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9 辛亥革命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9 辛亥革命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9 辛亥革命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分层作业(九)(建议用时:20分钟)合格基础练1“此一省亦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革命党人为改变这种现象而采取的最主要行动是()a成立中国同盟会b成立兴中会c发动黄花岗起义 d成立南京临时政府a这句话是孙中山于1905年说的,这表明革命党人已认识到建立统一资产阶级政党指导革命运动的迫切性,因此答案为a项。2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a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a从材料中的“武昌已为革(命)

2、党所据”可以看出,叶圣陶的日记记录的历史事件是武昌起义,故“万恶之政府”指的是清政府,选a项。3“皇帝倒了,辫子割了”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a“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君主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所以答案选a项。41911年12月29日,17个省的代表聚集于江苏省咨议局,举行临时大总统选举大会,孙中山得16票,黄兴得1票,黎元洪得0票。该结果反映出 ()a孙中山是众望所归的革命领袖b民主共和的趋势已不可阻

3、挡c旧官僚在革命集团内部受孤立d清王朝的覆亡已经无法挽回a在临时大总统选举的投票中,孙中山的得票最多,这是他长期从事并领导革命活动,享有崇高威望的结果,故选a项。5辛亥革命“使军阀统治不可能形成像清政府那样集权的全国一体化的严密政治统治,中国出现了近代以来少有的相对自由宽松的政治环境”。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a推翻了清朝统治 b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c建立了中华民国 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得军阀统治无法在政治上实现集权,中国因此出现了近代以来少有的相对自由宽松的政治环境。a、c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史实。故选d项。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民有人身

4、、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反映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坚持()a主权在民 b自由平等c三权分立 d宪法至上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民有被选举权”,这反映出它坚持主权在民,故选a项。等级过关练7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是一条政治的分界线,此后,帝王、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一种社会政治文化心理和时代意识。”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a彻底消除了人们心中的封建意识b铲除了封建帝制存在的社会基础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使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得以贯彻b根据题干中“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一种社会政治文化心理

5、和时代意识”得出,辛亥革命使得封建帝制失去了存在的社会基础,故b项正确。8辛亥革命后,时人曾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这说明辛亥革命()a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命运b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愿望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c由材料“可怜购得假共和”可知,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愿望,所以答案为c项。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亚东开化中国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1912年中华民国国歌材料二文献一:(1912年1月2日)中华

6、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文献二:(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条临时大总统得参议院之同意,有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之权。第五条临时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兼任免文武官员。但制定官制官规,及任命国务员及外交专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第十八条各部设部长一人,总理本部事务。第十九条各部所属职员之编制及其权限,由部长规定,经临时大总统批准施行第三十四条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第三十五条临时大总统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第四十三条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第四十四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

7、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材料三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权建立初期,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首开了因人立法之风。因人立法反映出很大的封建人治主义色彩。因为法随人变,就造成了人的意志高于法的意志。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华民国国歌体现的时代精神。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论证这一精神是如何实践的。(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则文献内容的差异。(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解析:第(1)问,“时代精神”根据材料一“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实践”根据所学知识,围绕“时代精神”举例即可。第(2)问,“差异”根据图表信息,直接对比概括即可。第(3)问,“评价”需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作用及影响等角度,结合相关史实作答。答案:(1)时代精神:向西方学习,追求民主共和,实现民族振兴。实践: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等。(2)差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取消了临时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的权力;规定总理也为国务员;一定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