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计48分。)1.诗经小雅斯干中载:“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形成上述历史现象的制度性因素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科举制2.西周甚至春秋早期,不但各诸侯国与周王朝之间,就是一些相距遥远的诸侯国之间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不唯如此,铭文和文字制度等也随着器物本身与工艺技术流往分封各地。这种现象说明周 ( )a分封制促进了文化交

2、流与认同 b通过文化软实力加强中央集权c官营手工业工艺精湛产品精美 d实现了国家统一进而文字统一3.大约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尚书禹贡是特别推崇夏禹,将当时国人的已知世界划分为特色迥异的九州,认为大禹曾走遍九州,接受了各州的朝贡特产。这些观点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 ( )a要求“克己复礼” b主张推行郡县制c力求“公天下” d渴望国家的统一4.从中国整个科举制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唐代的科举制尚处于早期和探索阶段。当时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根据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度 ( )a没有体现社会的相对公平性 b世家

3、大族仍然控制着选官权c一定程度地保留了前代遗风 d缺乏信度无法得到社会认可5.唐人刘知几在史通(我国首部史学评论专著)中谈到:“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有国有家者,其可阙之哉!”这里刘知几意在强调史学的 ( )a社会意义 b研究原则 c客观对象 d主观态度6.北宋时期,四千多犹太人来到中国,驻留繁华的东京汴梁(开封)。宋朝皇帝给其头领赐姓为赵,其随从亦渐改中国姓:“列维”演化为“李”姓;“亚当”演化为“艾”姓等,最后形成了“七姓八家”他们世代与汉人通婚。据此比较合理的推论是 ( )舒中高二期末历史 第1页 (共6页)a当时“三教合一”现象的出现促进了中外民族的融合b海上

4、“丝绸之路”成为宋及其后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c东京繁荣的商品经济和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外来移民d犹太移民逐渐接受了中国的宗法观念并呈现汉化趋势7. 南宋降臣程钜夫上书元世祖“今欲正名分、省冗官,宜罢诸处行省”。长期生活在原金统治区的王恽也认为“既远阙廷,岂容别置省府?不可为法”。上述言论的真实目的是( )a坚持实行郡县制 b维护汉族地主利益c反对推行行省制 d解决宋朝积贫积弱8. 清初,归顺州(今广西靖西县)实行“改士归流”,帝国统一的文教制度科举制度随之推行,基层权势阶层逐渐实现由土司头目向功名人士的递变。新兴功名人士阶层不仅参与兴建庙宇等公共事务,还在家族内部创造出书写祖先谱系的新传统,发展壮

5、大后的他们进而还重构了地方历史。这反映了 ( )a中央集权的加强促进了边疆文明的发展b随着国家统一儒家思想渗透到边远地区c改土归流将宗法制推向了少数民族地区d科举制度根本改变了边远地区社会阶层9. 西汉氾胜之书记载了 “强土弱之”、“弱土强之”的办法,即过于坚硬的土壤(强土),可以在开春时犁过,然后再耙,等上面草长起来,再翻一遍,下过小雨之后,又再犁过,使土里不见硬块为止。据古农书上说:“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材料意在强调农业生产应该注重 ( ) a因地制宜 b适时播种 c精耕细作 d使用绿肥10. 1983年8月25日,位于广州象岗山的西汉南越文王墓正式开始发掘。这是岭南地区迄今发现的规模

6、最大、保存完好、随葬品最丰富的一座汉代彩绘壁画石室墓。其中出土文物多达一千多件(套)它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曾被列为中国重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在发掘的过裎中,考古人员不可能看到 ( )11. 据史料记载:今(唐代)所货木棉,特其细紧者尔。当以花多为胜,横数之得一百二十花,此最上品。海南蛮人织为布,上出细字,杂花卉,尤工巧,即古所谓白叠布。这一记载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 )a.棉布成为人们主要衣料 b.纺织工艺技术水平较高 c.棉纺织业代替了丝织业 d.纺织领域吸收外来技术12. 苏轼在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道:“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材料中

7、的“水车”指的是下图中的 ( ) 13. 下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现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是北宋最早发行纸币的直接史料b说明北宋时期已经废除郡县制度c有力佐证了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d体现了北宋活字印刷的高超水平14. 明清时期,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汉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剧增17倍,外来人口构成了市民的主体。出现了“此地从来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的现象,这说明 (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城市化 b古代城市崛起依赖于水陆交通c汉口成为当时重要的商业城镇 d“农工商皆本”思想得以贯彻15. 下表反映了清

8、朝前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状况。相对于明朝,其突出变化是 ( )地区直隶江苏江西福建台湾广东陕西四川云南行业采煤业丝织业制瓷业制烟业制茶业制糖业丝织业造纸业制盐业冶铜业a发展缓慢 b地位提高 c不平衡性 d范围扩大16.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文明“象征”,两千年前是丝绸,一千年前是瓷器,五百年前是茶叶。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 )a.小农经济结构不断变化 b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c“丝绸之路”始终畅通 d海外贸易的丰厚利润17.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伦理合二为一是先秦儒学的特质。下列思想中能体现这一特质的是( )a“祸,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b“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c“

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d“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18. 宋代是妇女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北宋苏轼笔下尚有“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的描述,而到了南宋“妇女裹脚”“贞洁牌坊”等现象却比比皆是了。造成宋代女性地位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b传统宗法观念的发酵c小农生产的客观需要 d城市商业发展的影响19. 元代郭居敬辑选民间二十四个孝行故事编成二十四孝的启蒙读物,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元曲伦理剧也寓教于乐,如晋陶母剪发待宾褒扬诚信道德、赵氏孤儿大报仇赞颂忠良仁义、看钱奴买冤家债主挞伐贪财嗜利等

10、。这些都反映了元代 ( )a文学艺术以教化为主要追求 b儒学的理论系统取得新突破c儒学地位依赖民间力量维护 d儒家伦理走向通俗化普及化20. 顾炎武在曰:“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已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材料体现了顾炎武治学的真正目的是 ( )a明道救世 b经世致用 c格物致知 d知行合一21.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c文化专制的加强 d理学的思

11、辨晦涩22.九章算术的编纂者认为,“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科技偏重于 ( )a实验性 b理论性 c多元性 d实用性23. 北宋地理学家朱彧萍洲可谈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材料强调了古代中国在生产实践中 ( )a运用专业知识总结相关生产经验 b注重经验积累与科技运用相结合 c努力使客观常识与主观认识并重 d依赖天象观测与生活经验的总结 24. 包公戏是戏剧舞台上的艺术典型。京剧形成后,包公戏出现了复杂面貌,既有

12、铡驸马时的铁面无私、主持正义的清官形象,也有用打龙袍代替打皇帝维护君主尊严的卫道者形象。这种现象说明 ( )a历史上的包公具有多重性格,符合封建社会的官场需要b中国古代戏曲发源于原始歌舞,因而京剧形成歌舞并重c包公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爱戴,体现社会向往司法公正d京剧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一定程度地能够反映社会现实二、材料解析(本大题共3小题,第25小题12分,第26、27小题各20分,计52分。)25. (12分)2017年底,网络传出“卫青、霍去病退出初中历史教材”的事件,进而再次引出“岳飞、文天祥、卫青、霍去病等人是不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的话题。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史实谈谈你的看法,并加以论

13、证。(观点明确,逻辑合理,史证结合 )26. (20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

14、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10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4分)27.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