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基础.ppt_第1页
Linux操作系统基础.ppt_第2页
Linux操作系统基础.ppt_第3页
Linux操作系统基础.ppt_第4页
Linux操作系统基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嵌入式LINUX基础,LINUX,shell的作用,操作系统与用户进行交互操作的界面 提供脚本语言编程环境,方便用户自动批量处理大量的工作任务,shell的种类,bash(Bourne Again Shell) 类似DOS命令 大部分linux发布版都默认使用bash csh(C Shell) 语法类似C语言 Sun操作系统的默认shell ksh(Korn Shell) AIX操作系统默认的shell tcsh 商业常用的shell,帮助文档,man ls info ls -help或-h部分命令支持,通配符,* 通配符:匹配任意多个任意字符 ?通配符:匹配任意一个字符 通配符:匹配

2、中的任意字符。 abc匹配abc中的任意字符 !abc 匹配除abc之外的任意字符 a-z 匹配所有小写字符 0-9 匹配所有数字 .,; 匹配句点,逗号和分号 通配符: 可用来扩展任意字符。 echo abc,d,e输出abc abd abe ls abc,d,e等价于ls abcde,bash基本操作,命令行编辑 用户名主机名 目录提示符 提示符:root用户#,普通用户$ rootlocalhost # Tab键 命令补全,档案补全 按一下Tab自动补全,按两下Tab列出所有重复文件 Enter键 执行命令 如果一行要执行多条命令,请用分号分隔,命令别名,alias,alias 设置或列

3、出命令别名 alias la=ls a alias clr=clear unalias 取消命令别名 unalias la,命令历史与命令重复,history 显示命令历史列表/.bash_history 上下键 选择历史命令 ! 执行上一个命令 !n 重复第n个历史命令 !string 重复以string开头的历史命令,LINUX系统,shell 环境配置文件,/etc/profile:全局环境配置文件,用户登录时读取该文件并从/etc/profile.d目录中搜集shell的设置 /etc/bashrc:全局bash配置文件,启动bash时该文件被读取 /.bash_profile:单个用

4、户环境配置文件,用户登录时读取该文件并执行用户的.bashrc文件 /.bashrc:单个用户bash配置文件,用户登录时以及每次打开新的bash时读取该文件 /.bash_logout:用户退出系统或退出bash时,执行该文件,/etc/profile、/etc/profile.d/*,进入与退出系统,关机 shutdown h now立刻关机 Shutdown h +1-1分钟以后关机 init 0 halt立即停止系统,需要人工关闭电源 Poweroff-立即停止系统,并且关闭电源 重新启动 reboot init 6 注销 Logout/exit,常见设备,使用设备的命令,查看设备 d

5、f 软盘 mount /dev/fd0 /mnt/floppy(加载软驱) umount /mnt/floppy(卸载软驱) 硬盘 mount t vfat /dev/hda1 /mnt/windows umount /mnt/floppy CD-ROM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umount /mnt/cdrom,显示命令,ls 详细信息 -l 所有文件 -a:显示所有文件,包括以.开头的文件(即隐含文件) -A:不列出.和. 蓝色表示目录,绿色表示可执行文件,红色表示压缩文件,浅蓝色表示链接文件,灰色表示其它文件,目录结构,在linux中,目录是一个层次(或树

6、状结构),根是所有目录的起始点,根目录主要有以下子目录 /bin:包含二进制文件,即可执行程序,这些程序是系统必需的文件 /sbin:也用于存储二进制文件,只有超级用户root才可以使用 /etc:存放配置文件,如passwd,inittab等 /boot:系统引导时使用的文件,系统重要的内核vmlinux就放在该目录下 /dev:存放设备文件,用户可以通过这些文件访问外部设备 /lib:存放程序运行时所需要的库文件 /tmp:存放各种临时文件 /media:安装软盘,光盘,u盘的挂载点 /mnt:临时挂载点,目录结构,/root:超级用户的个人主目录 /home:普通用户的个人主目录,每个账

7、户会在此建立一个家目录 /opt:与系统相关的第三方协作软件包目录 /lost+found:当系统发生错误时,将一些遗失的片段放置在该目录下 /proc:是一个虚拟目录,存放当前内存的映像,由内核自动产生 /sys:和/proc类似,也是一个虚拟目录,记录核心相关信息 /srv:系统服务程序目录 /usr:该目录的空间比较大,用于安装各种应用程序 /var:存放一些会随时改变的文件,列出目录下的内容,ls -l 文件类别:“-”表示普通文件,“d”表示目录,“l”表示符号链接,“c”表示字符设备,“b”表示块设备 文件权限 链接数 文件拥有者 文件所属组 文件大小 文件创建/修改时间 文件名,

8、文件路径,路径符号 / 根目录 用户目录 . 当前目录 . 上一级目录 执行命令搜索路径 要指定命令的搜索路径,如:./command或/command。 系统默认是到PATH环境变量所指定的路径搜索命令,因此PATH所指定的路径下的命令可以直接执行,如:cd或ls。 当前目录下的命令要用./command来执行,指定搜索路径为当前目录,复制命令,cp 拷贝一个目录当中所有的文件 cp /etc/*.* 目标文件夹 拷贝一个目录当中所有的文件和文件夹 cp R /etc 目标文件夹 覆盖目标文件并且不提醒 -f 提示用户确认 -i,移动和删除命令,mv 交互式询问 -i 强制覆盖不提醒 -f

9、rm 递归处理 -r 交互式询问 -i 强制删除不提醒 -f,操作目录命令,mkdir 创建目录 mkdir a mkdir p A/a rmdir() 删除空目录 rmdir a rmdir p A/a cd 切换目录 pwd 显示当前目录,备份与压缩命令,tar 主选项 -c 创建 -x 释放 -t 显示 辅助选项 -f 后面跟归档文件名字 -z 压缩/解压缩 -v 显示执行过程,tar命令,把/home下的文件和子目录(包括隐含文件和目录)备份到a.tar中 tar cvf a.tar /home 把/home下的文件和子目录备份到a.tar中,并且用gzip压缩 tar czvf a.

10、tar.gz /home 从a.tar.gz文档中恢复数据 tar xzf a.tar.gz /home,搜索档案或目录,which 查看可执行档案的位置 # which ls whereis 查看档案的位置 # whereis b/-m ls locate 配合资料库查看档案位置 # locate ls # updatedb find 搜索档案 # find / -name “ls # find / -name profile | xargs grep umask,用户管理,Linux下的用户分为3类 超级用户:root,具有一切权限,只有在系统维护或其它必要情形下才用超级用户,以避免系统出

11、现安全问题 系统用户:Linux系统正常工作所必需的内建的用户,系统用户不能用来登录,比如bin,adm,lp等用户 普通用户:是为了让使用者能够使用系统资源而建立的,大多数用户属于此类 每一个用户都有一个数值,成为UID,超级用户的UID为0;系统用户的UID一般为1-499;普通用户的UID为500-60000之间,与用户有关的命令,userdel 删除用户 Userdel zhangsan Userdel r zhangsan(删除用户zhangsan,并将用户主目录下的文件全部删除) useradd 添加用户 Useradd zhangsan passwd 修改用户口令 Passwd

12、zhangsan(修改用户zhangsan的密码) Passwd -d zhangsan(删除用户zhangsan的密码) Passwd -l zhangsan(暂停用户zhangsan) Passwd -u zhangsan(恢复用户zhangsan) su 以其他身份登陆 su zhangsan:root-非root su 回车:非root-root,组的管理,Linux中的组有以下分类: 系统组是Linux系统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在安装系统或新软件时会自动创建系统组 标准组-标准组可以容纳多个用户,组中的用户都具有该组的权限 一个用户可以属于多个组,用户所属的组又可以分为: 基本组-用户所

13、属组的第一个组,基本组在/etc/passwd中指定 附加组-其他组称为附加组,附加组在/etc/group中指定 属于多个组的用户所拥有的权限是组权限的和,与组有关的命令,groupadd 添加组 Groupadd group1 Groupadd g 1000 group1(添加一个组,组ID为1000,组名为group1) gpasswd Gpasswd group1(修改group1的密码) Gpasswd a user1 group1(将用户user1添加到组group1中) Gpasswd d user1 group1(将用户user1从组group1中删除),账号系统文件,Linu

14、x采用纯文本文件来保存账号信息,主要有以下文件: /etc/passwd-存储用户基本信息 /etc/shadow-存储经过加密的密码 /etc/group-存储组的基本信息,/etc/passwd文件,账号名称 密码 UID GID 个人资料 主目录 shell,/etc/shadow文件,用户名 密码 密码字段为“*”表示用户被禁止登录 为“!”表示密码未设置 为“!”表示密码被锁定 最后一次修改时间 两次修改口令允许的最小天数 多少天后必须修改口令 从系统提前警告到口令正式失效的天数 口令过期多少天后,该账号被禁用 口令失效的绝对天数(从1970-1-1开始计算),/etc/group文

15、件,组名: 组的密码: GID: 组成员,改变文件或目录的访问权限命令,chmod 改变文件或目录的访问权限 chgrp 改变文件或目录所属的组 chown 改变文件所有者或组 umask 创建文件的默认权限 可在profile或bashrc的配置环境内修改,chmod命令,chmod用户和组:u-文件拥有者;g-文件所属组;o-其它用户 权限:r(4)-读权限;w(2)写权限;x(1)执行权限(对于目录来说,表示切换到该目录) chmod o+w a.txtch chmod u=rw,g=rw,o=r a.txt chmod 664 a.txt 等价于chmod u=rw,g=rw,o=r

16、a.txt,chown命令,chown:改变文件或目录的拥有者或所属组 把文件a.txt的拥有者改为root用户 chown root a.txt 把文件a.txt的拥有者改为root用户,同时所属组改为root chown root:root a.txt 把当前目录下所有文件的拥有者改为root用户,同时所属组改为root chown R root:root .,chgrp命令,chgrp:改变文件或目录的所属组 把文件a.txt的拥有者改为root用户 chgrp root a.txt 把当前目录下所有文件的拥有者改为root用户 chgrp R root .,程序,什么是程序? 任何触发

17、系統工作的事件,系統会给予一个 process ID 来控制该事件的执行,这个 PID 就是程序 如何查看程序? top ps 结束程序 kill,程序命令,ps ps au 以用户为主的格式显示所有进程(包括其他用户进程) ps aux 以用户为主的格式显示所有进程(包括其他用户和终端的进程) kill kill l 显示相应的信号 kill s signal PID kill -signal PID -1 重新读取设置 -9 无条件强制结束程序 -15 正常方式结束程序,ping traceroute 显示本机到达目标主机的路由路径 traceroute netstat 显示网络状态 ne

18、tstat lt netstat -t,网络命令,网络命令,ifconfig 显示和设置网络配置信息 Ifconfig a(显示所有网卡信息,包括激活和非激活的网卡) Ifconfig eth0 down(关闭网卡) Ifconfig eth0 up(激活网卡) Ifconfig eth0 192.168.5.1 netmask 255.255.255.0(修改网卡eth0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显示文件内容,cat 显示文件内容 cat cal1 cal2 连接多个文件 cat file1 file2 file3 把文件1和文件2的内容写到文件3中 cat file1 file2 file3 把文件1和文件2的内容追加到文件3末尾 tac 倒着显示文件内容,显示文件内容,head-显示文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