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神经传导路下行传导路.ppt_第1页
系统解剖学神经传导路下行传导路.ppt_第2页
系统解剖学神经传导路下行传导路.ppt_第3页
系统解剖学神经传导路下行传导路.ppt_第4页
系统解剖学神经传导路下行传导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神经系统传导通路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廖 华2019.06,-2-,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 新纹状体黑质回路 苍白球底丘脑环路 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束,锥 体 系,运动(下行)传导通路,锥体外系,运动传导通路,锥体系,运动传导路: 上运动神经元 胞体 中央前回 中央旁小叶前部 轴突 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束 下运动神经元 胞体 脑神经运动核 脊髓前角 轴突 脑神经 脊神经,椎 体 系,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8对躯体运动脑神经核 一般双侧支配 特殊面神经核下半 舌下神经核 对侧支配!,-7-,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展神经核,面神经核上部,舌下神经核,疑核

2、,副神经核,面神经核下部,-8-,面神经核下半 颊肌、口轮匝肌 舌下神经核 舌肌,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纤维,面神经核上瘫 面神经核下瘫 舌下神经核上瘫 舌下神经核下瘫,锥 体 系pyramidal system,下运动神经元 皮质核束 眼外肌咀嚼肌 上运动神经元 内囊膝部 面肌、咽喉肌 锥体束 脑运动神经核 舌肌 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 前部和附近区域的皮质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束 锥体交叉 四肢肌 内囊后脚 大脑脚底皮质脊髓前束 脑桥基底 在脊髓内逐节交叉 躯干肌 脊髓前角 运动细胞,下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损伤后临床表现,病理反射,锥体外系,概 念 锥体系以外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传导径路,锥

3、体外系,一、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额顶叶 新纹状体 大脑 苍白球 皮质 4、6区 腹前核、外侧核 内囊 此环路对发出锥体束的皮质运动区有反馈调节,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二、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皮质脑桥纤维 脑桥臂交叉 额枕颞叶 脑桥核 小脑皮质 大脑 皮质 4、6区 背侧丘脑 结合臂 (腹前、外侧核) 红核 交叉 齿状核 红核脊髓束 交叉 脊髓前角细胞,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三)新纹状体黑质回路 自尾状核和壳发出纤维,止于黑质,再由黑质发出纤维返回尾状核和壳。黑质神经细胞能产生和释放多巴胺,当黑质变性后,则纹状体内的多巴胺含量亦降低,与Parkinson

4、病(震颤麻痹)的发生有关。 (四)苍白球底丘脑环路 苍白球发出纤维止于底丘脑核,后者发出纤维经同一途径返回苍白球,对苍白球发挥抑制性反馈影响。一侧底丘脑核受损,丧失对同侧苍白球的抑制,对侧肢体出现大幅度颤搐。,皮质脊髓束: 躯体运动 红核脊髓束: 兴奋屈肌 前庭脊髓束: 兴奋伸肌 网状脊髓束: 躯干四肢近端肌的运动控制 顶盖脊髓束: 兴奋对侧颈肌,抑制同侧颈肌 内侧纵束: 调节眼球运动与头部姿势,锥体外系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为锥体系的随意运动做准备; 2)调节肌张力; 3)维持躯体的运动姿势; 4)与随意运动相伴随的不自主运动有关; 5)对下运动神经元的反射起控制作用。当其发生病变时直接间接

5、影响到随意运动,产生各种临床症状: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症候群和肌张力减低-运动增多症候群两大类。而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则属于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症候群的锥体外系疾病。,病例分析、思考,病例1: 女孩,5岁,突然发烧39.5,伴腰痛两天。第三日早晨不能下床,左侧下肢不能活动。检查发现:头、颈、双侧上肢和右侧下肢无运动障碍,左下肢完全瘫痪,左腿肌张力降低,膝和跟腱反射消失。三周后左侧大腿能够屈收,并能伸膝,但其它运动未见恢复。1个月后,左足肌、小腿肌和大腿后群肌松弛,明显萎缩。无其它任何感觉障碍。,。,病例2: 男,24岁,背部被刺伤,立即跌倒,两侧下肢不 能运动。数日后右腿稍能活动。1周

6、后右下肢几 乎完全恢复了运动,但左下肢完全瘫痪。检查发 现:左下肢无随意运动,腱反射亢进,Babinski 征阳性;右侧躯干胸骨剑突水平以下和右侧下肢 痛、温觉丧失,但左侧痛、温觉正常;左侧躯干 剑突以下和左侧下肢触觉减弱,右侧触觉未受影 响;左下肢位置和运动觉丧失,右下肢正常。,病例3: 男,65岁,突然昏迷数小时,意识恢复后,不能说话,右侧上、下肢不能运动。数日后,舌仍活动不灵活,但可以说话。数周后,检查发现:右侧上、下肢痉挛性瘫痪,肱二头肌腱、跟腱和膝跳反射亢进,腹壁反射消失,Babinski征阳性,无肌萎缩;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左侧舌肌明显萎缩;全身痛温觉正常;身体右侧位置觉、运动觉、

7、振动觉和两点辨别性触觉完全丧失,但面部正常。,病例4: 某患者,男,46岁,左侧半身瘫痪,看东西有两个像。经检查发现:左侧上、下肢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无肌萎缩,左侧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消失,Babinski征阳性;右眼向内斜视,不能外展,左眼运动正常;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舌肌无萎缩;全身感觉正常,未见其它异常。,病例5: 男,62岁,在观看足球比赛中突然晕倒,意识丧失2天。意识恢复后,右侧上、下肢瘫痪。6周后检查发现:右侧上、下肢痉挛性瘫痪,腱反射亢进;发笑时,口角歪向左侧,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舌肌无萎缩;整个右侧半身感觉障碍,痛觉尚存在;瞳孔对光反射正常,但患者两眼视野右侧半缺损。其

8、它无明显异常。,病例6: 某男性患者,58岁,三年前手和头部有不自主的震颤,运动和说话均较困难,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检查结果如下:静止时手和头部有小幅度震颤,四肢肌张力增高;面部无表情;运动和说话均弛缓而困难;其它未见明显异常。,病例7: 某患者,男,69岁,2个月前中风,现在检查发现:张口时下颌骨偏向左侧,发笑时口角歪向左侧,但双眼仍能闭合;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舌肌无萎缩;右侧上、下肢痉挛性瘫痪;左侧面部皮肤感觉障碍,但躯干四肢感觉正常。,病例8: 某患者,男性,50岁,半月前突然眩晕、呕吐,随后出现一系列感觉运动障碍。经检查发现:右侧上、下肢瘫痪,肌张力增高,髌反射和肱二头肌反射均亢进,Babinski征阳性;左侧额纹消失,睑裂变宽不能闭合,口角偏向右侧;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舌肌无萎缩;左眼外展运动困难,出现内斜视;左侧面部和右侧面部均有痛温觉障碍;右侧躯干四肢的痛温觉、触压觉、精细触觉和被动运动觉均消失;患者常感觉眩晕、恶心,并伴有眼球震颤;左侧上下肢共济失调。,病例9: 某患者,女性,43岁,数日前突然昏迷,意识不清,现意识已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