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课件:5 缺氧_第1页
病理生理学课件:5 缺氧_第2页
病理生理学课件:5 缺氧_第3页
病理生理学课件:5 缺氧_第4页
病理生理学课件:5 缺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温州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邱晓晓,第五章 缺 氧 (hypoxia),民以食为天,23周,水乃生命之源,Then, how about air?,46min,2129,授 课 大 纲,概 述,1,2,缺 氧 对 机 体 的 影 响,3,缺 氧 的 防 治 原 则,5,4,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生机制,常 用 的 血 氧 指 标,概 述,供氧,用氧,氧 气 的 获 得 、运 输、利 用,供氧,用氧,用氧,缺氧,缺氧的概念,因组织供氧减少或用氧障碍引起细胞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常用的血氧指标,PaO2: 13.3kPa (100mmHg) PvO2: 5.32kPa(40mmH

2、g),PaO2: 吸入气的PO2,外呼吸 PvO2: 内呼吸,定义: 正常值: 影响因素:,一、血氧分压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 PO2),以物理状态溶解在血浆内的氧产生 的张力。,二、血氧容量 (oxygen binding capacity,CO2max),定义: 正常值: 影响因素:,38,PO2:150mmHg,PCO2:40mmHg,100ml血液中的Hb被氧充分饱和时的 最大携氧量。,20ml/dl,Hb的质和量,定义: 正常值: 影响因素:,三、血氧含量 (oxygen content,CO2),100ml血液的实际携氧量。,CaO2:19ml

3、/dl CvO2: 14ml/dl,PaO2、Hb的质和量,定义: 正常值: 影响因素:,四、氧饱和度 (oxygen saturation,SO2),Hb与氧结合达到饱和程度的百分数。,SaO2:95% SvO2:70%,PO2,氧 饱 和 度 %,氧分压 (mmHg),氧分压与氧饱和度的关系氧离曲线,血液在标准条件下,SO2为50时 的氧分压。,定义: 正常值:,38,pH7.4,PCO25.32kPa(40mmHg),意义:,五、P50,2627mmHg,Hb与O2亲和力,氧 饱 和 度 %,氧分压 (mmHg),P50,氧 饱 和 度 %,氧分压 (mmHg),H+ PCO2 2,3D

4、PG T ,氧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H+ PCO2 2,3DPG T ,19ml/dl,14ml/dl,A,V,六、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O2-CvO2),定义: 正常值:,动脉血氧含量减去静脉血氧含量 的差值,即组织对氧消耗量。,5ml/dl,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肺部摄氧,血液 携氧,循环 运氧,组织 用氧,概念 PaO2 CaO2 组织供氧不足 原因 1.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大气性缺氧) 2.外呼吸功能障碍(呼吸性缺氧) 3.静脉血分流入动脉(静脉血掺杂),一、乏氧性缺氧(hypoxic hypoxia) 低张性缺氧、低张性低氧血症,159mmHg,98mmHg,62mmHg,110

5、mmHg,105mmHg,50mmHg,Fallot症 右心的静脉血流入左心,Normal Fallot,1.PaO2、CaO2 、SaO2降低 2.CO2max正常或增高 3.CaO2-CvO2减小或正常,血氧变化特点,组织缺氧的机制,HHb,HbO2,2.6g/dl,5g/dl,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5g/dl,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发 绀(cyanosis),二、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 等张性缺氧,概念 Hb数量或性质改变血液携带的氧或Hb结合的氧不易释出组织缺氧。,原 因,1.贫血(anemia), CO与Hb亲和力是O2的210倍, 形成HbCO,失去携氧能力。

6、CO与Hb一个血红素结合后,将增加其余3个 血红素对氧的亲和力,使氧离曲线左移。 抑制正常RBC的糖酵解,使2,3-DPG生成, 使氧离曲线左移。,2.一氧化碳中毒,Normal,HbFe3+OH,氧化剂 (亚硝酸盐),3.高铁血红蛋白血症,HbFe2+,N,HbFe3+OH,Fe2+与O2亲和力 氧离曲线左移,Fe3+与羟基牢固 结合,不能携氧,1.PaO2正常 2.CaO2减少 ,CO2max 减少或正常,SaO2正常或减少 3.CaO2-CvO2减小,血氧变化特点,CO中毒, 严重贫血面色苍白 高铁血红蛋白咖啡色 碳氧血红蛋白樱桃红色,皮肤、粘膜颜色,“肠源性紫绀”:(enterogen

7、ous cyanosis),(无发绀),概念 组织血流量组织供氧不足,三、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 低动力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原 因,全身性血循环障碍 休克、心力衰竭等。 (2)局部性血循环障碍 血管栓塞、血栓形成、血管病变。,1.PaO2、CaO2、SaO2、CO2max 正常 2.CaO2-CvO2增加 3.PvO2、SvO2、CvO2降低,血氧变化特点,19ml/dl,12ml/dl,7ml/dl,A,V, 单位容量血液弥散给组织的氧量,CaO2-CvO2 单位时间流经组织血量,弥散给组织的总氧量,供氧量=单位容量摄氧量组织血流量, 缺血性缺氧 皮肤苍白 淤血

8、性缺氧 发绀,皮肤、粘膜颜色,概念 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缺氧,mitochondrion,四、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 氧利用障碍性缺氧,1.组织中毒(氰化物、砷化物、硫化物等) 2.维生素缺乏(VB1、VB2、VPP) 3.线粒体损伤,CN-Cytaa3-Fe3+ Cytaa3-Fe 3+-CN 呼吸链中断 (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原 因,1.PaO2、CaO2、SaO2、 CO2max 正常 2.CaO2-CvO2减小 3.PvO2、SvO2 、CvO2增高,血氧变化特点,(皮肤呈玫瑰红色),各型缺氧血氧变化的特点,低张性,血液性,循环性,组织性,PaO2,

9、CaO2,SaO2,CaO2-CvO2,小 结,CO2max,发绀,紫绀 缺氧,Hb异常 cap内HHb5g/dl 紫绀(无缺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临床上常为混合性缺氧,失 血 性 休 克,缺氧对机体的影响,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血液系统 中枢系统 组织细胞,一、呼吸系统的变化,(一)代偿性反应, 肺通气量增加是对急性低张性缺氧的最重要代偿反应!,肺泡通气量,增加PAO2和PaO2 增加静脉回流,有利于氧的摄取和运输,意 义:,【后期】 肺通气量增至57倍(肾脏代偿排出HCO3-,脑脊 液HCO3- 进入血液,脑组织PH恢复正常),【久居】 肺通气量增加15%(外周化学感受器敏感性),【

10、早期】 肺通气量增加65% (过度通气形成的低碳酸血症 和呼碱抑制呼吸中枢),(二)损伤性变化,2.中枢性呼吸衰竭,1.高原肺水肿,1.高原性肺水肿,严重的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剧烈咳嗽, 血性泡沫痰,神志不清,肺部有湿罗音。,机制: 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和肺血量增加 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 非炎性漏出 炎性渗出,2.中枢性呼吸衰竭,PaO2过低(30mmHg)抑制呼吸中枢,呼吸抑制,节律和频率不规则,通气量减少,1.心输出量增加 2.肺血管收缩 3.血液重分布 4.毛细血管增生,二、循环系统的变化,(一)代偿反应,1、心输出量增加,(胸廓运动增强),2.肺血管收缩,交感神经作用 血管活性物质 缺氧

11、直接作用,-肾上腺素能受体,Ang、ET、TXA2 PGI2、NO,是维持通气和血流比相适应的代偿性保护机制!,皮肤、骨骼肌、内脏和肾血流量减少,心、脑供血量增多。,3.血流重新分布,机 制:, 器官物质代谢不同 器官血管反应性不同 器官血管受体密度不同, HIF-1增多诱导VEGF等基因高表达,缩短血氧弥散至细胞的距离,增加对细胞 的供氧量。,4.组织毛细血管密度增加,意 义:,1.肺动脉高压 2.心肌舒张收缩功能障碍 3.心律失常 4.回心血量减少,(二)损伤性变化,缩血管物质增多 交感神经兴奋 Kv通道抑制,短期缺氧 持久缺氧,肺血管功能性收缩,肺血管重塑,血管平滑肌细胞 成纤维细胞 肥

12、大增生,肺动脉高压,肺心病,1.肺动脉高压,2.心肌舒张收缩功能障碍,ATP 能量供应不足 Ca转运分布异常 缺氧、酸中毒 心肌收缩蛋白破坏 RBC 心肌射血阻力增大,PaO2 颈A体化学感受器受刺激 迷走N(+) 心肌细胞通透性 心肌内K+、Na+ 窦性心动过缓 静息电位 完全性传导阻滞 心肌间形成电位差 期前收缩、室颤 心律失常,3.心律失常,缺氧、酸中毒 静脉血管扩张 血液淤滞 呼吸中枢(-) 呼吸运动 胸内负压 回心血量、CO ,4.回心血量减少,三、血液系统的变化,(一)代偿反应,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2.氧离曲线右移,RBC释氧能力增强,原因: 2, 3-DPG增多,(),葡萄

13、糖,3-P-甘油醛,1,3-P-甘油酸,3-P-甘油酸,2-P-甘油酸,乳酸,(),2,3-DPG,缺氧,(+),2,3-DPG增多的原因,葡萄糖,3-P-甘油醛,1,3-P-甘油酸,3-P-甘油酸,2-P-甘油酸,乳酸,(),2,3-DPG,缺氧,(+),(),pH,(+),pH,2,3-DPG,2,3-DPG引起氧离曲线右移机制,2, 3-DPG,与HHb结合 稳定Hb构型,Hb与O2亲和力,RBC内pH,氧离曲线右移,(二)损伤性变化,当吸入气PO2明显降低时,氧离曲线右移使血液 通过肺泡时结合的氧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轻度缺氧或缺氧早期: 血液重新分布保证脑组织血供 严重缺氧或长时间缺氧: 神经系统障碍,脑水肿和脑细胞受损,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五、组织细胞的变化,1.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 2.糖酵解增强 3.肌红蛋白增加 4.低代谢状态,(一)代偿性反应,细胞膜的损伤 线粒体的损伤 溶酶体的损伤,(二)损伤性变化,缺 氧 的 治 疗,一、消除缺氧的原发病因 二、氧疗,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