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教学训练大纲的总体设计思想.ppt_第1页
篮球教学训练大纲的总体设计思想.ppt_第2页
篮球教学训练大纲的总体设计思想.ppt_第3页
篮球教学训练大纲的总体设计思想.ppt_第4页
篮球教学训练大纲的总体设计思想.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篮球教学训练大纲的总体设计思想,主讲人 武国政,篮球教学训练大纲是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为培养我国优秀篮球后备人才而建立的多年训练系统。,一、培训目标,使我国青年队稳定在亚洲最高水平,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为国家队到达世界强队水平和我国高水平篮球俱乐部培养优秀后备力量。,二、大纲的指导思想,(一)运用现代篮球的理论和概念。 1.现代篮球的基本对抗因素: (1)激情、顽强、自信。 (2)身高。 (3)全面的身体素质。 (4)技术全面又有特长。 (5)组织严密和灵活多变的战术结构。 (6)良好的篮球意识和战术思维能力。,2.技、战术发展: (1)现代防守的两大进展: 攻击和破坏性防守; 以球为

2、主的防守原则。 (2)进攻技术向有利于对抗和应变的方向发展,技术的难度愈来愈高。 (3)阵地进攻向频繁移动和机动性方向发展,快攻向多层次发展。 (4)战术组织向系统化和整体化方向发展。,(二)把影响我国技术发展的薄弱环节,放在重要的训练位置。,(三)培养技术全面又有特长的优秀篮球运动员。,三、大纲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一)能够按照青少年的发育生长规律和篮球运动训练程序,规定出各年龄阶段的训练内容和要求。同时给予每一个年龄组一个全面而又重点突出的、合理的内容结构,使多年训练有序化。,(二)以现代篮球高水平运动员作为模式,使这一多年训练计划从开始起,直到最后都成为铸造这一模式的一个阶段,一个部份,

3、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工程。,(三)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采取一些必要的针对性措施。,四、篮球多年系统训练的基本规律:,从人体科学的原理来说,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不可能超脱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自然基础,多年训练中各阶段的训练必须根据各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因此,篮球运动员的多年成长过程就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把这种规律及其相应的训练任务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基础阶段: 1 .预备性训练阶段 2 .篮球基础训练阶段 达到最佳运动成绩阶段: 1.提高篮球运动水平训练阶段(顶峰前训练阶段) 2.创造最佳成绩的高水平训练阶段 延长运动寿命阶段: 保持技术水平训练阶段,根据运动训练学原理: 基础阶段的

4、持续时间约46年。这个阶段的训练任务为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保证所有机体全面协调的发展,建立运动技能,形成运动技术水平的早期(原始)基础。这一阶段训练的重要性在于为了达到运动技术的高峰,就必须利用少儿时期运动素质敏感发展期,不能错过这一必要的时间。达到最佳运动成绩阶段的时间,受到各运动专项特点和其他多种因素的制约,在篮球训练中,这一阶段的时间较长。这一阶段的训练是必须充分反映专项训练的特殊性。量和强度的增长速度加快,并逐渐接近或可以达到最大的负荷量。进入高水平训练阶段后,一切训练都围绕着达到最高水平这一目标进行。,篮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达到最高水平的年龄较晚,据1976年奥运会统计,篮球平均年龄男

5、子为24.6岁,女子为23.6岁,国际上统计,首次出现好成绩的年龄,男子在2022岁,女子在1618岁。最高水平男子在2326岁,女子在1925岁。稳定成绩,男子2730岁、女子2628岁。,世界篮球强国,都在提前进入多年训练的年龄,美国在小学开始,就让儿童接受篮球运动的熏陶。从当前一些国家的青年队(1920岁)来看,已经具备了很高水平,以大学业余篮球运动员组成的美国国家代表队,年龄均在2022左右,其中特别优秀的运动员已成为职业队的选材对象。在欧洲一些国家的青年队中,也不乏初露头角的优秀运动员。青年时期正处在运动成绩高峰前的阶段,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成年队的成绩。,根据上述原因和我国的实际情况

6、,大纲把开始年龄放在7岁,用6年时间完成初级基础训练。从13岁开始进入第二阶段达到最佳运动成绩阶段(也叫深入专项化训练阶段)的前期。(顶峰前训练阶段)。在这一训练阶段中,又把1318的少年组定为全面基础阶段,这是为了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在少年时期打好全面基础的重要性,实际上这一阶段必须大大提高技术水平,是“在系统化轨道上基础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对于能否使我国的篮球运动员到了20岁左右初步形成现代篮球运动员的高水平模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入1921岁的早期高水平训练阶段后,它的训练任务是为铸造高水平运动员的模式创造好一切条件(女子应提早12年)。,五、篮球训练的一般程序,(一)技术 1掌握单个技术正

7、确的基本动作,发展协调性,形成简单技术的动力定型。 2掌握组合技术,建立各种技术动作从简单到复杂的联系。 3在规范化的基础上,提高动作质量,表现在准确性、熟练和快速等诸方面的技术水平的提高。 4提高动作应变和技术运用能力。 5掌握专门和难度技术。 6提高技术对抗能力,能够应付复杂环境。,(二)战术 1掌握基础配合技术。 2提高各种基础配合的结合能力。 3提高各配合的运用和应变能力,提高专门配合水平。 4掌握全队配合和全队配合的深化。 5掌握各种战术和提高战术水平。 6提高实战能力。,技战术的发展特点是训练愈深入,对人体综合能力的要求就愈高。从开始训练起,注重于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是至关重要的。因

8、此还必须采用大量的诱导训练(如球感),在学习和掌握技术的过程中,也同时发展了身体协调性,另一方面也必须同发展各种身体素质,尤其是柔韧、反应速度、灵活性、肌肉用力的协调能力等结合起来。要避免狭窄的专项训练,以利于儿童运动能力的提高和掌握篮球技术动作。,战术同技术训练是密切结合的,当技术动作掌握到一定程度,也就是说已经能够在学习基础配合时,即可进行此项训练。,上述技战术训练的程序是多年训练中的总安排、总趋势。在实际训练中,是互相渗透和交叉进行的。也很难规定出确切的时间限制。因此它也可以是一个年龄段,甚至是一训练周期中的训练步骤,只是训练时间、方法和要求上的不同而已。美国教练经常提到:就是在美国的职

9、业队,也是训练最基本的东西,打篮球就是比最基本的东西。,(三)身体素质,1力量 力量是运动员训练水平提高的基础。在运动员身体进入力量的可训练阶段(7一9岁开始)就要进行全身各部分肌肉的力量训练,使全身各部分肌肉得到锻炼。但少儿时期,骨骼尚未完成骨化过程,骨骼生长速度快于肌肉的增长速度,肌肉长度的增长快于横向增长,12岁前肌肉神经末梢装置的发育尚未成熟,因而在15岁以前不宜进行专项力量训练,这时的训练应以动力性训练为主,发展速度力量,发展肌肉组织的内协调能力。从13岁以后的少年时期,正处在性发育的第一阶段,身高明显增加,发展整个肌肉组织主要是发展各部位的小肌肉群力量,力量训练要谨慎。对在篮球专项

10、中有决定意义的肌肉群不作为特殊重点的训练。,从1618岁(少年甲组)是增长力量较好的时期,可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中等负重的练习中穿插大重量的负重训练。以加大肌肉横断面的面积。为今后更好发展力量素质打下基础。,至18岁以后的青年训练阶段,要对那些在专项中有特殊意义的肌肉群作重点训练,并加大负荷量。,2速度 711岁时跑的频率很快,具有发展动作速度良好的自然增长条件。因此应该重点发展速度。1315岁,跑频增长呈下降趋势,因此这一时期的训练应在稳定跑频和跑速的前提下,用提高速度力量素质和肌肉力量来加大步幅,提高速度。,16岁以后,就可在最高峰,最大力量负荷条件下进行最高速度的训练,几乎与成年人可

11、以一样。,3耐力 耐力的提高也可以促使其他素质的提高,因为各种素质的提高都以有氧代谢为基础。 少年儿童的耐力应从有氧耐力入门,以促进心血管、呼吸系统形态机能得到改善和得到良好生长发育为出发点。,一般耐力可以在812岁时开始打基础。从1516岁开始,逐渐进行无氧耐力的训练,加大无氧训练的比重。无氧代谢受到人体自然发育时期的限制,过早进入和过份强调高负荷对孩子容易产生消极后果。因此,耐力训练的方法和量必须严格掌握年龄阶段以及个体负荷的不同情况,方法上不要偏重于一种。,4柔韧 从儿童起即应积极进行柔韧素质训练,至12岁后需强烈地进行。,总之,身体训练内容的配置,依据的一般原则是:在发展协调、技能和素质、体能这两大类竞技能力的训练中,前者应放在首位;发展各种素质的顺序是柔韧有氧耐力、反应速度最大速度、速度力量最大力量、无氧耐力、力量耐力。素质训练一定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征科学安排。,下面介绍格鲁苏(GROSSER)于1982年制作的各种身体素质的训练年龄表供大家参考。( 表内:+ 谨慎进行 + 积极进行 + 强烈进行 ),在篮球的多年训练安排中,要充分注意身体、技术、战术等各种训练的相互关系,能够协调发展。,(四)智力 智力在现代篮球运动中是非常重要的竞技因素。智力水平同文化程度、知识范围、社会活动经历密切相关。作为训练中的教育和自我教育过程,应该在专项理论水平上不断充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