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部外科疾病.ppt_第1页
小儿腹部外科疾病.ppt_第2页
小儿腹部外科疾病.ppt_第3页
小儿腹部外科疾病.ppt_第4页
小儿腹部外科疾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儿腹部外科疾病 Abdominal surgical disease in children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普外科 江志清,病例,患儿,男 ,2月,足月产,生后3周开始出现呕吐,量大、急促、为奶水奶块。查体:轻度营养不良,腹部稍胀,有胃蠕动波,触诊时,在右上腹可触到质较硬的肿块 ,大小约1.5x1.0cm,无压痛,概述,插胃管长度短肠综合症新生儿胎粪的颜色和排出时间,脐膨出Omphalocele,临床表现 新生儿的脐带部位,有突出腹外的腹腔脏器,其上覆有透明囊膜,透过囊膜可窥见其内所含脏器 常见为肠管 亦有胃、肝、肾、脾、膀胱等(巨大),治疗,膨出肿物小于5厘米(也就是相当于腹壁缺损未超

2、过5厘米),孩子其它情况较好,可施行腹腔脏器还纳手术,并分层缝合腹壁 巨型脐膨出(膨出肿物超过5厘米) ,在膨出肿物外面缝一个硅胶制的囊,保护囊膜和膨出腹腔脏器,以后逐日收紧硅囊,使膨出的腹腔脏器逐渐还纳,最后修补腹壁,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幽门环肌肥厚、增生使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的不完全梗阻,一般发生在足月儿,生后无症状,于生后23周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喷射呕吐、胃蠕动波和右上腹肿块,诊断要点,患儿食欲旺盛,吮奶急,但几乎每次喂奶后立即或不久即吐,呈喷射状,吐物为奶及奶块,无胆汁,吐后既饿,吃

3、后又吐 在喂奶时,进食后和呕吐前可见从左季肋向右上腹移动之蠕动波,轻折上腹可引出 触诊时在右季肋下腹直肌外缘轻轻向深处按,可触到小枣大小质较硬的幽门肿块 随着呕吐加剧,病初体重不增,以后下降,出现营养不良和脱水及代谢性中毒,B超诊断:幽门肥厚的标准为幽门管长度20mm,厚度4mm,横断面直径15mm x光钡餐检查:典型者于胃窦与幽门管近端连接处呈喙状突出阴影称鸟喙征,治疗,在确诊后做好术前准备,尽快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改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必要时给予静脉高营养 争取早日手术,行幽门环肌切开,近远期效果良好,先天性肠旋转异常Congenital malrotation of intestine

4、,肠旋转异常是指在胚胎期中肠发育过程中,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的旋转运动不完全或异常,使肠道位置发生变异和肠系膜附着不全,从而引起肠梗阻或肠扭转,临床表现,肠扭转 十二指肠梗阻,急性和慢性 腹内疝,发病年龄不定,以新生儿为多,约占80%病例,部分病例在儿童或成人期始出现症状,也有少数病例无临床症状,系在X线检查或其他手术时侧尔发现 婴儿出生后有正常胎便排出,一般常在第35天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等高位肠梗阻症状。间歇性呕吐,呕吐物中含有胆汁,腹部并不饱胀,无阳性体征,完全梗阻时,呕吐持续而频繁,伴有脱水、消瘦及便秘 如若并发肠扭转,则症状更为严重,呕吐咖啡样液,出现血便、发热及休克,治疗,无症

5、状者不宜手术,留待观察 有梗阻症状或急性腹痛发作是手术指征,均应早期手术治疗 有肠道出血或腹膜炎体征,提示发生扭转,必须急症处理,手术充分显露肠管。术者必须对此类畸形有充分的认识,才能理解术中所显露的异常情况,而给予正确处理,否则会不知反措而错误处理,以致症状依旧 在判断肠管情况时,应注意十二指肠下部与肠系膜根部的关系,了解近端结肠局部解剖位置,整个肠管常需移置腹腔之外,将扭转的肠管按顺时针方向复位之后,始能辨明肠旋转异常的类型,显露肠管 显示肠管扭转腹膜和索带,显露肠管,逆时针方向旋转肠管 剪开腹膜索带,先天性肠闭锁和肠狭窄Congenital atresia and stenosis of

6、 intestine,空、回肠闭锁与十二指肠闭锁的发生率之比为21 。 近年报道空、回肠闭锁的发生率较高,达11500至1400,男女相等,1/2多发性闭锁为低出生体重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肠梗阻症状,其出现早晚和轻重取决于梗阻的部位和程度,肠闭锁表现为完全性肠梗阻,肠狭窄表现为不完全性肠梗阻。呕吐为早期症状,梗阻部位愈高出现呕吐愈早,空肠闭锁多在生后24小时以内出现呕吐,而回肠闭锁可于生后23天才出现,呕吐进行性加重,呈频繁呕吐胆汁或粪便样液体 高位闭锁时腹胀仅限于上腹部,多不严重,在大量呕吐或放置胃管抽出胃内容物后,可明显减轻或消失。回肠闭锁时全腹呈一致性腹胀,可见肠型,肠闭锁者无正常胎便排

7、出,有时可排出少量灰白色或青灰色粘液样物,此为闭锁远段肠管的分泌物和脱落的细胞 全身情况起初与正常儿相仿,因呕吐频繁很快出现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及中毒症状,体温不升,并常伴吸入性肺炎,呼吸急促。如有腹壁水肿发红,则为肠穿孔腹膜炎的征象,手术治疗,如病儿一般情况好,应争取一期切除闭锁部,再行远近段肠端端吻合术 如病儿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一期切除吻合术,可先作造瘘术,改善病儿一般情况后,再行二期吻合术 乏特壶腹部近段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的病例,做肠切除吻合术有困难时,可采用胃肠吻合捷径手术,提出闭锁肠袢,远端肠管内注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水染色液,斜切远段肠袢盲端,切除近段无功能肠袢,粘膜内翻浆肌层

8、对合单层缝合法,先天性肠重复畸形Congenital intestinal duplication,先天性肠重复畸形是指附着于肠系膜侧的,具有与消化道相同特性的球形或管形空腔肿物,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先天性畸形。可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但以回肠发病最多,其次是食管、结肠、十二指肠、胃、直肠等,临床表现,回肠重复畸形者 大的球形囊肿压迫肠道引起肠梗阻,腹部可扪及圆形或椭圆形、光滑的囊性肿块,有一定的活动度,囊腔内积液增多致使囊壁紧张时出现疼痛及压痛 肠壁肌层内小的球形囊肿常导致肠套叠, 有些重复畸形可使附着的肠段发生肠扭转而致肠坏死 管状畸形与肠道相通者,因腔内积液可经肠道排出,故不易扪到肿块 当

9、其内衬胃粘膜时,常产生溃疡,出现呕血或便血,溃疡穿孔时出现腹膜炎症状,结肠重复畸形的临床症状较轻,压迫肠管可发生低位肠梗阻症状,伴出血时呈鲜红色血便。常伴发重复输尿管、膀胱、阴道、尿道及直肠肛门畸形等,直肠重复畸形于早期即出现排便困难,排便时有肿块从直肠内脱出者,为直肠球状重复畸形的特征,直肠指检时于直肠后可们及囊性肿块,诊断,急性肠梗阻或急性出血病例,一般较难在术前作出诊断,术前诊断率仅2030,多数于剖腹时获得确诊。 因腹痛与腹部肿块而作钡餐或钡剂灌肠检查时,可见肠腔内有圆形充盈缺损或肠壁上有压迹,或钡剂进入畸形囊腔,即可显示畸形的形状及范围而得出诊断,超声检查可提示囊性病变 纤维内窥镜检

10、查亦有利于确诊 出血病例可进行99mTc-CO4-或99mTc-RBC腹部同位素示踪扫描,如含有胃粘膜组织,可显示放射性浓集区,提示出血部位,从而可间接诊断为重复畸形,先天性巨结肠Congenital megacolon,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的近端结肠,使该肠这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男与女比例为4:1,有遗传倾向,诊断要点,典型的出生后排便延迟,以后发展为顽固性便秘和逐渐加重的腹胀 但新生儿期因病变近端代偿性扩张和肥厚不明显,不易确诊 以后腹胀、 肠型 和高调肠鸣音等低位肠梗阻症状出现 直肠指检有空虚感,退出时有大量粪便和气体随之排出,压力大,可呈喷射

11、状,钡灌肠 活组织检查,术前准备时,病人需要接受非手术治疗。目的在于缓解腹胀,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如有小肠结肠炎时,则应给予相应的治疗,具体包括扩肛,盐水灌肠,补充营养及水电解质和必要的抗生素,对诊断已肯定,也能耐受手术的病儿应行手术治疗,手术要求切除狭窄的病变肠段和明显扩张肥厚的近端结肠,以达到正常的排便功能 手术方式较多,Swenson手术;Duhame手术;Soave手术等等 对必须手术而病情过重者,也有先行结肠造口术以改善病情,以后再考虑根治手术,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Congenital ano-rectal malformation,占消化道畸形首位,系胚胎时尾部发育异常或受阻而形

12、成,合并有瘘管者约占50% 术后并发症如肛门失禁、狭窄常见,需扩肛6-12月,诊断要点,出生后胎粪排出,检查肛门即可证实,肛管正常而直肠闭锁时,指检多可确诊 合并瘘管时,只要详细检查局部有无胎粪痕迹或排尿含气,也可明确诊断,必要时可以通过瘘口注入造影剂作瘘管造影以证实 明确高位、中间位和低位,X线检查 B超 CT,治疗原则,低位畸形手术较为简单,单纯肛膜闭锁,仅需切除肛膜,缝合直肠粘膜与肛门皮肤,即使肛管闭锁也只需经会阴,游离直肠盲端,自肛门拖出行肛管成形术,高位畸形,需经腹会阴部或后矢状切口进行肛门直肠成形术,合并有瘘管的还需要解剖瘘管,将瘘管切除修复 高位畸形病儿病情严重或合并有其他系统严

13、重畸形,或早产体重不足2500克不能耐受复杂手术,可先行乙状结肠或横结肠造口术,维持生命;待病儿半岁岁时,再行肛管肠成形术,先天性胆道闭锁Congenital biliary atresia,先天性胆道闭锁是肝胆先天性疾病中最常见畸形之一,我国较西方高,女多于男,约: 先天性胆道闭锁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临床上分为可手术型和不可手术型。前者及时治疗效果好,后者效果较差,临床表现,进行性黄疸加重,粪色变陶土色,尿色加深至红茶色; 腹胀,肝大,腹水,诊断,进行性黄疸加重,粪色变陶土色,尿色加深至红茶色 腹胀,肝大,腹水 肝功能异常 超 腹腔镜检查,治疗,早诊断、早手术(2个月以内) 术式:肝管空肠吻

14、合 ;肝移植,先天性胆管囊肿Congenital choledochal syst,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为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胆道畸形。指胆总管的一部分呈囊状或梭状扩张,有时可伴有肝内胆管扩张 本症在各年龄阶段均可见到,但囊肿型大多在10岁以下的儿童期获得诊断而得到治疗,梭状型则有较多延迟致成人期才被发现,临床表现,腹痛 多局限在上腹、右上腹部或脐周围。疼痛性质以绞痛为多,也可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的钝痛、胀痛或牵拉痛。有时高脂肪或多量饮食可诱发腹痛发生 幼小病儿腹痛的表现因不会诉说,常易误诊。相当一部分婴幼儿腹痛时常呈头肩向下的跪卧位姿势,似可作为一种参考, 有的腹痛反复发作,持续数月乃至数年

15、,疼痛发作时常伴有黄疸,并可同时有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症状。据统计,具有腹痛者占60-80% 有的突发急性腹痛并有腹膜刺激症状,常见胆总管穿孔,继发腹膜炎。多哭闹不安,呕吐,进行性腹胀加重,但腹膜刺激征较胃肠穿孔为轻,均经腹腔穿刺抽出胆汁性腹水而获诊断,肿块 多于右上腹部或腹部右侧有一囊性感光滑肿块,上界多为肝边缘所覆盖,大小不一。有超过脐下接近盆腔的巨大腹部肿块病例。可有轻重不一的触痛。 部分囊肿的下端胆总管处有瓣状皱襞,起活瓣作用。内容排出则囊肿变小,黄疸亦渐消退,这时囊肿体积会变小,在本病的诊断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梭状型胆管扩张症则不会触及腹部肿块,黄疸 间歇性黄疸为其特点,大多数病例均存在此症状。黄疸出现和加深说明因胆总管远端梗阻,胆汁引流不畅所致,亦 可能是由于合并囊内感染或胰液反流所致 当炎症减轻,胆汁排出通畅,黄疸可缓解或消退 部分患儿黄疸加重时,粪便颜色变淡,甚至呈白陶土色了,同时尿色深黄,合并囊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