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3年高考历史 各地模拟分类汇编 史学的转型 华东师大版_第1页
上海市2013年高考历史 各地模拟分类汇编 史学的转型 华东师大版_第2页
上海市2013年高考历史 各地模拟分类汇编 史学的转型 华东师大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史学的转型1(2013上海闸北一模15)“历史是什么?”古往今来,人们做了各种思考,梁启超的回答最可能是() a. 口耳相传的传说 b. 经过调查与研究的纪事 c. 全体国民的故事 d. 国民意志之外的客观存在【答案】c2(2013上海普陀一模33)梁启超曾经这样写道:“孟子常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这句话可以说是代表旧史家之共同观念。我们平心一看,几千年中国历史,是不是一治一乱的在那里循环?何止中国,全世界只怕也是如此。埃及呢,能说现在比三十王朝的时候进化吗?印度呢,能说现在比释迦牟尼出世的时候进化吗?又如汉、唐、宋、明、清各朝政治比较,是否有进化不进化之可言?所以从这方面找进化的论据,

2、我敢说一定全然失败完结。”在这里,他想要强调的是()a前世胜于当代,昨天胜于今天,历史在倒退b治乱论比进化论更适合解释某些历史c一治一乱的史观适用于古代也适用于当代d古代史学观点通常有史实作为立论基础【答案】b项3分,c、d项1分,a项0分3(2013上海嘉定一模35)“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这话听来好像很对,没有材料你出什么货?没有史料你写什么历史?但深入追寻一下,也是有问题的。所以,不是一分材料出一分货,而是同一分材料在不同人的脑袋里,在不同时代的人的脑袋里可以出好多分货。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基础 b史料解读当遵循逻辑性c史料蕴

3、含信息有多寡之分 d史料解读具有主观差异【答案】d4(2013上海黄浦一模30)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中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述。”作者在此想要说明的是()a文字史料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能客观地反映历史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够真实地反映历史【答案】a5(2013上海虹口一模31)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记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前者比较的变动少,后者则时时变

4、动。”作者是要表达()a历史学是人类有选择地记录的结果b历史学是历史学家不断解释解读的结果c历史学会因人类认识增长和史观变化而变动 d历史学就是历史本身的一次次复原重现【答案】c项3分,a、b项1分,d项0分6(2013上海虹口一模32)刘知几说“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 梁启超说: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家必探察“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这种变化从历史来看最能说明()a传统史学和新史学都很注重历史学的社会功能b历史学的变化根本在于社会文明进程发生变化c中国新史学

5、产生完全是西方历史学传入的影响d梁刘之区别主要在于史学发展的宗旨不尽不同【答案】b项3分,a、d项1分,c项0分7(2013上海虹口一模14)学者罗志田在复活往昔的历史想象中说:“历史想象是一种有凭据的再创造,却不是创作;它必须从已获得的历史知识那儿下手,也只能在已知历史事实所提示的范围里驰聘就像杜甫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所表述的那样,雪岭千秋浩浩茫茫,却依然需要一扇窗户以为其范围,否则便不成图景;反过来说,随尺寸之窗,而千仞之心,四时之雪尽纳其间,可供挥洒的天地,也不可谓不大。”其主要观点是()a历史事实必须经由历史想象展现 b历史过程离不开历史想象来充实c历史想象必须依托历史事实为据 d历史想

6、象和历史事实可纵横联系【答案】c8(2013上海奉贤一模27)以下对反映历史题材的照片和绘画史料价值的判断中,正确的一项是()a照片是科技产品,不会造假,是过去的真实翻版b绘画是画家所作,只要不虚构,便是过去的重现c照片和绘画若非为当时人留下的作品,都不可信d照片和绘画都不等于过去,而是通往过去的路径【答案】d9(2013上海闸北二模32)思想文化内容能反映社会发展状况,并且两者的变化常常相协调。这一观点与近代中国史学转型最一致的是()a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的转型 b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型c民族危机向民族解放的转型 d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答案】a项3分,b、c项1分,d项0分10(201

7、3上海闸北二模30)马克布洛赫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他意在强调历史研究应()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答案】c11(2013上海普陀二模34)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所著新全球史中文版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19世纪下半叶,受进化论和科学分类学的影响,西方史学家倾向于把世界各民族分为不同类型,并孤立考察各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不同名目的文明史在世界史著作中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以后,随着相对论的传播,西方史学家的注意力向不同民族和地区之

8、间的相对性和关联性转移,体现全球互动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对材料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a西方近代史学发展与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密切相关 b西方近代的史学发展由片面不完善走上全面完善 c在相对论基础上产生的全球史观比原先文明史观科学 d全球史观应该成为当今研究世界历史的唯一科学方法【答案】a项3分,b、c项1分,d项0分12(2013上海闵行二模34)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

9、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较为恰当的是()a帝国主义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b中国自身特点是决定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主导因素之一c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d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研究应注重从内外双重因素综合展开【答案】d项3分,a、b项1分,c项0分13(2013上海闵行二模18)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但现行的历史教育,把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a文明史观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d革命史观【答案】b14(2013上海虹口二模31)口述历史多以面对面采访的形式进行,被访者

10、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较为放得开,较少顾忌和约束,不会像书面文字那样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而且许多问题都是随机提出的,需要被访者马上回答。关于口述历史,何兆武先生曾经做过非常精辟的论断,认为它“往往比当事人的回忆记录更有价值”。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口述历史就是直接采访互相问答或当事人的回忆录b史家与当事人面对面采访问答的信息更具有真实性c面对面采访会更大可能防止当事人对历史涂脂抹粉d当事人回忆录和对当事人的采访记录都有历史价值【答案】b项3分,c、d项1分,a项0分15(2013上海虹口二模1)学者杨奎松曾说:“历史研究有点像刑警破案,通过种种蛛丝马迹,深入发掘拓展,找到更多的线索,运用逻辑分析和推理

11、,把所有能够掌握到的历史碎片串连拼合起来,最后组成一张相对完整的历史过程图,弄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发生的经过情形以及原因何在等等,从而揭示一个过去不为人所知,或者被人误读的历史秘密。”这是说()a历史研究是察觉未知的秘密 b历史研究是获得历史真相c历史研究是拼接历史与现实 d历史研究是追索历史原因【答案】b16(2013上海崇明二模10)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历史时代进行划分是历史研究的内容之一。有历史学家将中华民国成立前的中国历史划分为“域内文明的成人时代”“中华民族文化的蜕变时代”“中国民族的争存时代”“东西文明的接近时代”四个时代,下列各项中最有可能成为其分期依据的是()a农耕文

12、明的演进b不同文明的交流c中央集权的加强d西学东渐的深入【答案】b17.(2013上海长宁、嘉定二模26)梁启超对“史学革命”所做的贡献,不包括()a批判旧史学,反对把史书写成帝王谱牒b强调借用西方学说探讨社会进化之理论c提出研究历史要探求历史发展规律d强调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历史【答案】d18.(2013上海松江三模30)汉武帝“独尊儒术”、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当前的“孔子热”。以下各项中,能够比较恰当的解释孔子“命运”的史学观点是()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13、”【答案】a19.(2013上海浦东三模31)“十口相传为古”、“路上行人口似碑”、“网络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这说明口传资料()a较文献记载更有价值b是早期史料唯一形式c与碑文具有同样价值d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答案】d项3分,b、c项1分,a项0分20(2013上海虹口三模5)有位学者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历史家”、“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史学家因其个人立场、文化背景不同,因而对历史的解释会不同 b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历史学家,可以不凭借史料而加以说明、解释 c历史著作的编撰,其客观性、科学性是否存在和真实而令人怀疑 d历史学家凭其掌握的资料

14、,阐释历史事件因果而重建历史的真相【答案】a21(2013上海虹口三模15)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表2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表2类别成都(%)北京(%)衣食住宿6823书籍教育2332娱乐享受945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部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答案】c22(2013上海浦东一模37)“最古老的猎豹”(10分) 2012年8月21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刊登了一篇撤稿声明:“最古老

15、的猎豹可能来自中国”说法不成立。发此声明的是中国学者,撤回的论文是一种上新世晚期的猎豹,并论猎豹的系统演化,这位学者是该文的第二作者,第一作者是一位丹麦动物学家。调查发现中国学者研究所依据的化石来自化石贩子,“那个贩子告诉他,化石标本出自和政县的哪个地层里,他就以为是了”。事实上那里的黄土里并没有这类化石;当事人后来承认化石经过石膏修补,也承认没有将化石部分和石膏修补部分区别开来最诡异的是,论文第一作者竟然没有亲眼看到过化石标本。材料摘自中国青年报问题:(1)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两位研究者主要存在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6分)(2)作为史学研究者,要撰写出信史,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4

16、分)【答案】(1)(6分)水平1:(6分)解题思路:一是证据,历史研究需要证据,且是多重证据,对证据要进行辨伪(要真实);二是关注证据与结论关系,研究者没有亲历考查证据,在证据不充分时轻率结论。本案两位研究者依据的证据不真实(史料有伪造的嫌疑,并掺杂了个人的主观色彩),不够充分(或历史研究需进行多重印证),当事人没有对史料进行实地、多角度的全面考察,就轻下结论,违背了史学研究的基本规范。第二位作者做出撤稿声明,从历史研究者角度应该提倡。可酌情给分。水平2:(4分)研究者没有对史料进行甄别和实地考证(2分),中国学者仅凭借化石贩子的一面之词得出结论(1分),第一作者在没有亲眼看过材料的情况下做出

17、判断,过于随意。(1分)其他答案:0分(2)史才,即编纂史书、叙述史事的能力;史学,即丰富的史料、渊博的知识;史识,即独到的见解和秉笔直书的精神;史德,即坚守职业道德、心术端正。(4分)23(2013上海静安一模40)新史学革命1901年,新史学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在清议报发表过渡时代论,其中说:“今日之中国,过渡时代之中国也”。(过渡时代)“语其大者,则:人民既愤独夫民贼愚民专制之政,而未能组织新政体以代之,是政治上之过渡时代也;士子既鄙考据词章庸恶陋劣之学,而未能开辟新学界以代之,是学问上之过渡时代也;社会既厌三纲压抑虚文缛节之俗,而未能研究新道德以代之,是理想风俗上之过渡时代也。”试从政治、

18、经济、文化等角度简述梁启超所提及 “过渡时代”的特征在“新史学”中的反映。(12分)【答案】“过渡时代”的特征“新史学”中的反映。专制制度的危机和民主运动的兴起的孕育变传统史学以皇族王朝为重心为新史学以国民群体为重心商品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市民集团的壮大变传统史学为帝王个人提供借鉴为新史学以全体国民为读者对象儒家思想受到冲击,西方启蒙思想和进化论的影响变传统的复古循环史观为新史学的历史进化史观分层评价:最高层次:新史学的特点反映全面,且在“过渡时代”中找到相应的“特征”(1012分)中间层次:新史学两方面特点,且在“过渡时代”中找到相应的“特征”(59分)较层次:新史学一方面特点,且在“过渡时代”中找到相应的“特征”(34分)最低层次(02分)24(2013上海嘉定一模41)历史的功能(25分)对于历史的功能,不同的人作出了不同的回答: 材料一 描绘人类天才和风尚,能起教育作用,能劝人热爱道德、文化技艺和祖国的事件;构成民族精神特点的东西。伏尔泰 材料二 通过讲述过去,历史使他们能够判断未来;使他们从其他的时代和民族的经历中受益;使他们成为合格的行动的裁判官和人的设计者。托马斯杰弗逊 材料三 以求天下之理,必博观历朝掌故沿革得失,证以泰西、希腊、罗马诸史以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