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建筑设计概述 第三章 建筑平面设计 第四章 建筑体型与立面设计 第五章 建筑剖面设计 第六章 建筑构造概述 第七章 基础和地下室 第八章 墙体和幕墙 第九章 楼地层、阳台及雨篷,第十章 楼梯及电梯 第十一章 门窗及遮阳设施 第十二章 屋顶 第十三章 建筑变形缝 第十四章 建筑装饰装修 第十五章 建筑保温、隔热及防水 第十六章 单层工业建筑设计 第十七章 多层工业建筑设计 第十八章 工业厂房构造,第七章 基础与地下室,第七章 基础与地下室,提要:本章介绍地基与基础的概念、人工加固地基的方法、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以及常用基础的类型和构造方法,简述地下室的类型、组成和地下室
2、的防水与防潮构造。,第一节 基础,一、基础的与地基的基本概念,基础-建筑物的墙或柱埋入地下的扩大部分, 承担着建筑物上部自重荷载、使用荷载、风荷载和地震力等作用,并将其传至的地基。 地基-基础底面以下,受到荷载作用影响范围内的部分岩、土体。 持力层-与基础直接接触且需进行受力计算的土层。 下卧层-持力层以下的的土层。,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基,基础,地基是承受建筑物的土壤层。,二、地基的分类 天然地基-在天然状态下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可直接布置建筑物基础的土层。常见的天然地基包括岩石、碎石、砂土和粘性土等。 人工地基-由于天然土层的承载能力不足,不能直接布置建筑物的基础,而进行人工加
3、固处理,提高承载力的土层。工程中常用的方法有:换填垫层法、预压法、强夯法和深层挤密法等。,换填垫层法,当地基土的局部或全部为软弱土不宜采用压实法加固时(如淤泥、沼泽、杂填土、洞等),可将局部或全部软弱土清除,换以好土,如粗砂、中砂、砂石料、灰土等。,预压法,预先在拟建构造物的地基上施加一定静荷载,使地基土压密后再将荷载卸除的压实方法。预压法适用于淤泥质粘土、淤泥与人工冲填土等软弱地基。预压的方法有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两种。,强夯法,指的是为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用重锤自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夯击土层使地基迅速固结的方法 强夯压实法用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及人工杂填土等软弱地基的深层加固,但必要时要采取防
4、震措施。,三、基础的埋置深度及影响因素,3.1 概念 自然地面:是施工地段的现有地面 室外设计地面:是指按工程设计要求竣工后,室外场地经干挖或起垫后的地面。 基础的埋置深度:是指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浅基础:基础埋置深度不超过5m。 深基础:基础埋置身度超过5m。 基础埋置深度一般不宜小于0.5m,对岩石地基,则可不受此限。,3.2 确定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 (1)工程地质条件 多层建筑一般根据地下水位及冻土深度等来确定埋深尺寸。基础底面应尽量选在常年未经扰动而且坚实平坦的土层或岩石上,俗称老土层。因为在接近地表的土层内,常带有大量植物根茎的腐殖质或垃圾等,故不宜选为地基。,(2
5、)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存在地下水时,应确定地下水的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以便选择基础的埋深。般宜将基础落在地下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之上,这样即可以避免施工时排水困难,地下水使土的强度下降,基础下沉,还可避免化学物质对基础的侵蚀。,(3)建筑物上部荷载的大小和建筑物的性质及用途 当建筑物设置地下室、设备基础或地下设施时,基础埋深应满足其使用要求。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一般高层建筑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多层建筑一般根据地下室及冻土深度来确定埋深尺寸。,(4)土的冻结深度的影响 冰冻线-地面以下冻结土与非冻结土之间的分界线。 对冻胀现象明显的地基
6、,应将基础底面置于冰冻线以下200处。 对碎石、卵石、粗砂、中砂等地基,由于颗粒较粗,颗粒间孔隙大,毛细现象不明显,土的冻胀现象轻微,基础的埋置深度可不考虑土地冻结深度影响。,(5)相邻基础的影响 如果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不大于原有建筑物基础的埋深时,新建建筑物基础对原有建筑物基础的影响不明显。 当新建建筑物基础的埋置深度大于原有建筑物基础时,基础间的净距应根据荷载大小和性质等确定,一般为相邻基础底面高差的12倍。,四、基础的类型与构造,按材料和受力特点分类 (1)刚性基础 刚性角-能保证基础在夹角内不因材料受拉和受剪而破坏的角度。 凡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刚性基础宽高比的允许
7、值根据材料和基底压力大小而定。,灰土基础 灰土基础是用经过消解后的生石灰和粘土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一般取灰土比例为3:7或2:8。 灰土基础一般适用于五层或五层以下、地下水位较低的砌体结构房屋,其厚度与建筑物层数有关。 灰土基础施工时应逐层铺设,每层夯实前虚铺220,夯实后的厚度为150。 灰土基础的抗冻、防水性能差,在地下水位以下或较潮湿的地基上不宜采用。,三合土基础 三合土基础是用石灰、砂、碎石(或碎砖、矿渣等)三种材料按1:2:41:3:6的体积比进行配合,在基槽内分层夯实,每层夯实前虚铺220,夯实后的厚度为150。,毛石基础 毛石基础由未加工成形的毛石和砂浆砌筑而成,其截面有台阶形、
8、锥形和矩形等。,砖基础 砖砌台阶形基础是广泛应用的一种刚性基础,称为大放脚。 二皮一收式:每两皮砖的高度,收进1/4砖的宽度; 二一间隔收式:两皮砖的高度与一皮砖的高度相间隔,交替收进,每次均收进1/4砖的宽度。,混凝土基础 混凝土基础一般有矩形、台阶形和锥形的截面形式。 当基础高度小于350时,多做成矩形;若基础高度大于350,可做成台阶形,每个台阶高度为350400;如果台阶多于三级,可做成锥形基础。,(2)柔性基础 钢筋混凝土基础一般称为柔性基础。,按构造形式分类,独立基础,当建筑物的承重体系采用框架结构或排架结构及刚架结构时,采用的单独基础,是柱下基础的基本形式。,独立基础也可用于墙下
9、,一般每隔34m设一柱墩,柱墩上设承台梁并砌墙。,井格基础 当上部框架或部分框架结构对基底面积和整体性要求较高时,可将柱子下面的单独基础沿纵横两个方向连接起来,称为十字交叉的井格基础,也称为十字交叉带形基础。,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呈连续的带形,也称为带形基础,有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两类。 墙下条形基础一般为粘土砖、灰土、三合土等材料的刚性条形基础,当建筑物荷载大、地基承载力较小或上部结构有需要时,可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筏形基础 建筑物基础由整片的钢筋混凝土板组成,钢筋混凝土板直接作用于地基上,这种基础称为筏行基础。 筏形基础的整体性好,可以直接跨越基础下的局部软弱土层,调节地基的不均匀
10、沉降。 筏形基础可分为梁板式和无梁式两种类型。梁板式筏形基础厚度小,但有双向交叉的梁;无梁式筏形基础厚度大,构造简单。,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和若干纵横墙体组成,是一个整体的空心箱体结构。 箱形基础整体空间刚度大,抗震性能好,其内部空间可用作地下室。,桩基础 (1)桩基础的分类 按桩基的受力特征:有端承桩和摩擦桩。 按成桩所用材料:有钢筋混凝土桩、钢桩、木桩及一些地方材料构成的桩基础,如砂桩、土桩、灰土桩和砖桩等。 按施工方法:有预制桩和灌注桩。 按桩身的断面形式:有圆形、方形、环形、六角形等截面的桩基础。,(2)桩基础的组成 桩基础一般由桩身、承台组成。 在寒冷地区,承台下
11、应按需要采取防冻措施,减小土壤冻胀的反拱作用,常用的方法是在承台下铺设粗砂或炉渣等材料。,(3)桩基础的组合 桩基础可以由单根桩或多根桩组成的桩群承担上部荷载。,第三节 地下室构造,一、地下室的类型与组成,(一)地下室的类型 按使用功能:有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 按承重结构材料:有砖墙结构地下室和钢筋混凝土墙结构地下室; 按埋入深度:有半地下室和全地下室。 全地下室-地下室地面与室外地面的高差超过该地下室净高一半时的地下室; 半地下室-地下室地面与室外地面的高差超过该地下室净高三分之一但不超过二分之一的地下室。,(二)地下室的组成 底板、顶板、墙体、采光井、楼梯、门窗,地下室墙 地下室的墙不
12、仅要承受上部的垂直荷载,还承受土、地下水及土壤冻胀时产生的侧压力。 地下室底板 当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时,地下室底板不仅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垂直荷载,还承受地下水的浮力。 地下室顶板 主要承受首层地面荷载,可用预制板,现浇板或预制板上做现浇层,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地下室门窗和采光井 当地下室窗台低于室外地面时,为达到采光和通风的目的,应设采光井如图。 地下室楼梯,二、地下室的防水与防潮,(一)地下室的防水 当地下室底板处于设计最高地下水位以上时,应采取防水措施; 当建筑基地范围内的土壤透水性较差,回填土有形成上层滞水的可能,并且没有采取一定的疏导或隔绝措施,无论地下水位高低,均应按全防水
13、处理。 地下室防水工程分为四个等级,各地下工程的防水方案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要求按表选定。,地下室防水工程设防表(待续),(续) 地下室防水工程设防表,(续) 地下室防水工程设防表,结构自防水 用防水混凝土作地下室外墙和底板,使承重、围护、防水功能三合一。 防水混凝土有普通防水混凝土和掺外加剂防水混凝土两类,属刚性防水。,附加防水层 (1)卷材防水 卷材有沥青卷材、改性沥青卷材和高分子卷材等。 卷材外防水-卷材防水层设在地下工程围护结构外侧(迎水面)。,卷材内防水-将卷材粘贴于结构内表面,这种方法的防水效果较差,但施工简单,便于修补,多用于修缮工程。,复合防水 对防水要求很高,或受剧烈震动和侵蚀性环境等情况下的工程,可考虑采用以结构自防水做法为主,再附加防水层为辅的符合防水。,(2)水泥砂浆防水 (3)涂料防水,(二)地下室的防潮构造 当设计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0.3m,且基地内土壤的渗透性较强,如中粗砂、砂砾石或砾石层等,无上层滞水的可能时,可采用防潮措施。 若地下室外墙为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房租收取管理办法
- 供水企业薪酬管理办法
- 公益宣传印章管理办法
- 保健原料采购管理办法
- 办公用房管理制度优化与实施
- 景区建筑维修管理办法
- 租赁业务风险管理与防控策略探讨
- 云计算管理平台系统建设的策略与实践
- 医疗信息保密管理办法
- 新建仓库及宿舍修缮与安全方案
- SAP S4HANA 用户操作手册-FICO-006-财务月结
- 攀岩运动项目介绍
- 经济纠纷和解协议书
- 2023年芜湖市湾沚区国有资本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棋牌室四人合作协议书范文
- 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第2-13部分:患者服务临床用血
- 《篮球原地运球》教案 (共三篇)
- 思维模型之六顶思考帽
- 2025年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 《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课件-第3章 路由技术
- 常用建筑类型疏散宽度计算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