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湾高架桥现浇箱梁支架拆除方案_第1页
深湾高架桥现浇箱梁支架拆除方案_第2页
深湾高架桥现浇箱梁支架拆除方案_第3页
深湾高架桥现浇箱梁支架拆除方案_第4页
深湾高架桥现浇箱梁支架拆除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名称:国家高速公路珠江三角洲环线广东省中山市沙溪至月环段第XX合同段跨G105国道现浇箱梁支架拆除方案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1、国家高速公路珠江三角洲环线广东省中山市沙溪至月环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广珠西线标准化建设要求。3、有关会议纪要及设计院技术交底要求。4、广珠西线高速公路中山沙溪至月环段土建工程第XX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5、我公司从事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经验、施工能力以及施工技术装备水平和设备配备能力。6、本工程地形、地质、水文和气象条件。7、交通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8、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9、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

2、标准JTG B01-2003。1.2、编制目的1、杜绝重大、特别重大事故的发生,避免较大事故,减少一般安全事故发生;2、无重大安全隐患;3、人员因施工负伤率小于1.5,重伤率和死亡率为零;4、不得因施工对周边环境、建筑、设施等造成破坏;1.3、适用范围 深湾高架桥现浇箱梁支架模板拆除。二、工程概况本公司承担第XX合同段施工任务,起点在XXX(桩号KXX+XX),终点位于XXX(桩号KXX+XX),路线全长6.204km,其中跨越地板芙G105国道和和三乡麻乾公路,经鹿鸣湖、深湾、麻斗。(见图3-1)国家高速公路网珠江三角洲环线广东省中山沙溪至月环段土建工程第XX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分管区内共有2处

3、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分别位于深湾高架桥和深湾互通G匝道桥范围内。根据设计图纸,深湾高架桥跨G105国道处连续梁采用支架现浇施工。深湾高架桥跨G105国道,右幅现浇跨径为35+55+35+22m(8#12#)、左幅现浇跨径为30.3+40+35+21.84m(10#14#)预应力砼连续箱梁,采用跨线门洞钢管支架和钢管扣件满堂支架施工。梁体为单箱双室、二次抛物线变截面箱梁。箱梁顶宽16.4m,底宽8.597m,梁端箱梁高度为3.2m,跨中箱梁高度为1.8m。施工要求及技术保证条件:由于G105国道车流量大,邻近板芙工业区,行人及其他交通工具多样,中山公路局对深湾高架桥施工要求十严格,净空高度必须

4、达到5米,单向必须预留两个车道,并且要独立设置非机动车道。故拟跨路部分采用钢管贝雷钢结构支架,其他部分采用满堂支架施工,并且必须分别对梁端满堂支架和跨线门洞钢管支架进行受力验算合格方可施工。深湾高架桥跨G105国道,跨路部分支架设计需结合地面交通疏解进行(见交通疏解方案),跨路部分采用钢管贝雷钢结构支架;其他部分采用满堂支架,支架平均高度14m。跨G105国道处支架基础采用混凝土扩大基础,630mm、8mm钢管作承重柱,2根I45#b工字钢作主横梁,其上架设贝雷片作承重梁,贝雷片上铺设216槽钢80cm,再在上槽钢上安插顶托(横桥向80cm,腹板下加密至40cm),在顶托上架设348mm、3.

5、5mm钢管(按纵桥向摆设),在钢管上铺设10*10cm木方30cm,最后铺设1.8cm厚光面木夹板作底模。为了使车辆行驶更加安全,在桥梁横跨段钢管桩门式支架通行限高为5m,通行限宽为4m。钢管桩横向间距为2.2m,纵向间距为10.2m,在钢管桩之间设置剪刀撑,在支架顶部布置竹排及安全网,在钢管桩下端均设置预埋钢板及螺栓的C30混凝土条形基础(长为17m,宽为1m,高度为1m),放置钢管桩时用钢板条焊接,并在钢管支架前处设置减速带、水马导向墙及限高限宽警示牌来疏解交通。三、支架拆除施工工艺 3.1拆架时间现浇筑箱梁支架何时可拆除,应按施工设计图的要求:结构物现浇砼强度达设计要求95%;结构物有关

6、的预应力工程施工完成;经过单位工程负责人、质量自检人员的检查验证,确认不再需要支架时,方可拆除施工支架。3.2、拆除顺序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不准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两步同时进行拆架,即先松顶托,使底梁板、翼缘板底模与梁体分离。拆架时一定要先拆箱梁翼板后底板或先外伸梁后主梁,并必须从跨中对称往两边拆。支架拆除宜分两阶段进行,先从跨中对称往两端松一次支架,再对称从跨中往两端拆,而且在整个拆架过程中必须有技术人员跟班指挥与检查,以防拆架产生过大的的瞬时荷载引起不应有的施工裂缝,多跨连续梁应同时从跨中对称拆架。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

7、、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拆除后架体的稳定性不被破坏。满堂支架一般的拆除顺序为:安全网栏杆脚手板剪刀撑小横杆大横杆立杆。对于满堂支架分跨拆除顺序而言,应先拆大里程两跨支架,封闭国道中山至珠海方向整幅车道;待完成大里程两跨支架拆除后,再拆除小里程两跨支架,封闭国道珠海至中山方向整幅车道。对于满堂支架整体而言,拆除顺序为:应该先拆除跨中处支架,再拆除桥墩处支架,由跨中向两侧桥墩方向推进,具体拆除顺序及拆除方式见下图:3.3、拆除方案满堂支架拆除在梁体张拉压浆后,浆体强度满足要求后即可拆除。满堂支架拆除时,方木要与脚手管交替拆除,即:拆一排方木,就拆支撑该方木处的脚

8、手管,满堂支架拆除时从跨中开始,先拆除梁体跨中处支架,然后由跨中处同时向两侧拆除,为保证拆除过程中支架的稳定性,每层满堂支架水平拆除自上而下推进。方木落时采用吊车或龙门吊吊卸,由专人统一协调指挥。方木成捆起吊时,为防止方木起吊时滑落,在方木捆两端位置提前设计防脱装置。方木落完以后,按拆架工艺,依次拆除支架,所拆除下来的脚手管、扣件须成堆放置好,分批统一落地,杜绝将物料向下抛掷。机械设备及劳动力配制在张拉压浆完成,并满足拆架要求以后,按照拆架技术工艺以及安全要求,合理组织人员施工、机具运转。现将人员分工、机具投入情况安排如下:机具投入情况:吊车一台; 锤头、扳手若干把; 安全带、安全帽若干。人员

9、安排:序号名称人数备注1架子工10-20视现场情况而定2司机1吊车3现场指挥员1落物料协调指挥4安全员1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督5电工1保证设备安全正常运转合计14-24其他相关安排视施工现场实际而定,人员、机具设备安排投入在现场可做适当调整,以满足现场施工。四、支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4.1施工安全注意事项1、拆架前,全面检查待拆支架,根据检查结果,拟订作业计划,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备工作。2、拆除现场必须设警戒区域,张挂醒目的警戒标志,跨路区域必须先做好交通疏导措施,用水马封闭施工路面严禁一切车辆及行人通行,并安排专人下方进行交通指挥及监视下方的安全情况。警戒区域内严禁非操作人员通行或在支架下方通

10、过。3、如遇强风、雨、雪等特殊气候,不应进行支架的拆除。夜间实施拆除作业,应具备良好的照明设备。4、拆除支架前,班组成员要明确分工,统一指挥,操作过程中精力要集中,不得东张西望和开玩笑,工具不用时要放入工具袋内。5、正确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脚应穿软底鞋。拆除挑架等危险部位要挂安全带。6、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严格按高处作业规定执行和遵守安全纪律,拆除工艺要求。7、拆除人员进入岗位以后,先进行检查,加固松动部位,清除步层内留的材料、物件及垃圾块。所有清理物应安全输送至地面,严禁高处抛掷。8、架体拆除前,必须察看施工现场环境,包括架空线路、外脚手架、地面的设施等各类障碍物、地锚、缆风绳、连墙杆及被拆

11、架体各吊点、附件、电气装置情况,凡能提前拆除的尽量拆除掉。9、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10、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11、所有模板、步板拆除,应自外向里竖立、搬运,防止自里向外翻起后,板面垃圾物件直接从高处坠落伤人。12、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13、每天拆架下班时,不应留下隐患部位。14、拆架时严禁碰撞脚手架附近电源线,以防触电事故。15、所有杆件和扣件在拆除时应分离,不准在杆件上附着扣件或两杆连着送到地面。16、所有

12、的脚手板应自外向里竖立搬运,以防脚手板和垃圾物从高处坠落伤人。17、拆下的零配件要装入容器内,用吊篮吊下;拆下的钢管要绑扎牢固,双点起吊,严禁从离空抛掷。4.2 高空作业安全措施1、传递杆件及其他材料、工具等需在上方作业人员抓紧抓牢并明确告知后,下方人员方可松手以防失落,严禁抛摔杆件。2、作业人员所使用的小型工具应挂绳,以防脱手坠落。作业人员应随身配戴工具袋,用于零小器件的收用,严禁抛递和随手抛掷任何材料、器具和物品。3、凡患有不宜从事高空作业疾病的人(如患有恐高症、颠病、心脏病史的等),一律禁止上架作业。参加高空作业的人员班前严禁饮酒。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高空临空作业人员配

13、置安全带。组架人员服装衣扣需全部扣好,应避免穿宽松肥大的服装,严禁赤脚和穿拖鞋。高温天气要做好避暑工作。作业人员如有身体不适应立即下架。4、传递和安装杆件时,要尽量创造安全的作业条件,在操作时要站稳把牢,谨防失衡。作业人员应全神贯注,并适时下架休息,避免发生疲劳作业。需要多人配合的操作作业绝不允许一人冒险作业,多人配合作业时需相互呼应,协调一致。5、不得在支架上堆放过多材料、工具,避免拥挤作业。6、 拆除杆件时,要相互告知,协调作业,已松开连接的杆件要及时拆除移走,避免发生误扶误靠。7、夜间高空作业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五级以上大风应停止高空作业和吊装作业。4.3汽车起重机施工注意事项1、起

14、重吊装的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应与操作人员密切配合,执行规定的指挥信号。操作人员应按照指挥人员的信号进行作业,当信号不清或错误时,操作人员可拒绝执行。2、起重机行工作的场地应保持平坦坚实,并应与沟渠、基坑保持安全距离。3、作业前,应全部伸出支腿,并在撑脚板下垫方木。支腿有定位销的必须插上,义盘为弹性悬挂的起重机,放支腿前应先收紧稳定器。4、作业中严禁扳动支腿操纵阀。调整支腿必须在无载荷时进行,并将起重臂转至正前或正后方可再行调整。应根据所吊重物的重量和提升高度,调整起重臂长度和仰角,并应估计吊索和重物本身的高度,留出适当的空间。5、汽车式起重机起吊作业时,汽车驾驶室内不得有人,重物不得超

15、越驾驶室上方且不得在车的前方起吊。6、重物在空中需要较长时间停留时,应将起升卷筒制动锁住,操作人员不得离开操纵室。7、起重机作业时,起重臂和重物下方严禁有人停留、工作或通过。重物吊运时,严禁从人上方通过。严禁用起重机载运人员。8、严禁起吊重物长时间悬挂在空中,作业中遇突发故障,应采取措施将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并关闭发动机或切断电源后进行检修,在突然停电时,应立即把所有的控制器拨到零位,断开电源总开关,并采取措施使重物降到地面。9、 在露天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起吊装作业。雨雪过后作业前,应先试吊,确认制动器灵敏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五应急预案5.1 目的和依据为有效

16、、及时的抢救事故致伤病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和减少经济损失,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5.2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应急救援预案现场职工发现发生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事故,应就地进行抢救及呼救,并立即通知项目经理或工地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知晓发生事故后,应立即通知应急救援组织进行抢救,并指示各班组立即停止作业。立即拨打120救护中心与医院取得联系,并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施工人员从高处坠落,现场解救不可盲目,不然会导致伤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应首先观察其神智是否清醒,并观察伤员桌底的情况及伤势,做到心中有数。伤员如昏迷,但心跳和呼吸存在

17、,应立即将伤员的头偏向一侧,防止舌根后到,影响呼吸。将伤员口中可能脱落的牙齿和积血清除,以免误入气管,引起窒息。对于 无心跳和呼吸的伤员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待伤员心跳、呼吸好转后,将伤员平卧在平板上,以及送往医院抢救。如发现伤员耳朵、鼻子出血,可能有脑颅损伤,千万不可以手帕、棉布或纱布取出堵塞,以免造成颅内压力增加和细菌感染。如外伤出血,应立即用清洁布块压迫伤口止血,压迫无效时,可用布鞋带或橡皮带等在出血的肢体进入处捆绑,上肢出血扎在臂上1/2处,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2/3处,到不出血即可。注意每个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伤员如腰背部或下肢先着地,下肢有可能骨

18、折,应将两上肢固定在一起,并应超过骨折的上下关节;上肢如果骨折,应将上肢挪到胸前,并固定在躯干上,如果怀疑脊柱骨折,搬动时千万注意要保持躯体平伸拉,不能让躯体扭曲,然后由3人同时将伤员平托起,即一人托脊背、一人托臀部,一人托下肢,平稳运送,以防骨折部位布稳定,加重伤情。腹部如有开放性伤口,应用清洁布或毛巾等覆盖伤口,不可将脱出原物返还,以免感染。抢救伤员时,无论哪种情况,都应减少途中颠簸,也不得翻动伤员。5.3机械伤害 应急救援预案1、发生机械伤害后,在医护人员没有带来之前,应检查受伤者的伤势,心跳及呼吸情况,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2、对被机械伤害的伤员,应迅速小心的使伤员脱离伤源,必

19、要时,拆卸机器,移出受伤的肢体。3、对发生休克的伤员,应首先进行抢救。遇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可采取人工呼吸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法,使其恢复正常。4、对骨折的伤员,应利用木板、竹片和绳布等捆绑骨折处的上下关节,固定骨折部位;也可将其上肢固定在身侧,下肢与下肢缚在一起。5、对伤口出血的伤员,应立即以头低脚搞得姿势躺卧,使用消毒纱布或清洁织物覆盖伤口上,用绷带较紧的包扎,以压迫止血,或选择弹性较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巾等。对上肢出血者,捆绑在其上臂上1/2处,对下肢出血者,捆绑在其腿上2/3处,并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6、对剧痛难忍者,应让其服用止痛剂和

20、镇定剂。采取上述急救措施之后,要根据病情轻重,及时把伤员送到医院治疗。在转送医院的途中,应尽早减少颠簸,并密切注意伤员的呼吸、脉搏及伤口等的情况。5.4应急救援程序发生轻伤以上事故后,现场安全负责人必须立即报告,同时组织自救,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项目部接到报告后,迅速通知各相关人员参加现场救援,以尽可能缩小事故影响及损失围原则。同时在整个抢救过程中,负责现场通讯和对外联系。项目部根据事故性质及趋势,向有关部门汇报,寻求社会紧急救援。应急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查明现场有无伤亡人员,并以最快速度将他们救离现场,交由急救中心的医务人员或急送医院救治。积极配合政府的事故调查工作,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成立事故调查组,查清事故原因,按“四不放过”原则及有关处理规定,对事故有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处理。事故处理结束后,项目部应当组织力量进行抢修,及早恢复施工,减少损失。5.5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职责1、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安全管理小组: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