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讲化学反应的热效应【2020备考】最新考纲: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5.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6.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计算。核心素养: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运用热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确认能源对社会发展的重大
2、贡献,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考点一焓变与反应热(频数:难度:)名师课堂导语 “反应热”已成为近几年课标卷的必考内容,本考点主要是对反应热与焓变的概念辨析,以及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能量产生的原因,应特别关注通过化学键计算反应热。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热能、光能、电能等。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2.焓变、反应热(1)焓(H)用于描述物质所具有能量的物理量。(2)焓变(H)HH(生成物)H(反应物)。单位kJmo
3、l1。(3)反应热指当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用符号Q表示,单位kJmol1。(4)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有如下关系:HQp。1.焓是与内能有关的相对比较抽象的一种物理量,焓变的值只与始末状态有关而与过程无关,物质的焓越小,具有的能量越低,稳定性越强。2.反应热是指发生了化学反应之后,使反应产物的温度回到反应前始态的温度,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它既与始末状态有关,还与过程有关,但我们研究的多为恒压条件下进行的理想反应,此时反应热与焓变相同。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
4、的角度分析。(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1.注意过程(包括物理过程、化学过程)与化学反应的区别,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如水结成冰放热但不属于放热反应。2.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发生的条件没有必然联系。如吸热反应NH4Cl与Ba(OH)28H2O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3.对于一些常见易混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要记一下,如C与CO2及C与水蒸气的反应皆为吸热反应。速查速测1.(易混点排查)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反应()(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3)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就是该变化的
5、反应热()(4)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5)可逆反应的H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2.(动手能力培养)根据RJ选修4P3图1“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产物的能量和活化能的关系改编”。已知反应ABC(H0),XC(H0可知,X的能量比A和B的能量和大。由XCH0()(3)C(石墨,s)=C(金刚石,s)H0,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2.(教材课后习题改编)根据要求写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25 101 kPa时,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放出890.3 kJ的热量,表示其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为
6、_。(2)0.3 mol乙硼烷(分子式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的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1(2)B2H6(g)3O2(g)=B2O3(s)3H2O(l)H2 165 kJmol13.(探究思考题)依据对可逆反应的反应热的理解,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2SO2(g)O2(g)2SO3(g)H196.64 kJmol1,则SO3(g)SO2(g)O2(g)的焓变H198.32 kJmol1。(2)若在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1 mo
7、l O2充分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1 kJ,则Q1”、“异丁烷C.正戊烷的燃烧热大于3 531.3 kJmol1D.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解析表示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中,H2O应为液态,且该反应的H3 121.6 kJmol1,A错误;由表中燃烧热数据可知,1 mol正丁烷、异丁烷分别完全燃烧时,正丁烷放出的热量多,说明等量的两种物质,正丁烷具有的能量高于异丁烷,则异丁烷更稳定,B错误;2甲基丁烷的稳定性强于正戊烷,由于2甲基丁烷的燃烧热为3 531.3 kJmol1,故正戊烷的燃烧热大于3 531.3 kJmol1,C正确;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相同质量的
8、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少,D错误。答案CA级全员必做题1.(2019江西玉山一中月考)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新能源”“低碳”、“节能减排”、“吃干榨尽”等概念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均属于“新能源”B.“低碳”是指采用含碳量低的烃类作为燃料C.如图,甲烷经一氯甲烷生成低碳烯烃的途径体现了“节能减排”思想D.让煤变成合成气,把煤“吃干榨尽”,实现了煤的清洁、高效利用解析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是“新能源”,A项正确;“低碳”主要是指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B项错误;从题
9、图分析,HCl循环利用,排出的水无污染,符合“节能减排”思想,C项正确;让煤变成合成气,能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D项正确。答案B2.某反应使用催化剂后,其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总反应为放热反应B.使用催化剂后,活化能不变C.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是放热反应D.HH1H2解析由题图可知,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是放热反应,总反应是放热反应,且HH1H2,A、C、D项正确;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B项错误。答案B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HQ kJmol1(Q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2 mol SO2(g)和1
10、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小于2 mol SO3(g)所具有的能量B.将2 mol SO2(g)和1 mol 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Q kJC.若使用催化剂,该反应的|H|减小D.如将一定量SO2(g)和O2(g)置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热Q kJ,则此过程中有2 mol SO2(g)被氧化解析由于SO2和O2反应放热,所以相同条件下,2 mol SO2(g)和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大于2 mol SO3(g)所具有的能量,A项错误;SO2和O2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将2 mol SO2(g)和1 mol 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转化掉的
11、SO2小于2 mol,放出的热量小于Q kJ,B项错误;催化剂只改变活化能不改变H,C项错误。答案D4.(2019开封一模)根据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外观熔点燃烧热/(kJmol1)金刚石无色,透明固体?395.4石墨灰黑,不透明固体?393.5A.由表中信息可得如图所示的图像B.由表中信息知C(石墨,s)=C(金刚石,s)H1.9 kJ/molC.由表中信息可推知相同条件下金刚石的熔点低于石墨的熔点D.表示石墨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为C(石墨,s)1/2O2(g)=CO(g)H393.5 kJ/mol解析A.C(s,金刚石)O2(g)=CO2(g)H395.4 kJmol1,C(
12、s,石墨)O2(g)=CO2(g)H393.5 kJmol1,得出:C(s,金刚石)=C(s,石墨)H1.9 kJmol1,此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说法正确;B.根据A选项分析,故说法正确;C.等物质的量金刚石和石墨,石墨能量低于金刚石,能量越低越稳定,石墨中层内共价键的键长比金刚石的键长短,因此石墨的熔点比金刚石高,故说法正确;D.燃烧热: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C转化成二氧化碳,故说法错误。答案D5.已知:101 kPa时1 mol辛烷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为5 518 kJ;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1 mol H2
13、O时放出的热量为57.3 kJ,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2C8H18(l)25O2(g)=16CO2(g)18H2O(g)H5 518 kJmol12C8H18(l)25O2(g)=16CO2(g)18H2O(l)H11 036 kJmol1HOH=H2OH57.3 kJmol1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H114.6 kJmol1A. B.C. D.只有解析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要注意状态、H单位、符号以及数值是否与前面的系数相对应。中水的状态应为液态且焓变数值与方程式的系数不对应,故错误;错在没有标出是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正确的为H
14、(aq)OH(aq)=H2O(l)H57.3 kJmol1。答案C6.(2018北京海淀区期中统考)已知:2H2O2(l)=2H2O(l)O2(g)H98 kJmol1。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反应过程为:.H2O2(l)I(aq)=H2O(l)IO(aq)H1.H2O2(l)IO(aq)=H2O(l)O2(g)I(aq)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1H2HB.I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C.欲分解2 mol H2O2(l),至少需要提供98 kJ的热量D.若生成1 mol O2,则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由可得:2H2O2(l)=2H2O(l)O2(g
15、),则有H1H2H,A正确;该反应中,I是过程的反应物,是过程的生成物,故I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B正确;反应2H2O2(l)=2H2O(l)O2(g)为放热反应,分解2 mol H2O2(l)放出98 kJ的热量,C错误;反应中I元素由1价降低到1价,则生成1 mol O2时转移2 mol电子,D正确。答案C7.(2018昆明模拟)已知:C(s)O2(g)=CO2(g)H1394 kJmol1H2(g)O2(g)=H2O(g)H2242 kJmol12C2H2(g)5O2(g)=4CO2(g)2H2O(g)H32 510 kJmol12C(s)H2(g)=C2H2(g)H4下列说法正确
16、的是()A.反应放出197 kJ的热量,转移4 mol电子B.由反应可知1 mol气态水分解所放出的热量为242 kJC.反应表示C2H2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D.H42H1H2H3解析1 mol C参与反应,放出的热量为394 kJ,转移电子为4 mol,故放出197 kJ热量时,转移2 mol电子,A项错误;气态水分解需要吸收热量,B项错误;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系数必须为1,且生成物应为稳定的化合物,H2O的稳定状态应是液态,而不是气态,C项错误;应用盖斯定律,由2可知,D项正确。答案D8.已知:Cu(s)2H(aq)=Cu2(aq)H2(g)H12H2O2(l)=2H2O
17、(l)O2(g)H22H2(g)O2(g)=2H2O(l)H3则反应Cu(s)H2O2(l)2H(aq)=Cu2(aq)2H2O(l)的H是()A.HH1H2H3B.HH1H2H3C.HH12H22H3D.H2H1H2H3解析利用盖斯定律,由可得所求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即HH1H2H3。答案A9.已知:CH4(g)2O2(g)=CO2(g)2H2O(l)H1890.3 kJmol1;H2(g)O2(g)=H2O(l)H2285.8 kJmol1。CO2与H2反应生成甲烷与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4H2(g)=CH4(g)2H2O(l)H3,其中H3的数值为()A.252.9 kJmo
18、l1 B.252.9 kJmol1C.604.5 kJmol1 D.604.5 kJmol1解析H34H2H1252.9 kJmol1。答案A10.(1)全国很多地区都曾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冬季取暖排放的CO2、汽车尾气等都是形成雾霾的因素。已知:N2(g)O2(g)=2NO(g)H179.5 kJmol12NO(g)O2(g)=2NO2(g)H112.3 kJmol12NO(g)2CO(g)=N2(g)2CO2(g)H759.8 kJmol1下图是在101 kPa、298 K条件下1 mol NO2和1 mol CO反应生成1 mol CO2和1 mol NO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示意图。
19、则a。(2)利用反应A可将释放的CO2转化为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产品。反应A:CO2H2OCOH2O2已知: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其原因是_。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1)368(2)吸热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或H0)CO2(g)H2O(g)=CO(g)H2(g)O2(g)H524.8 kJmol111.联氨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1)在发射“神舟”七号的火箭推进器中装有肼(N2H4)和过氧化氢,当两者混合时即产生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 N2H4(l)2H2O2(l)=N2(g)4H2O(g)H641.6 kJmol1;H2O(l)=H2O(g)H44.
20、0 kJmol1若用6.4 g液态肼与足量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则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2)“嫦娥二号”卫星使用液态四氧化二氮和液态偏二甲肼(C2H8N2)作推进剂。N2O4与偏二甲肼燃烧产物只有CO2(g)、H2O(g)、N2(g),并放出大量热,已知10.0 g液态偏二甲肼与液态四氧化二氮完全燃烧可放出425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3)火箭的常规燃料是液态四氧化二氮和液态肼(N2H4),N2O4作氧化剂,有人认为若用氟气代替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反应释放的能量更大(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氟化氢气体)。已知:N2H4(l)O2(g)=N2(g)2H2O(g)H534.0 kJmol1H2(g)F2(g)=HF(g)H269.0 kJmol1H2(g)O2(g)=H2O(g)H242.0 kJmol1请写出肼和氟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4)已知:H2(g)=H2(l)H0.92 kJmol1O2(g)=O2(l)H6.84 kJmol1H2O(l)=H2O(g)H44.0 kJmol1H2(g)O2(g)=H2O(l)H285.8 kJmol1请写出液氢和液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解析(1)6.4 g液态肼的物质的量为0.2 mol,由盖斯定律可知,液态肼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流测量仪表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渔业捕捞合作与渔产品销售协议
- 2025年金属雕铣机项目提案报告
- 2025年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项目申请报告
- 环保设备采购及环境治理服务协议
- 渔业资源利用与渔获物购销合同
- 家庭农场管理与发展战略协议
- 商业采购供应协议条款及条件说明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态加密技术在智能工厂中的应用可行性
- 2025至2030肩部线圈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
- 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 医院品管圈图表升级版
- 2024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综合试题与参考答案(10套)
- JJF 1610-2017电动、气动扭矩扳子校准规范
- GB/T 7543-2020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
- GB/T 29790-2020即时检验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 GB/T 1796.5-2016轮胎气门嘴第5部分:大芯腔气门嘴
- GB/T 1094.11-2022电力变压器第11部分:干式变压器
- 公务员考试之图形推理课件
- 催收投诉防控预警处理流程(含投诉预警报备台账)
- 荣格心理类型理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