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电容式传感器.ppt_第1页
7 电容式传感器.ppt_第2页
7 电容式传感器.ppt_第3页
7 电容式传感器.ppt_第4页
7 电容式传感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 电容式传感器,第一节 工作原理与类型 第二节 转换电路 第三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误差分析 第四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第五节 电容式集成传感器,7 电容式传感器,优点: (1) 测量范围大,相对变化量可大于100% (2) 灵敏度高,相对变化量可达10-7 (3) 动态响应时间短 (4) 机械损失小 (5) 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可非接触测量 缺点: (1) 寄生电容影响较大,可降低测量灵敏度,引起非线性输出,也可使传感器处于不稳定工作状态。 (2) 具有非线性输出特性 (3) 与传感器联接的线路比较复杂,第一节 工作原理与类型,一、工作原理 两个金属板间的电容为,二、类型 (一)变极距()型

2、电容传感器 (二)变面积(S)型电容传感器 (三)变介电常数()型电容传感器,第一节 工作原理与类型,(一)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一)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由上面两式知, 0减少可使灵敏度K增大,但非线性误差也增大。因此常采用差动式结构,以提高灵敏度,减少非线性误差。,第一节 工作原理与类型,(二)变面积(S)型电容传感器 1.角位移式,2.直线位移式,(二)变面积(S)型电容传感器,3.圆柱形,第一节 工作原理与类型,(三)变介电常数()型电容传感器 1.电容液位计,(三)变介电常数()型电容传感器,2.用于测量厚度或介电常数的变介质传感器,第二节 转换电路,一、电容式传感器等效电路,

3、C0为传感器的电容值,Rg为极板间等效漏电阻,它包括两个极板支架上的有功损耗及极间介质有功损耗,其值在制造工艺上和材料选取上应保证足够大。L为引线电缆电感和电容式传感器本身的电感,r为传输线的有功电阻,是引线电阻、金属接线柱电阻及电容极板电阻之和。其实还应有归结于输出端的寄生电容Cp,包括引线电缆、所接测量电路及极板与外界所形成的总寄生电容,它与传感器电容是并联的,一、电容式传感器等效电路,有效电容Ce可由下式近似计算:,第二节 转换电路,二、测量电路 1.电桥电路 电容电桥的主要特点有: (1)高频交流正弦波供电 (2)电桥输出调幅波,要求电源电压波动极小,需采用稳幅、稳频等措施 (3)通常

4、处于不平衡工作状态,所以传感器必须工作在平衡位置附近,否则电桥非线性增大,且在要求精度高的场合应采用自动平衡电桥 (4)输出阻抗很高(一般可达几M到几十M),输出电压低,必须后接高输入阻抗,高放大倍数的处理电路。,二、测量电路,2.二极管双T形电路,2.二极管双T形电路,在R+(RRL)/(R+RL)C2T/2时,电容C2的平均电流为,在负半周时,电容C1的平均电流为,在负载RL上产生的电压为,二极管双T形电路特点,(1)线路简单,可全部放在探头内,大大缩短了电容引线、减小了分布电容的影响 (2)电源周期、幅值直接影响灵敏度,要求它们高度稳定 (3)输出阻抗为R,而与电容无关,克服了电容式传感

5、器高内阻的缺点,且输出电压较高,因此适当选择电阻R,则输出电流可用毫安表或微安表直接测量; (4)适用于具有线性特性的单组式和差动式电容传感器 (5)工作电平很高,二极管VD1和VD2都工作在特性曲线的线性区内; (6)输出信号的上升时间取决于负载电阻。对应于1K的负载电阻,上升时间为20微秒左右,因此它能用来测量高速机械运动。,二、测量电路,3.差动脉冲调宽电路,3.差动脉冲调宽电路,差动脉冲调宽电路特点,不需附加解调器,即能获得直流输出,输出信号为100KHZ到1MHZ的矩形波,所以直流输出只须经低通滤波器简单引出,对输出波形纯度要求不高;只需一电压稳定度较高的直流电源,要求比较低。,二、

6、测量电路,4.运算放大器式电路,4.运算放大器式电路,第三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误差分析,一、温度对结构尺寸的影响 电容器的电容变化如下式所示 C=C0+CP+CT,在初始温度t0时,电容传感器动片与定片的间隙为 d0=L-h1-h2 当温度变化t时,间隙为 dt=L(1+aLt)-h1(1+ah1t)-h2(1+ah2t),设计电容器时应根据合理的初始电容值选取d0,然后再根据ah1和ah2选择h1和h2以实现温度补偿。,第三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误差分析,二、温度对介质介电常数的影响 空气及云母介电常数的温度系数可认为等于零,而某些液体介如煤油、硅油、蓖麻油、甲基硅油等就必须注意由此引起的误差。

7、温度误差一般可用后接的测量电路进行一定的补偿,但完全消除是困难的。 三、电容电场的边缘效应,第三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误差分析,四、寄生与分布电容的影响 1.缩短传感器到测量电路前置级的距离 2.驱动电缆法,基本原理是使用电缆屏蔽层电位跟踪与电缆相连接的传感器电容极性电位,要求二电位的幅值和相位均相同,从而消除电缆分布电容的影响。 驱动电缆法是目前解决电缆电容影响问题的有效办法,第三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误差分析,3.整体屏蔽法 将整个桥体(包括供电电源及传输电缆在内)用一个统一屏蔽保护起来。而其关键则在于正确地选取接地点,第三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误差分析,五、漏电阻的影响 电容传感器的容抗都很高,特别

8、是在激励电压较低时。因此在与测量线路配接时,当两极板间总的漏电阻与此容抗相近时,就必须考虑分路作用对系统总灵敏度的影响,它将使灵敏度下降。 为了克服这一分路造成的不良后果,应认真选取两极板间支架材料,激励频率越低,所选材料的绝缘性能要越好。此外支架沿面的漏电阻也要特别注意,为此,在装配传感器时要先对零件进行清洗、烘干后再装配。当然,适当在提高激励电源的频率也可以降低对材料绝缘性能的要求,但在某些情况下,频率增高也受限制,例如在对寄生电容影响抑制不强的线路中工作时就是这样。,第四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一、电容式差压变送器,七十年代产品,优点:构造简单、小型轻量、精度高(可达0.25%),互换性

9、强 特点:输出为标准电流信号;动态响应时间为0.2-15秒;感压膜片采用张紧式结构,第四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二、电容式测微仪,高灵敏度电容测微仪采用非接触式精确测量微位移和振动振幅。在最大量程为1005m时,最小检测量为0.01m。,第四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三、电容式液位计,第四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四、电容式应变计 其原理是,在被测物体的两个固定点上,安装上两个薄而低的拱形弧,长方形电极固定在弧的中央。当两个固定点之间受压缩或受膨胀而产生位置变化时,极板距离将发生变化,从而使电容量发生相应变化。拱形弧材料可用膨胀系数为1110-6/C的镍合金制造,也可用不锈钢,但在高温下稳定性差一

10、些。,第五节 电容式集成传感器,一、基本类型及工作原理,第五节 电容式集成传感器,二、转换电路,输出电压为一方波信号,其前后半周期的幅值差为(Uref/C3)(C1-C2),与电容变化量成正比。,第五节 电容式集成传感器,三、特点与应用 优点: 体积小、输出阻抗小、可批量生 产、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工作温度范围宽、功耗低、寄生电容小,非常适合于CMOS制造技术 缺点: 如果不加适当屏蔽的话,易受电磁干扰。 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工具监控、工业振动监控、应急检测、汽车停车控制、汽车刹车控制、设备控制等等。其量程为40g、灵敏度为40mV/g、线性度为0.5%、带宽为400Hz。一种集

11、成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在1051.4105pa范围内,检测精度达13Pa,温度引起的波动为67Pa/OC。,实例,例4-1 现有一只020mm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已知L=25mm,R1=6mm,R2=5.7mm,r=4.5mm,CBC构成固定电容CF,CDC随活动导杆的伸入而变化,拟采用理想运算放大器测量电路,试回答: (1) 要求运算放大器测量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位移x成正比,在测量电路中CF与Cx应如何连接? (2) 活动导杆每伸入1mm所引起的电容变化量为多大 (3) 输入电压U=6V时,输出电压U0为多少 (4) 固定电容CF的作用何在 (5) 传感器与测量电路的连接线对传感器的输入有无影响,实例,对于两同心圆筒状电极,其电容量为 (1) 为了使U0=f(x)呈线性关系,CF与Cx要分别接在理想运算法测量电路的反馈端和输入端,见下图。按运算法测量电路的条件,可得特性式为,Cx与x成线性关系,即U0与x成线性关系,实例,(2)当x=1mm时,,(3)当U=6V时,(4)由于CAC与CBC(即CF)的结构尺寸及材料相同,它们又处于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