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使用管理(R).ppt_第1页
轮胎使用管理(R).ppt_第2页
轮胎使用管理(R).ppt_第3页
轮胎使用管理(R).ppt_第4页
轮胎使用管理(R).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轮胎使用管理,1. 轮胎标记方法 2. 轮胎结构 3. 轮胎规格 4. 轮胎使用管理,适用TCT 技术设计,子午线结构无内胎型,生产地,KS认证,JIS认证,断面宽,轮胎结构,轮辋直径,速 度 负荷指数,品牌,胎面结构 胎侧结构,最大负荷 最大气压,美国交通部代号,规格代号 生产工厂,品名,安全警示,扁平比,轮胎胎侧标记,轮胎结构,尼龙边缘包布,轮胎结构,Compd 84%, PCR 基准,钢丝 11%,钢丝带束, 子口钢丝,BSW : 13种 WSW : 15种,各原料含量84%,轮胎构成材料,A)规格互换(宽幅) 轮辋直径不变化 : 扁平比 -5, 断面宽 +10mm 195/70R14

2、= 205/65R14 = 215/60R14 轮辋直径加大 1 inch : 扁平比 -5, 断面宽 一样 195/70R14 = 195/65R15 = 205/60R15 B) 扁平比(系列)概念 11.00-20 / 11.00R20 : 100 Series 315/80R22.5 / 185R14 : 80 Series 11R22.5 / 12R22.5 : 90 Series 185/60R14 : 60 Series,轮胎规格,31 10.50 R 15 LT,外直径=3125.4=787.4mm,断面宽=10.5025.4=266.7mm,断面高=(31-15)/210.5

3、0100%=75%,309.50R15LT,LT245/75R15,LT265/75R15,例子,1.设计规格 设计车辆时采用对本车种最适合的轮辋与轮胎规格,2. 互换规格 为提高行驶性能在允许范围内安装别的规格的轮胎和轮辋。 换上比设计规格扁平比低的轮胎及直径大的轮辋,3. 增大尺寸方法(Plus Sizing System) 体系概要 想把轮胎换成比现在的轮胎更宽的轮胎时,轮辋直径可以1寸,2寸逐步加大 但轮胎外径 要维持不变的做法叫做 增大尺寸方法(Plus Sizing System).,轮胎升级(Inch-up),1. 轮胎内部不能进水,2. 有金属及玻璃片的地方不适合做保管场所,3

4、. 避开阳光直射的地方,4.避开有油,电炉等的场所,发生帘线损伤,剥离及轮辋锈蚀,轮胎内部进入异物(玻璃,修理工具),易扎破,阳光直射会加速橡胶老化,会使橡胶变质,老化,5. 在室外保管时要盖上轮胎以防直射光线及雨水,6. 轮胎竖立保管,防止臭氧龟裂及 水分,横放保管时发生变形,装配困难或发生振动,轮胎的保管与管理,装配前检查事项,检查轮胎,内胎,垫带,轮辋,1. 磨损状态 2. 剩余花纹 3. 损伤痕迹 4. 子口变形 5. 内部异物,轮胎,内胎,垫带,轮辋,1. 合适规格 2. 异常成长 3. 气门嘴弯 4. 气门芯异常 5. 内胎重叠,1. 适合规格 2. 受伤 3. 硬化 4. 产生褶

5、皱 5. 开裂,1.龟裂,变形 ,腐蚀 2.轮辋孔磨损 3.侧环规格,检查装拆装备,轮胎的分解与安装,安装时注意事项,1. 在轮胎的趾口或轮缘部位涂刷轮胎用润滑剂,6. 发生下列不良时应重新装配,轮胎趾口部没有完全密闭在轮缘部位时 内胎或垫带被挤出来时 侧环安装不稳定时 轮胎的防水线不均一时 气门芯与气门嘴不匹配时,2. 为防止过高气压下侧环脱离或轮胎损伤,设置安全装置,3. 打入气压不要超过危险气压,4. 放掉空气确认安装是否正确后重新打气,5. 打气后必须确认是否漏气,轮胎的分解与安装,磨损极限标记,雪地胎 磨损极限,胎侧 6处有 “” 标记 花纹沟内有 2.0mm高的突起,与一般Tire

6、 “”不同用 标记 TREAD GROOVE内有1/2高度的突起,超过磨损极限使用时,1. 机动车安全规定中规定处罚,2. 超过磨损极限使用的轮胎不能理赔,3. 在紧急状态下即使踩刹车,不能立即停下,还要滑行一段距离,4. 雨天排水性下降,有事故危险(水膜现象),5. 胎面(带束层)可被路面上的小外物损伤,轮胎交换时机及磨损极限标记,轮胎位置交换时机 及 优点,1. 时机: 一般每行驶 5,000km 10.000km 交换位置 2. 优点 : 预防异常磨损,提高使用寿命,前轮驱动型 位置交换,后轮驱动型 位置交换,轮胎交换时机及磨损极限标记,不同花纹及材料下的实车特性,2. 滚动阻力大 :,

7、1. 滚动阻力小 :,路 面,地 面,消耗燃料, 发生公害物质,滚动阻力(Rolling Resistance),1. 气 压 : 低 - RR 高 - RR 2. 负 荷 : 高 - RR 低 - RR 3. 行驶速度 : 低 - RR 高 - RR,滚动阻力(Rolling Resistance)与使用条件,1. 在正确位置贴 B/L Weight(配重块) (位置偏离12度时发生21%的误差),6. WHEEL 偏心导致UNBALANCE (13inch Wheel偏心 0.4mm 导致 3040g B/L),2. 贴上正确重量的B/L Weight (配重块),3. B/L Weigh

8、t在 Rim Edge较宽范围里附着时,因重量分散导致 UNB/L,4. WHEEL & TIRE要组合好 B/L量大时调换位置重新装配,5. 打气后必须确认是否漏气,TIRE SIDE 标记, (红色),U/F 1st (RFV) 刚性大的部分 Rim Mark一致,B/L 轻点 Wheel Valve 一致, (黄色),轮辋与轮胎平衡检查方法,与他社或老产品相比,对新产品提出不满时,3. 应用CHECK的 DATA 例) 01年 7月 20日 行驶km 75400 剩余花纹 10mm 01年 8月 15日 行驶km 95400 剩余花纹 8 mm 每 mm行驶km为 10,000km 对比

9、车辆也用同样方法 Check后分析比较Data,1. 正确了解使用条件 1) 路线 (铺装与否,水泥路面,沥青路面,弯道,长途,短途) 2) 车辆状态 (车辆寿命,四轮定位状态,其他.) 3) 驾驶员(年龄,性格,驾驶习惯.),2. 确认 运行在同一路线上的同种车辆的磨损状况 1) 确认现行驶里程 km & Tire的剩余花纹 2) 确认行驶15天 30天后的里程km 及 Tire的剩余花纹,实车试验(磨耗),55 65Km/h,85 95Km/h,110 140Km/h,制动时方向盘抖动,发生振动的速度区间,发生原因,* 横拉杆端头 * 车杆(中心链接) * 转向臂 * 端头的球关节,* 轮

10、毂与轮辋 * Wheel Bearing(轴承) * 轴(SPINDLE) On The Car B/L 修正,* 发动机座破损 * 弹簧的张力减弱 * 车架变形 * 减振系动作不良,* 刹车鼓弯曲 * 轮毂弯曲 * 转向节松动 * 轮辋轴承固定状态不良,不同速度下车辆振动发生原因,因 素,措 施,车辆 (定位,方向盘 偏心),车辆点检 (定位修正及 偏心调整),轮胎 (规格,气压,直径),轮胎点检,轮胎 (锥度),位置交换(左右),其他 (荷重,道路状况,风向),听取顾客不满后 亲自开车试验,跑偏(Pulling) : 100km/h 行驶时每 100m跑偏 1m,车辆跑偏(Pulling)

11、的原因及措施,弹簧上面部分上下振动,弹簧下面部分上下振动,方向盘上下左右振动,齿轮空隙大时方向盘空转也大,方向变更时容易出事故,高速行驶时车辆前部一会儿偏左一会儿偏右,老化时松旷,在时速60公里左右,方向盘抖动,横拉杆,转向臂,保护罩,球头座,球关节,横拉杆端头,齿条齿轮转动,固定臂,转向节,横拉杆端头,固定臂轴套,车杆 中心链节,球和球头座的间隔变大时方向盘会抖动,转向节 检查连接状态,球关节,车论平衡,不仅要调整轮胎与轮辋的平衡,还要检查轮毂轴承,轴的状态,车座的振动,齿轮罩,方向盘抖动原因部品,与车辆振动相关的零部件,气 压,荷 重,速 度,变形加大 屈挠运动严重 帘线弱化,Tread

12、移动 C/C紧张 ,屈挠 趾口变形加大,变形加大 屈挠运动严重 帘线弱化,异常磨损 易外部冲击受伤 SEPARATION 趾口损伤,轮胎损伤的三大要因,1.轮胎损伤(外伤,扎钉孔)CRACK,刺穿修理 不良,应急修理 2. 内胎不良(异常成长,折叠处开裂) 3. 气门不良(变形,龟裂等) 4. 气门芯不良 & 橡胶包装不良 5. 轮辋不良 -变形,龟裂,锈蚀,针孔,焊接部位 CRACK 6. 轮胎与内胎之间夹异物(内胎磨破),1. 变形加大 2. 屈挠运动加大 3. 帘线弱化,漏气的原因,漏气后轮胎会,这状态继续行驶时,1. 轮胎帘线熔化 2. 帘线折断,适当气压下,气压不足时 (漏气时),气

13、压与轮胎的模样变化,漏气后发生帘线损伤的过程,1. 超 载 2. 气压不足 3. 超 速,1. 橡胶及帘线熔化引起 脱层 2. 屈挠部分急剧疲劳,屈挠部位的帘线 呈圆周方向折断,破裂,发热的原因,异常发热与轮胎损伤,防止发热引起损伤的方法,1. 气压及荷重要遵守汽车公司制定的气压与荷重 2. 速度要符合轮胎的能力 3. 新轮胎需进行磨合行驶(卡车,巴士 60Km/h以下行驶 200Km 以上) 4. 双轮的外径差要小于 12mm(9.00-20以上), 高速行驶及 825-16以下的外径差要小于 5mm 5. 在高速公路行驶时每两个小时休息一次,轮胎的发热与损伤,胎 面 (接地部位的移动变大),轮胎各部位的异常运动,对轮胎的影响,所发生的损伤,超 载,胎 体 (紧张,屈挠加大),趾 口 (变形加大),接地压力促进异常磨损,增大冲击,促进疲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