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两河关隧道出口进洞方案_第1页
新两河关隧道出口进洞方案_第2页
新两河关隧道出口进洞方案_第3页
新两河关隧道出口进洞方案_第4页
新两河关隧道出口进洞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铁十九局集团西康二线铁路工程指挥部XKS-3合同段新两河关隧道出口横洞进洞大小临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十九局集团西康二线项目经理部三工区2010年1月 新两河关隧道出口横洞大小临方案一、 编制依据:1.新两河关隧道DK190+780-DK193+820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西安至安康线施工图新两河关隧道设计图;3.新两河关隧道地质资料;4.新两河关隧道围岩实际情况;5.现场踏勘收集到的地形、地质、气象和其它地区性条件等资料;6. 我单位近年来铁路、高速公路等类似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7. 我单位为完成本合同段工程拟投入的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及机械设备等资源。二、编制原则1.以

2、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思路为指导思想,服从实际的原则;2.遵循可操作性及可实施性,能够满足施工需要的原则,并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新两河关隧道出口施工方案的具体思路;3.力争使施工对既有线营运的影响减小到最小。施工自始至终将确保既有线施工安全放在首位,以确保施工安全目标的兑现;4.严格执行铁路施工规范,标准,指南,安全操作规程,从方便、节能、经济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5. 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工艺,合理配置资源,遵循一切围绕“便于施工,少占耕地,减少投入,严格控制工程项目投资”的原则;6.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按照铁路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编制切

3、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措施,确保施工安全。三、编制范围本隧道进口里程DK190+780,出口里程DK193+820,全长3040米。隧道出口范围内迁改、电力及牵引供电、房屋、其他运营生产设施、生活设施等。四、工程概况该隧道位于旬河右岸中低山区。地层岩性主要为泥盆系中统灰岩夹千枚岩,千枚岩夹灰岩和软弱千枚岩带,地貌上属于一大的缓向斜构造。灰岩夹千枚岩,灰岩,隐晶质结构,中一薄层状,成分为方解石、石英等,层理发育,岩石结晶颗粒细密,岩体较致密坚硬,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多被切割成大块状。千枚岩、千枚状构造,片理发育。五、进洞大小临主要设施布置方案新两河关隧道出口横洞地处山前梁山冲沟内与主洞成正交,相交

4、里程为DK192+600,横洞长325米。出口横洞位于泥盆系中统灰岩夹千枚岩地段;施工及进洞条件较差,出口下方为二级公路,为确保施工安全及施工进度要求,制定方案如下:1.施工便道 新两河关隧道出口横洞便道与省道交叉里程为K161+850,施工便道标准:主便道宽4.5m、附便道宽3.5m,每100m设会车道,出口便道设5个会车道,会车道宽7米。两个转弯处便道加宽至7米宽,采用泥石硬化路面,道路两侧设50cm50cm排水沟。便道外侧设长120cm宽40cm高80cm防护墩,防护墩间隔1.5米。经过实地测量考察,出口施工便道长度为500m。2. 拌合站为确保初期支护喷射砼、二次衬砌砼的质量,所使用砼

5、半成品均由砼拌合站集中拌和后由砼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拌合站位于省道K157+000右侧50米处,拌合站内配置具备自动计量系统、生产能力均为100m3/h砼拌合机1台。砼拌合站采取防止环境污染、降低噪音等措施。(见拌合站平面布置图)洞口上方30米远处设500型搅拌站一处,拌和站场地设置为长20米,宽15米,考虑场地临近边坡,下方有施工便道,为保障场地边坡稳定,地面用C25砼硬化,硬化厚度30cm。为隧道初期支护喷锚使用。3.钢筋加工车间新两河关隧道出口横洞钢筋加工场位于洞口外150米处,因现场地形限制钢筋加工厂场地设置为长60米,宽10米。地面采用C15砼硬化,硬化厚度30cm。为保证隧道所用型

6、钢拱架、锚杆、管棚、钢筋网及衬砌钢筋等钢材施工质量,所有钢筋、钢材半成品均由钢筋加工车间以工厂化方式进行生产,根据施工进度要求提前运至施工现场。 4. 弃碴场隧道出碴尽量利用为原则,优选弃碴场,避免占用农田,保护环境,弃碴场满足环保和水土保持的要求,新两河关隧道出口横洞弃碴场位于K158+100省道左侧河道内,弃碴场长500米,宽30米,弃碴高度10米,弃碴量15万方,碴场顶面回填50cm厚的种植土并植草绿化;坡脚设置1.5m厚5m高M10浆砌片石挡碴墙(基础埋深不小于墙体上间隔11m设置一1015cm泄水孔),碴场坡面采用30cm厚干砌片石或种草种树防护。 5.施工用电施工用电利用新建,在新

7、两河关隧道出口横设630KVA变压器1台。同时,出口横洞端配250KVA发电机1台,56KVA发电机一台,作为备用电源。6 .施工用水本隧道施工用水由前梁山上泉水经输水管道输送至隧道出口处高位水池,高位水池用长5米,宽3米,高3米铁板焊接制成,经300米80水管引至洞口。7. 施工通风在隧道出口设置空压机站,通过高压风管满足洞内施工用风,供风主管道采用200mm无缝钢管,掌子面用胶管接分风器满足施工用风需要。选用20m3/min电动空压机,正常施工使用3台,另考虑1台备用。 8.洞口施工(1)施工测量在洞口布设导线控制网,施工过程中须经常对洞内导线进行复核。(2)洞口排水 在线路右侧设置单侧排

8、水沟,引水至洞口前方山沟里,最终排水到旬河。 (3)洞口边坡洞口土石方开挖前,先清除边仰坡上的浮土、危石,做好边仰坡的截、排水沟,将地表水、边仰坡积水引离洞口,以防地表水冲刷而造成边仰坡失稳,截水沟沿洞口边坡外边线外5m设置;截水沟为深宽(50cm50cm)土沟形式。洞口边坡坡比为1:0.75;刷坡范围为:隧道外边线左侧刷坡3m宽;右侧刷坡3m宽;上方与山体表面相交。 洞口边坡支护:洞口边坡范围内,安装M20砂浆锚杆(22;L=2m),间排距1.0m梅花形布置,锚杆体的抗拉力不小于150KN,;挂网8钢筋网,网格间距20cm;喷射C20混凝土厚15cm。(见洞口边坡锚杆、钢筋网布置)(4)进洞

9、方法:根据地表情况可选择超前小导管进洞,拱部180采用42单层小导管超前支护进洞,小导管长度L=3.5m,外插角510,环向间距0.40m,纵向搭接长度1.1m。洞口先设2榀I12.6型工字钢做护拱,洞口洞身段20米采用级加强围岩支护;具体参数为I12.6型钢钢架,间距1榀/m,拱墙锚杆22砂浆锚杆,梅花形布置,长2.5m,1.01.0m,钢筋网8,2525cm,喷混凝土厚15cm。(见102-12图)六、劳动力安排、机械设备表作业线名称每个工作面设备配置人员配置钻爆作业线开挖台车1台。24人支护作业线锚杆钻机4台、喷射机4台、液压注浆泵2台、电焊机4台。人工施喷:10人/工作面,钻机工4人/班、注浆技术工6人/班。装运作业线挖掘机一台、侧卸式装载机2台、自卸汽车4台挖掘机、侧卸装载机、自卸汽车司机1人/班,配合2人/班、。辅助作业线通风:1台110kW轴流式风机、高压水、排水:6台水泵;高压风:4台20m3/min电动空压机;施工用电:2台630KW变压器、每进洞1000米加设1台200kW移动变压器;1台300KW发电机通风:2人/班高压水、排水:4人/班高压风:1人/班施工用电:1人/班配合人员:4人其他500型搅拌机一台、管棚机一台、氧气焊设备3套。搅拌机3人/班、管棚机 5人/班 七、安全、质量保证措施隧道出口横洞位于省道公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