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在拧紧》PPT课件.ppt_第1页
《螺丝在拧紧》PPT课件.ppt_第2页
《螺丝在拧紧》PPT课件.ppt_第3页
《螺丝在拧紧》PPT课件.ppt_第4页
《螺丝在拧紧》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在生命的乐曲,螺丝在拧紧中女教师的命运交响曲 刘萍萍,摘要 引言 正文 结语 参考文献,摘要,小说螺丝在拧紧是亨利詹姆斯后期代表作品之一,自出版以来备受学者及批评家们关注,就其解读众说纷纭,说法不一。本文试图从意识流的角度探索女教师内在生命的持续乐曲,挖掘女主人公意识活动的流动性,发现小说独具一格的诗化与音乐化。,引言,一种认为确有鬼魂存在。此类解读大都将其定义为哥特式鬼怪小说,并赋予基督教中善恶和救赎的思想,在当时维多利亚时代相信鬼魂存在这一习俗的影响下,这一解说站住了阵脚。,第二种则否认鬼魂存在说,认为这只不过是女主人公长期性压抑导致的幻觉,是梦幻的演绎。他们大多运用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

2、对女教师的心理进行剖析,以爱德蒙德威尔森为代表。,亨利詹姆斯(18431916),作为美国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写作心理现实主义小说见长。他主张小说不仅要真实地再现现实,而且要深入探索小说人物的心理复杂性。他的哥哥威廉詹姆斯是著名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意识流”一词的最早提出者。,深受哥哥心理研究的影响,詹姆斯不断尝试新的写作题材,螺丝在拧紧(1898)年就是其很好的例证。与詹姆斯擅长的“国际主题”明显不同,此篇小说讲述了一位年轻女教师在布莱庄园照顾两个孩子,并经历了一系列与琨特和杰塞尔鬼魂相遇的奇特遭遇,最终女孩弗洛拉被带到叔叔那里而男孩猝死在女教师的怀中。,正文,音乐化 诗化 自由联想,

3、音乐化,第一乐章: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 第二乐章: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 第三、第四乐章: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季节的变换和天气的变更,女教师初次到布莱庄园是六月的一天。那一天天气明朗,到处洋溢着乡间夏日的清爽。 夏末秋初,琨特出现的出现都会伴随着暴雨过后的阴冷,或是晨光中,或是在黄昏的落日下。 夏日将尽,秋天来到了布莱。天气变得灰暗,花儿调零,遍地落叶,一片荒凉。,诗化,“她口中说出的这几个字有如出鞘的剑突然发出光芒,一下子就倾覆了几个星期以来我手中高举的那被苦酒,在我说话之前,它就已经快要溢出来了。”(p. 85),“我那可怕的戏剧的最后一幕的帷幕就

4、会拉开,骇人的结局也就会接踵而来。”(p.64),自由想象,整个故事都是以女教师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来讲述,听起来如内心独白一般,整个思维活动全然展现在读者面前。,从格鲁斯太太口中,女教师了解到了许多关于前任女教师和男仆琨特的故事,知道他们与孩子有着异常亲密的关系,于是担心害怕幻想着他们要回来把他们抢走。她自己担当起了保护和拯救孩子的角色,努力想从这一自我激发的英雄主义中寻找安慰。每次她都能从格鲁斯太太的对话中寻找到新的线索,,再加上弗罗拉和迈尔斯也善于刺激她的想象和记忆,更让她感觉到有被人暗中监视的感觉。于是所有的一切在女教师的想象下,串联成一个鬼怪故事,听起来是那么的天衣无缝,好像是真的看到

5、了鬼魂一般,连故事中的格鲁斯太太也将信将疑。,结语,螺丝在拧紧中除了心理分析和自由想象的技巧,还隐晦地采用了诗化和音乐化的成分让我们眼前耳目一新。意识流小说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詹姆斯几乎囊括了所有意识流的表现技巧,很好的展现了女教师一系列的意识活动,与此同时把女主人公鬼魂一说也解释的无懈可击,是女教师意识流动的结果。,小说中始终贯穿的越来越紧张的主旋律与女教师意识活动的主旋律交相呼应,再加上文中不时穿插的戏剧性的语言,使整部小说浑然天成,集视觉听觉感觉于一体,仿佛读者也身临其境一般。可以说此部小说已是意识流小说不可忽视的杰作。从意识流的角度重新审视这部作品,可以让我们对意识流文学有更加深刻的了

6、解。,参考文献,Freedman, J (2000).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nry Jame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James, H. (2007). The Turn of the Screw.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1984). Literature Criticism. New York: the Library of American. Wilson, E. (1948) The Ambiguity of Henry James M, The Triple Thinks. New York Silver, J (1957) A Note on the Freudian Reading of The Turn of the Screw M. American Literature. 柏格森(1950). 论笑. 巴黎:巴黎大学出版社 弗里德曼梅 (1992). 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石晶晶 (2009). 谁把幽灵唤醒浅析螺丝在拧紧中的原型意象. 文教资料. 35. 王爱松(2011). “东方意识流”小说的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