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营中学语文导学案朱光荣.doc_第1页
南营中学语文导学案朱光荣.doc_第2页
南营中学语文导学案朱光荣.doc_第3页
南营中学语文导学案朱光荣.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营中学语文导学案九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执笔:朱光荣 审核:朱光荣授课人:朱光荣 授课时间:2014.班级: 九(1) 姓名: 小组:课题:行路难 【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研讨,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 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2通过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学法指导】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借助注释,读准字音,并达到熟读成诵。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领悟诗歌情感。【知识链接】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逢大唐帝国的鼎盛时期,夙有“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抱负,渴望得到君王的赏识,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天宝元年,他42岁,经朋友举荐,受玄宗皇帝诏聘来到长安,准备大显身手,建立一番功

2、业。但是此时的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种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根本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因此,李白逗留宫中将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发落出来。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这便是行路难的写作背景。这是行路难三首的第一首,一般认为是天宝三载(744年)诗人退出朝廷之后、离开长安之前的作品。【学习流程】一、导(45分钟)(一)导入课题:唐玄宗时期,李白经朋友引荐到京城长安做了小官,这让李白很是郁闷,要知道他原想是辅佐帝王,成就伟业的。于是李白便常和朋友饮酒作乐,杜甫曾写诗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3、,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更不幸的是他得罪了当时权重一时的太监高力士,被迫离开长安,离开长安前,李白写下了三首行路难表达自己抑郁不平的心情,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其中的一首。(二)导入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通过自主研讨,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 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2通过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三)导入学法本节课的学习方法是: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借助注释,读准字音,并达到熟读成诵。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领悟诗歌情感。二、学(15分钟)(一)自学:(利用学法一完成目标二)1. 学生对照注释,疏通字词,理解诗的大意。2.读准字音和节奏。(二)互学:小组合作探究

4、(利用学法二完成目标一)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2 面对美酒佳肴,诗人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3 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4诗中借用哪些历史故事?有何作用?请你用成语或俗语写出此句中隐含的典故。5、诗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显然不同于其他的诗句,分析其独特之处及其表达效果。6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怎样的志向?这句中哪两个动词用得好,为什么? (三)赛学:畅所欲言(利用学法二完成目标一) 我从 这(几句)句诗中,读出了一个 的李白。 因为 。 示例:我从“停

5、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内心苦闷的李白。因为前面写到“金樽清酒”“玉盘珍羞”,如此美味佳肴,李白竟然食不知味,可见此时的诗人,心中充满着一种怀才不遇,人生失意的苦闷。三、析:全班交流评析 (10分钟) 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质疑纠错,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目标。四、练:(10分钟)(一)填空:1诗中表现诗人内心苦闷抑郁和感情激荡变化的四个动作是: 、 、 、 。2诗中暗示世路坎坷难行的句子: 、 。3诗中用历史典故表现诗人仍心存被起用的希望(表现人生遭遇变幻莫测的句子): , 。4诗中比喻人生道路虽然曲折,但是人生理想终会实现的句子: , 。5诗中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

6、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名句是: , 。(二)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三)理解: 1诗中采用“ ”和“ ”(限填四字)两个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 2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分析句中的“破”“挂”妙在何处?【自主反思】想起行路难这节课,至

7、今仍历历在目,对这节课,我体会最深的有如下几点:一、 找准背景介绍形象化、感情化和省时化的切入点。学生手中的资料上有林林总总的背景介绍,然而都是三言两语且晦涩难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为此我多方查阅资料,力求找到形象化、感情化的背景介绍。最后终于选定了如下介绍“唐玄宗时期,李白经朋友引荐到京城长安做了小官,这让李白很是郁闷,要知道他原想是辅佐帝王,成就伟业的。于是李白便常和朋友饮酒作乐,杜甫曾写诗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更不幸的是他得罪了当时权重一时的太监高力士,被迫离开长安,离开长安前,李白写下了三首行路难表达自己抑郁不平的心情,今天我们将

8、要学习的是其中的一首。”另外,在出示背景时,我采取直接出示法,即没有让学生读自己资料上的背景,直接在大屏幕上打出我找的这段背景,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走进文本研读诗歌。后来读到同行在网上的一段话更觉得自己这个环节的处理是正确的。这段话是这样写的:“虽然在上课时我已经尽量简略介绍依然感觉力不从心,冗长的背景导入让学生兴致全无,过大又作用有限的信息在反客为主排挤文本重要性的同时又侵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能将之简约化,寥寥数笔交代清楚,相信效果会好很多。”可见背景介绍省时的重要性。而要找准背景介绍形象化、感情化和省时化的切入点更重要。二、诗歌教学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理解诗句,体会感情。对于

9、这个环节我原来的设置是繁琐的讲解,结果占用了学生朗读和赏析的时间。后来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围绕我设计的问题分小组探究,师生共同评析,帮助学生理解诗人情感。如这首诗的教学中我主要提了如下几个问题“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2. 面对美酒佳肴,诗人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3. 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 4诗中借用哪些历史故事?有何作用?请你用成语或俗语写出此句中隐含的典故。” “5、诗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显然不同于其他的诗句,分析其独特之处及其表达效果。” “6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怎样的志向?这句中哪两个动词用得好,为什么?”由于问题由浅入深,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