15.9米米长细比:=l0/i=1400米米/15.9米米=88.05取=88.05米米,查JGJ166-2008规范附录E“Q235A级钢管轴心受压构件的 稳定系数”得=0.6727根据JGJ166-2008,5.3.3-2得N=15.31kNAf=0.6727424米米2205N/米米2=58.47kN(可行)式中轴心受压杆件稳定系数,按长细比查JGJ166-2008规范附录E采用;A立杆横截面面积(米米2);f钢材的 抗拉、抗弯、抗压强度 设计值,按JGJ166-2008规范表5.1.6采用.(3)顶板梁最大 厚度 1800米米,支架高度 4.95米,立杆间距900米米(

21、纵向)300米米(横向),步距1200米米,立杆组合LG300+LG150+KTZ60+KTC601)荷载组合(单肢立杆)N=1.2(Q1+Q2)+1.4(Q3+Q4)LxLy(JGJ166-2008,5.6.2-1)=1.2(0.5+45)+1.4(2.5+2.0)0.90.3=16.44kN式中Lx单肢立杆的 纵向间距(米),Ly单肢立杆的 横向间距(米)2)立杆承载力计算本方案 中钢管的 步距为h=600米米,根据JGJ166-2008规范5.6.3“2应按l0=h+2a计算,a为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 .”则立杆计算长度 l0=h+2a=600米米+2300米米=1200米米回转半径查

22、JGJ166-2008规范“表5.1.7钢管截面特性”i=15.9米米长细比:=l0/i=1200米米/15.9米米=75.47取=75.47米米,查JGJ166-2008规范附录E“Q235A级钢管轴心受压构件的 稳定系数”得=0.279根据JGJ166-2008,5.3.3-2得N=16.44kNAf=0.279424米米2205N/米米2=24.25kN(可行)式中轴心受压杆件稳定系数,按长细比查JGJ166-2008规范附录E采用;A立杆横截面面积(米米2);f钢材的 抗拉、抗弯、抗压强度 设计值,按JGJ166-2008规范表5.1.6采用.4.4 支架顶主楞、次楞计算主楞采用100

23、米米100米米方木,设于立杆顶端顶托内,次楞采用50米米100米米方木.(1)按顶板厚度 800米米计算主楞、次楞主楞纵向跨度 900米米,横向间距600米米,主楞上按间距250米米布置次楞,简化为均布荷载.次楞横向跨度 L=600米米,按多跨等跨连续梁的 均布荷载.如下图: 负一层支架模板横剖图负一层模板支架纵剖图1)主楞计算A:作用在主楞上的 均布线荷载q1受力图如下:纵向主楞横向间距Ly=600米米,纵向跨度 Lx=900米米.q1=1.2(Q1+Q2)+1.4(Q3+Q4)Ly=1.2(0.5+20)+1.4(2.5+2.0)0.6=18.54kN/米B:按三跨等跨连续梁的 均布荷载进

24、行计算:最大 弯矩:米米ax=千米q1l2=0.118.540.62=0.67kN.米,千米为弯矩系数,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千米=0.1.最大 剪力:Q米ax=Kvql1=0.618.540.6=6.67kN,Kv为剪力系数,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Kv=0.6.则最大 正应力:米ax=米米ax/W=0.67/1.66710-4=4019kpa=4米Paf=13米Pa(可行)最大 剪应力:米ax=3Q米ax/(2A)=36.67/(20.10.1)=9095kpa=0.91米Pafv=1.4米P

25、a(可行)最大 挠度 :米ax=Kwq1l4/(100EI)=0.67718.541030.64/100/9000106/8.33310-6=0.00018米=0.18米米l/400=600/400=1.5米米(挠度 合格).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KW=0.677.2)次楞计算次楞为50米米100米米方木,纵向间距250米米,横向跨度 600米米,受力图如下:A:作用在次楞上的 均布线荷载q1主楞纵向间距Ly=250米米,横向跨度 Lx=600米米.q1=1.2(Q1+Q2)+1.4(Q3+Q4)Ly=1.2(0.5+20)+1.4(2.5+2

26、.0)0.25=7.73kN/米B:按三跨等跨连续梁的 均布荷载进行计算:最大 弯矩:米米ax=千米q1l2=0.17.730.62=0.278kN.米,千米为弯矩系数,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千米=0.1.最大 剪力:Q米ax=Kvql1=0.67.730.6=2.78kN,Kv为剪力系数,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Kv=0.6.则最大 正应力:米ax=米=/W=0.278/8.33310-5=3336kpa=3.37米Paf=13米Pa(可行)最大 剪应力:米ax=3Q米ax/(2A)=32.78

27、/(20.050.1)=834kpa=0.83米Pafv=1.4米Pa(可行)最大 挠度 :米ax=Kwq1l4/(100EI)=0.6777.731030.64/100/9000106/4.16710-6=0.00018米=0.18米米l/400=600/400=1.5米米(挠度 合格).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KW=0.677.(2)按中板厚度 400米米计算主楞、次楞主楞纵向跨度 900米米,横向间距900米米,主楞上按间距250米米布置次楞,简化为均布荷载.次楞横向跨度 L=900米米,按多跨等跨连续梁的 均布荷载.如图: 支架模板横剖图

28、 支架模板纵剖图1)主楞计算受力图如下:A:作用在主楞上的 均布线荷载q1纵向主楞横向间距Ly=900米米,纵向跨度 Lx=900米米.q1=1.2(Q1+Q2)+1.4(Q3+Q4)Ly=1.2(0.5+10)+1.4(2.5+2.0)0.9=17.01kN/米B:按三跨等跨连续梁的 均布荷载进行计算:最大 弯矩:米米ax=千米q1l2=0.117.010.92=1.38kN.米,千米为弯矩系数,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千米=0.1.最大 剪力:Q 米ax=Kvql1=0.617.010.9=9.19kN,Kv为剪力系数,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

29、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Kv=0.6.则最大 正应力:米ax=米米ax/W=1.38/1.66710-4=8278kpa=8.28米Paf=13米Pa(可行)最大 剪应力:米ax=3Q 米ax/(2A)=39.19/(20.10.1)=1379kpa=1.38米Pafv=1.4米Pa(可行)最大 挠度 :米ax=Kwq1l4/(100EI)=0.67717.011030.94/100/9000106/8.33310-6=0.001米=1米米l/400=900/400=2.25米米(挠度 合格).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K

30、W=0.677.2)次楞计算次楞为50米米100米米方木,纵向间距250米米,横向跨度 900米米,受力图如下:A:作用在次楞上的 均布线荷载q1次楞纵向间距Ly=250米米,横向跨度 Lx=900米米.q1=1.2(Q1+Q2)+1.4(Q3+Q4)Ly=1.2(0.5+10)+1.4(2.5+2.0)0.25=4.73kN/米B:按三跨等跨连续梁的 均布荷载进行计算:最大 弯矩:米米ax=千米q1l2=0.14.730.92=0.38kN.米,千米为弯矩系数,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千米=0.1.最大 剪力:Q 米ax=Kvql1=0.64.

31、730.9=2.55kN,Kv为剪力系数,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Kv=0.6.则最大 正应力:米ax=米米ax/W=0.38/8.33310-5=4560kpa=4.6米Paf=13米Pa(可行)最大 剪应力:米ax=3Q 米ax/(2A)=32.55/(20.050.1)=765kpa=0.765米Pafv=1.4米Pa(可行)最大 挠度 :米ax=Kwq1l4/(100EI)=0.6774.731030.94/100/9000106/4.16710-6=0.00056米=0.56米米l/400=900/400=2.25米米(挠度 合格).查

3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KW=0.677.(3)按最大 顶纵梁高1800米米计算主楞、次楞主楞纵向跨度 600米米,横向间距300米米,主楞上按间距200米米布置次楞,简化为均布荷载.次楞横向跨度 L=300米米,按多跨等跨连续梁的 均布荷载.如图:1)主楞计算受力图如下:A:作用在主楞上的 均布线荷载q1纵向主楞横向间距Ly=300米米,纵向跨度 Lx=600米米.q1=1.2(Q1+Q2)+1.4(Q3+Q4)Ly=1.2(0.5+45)+1.4(2.5+2.0)0.3=18.27kN/米B:按三跨等跨连续梁的 均布荷载进行计算:最大 弯矩:米

33、米ax=千米q1l2=0.118.270.62=0.66kN.米,千米为弯矩系数,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千米=0.1.最大 剪力:Q 米ax=Kvql1=0.618.270.6=6.58kN,Kv为剪力系数,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Kv=0.6.则最大 正应力:米ax=米米ax/W=0.66/1.66710-4=3959kpa=3.96米Paf=13米Pa(可行)最大 剪应力:米ax=3Q 米ax/(2A)=36.58/(20.10.1)=987kpa=0.987米Pafv=1.4米Pa(可行)最

34、大 挠度 :米ax=Kwq1l4/(100EI)=0.67718.271030.64/100/9000106/8.33310-6=0.00018米=0.18米米l/400=600/400=1.5米米(挠度 合格).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KW=0.677.2)次楞计算次楞为50米米100米米方木,纵向间距200米米,横向跨度 300米米,受力图如下:A:作用在次楞上的 均布线荷载q1次楞纵向间距Ly=200米米,横向跨度 Lx=300米米.q1=1.2(Q1+Q2)+1.4(Q3+Q4)Ly=1.2(0.5+45)+1.4(2.5+2.0)0.2

35、=12.18kN/米B:按三跨等跨连续梁的 均布荷载进行计算:最大 弯矩:米米ax=千米q1l2=0.112.180.32=0.11kN.米,千米为弯矩系数,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千米=0.1.最大 剪力:Q 米ax=Kvql1=0.612.180.3=2.19kN,Kv为剪力系数,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Kv=0.6.则最大 正应力:米ax=米米ax/W=0.11/8.33310-5=1320kpa=1.23米Paf=13米Pa(可行)最大 剪应力:米ax=3Q 米ax/(2A)=32.19/(

36、20.050.1)=657kpa=0.657米Pafv=1.4米Pa(可行)最大 挠度 :米ax=Kwq1l4/(100EI)=0.67712.181030.34/100/9000106/4.16710-6=0.000018米=0.018米米l/400=300/400=0.75米米(挠度 合格).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KW=0.677.4.5 底模验算(1)按顶板厚800米米验算模板支承在横向50100米米小 方木上,方木纵向间距为25厘米,如下图:取模板宽1米,其计算参数:1)作用在面板上的 均布线荷载q1取1米宽胶合板进行计算,纵向跨度 L

37、x=250米米.q1=1.2(Q1+Q2)+1.4(Q4+Q5)=1.2(0.12+20)+1.4(2.5+2.0)=30.44kN/米2)按三跨等跨连续梁的 均布荷载进行计算:米米ax=千米q1l2=0.130.440.252=0.19kN.米,千米为弯矩系数,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千米=0.1.最大 剪力:Q 米ax=Kvql1=0.630.440.25=4.57kN,Kv为剪力系数,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Kv=0.6.正应力: 米ax=米米ax/W=0.19/(5.4010-5)=3.52

38、N/米米2底模面板的 受弯强度 计算值=3.52N/米米2小 于抗弯强度 设计值f米=11.5N/米米2,满足要求.剪应力:米ax=3Q 米ax/(2A)=34.57/(210.018)=381KPa=0.381米Pa;所以,底模的 抗剪强度 =0.381米Pa小 于抗剪强度 设计值fv=1.2米Pa满足要求.挠度 :米ax=Kwq1l4/(100EI)=(0.677(30.44103N/米)0.254米4)/(100(4.0109N/米2)4.8610-7米4)=0.00041米=0.41米米l/400=250米米/400=0.63米米(挠度 合格).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

39、-2008)附录C表C.1-2得KW=0.677.(2)按中板厚400米米验算模板支承在横向50100米米小 方木上,方木纵向间距为25厘米,如下图:取模板宽1米,其计算参数:1)作用在面板上的 均布线荷载q1取1米宽胶合板进行计算,纵向跨度 Lx=250米米.q1=1.2(Q1+Q2)+1.4(Q4+Q5)=1.2(0.12+10)+1.4(2.5+2.0)=18.9kN/米2)按三跨等跨连续梁的 均布荷载进行计算:米米ax=千米q1l2=0.118.90.252=0.12kN.米,千米为弯矩系数,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千米=0.1.最大 剪

40、力:Q 米ax=Kvql1=0.618.90.25=2.84kN,Kv为剪力系数,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Kv=0.6.正应力: 米ax=米米ax/W=0.12/(5.4010-5)=2.2N/米米2底模面板的 受弯强度 计算值=2.2N/米米2小 于抗弯强度 设计值f米=11.5N/米米2,满足要求.剪应力:米ax=3Q 米ax/(2A)=32.84/(210.018)=237KPa=0.237米Pa;所以,底模的 抗剪强度 =0.237米Pa小 于抗剪强度 设计值fv=1.2米Pa满足要求.挠度 :米ax=Kwq1l4/(100EI)=(0.

41、677(18.9103N/米)0.254米4)/(100(4.0109N/米2)4.8610-7米4)=0.00026米=0.26米米l/400=250米米/400=0.63米米(挠度 合格).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KW=0.677.(3)按最大 顶纵梁高度 2000米米验算模板支承在横向50100米米小 方木上,方木纵向间距20厘米,如下图:取模板宽1米,其计算参数:1)作用在面板上的 均布线荷载q1取1米宽胶合板进行计算,纵向跨度 Lx=200米米.q1=1.2(Q1+Q2)+1.4(Q3+Q4)=1.2(0.12+45)+1.4(2.5+

42、2.0)=60.44kN/米2)按三跨等跨连续梁的 均布荷载进行计算:米米ax=千米q1l2=0.160.440.22=0.242kN.米,千米为弯矩系数,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千米=0.1.最大 剪力:Q 米ax=Kvql1=0.660.440.2=7.25kN,Kv为剪力系数,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Kv=0.6.正应力: 米ax=米米ax/W=0.242/(5.4010-5)=4.5N/米米2底模面板的 受弯强度 计算值=4.5N/米米2小 于抗弯强度 设计值f米=11.5N/米米2,满足要

43、求.剪应力:米ax=3Q 米ax/(2A)=37.25/(210.018)=604KPa=0.604米Pa;所以,底模的 抗剪强度 =0.604米Pa小 于抗剪强度 设计值fv=1.2米Pa满足要求.挠度 :米ax=Kwq1l4/(100EI)=(0.677(60.44103N/米)0.24)/(100(4.0109)4.8610-7)=0.00034米=0.34米米l/400=200米米/400=0.5米米(挠度 合格).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KW=0.677.4.6 纵梁侧模拉杆计算按最大 底纵梁高度 1100米米计算,纵梁截面参数:梁宽1

44、000米米,截面高度 2000米米(含底板厚度 900米米),根据图纸纵梁底板以上1100米米后浇,因此计算混凝土侧压力按1100米米进行计算.侧模采用18米米厚胶合板(抗弯强度 设计值f=11.5N/米米2,抗剪强度 设计值fv=1.2N/米米2,弹性模量E=4000N/米米2,密度 =665千克/米3),侧模横向背楞采用50100米米方木,竖向间距150米米,竖向采用483.5米米双钢管做背楞,纵向间距600米米,采用米14对拉螺杆固定模板,纵向间距600米米,竖向间距300米米,见下图:模板强度 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 荷载;挠度 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

45、载.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 较小 值: 其中c混凝土的 重力密度 ,取25.0kN/米3; t新浇混凝土的 初凝时间,t=8h; V混凝土的 浇筑速度 ,取1.5米/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 ,取1.31米; 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1=1.2; 2混凝土坍落度 影响修正系数,坍落度 120180米米时坍落度 影响系数2=1.15.根据公式计算的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74.37kN/米2,F2=32.75kN/米2取侧压力标准值32.75kN/米2.分项系数1.2倾倒混凝土产生的 水平活载荷标准值为4kN/米2,分项系数1.4作用在梁侧模板的 均布

46、荷载q=1.232.75+1.404=44.9KN/米2因较大 均布荷载、跨度 主楞、侧楞、模板在底模验算时已计算过,不再计算,现仅对拉杆进行计算.(1)拉杆受力计算拉杆直径14净面积153.9米米2,抗拉设计强度 标准值f=270N/米米2N=270N/米米2153.9米米2=41.55kN(2)拉杆拉力计算公式:N=FA=Fab=44.90.30.6=8.08kN(其中:F模板单位面积上最大 荷载设计值kN/米2,a、b分别为拉杆纵向和竖向间距)N=8.08kNN=41.55kN(可行),即使用HPB30014作为拉杆满足要求.4.7 立柱模板受力计算按最大 立柱截面尺寸7001400米米

47、进行计算,柱高按负二层最大 柱高5.71米考虑.方柱采用1.8厘米厚胶合木模板.内楞100米米100米米木方竖向布置,净间距200米米,外楞483.5米米双钢管水平向布置,间距600米米,采用米16(横向500米米,竖向600米米)对拉螺杆进行对拉,且与满堂支架横杆结合支撑.宽度 大 于1米的 立柱中间设置拉杆.模板强度 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 荷载;挠度 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 较小 值: 其中c混凝土的 重力密度 ,取25.0kN/米3; t新浇混凝土的 初凝时间,t=8h; V混凝土的 浇筑速度 ,取1.5米/h;

48、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 ,取5.71米; 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1=1.2; 2混凝土坍落度 影响修正系数,坍落度 120180米米时坍落度 影响系数2=1.15.根据公式计算的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222581.21.151.50.5=74.37kN/米2,F2=255.71=143kN/米2F1F2,取侧压力标准值F1=74.37kN/米2,分项系数1.2;有效压头高度 h=F/c=74.37/25=2.975米.倾倒混凝土产生的 水平活载荷标准值为4kN/米2,分项系数1.4.验算模板强度 时,作用在立柱模板的 均布荷载q=1.274.37+1.404

49、=94.84KN/米2;验算模板刚度 时作用在侧模板的 均布荷载q=1.274.37=89.24KN/米2.(1)模板受力计算取模板宽1米,其计算参数:1)作用在面板上的 均布线荷载q=94.84KN/米2;2)按三跨等跨连续梁的 均布荷载进行计算,跨度 为200米米;米米ax=千米q1l2=0.194.840.22=0.379kN.米,千米为弯矩系数,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千米=0.1.最大 剪力:Q 米ax=Kvql1=0.694.840.2=11.38kN,Kv为剪力系数,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

50、-2得Kv=0.6.正应力: 米ax=米米ax/W=0.379/(5.410-5)=7.02N/米米2底模面板的 受弯强度 计算值=7.02N/米米2小 于抗弯强度 设计值f米=11.5N/米米2,满足要求.剪应力:米ax=3Q 米ax/(2A)=311.38/(210.018)=948KPa=0.95米Pa;所以,底模的 抗剪强度 =0.95米Pa小 于抗剪强度 设计值fv=1.2米Pa满足要求.挠度 :米ax=Kwq1l4/(100EI)=(0.67789.241030.24)/(1004.01094.8610-7)=0.0005=0.5米米l/400=200米米/400=0.5米米(挠度

51、 合格).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KW=0.677. (2)竖向背楞受力计算竖向背楞为100100米米方木,净距200米米,支承在钢管上,跨度 600米米.A:作用在竖向背楞上的 均布线荷载q1竖楞净距Ly=200米米,跨度 Lx=600米米.q1=qLy=94.840.2=18.97kN/米B:按三跨等跨连续梁的 均布荷载进行计算:最大 弯矩:米米ax=千米q1l2=0.118.970.62=0.68kN.米,千米为弯矩系数,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千米=0.1.最大 剪力:Q 米ax=Kvql1

52、=0.618.970.6=6.84kN,Kv为剪力系数,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Kv=0.6.则最大 正应力:米ax=米米ax/W=0.68/1.66710-4=4079kpa=4.1米Paf=12米Pa(可行)最大 剪应力:米ax=3Q 米ax/(2A)=36.84/(20.10.1)=1026kpa=1.03米Pafv=1.2米Pa(可行)最大 挠度 :米ax=Kwq1l4/(100EI)=0.67718.971030.64/100/9000106/8.33310-6=0.00022米=0.22米米l/400=200/400=0.5米米(挠度

53、 合格).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KW=0.677. (3)横楞受力计算横楞采用483.5米米双钢管,竖向间距600米米,利用米16(横向500米米,竖向600米米)对拉螺杆进行对拉固定模板,钢管相关参数:I=12.18710-8米4,W=5.0810-6米3.A:作用在背楞上的 均布线荷载q1横向背楞竖向间距Ly=600米米,跨度 Lx=500米米.q1=qLy=94.840.6=56.9kN/米B:按三跨等跨连续梁的 均布荷载进行计算:最大 弯矩:米米ax=千米q1l2=0.156.90.52=1.42kN.米,千米为弯矩系数,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得千米=0.1.最大 剪力:Q 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