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班级_ 座号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设i是虚数单位,若z=cos+isin且对应的点位于复平面的第二象限,则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 已知全集I=1,2,3,4,5,6,A=1,2,3,4,B=3,4,5,6,那么I(AB)等于( )A3,4B1,2,5,6C1,2,3,4,5,6D3 若函数f(x)=loga(2x2+x)(a0且a1)在区间(0,)内恒有f(x)0,则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A(,)B(,+)C(0,+)D(,)4 已知变量与正相关,且由观测数据算得样本平均数

2、,则由该观测的数据算得的线性回归方程可能是( )ABCD5 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为前项和,公差为,若,则的值为( )A B C D6 “ab,c0”是“acbc”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 如图,已知双曲线=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F1F2|=4,P是双曲线右支上一点,直线PF2交y轴于点A,AF1P的内切圆切边PF1于点Q,若|PQ|=1,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Ay=xBy=3xCy=xDy=x8 已知正ABC的边长为a,那么ABC的平面直观图ABC的面积为( )ABCD9 若,则不等式成立的概率为( )A B C

3、D10过点(2,2)且与双曲线y2=1有公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是( )A=1B=1C=1D=111已知为抛物线上两个不同的点,为抛物线的焦点若线段的中点的纵坐标为,则直线的方程为( ) A B C D12已知函数满足,且,分别是上的偶函数和奇函数,若使得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二、填空题13平面向量,满足|2|=1,|2|=1,则的取值范围14已知数列中,函数在处取得极值,则_.15=16某辆汽车每次加油都把油箱加满,如表记录了该车相邻两次加油时的情况加油时间加油量(升)加油时的累计里程(千米)2015年5月1日12350002015年5月15日4835600注:“

4、累计里程”指汽车从出厂开始累计行驶的路程在这段时间内,该车每100千米平均耗油量为升17函数f(x)=x的值域是18设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是_三、解答题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B与点A(1,1)关于原点O对称,P是动点,且直线AP与BP的斜率之积等于()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设直线AP和BP分别与直线x=3交于点M,N,问:是否存在点P使得PAB与PMN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本题12分)已知数列的首项,通项(,为常数),且成等差数列,求:(1)的值;(2)数列前项和的公式.21已知点(1,)是函数f(x)=ax(a0且a1)的图象上一点,等比

5、数列an的前n项和为f(n)c,数列bn(bn0)的首项为c,且前n项和Sn满足SnSn1=+(n2)记数列前n项和为Tn,(1)求数列an和bn的通项公式;(2)若对任意正整数n,当m1,1时,不等式t22mt+Tn恒成立,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3)是否存在正整数m,n,且1mn,使得T1,Tm,Tn成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m,n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2如图,已知边长为2的等边PCD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BC=2,M为BC的中点()试在棱AD上找一点N,使得CN平面AMP,并证明你的结论()证明:AMPM23 24(本小题12分)设是等差数列,是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6、且,.111(1)求,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的前项和.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解析】解:z=cos+isin对应的点坐标为(cos,sin),且点(cos,sin)位于复平面的第二象限,为第二象限角,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几何意义,考查三角函数值的符号,注意解题方法的积累,属于中档题2 【答案】B【解析】解:A=1,2,3,4,B=3,4,5,6,AB=3,4,全集I=1,2,3,4,5,6,I(AB)=1,2,5,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

7、答,注意合理地进行等价转化3 【答案】D【解析】解:当x(0,)时,2x2+x(0,1),0a1,函数f(x)=loga(2x2+x)(a0,a1)由f(x)=logat和t=2x2+x复合而成,0a1时,f(x)=logat在(0,+)上是减函数,所以只要求t=2x2+x0的单调递减区间t=2x2+x0的单调递减区间为(,),f(x)的单调增区间为(,),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问题,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复合“同增异减”原则,在解题中勿忘真数大于0条件4 【答案】A【解析】解:变量x与y正相关,可以排除C,D;样本平均数=3,=3.5,代入A符合,B不符合,故选:A。5 【答

8、案】B【解析】试题分析:若为等差数列,则为等差数列公差为, ,故选B. 考点: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6 【答案】A【解析】解:由“ab,c0”能推出“acbc”,是充分条件,由“acbc”推不出“ab,c0”不是必要条件,例如a=1,c=1,b=1,显然acbc,但是ab,c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充分必要条件,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是一道基础题7 【答案】D【解析】解:设内切圆与AP切于点M,与AF1切于点N,|PF1|=m,|QF1|=n,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PF1|PF2|=2a,即有m(n1)=2a,由切线的性质可得|AM|=|AN|,|NF1|=|QF

9、1|=n,|MP|=|PQ|=1,|MF2|=|NF1|=n,即有m1=n,由解得a=1,由|F1F2|=4,则c=2,b=,由双曲线=1的渐近线方程为y=x,即有渐近线方程为y=x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方程和性质,考查切线的性质,运用对称性和双曲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8 【答案】D【解析】解:正ABC的边长为a,正ABC的高为,画到平面直观图ABC后,“高”变成原来的一半,且与底面夹角45度,ABC的高为=,ABC的面积S=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性质和应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注意合理地进行等价转化9 【答案】D【解析】考点:几何概型10【答案】A【解析】解:

10、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y2=,把(2,2)代入方程y2=,解得=2由此可求得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解题时要注意公式的灵活运用11【答案】D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抛物线的焦半径公式的应用与“中点弦”问题的解法设,那么,线段的中点坐标为.由,两式相减得,而,直线的方程为,即,选D1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函数满足,且分别是上的偶函数和奇函数, 使得不等式恒成立, 即恒成立, , 设,则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此时不等式,当且仅当,即时, 取等号,故选B. 考点:1、函数奇偶性的性质;2、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及函数的最值.【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11、、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及函数的最值,属于难题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见方法:分离参数恒成立(即可)或恒成立(即可);数形结合;讨论最值或恒成立;讨论参数 .本题是利用方法求得的最大值的. 二、填空题13【答案】,1 【解析】解:设两个向量的夹角为,因为|2|=1,|2|=1,所以,所以, =所以5=1,所以,所以5a21, ,1,所以;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向量的模的平方与向量的平方相等的运用以及通过向量的数量积定义,求向量数量积的范围14【答案】【解析】考点:1、利用导数求函数极值;2、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定义以及已知数列的递推公式求通项,属于中档

12、题.由数列的递推公式求通项常用的方法有:累加法、累乘法、构造法,形如的递推数列求通项往往用构造法,利用待定系数法构造成的形式,再根据等比数例求出的通项,进而得出的通项公式.15【答案】2 【解析】解: =2+lg1002=2+22=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数的运算性质,属于基础题16【答案】8升 【解析】解:由表格信息,得到该车加了48升的汽油,跑了600千米,所以该车每100千米平均耗油量486=8故答案是:817【答案】(,1 【解析】解:设=t,则t0,f(t)=1t2t,t0,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t=,开口向下,在区间0,+)上单调减,f(t)max=f(0)=1,函数f(x

13、)的值域为(,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值域的求法换元法是求函数的值域的一个重要方法,应熟练记忆18【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画出可行域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目标函数在点处取得最大值为.考点:线性规划三、解答题19【答案】 【解析】解:()因为点B与A(1,1)关于原点O对称,所以点B得坐标为(1,1)设点P的坐标为(x,y)化简得x2+3y2=4(x1)故动点P轨迹方程为x2+3y2=4(x1)()解:若存在点P使得PAB与PMN的面积相等,设点P的坐标为(x0,y0)则因为sinAPB=sinMPN,所以所以=即(3x0)2=|x021|,解得因为x02+3y02=4,所以

14、故存在点P使得PAB与PMN的面积相等,此时点P的坐标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轨迹方程、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等知识,属于中档题20【答案】(1);(2).考点:等差,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数列求和.21【答案】 【解析】解:(1)因为f(1)=a=,所以f(x)=,所以,a2=f(2)cf(1)c=,a3=f(3)cf(2)c=因为数列an是等比数列,所以,所以c=1又公比q=,所以;由题意可得: =,又因为bn0,所以;所以数列是以1为首项,以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并且有;当n2时,bn=SnSn1=2n1;所以bn=2n1(2)因为数列前n项和为Tn,所以 =;因为当m1,1时,不等式恒成立,所以

15、只要当m1,1时,不等式t22mt0恒成立即可,设g(m)=2tm+t2,m1,1,所以只要一次函数g(m)0在m1,1上恒成立即可,所以,解得t2或t2,所以实数t的取值范围为(,2)(2,+)(3)T1,Tm,Tn成等比数列,得Tm2=T1Tn,结合1mn知,m=2,n=12【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数列、不等式与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数列求通项公式与求和的方法,以及把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转化为函数求最值问题,然后利用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22【答案】 【解析】()解:在棱AD上找中点N,连接CN,则CN平面AMP;证明:因为M为BC的中点,四边形ABCD是矩形,所以CM平行且

16、相等于DN,所以四边形MCNA为矩形,所以CNAM,又CN平面AMP,AM平面AMP,所以CN平面AMP()证明:过P作PECD,连接AE,ME,因为边长为2的等边PCD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BC=2,M为BC的中点所以PE平面ABCD,CM=,所以PEAM,在AME中,AE=3,ME=,AM=,所以AE2=AM2+ME2,所以AMME,所以AM平面PME所以AMPM【点评】本题考查了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运用;正确利用已知条件得到线线关系是关键,体现了转化的思想23【答案】一个盒子中装有大量形状大小一样但重量不尽相同的小球,从中随机抽取50个作为样本,称出

17、它们的重量(单位:克),重量分组区间为5,15,(15,25,(25,35,(35,45,由此得到样本的重量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1)求a的值,并根据样本数据,试估计盒子中小球重量的众数与平均值;(2)从盒子中随机抽取3个小球,其中重量在5,15内的小球个数为X,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以直方图中的频率作为概率)【考点】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专题】概率与统计【分析】(1)求解得a=0.03,由最高矩形中点的横坐标为20,可估计盒子中小球重量的众数约为20根据平均数值公式求解即可(2)XB(3,),根据二项分布求解P(X=0),P(X=1),P(X=2)=,P(X=3),列出分布列,求解数学期望即可【解析】解:(1)由题意得,(0.02+0.032+a+0.018)10=1解得a=0.03;又由最高矩形中点的横坐标为20,可估计盒子中小球重量的众数约为20,而50个样本小球重量的平均值为:=0.210+0.3220+0.330+0.1840=24.6(克)故估计盒子中小球重量的平均值约为24.6克(2)利用样本估计总体,该盒子中小球的重量在5,15内的0.2;则XB(3,),X=0,1,2,3;P(X=0)=()3=;P(X=1)=()2=;P(X=2)=()()2=;P(X=3)=()3=,X的分布列为:X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