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简单机械:杠杆、滑轮_第1页
第五讲:简单机械:杠杆、滑轮_第2页
第五讲:简单机械:杠杆、滑轮_第3页
第五讲:简单机械:杠杆、滑轮_第4页
第五讲:简单机械:杠杆、滑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力和机械简单机械 主讲:焦立超 考点分析:1、知道杠杆的五要素、平衡条件以及会画图1、考查重点: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及滑轮组的组装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会画滑轮组的组装图3、题型:填空、选择、作图、实验4、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为6分左右,占总分值的2.5左右杠杆特点:1.(2007武汉中考新课标32)下列使用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2.(2007桂林中考课改区30)如图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使用时相当于一个_(填“省”或“费”)力杠杆;若箱和物品共重100N,3.(2007厦门中考22)如图所示,老林用钓鱼杆钓到一条鱼。鱼还在水中时,感觉鱼很轻,刚把鱼从水中

2、拉离水而就感觉鱼变“重”了,关于钓鱼过程的几种解释正确的是A鱼在水中时没有受到重力B鱼在水中时钓鱼竿是省力杠杆C把鱼拉离水面的过程中,鱼受到的浮力减小D把鱼拉离水面的过程中,鱼受到的重力增大一、杠杆作图问题:1.(2007年南通)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图3)就是一个杠杆,它的支点是C点,画出绳对吊桥的拉力及拉力的力臂。2.(2007天津中考2) 图为一种能夹着重物起吊的钳子的示意图,其中AOB和COD为构成钳子的两个杠杆,O为转轴,为绳子。请你画出吊起重物时钳子AOB部分所受绳子拉力的力臂和重物对钳子压力的力臂,并分别用和表示。二、求作最小动力1动力臂在杠杆上

3、例5(2006年天门)小华在动物园参观时,看到了如图8所示的场景,为使小熊猫不致与石头相撞而受伤害,请你在杠杆AOB上作出使杠杆AOB在图所示位置静止时的最小力的示意图,图中O为旋转点。2动力臂不在杠杆上例6(2008年苏州样卷)如图10所示,使用羊角锤拔钉子,动力作用在锤柄上A点。请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的示意图。(注意:请在图上保留为确保作图准确所画的辅助线)找最长力臂,一般分两种情况:(1)在动力的作用点明确的情况下,就是以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连线作为力臂,这个力臂最长,过力的作用点作力臂的垂线,正确确定力的方向从而作出最小的力;(2)在动力作用点未明确规定时,首先应找出距支点最远的点作

4、为动力作用点,然后再按(1)的步骤完成。三、平衡条件的使用1.如图所示,均匀木棒AB长为1m,水平放置在O、O两个支点上。已知AO、OB长度均为 0.25m。若把B端竖直向上稍微抬起一点距离,至少需要用力20N;若把B端竖直向下稍微压下一点距离,则至少需要用力( )20N 40N 60N 8ON四、动力或阻力大小变化一根木棒的一端缓慢抬起,另一端搁在地上。在抬起的过程中(棒竖直时除外),所用的拉力始终竖直向上,则拉力的大小变化是 ( )A保持不变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2002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试题)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

5、,在这个过程中动力F( )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2001年天津市中考试题)如图,一根重木棒在水平动力(拉力)F的作用下以O点为轴,由竖直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若动力臂为L,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为M,则 ( )AF增大,L增大,M增大BF增大,L减小,M减小CF增大,L减小,M增大DF减小,L减小,M增大一、滑轮和滑轮组定滑轮:1、实质:等臂杠杆 2、好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3、不足:不省力4、公式:G sh(不计绳重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动滑轮1、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2、好处:省力 3、不足:不能改变力的方向4、公式:F s2h(不计绳重和轮与轴间的摩擦)滑轮组

6、1、好处: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2、不足:费距离3、公式:竖直放置:F (不计绳重和轮与轴间摩擦) S拉nS物 v绳nv物水平放置:F(不计绳重和轮与轴间的摩擦)S拉nS物 v绳nv物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图可省一半力,图最费力,图和图用力大小一样。滑轮组绕法:画滑轮组的绕法, 首先要分析题目要求,是要减轻几倍力(是原来的几分之一) F=G/n,n为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注:如果n是偶数,那么饶线的起始点在上面的定滑轮上;如果n是奇数,那么饶线的起始点在下面的动滑轮上。 即“奇动偶定”定理。例1、按要求给滑轮组绕线.(G为物体重,不考虑摩擦及动滑轮、绳子的重力)例2、(南昌)5如图4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为0.2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AF图4A20N 0.4m/s B20N 0.1m/s C5N 0.4m/s D5N 0.1m/s例3.下图中,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测力计及摩擦均不计,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N,物体乙所受的合力为_N。例4如图所示,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1、F2、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