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Ch2民事法律关系.ppt_第1页
[法学]Ch2民事法律关系.ppt_第2页
[法学]Ch2民事法律关系.ppt_第3页
[法学]Ch2民事法律关系.ppt_第4页
[法学]Ch2民事法律关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h2.民事法律关系,例一 例二 内容 司考题 练习题1、2、3、4 法条,甲与乙是好朋友,某日,甲邀请乙夫妇于周日中午到家中吃饭,乙欣然同意。甲遂精心准备一桌饭菜,耗资600元,并备好酒一瓶,价值400元。但周日中午乙一时心情不好,没有前往。该饭菜只好由甲夫妇自己吃,酒没有喝。不久甲乙发生矛盾,甲提出因乙没有赴约,给甲造成损失,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给甲造成的损失。 问:甲能否就其损失要求乙承担民事责任?,例1,评析甲邀请乙夫妇吃饭的行为,性质上属于社交或情谊行为。当事人无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并未建立民事法律关系,即便乙夫妇爽约,也不承担民事责任。,07-51下列哪些情形构成

2、意思表示? A甲对乙说:我儿子如果考上重点大学,我一定请你喝酒 B潘某在寻物启示中称,愿向送还失物者付酬金500元 C孙某临终前在日记中写道:若离人世,愿将个人藏书赠与好友汪某 D何某向一台自动售货机投币购买饮料 BCD,甲在商店买东西掏钱时掉下一张一百元纸币,甲当时未觉察,不久发现此事。经人告知钱被乙拣走。甲找到乙,乙未否认,愿意返还,但同时提出要求甲给其买一盒烟。甲拒绝。为此双方发生争议,现甲起诉要求乙返还一百元。 问: 1、甲的要求是否能得到法院支持? 2、乙的要求能否得到支持?,例2,评析法院应支持甲的要求,乙的要求则因缺乏法律依据而得不到支持。 物权法第107条:“ 所有权人或者其他

3、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 第109条:“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 民法通则第79条第2款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三、民事法律事实(例4、例5) 四、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 五、民事法律关系的意义,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由民法规范调整而形成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 是民法规范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是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概念,要 素,主体,客体,内容,含义,种类,含义,种类,民事权利,民事义务,例3,

4、法律关系结构,甲向乙购买一辆自行车,价金50元。试问: (1)甲与乙间有何法律关系? (2)甲与乙间有何权利义务? (3)甲能否将其对乙的权利让与丙? (4)甲能否让丁承担其义务? (5)甲能否将其权利义务转让给戊?,民事法律事实,事件,行为,事实构成,06-1下列哪种情形成立民事法律关系? A.甲与乙约定某日商谈合作开发房地产事宜 B.甲对乙说:如果你考上研究生,我就嫁给你 C.甲不知乙不胜酒力而极力劝酒,致乙酒精中毒住院治疗 D.甲应同事乙之邀前往某水库游泳,因抽筋溺水身亡 C,07-1某酒店客房内备有零食、酒水供房客选用,价格明显高于市场同类商品。房客关某缺乏住店经验,又未留意标价单,误

5、认为系酒店免费提供而饮用了一瓶洋酒。结帐时酒店欲按标价收费,关某拒付。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关某应按标价付款 B关某应按市价付款 C关某不应付款 D关某应按标价的一半付款 A,民事权利,司考题,权利系外国法律名词的移译,是指正当而得有所主张而言,并非争权夺利。 人群共处,各有所需,涉及不同利益,不免发生冲突,为维护社会生活,自须定其分际,法律乃于一定要件之下,就其认为合理正当的,赋予个人某种力量,以享受其利益。 权利功能在于保障个人的自由范围,使其自主决定、组织或形成其社会生活,尤其是实践私法自治原则。 权利为主观化的法律(subjektives Recht),法律为客观化的权利(obje

6、ktives Recht),行使权利乃为法律而奋斗,寓有伦理的意义。(为权利而斗争-德民法学者耶林-1872),权利为享受特定利益的法律之力。 如:债权为请求特定人为特定支付(作为、不作为)的权利。所谓“特定人为特定给付”,即是债权的特定利益,而“请求”乃债权的“法律之力”。如承租人可以向出租人请求交付租赁物供其使用收益;出租人可向承租人请求交付租金。 如:物权的“直接支配,具有排他性”,为物权的法律之力;而“支配其标的物而受其利益”,为物权的特定利益。,权 利,特定利益 (内容),法律之力 (作用),绝对权,相对权:债权,非财产权,财产权,身份权,人格权,配偶权,亲权等,物权,其他:智力成果

7、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说明: 1、分类有争议; 2、分类标准不同; 3、法律发展中有 新类型权利产生;,甲于3月1日出卖某画给乙,约定3月5日交付。该画于3月4日因甲保管不周,被丙所盗。乙于3月20日在丙所经营的画廊店发现该画。试问: (1)甲可对丙行使何种权利? (2)乙对甲可行使何种权利? (3)乙可否对丙行使权利?,物权与债权,1、甲对丙得主张的权利: 所有物返还请求权。 2、乙对甲得主张的权利:请求交付A画,并转移其所有权;可向甲请求赔偿因迟延而生的损害。 3、乙不得对丙主张权利。,案例一甲受雇于乙,向丙购买房屋。甲向丁借款并将所买房屋设定抵押

8、于丁。借款到期甲没有还款。 案例二某老太牵其小狗,散步于街巷,乙驾摩托车,撞伤老太,压死小狗。 分析上述案例中所涉及的权利。,04-1 下列关于民事权利的表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A抵销权是一种形成权 B知识产权是一种支配权 C债权请求权不具有排他性 D支配权不存在对应义务 D,05-58下列关于民事权利中的形成权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形成权只能通过明示方式行使 B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对人的催告权并非形成权 C债权人撤销权属形成权 D形成权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 BD,08-51关于民事权利,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公司与乙银行签订借款合同,乙对甲享有的要求其还款的权利不具有排他性 B丙公司与

9、丁公司协议,丙不在丁建筑的某楼前建造高于该楼的建筑,丁对丙享有的此项权利具有支配性 C债权人要求保证人履行,保证人以债权人未对主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为由拒绝履行,保证人的此项权利是抗辩权 D债权人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的赠与合同的权利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ABCD,(一)张、李、王合伙养鸭。派张某从某养殖场购回小鸭。推选王负责放养。一天,赵的儿子偷一只小鸭,被王某打一顿。赵儿怀恨在心,在水塘放毒,被李某发现将其殴打一顿。三天后,小鸭全部死亡。现养殖场索要鸭款,张拒付,认为应向赵某索要,赵认为儿子下毒是王、李某打儿子所造成的,错在王、李某。李认为放毒在前,殴打在后,自己不负责任,如赵不赔,也应由王

10、某负责。 问:1、本案存在哪几种法律关系 2、养殖场应向谁索款?,案例练习,本案存在四种法律关系: 合伙关系 合伙与养殖场的买卖关系 合伙人与侵权人赵儿的侵权关系 赵某与其儿子的监护关系,(二)03年10月,杨某将自己的车辆无偿借给好友王某使用。 04年3月15日,王某因建设工程款而将车辆“抵押”给甲公司,并向甲公司出具一份保证书:王某于04年3月28日前支付甲公司45万元欠款,以一辆汽车做抵押。 保证书签订后,王某和甲公司都没有办理汽车抵押登记手续,只是把车辆存放在甲公司。,05年6月29日,甲公司将王某告到法院,索要45万元工程款及利息。法院支持了甲公司的诉讼请求,判决现已生效并进入执行程

11、序。 05年10月,杨某向王某索要车辆时,王某说车辆已“抵押”给甲公司,一直没有要回。 05年12月,杨某以王某和甲公司为共同被告,起诉到某区法院,要求两被告返还车辆。,评析某与杨某形成无偿借用合同关系,现王某私自处分车辆,属于无权处分,杨某有权要求王某返还,因而是适格被告。杨某与甲公司之间并无直接法律关系,故甲公司不是适格被告,但鉴于甲公司实际占有杨某的车辆,诉讼结果必然涉及到车辆,故可将甲列为第三人。,(三)05年7月,俞某与沈某签定一份建房协议书,约定由俞某为沈某建造四层住宅房屋。 之后,俞某将其中泥瓦工的工程分包给赵某,赵某又找了李某等泥瓦匠进行房屋土建工程。 10月,李某踩在井架的横

12、木上接料时,横木断裂,李某摔下倒地而受伤,被鉴定为三级伤残。李某以赵某、俞某和沈某为被告要求赔偿43万元。 问:谁应对受害人承担民事责任?,分析赵某与李某是雇佣关系,赵某应对李某的损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俞某将部分工程分包给无资质的赵某,应与赵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俞某本身无建房资质,沈某对此未审查义务,沈某应对俞某承担的责任负连带赔偿责任。,合同法第272条第三款:“禁止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

13、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四)甘某与周某是夫妻。05年5月23日周某以资金周转为由向李某借款8万元。甘某与周某于05年6月16日某市民政局登记离婚,双方约定夫妻共同财产归儿子所有,债务各自承担。05年8月开始,周某下落不明,李某多次找甘某索讨未果,遂将甘某诉至法院。 问:李某是否有权向甘某索要欠款?,民事法律关系理论是民法学的重要理论,国家颁布各种民事法规,目的是要求人们以其为根据设立各种民事法律关系,使人们的行为纳入民法调整的法律轨道。民法学研究的问题虽然广泛,但其中心问题是民事法律关系。在一定意

14、义上可以说民法学就是民事法律关系学。具体意义:,民事法律关系的意义,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对民法理论体系的意义,对民法实务的意义,人无时无刻不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民事法律千万条,民法学著作千万卷,归根到底都是规定或研究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是整个民法逻辑体系展开与构建的基础。 我国民法理论体系来自于德国学者创造的潘德克顿理论体系。根据这种理论,民法体系包括总则和分则,总则对主体、客体及法律行为进行了抽象规定,分则对各类具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进行具体展开。,1、民事法律关系是处理民事案件最基本的方法。 2、正确确认民事法律关系,对法院的审判实践和当事人参加诉讼具有重大指导作用。确认民事法律关系是

15、确认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民事诉讼主体的确认上,诉讼主体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原告和被告是同一争议法律关系主体; (2)原告和被告为连带主从法律关系的主体; (3)第三人参加诉讼,在于其和原告或被告之间具有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第三人参加的诉讼涉及两种法律关系。,08-1关于民事法律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民事法律关系只能由当事人自主设立 B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即自然人和法人 C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不作为 D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均由法律规定 C,婚姻法第三十八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

16、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婚姻法解释第二十四条:“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离婚判决中未涉及探望权,当事人就探望权问题单独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二十五条:“当事人在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过程中,请求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人民法院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认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知其恢复探望权的行使。” 第二十六条:“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

17、监护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婚姻法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著作权法第20条:“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第21条第1款:“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10条第1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第10条:“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

18、权利;,(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拓印、录音、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 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动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