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导学案_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导学案_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导学案_第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导学案_第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导学案课 题9、古诗两首:夜书所见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黄彦刚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古诗的意思。 2体会诗人情感的转变。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能背诵。学习重点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学习难点背诵课文,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xk b1. com知识链接1、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2、注释 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2、篱落:篱笆。课前准备学习过程教学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1、学习本课生字,能流利朗读诗句。2、查阅资料理解诗句意思。3、学生课前查阅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1、简介作者2、解题: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如:可以知道是写作者在晚上的所见所闻。合作探究一、初读诗文,感知诗情1.理解“书”、“所见”的意思,近而解题。2.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3.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4.问: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猜一猜诗人在想什么?二、精读诗文,感悟诗意1.诗人在这样的月夜看到了哪些景物?默读诗文,在你认为的重点词语下面划线,说说感受。2.在这样凄凉的秋夜,诗人的

3、心里有什么感觉?他想到什么呢?)3.请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写景部分。4.图文结合,自由读文,联系上下文讨论“知”的意思。5.在图中标出从诗文中摘到的词,给图画配上“注释”。6.作者看到孩子们玩得那么投入,就会想到什么?7.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这首诗的感觉?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结合图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全班交流,理解诗意(1)小组汇报读懂的地方。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诗意,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2)交流不懂的地方。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展示交流1.指名读诗,师生评价2.齐读诗文。3.说说自己的感受,你想对诗人说些什么?自由读赛读评读齐

4、读达标检测说出图画中的景物、人物,然后互相交流,根据自己的想像创编小故事。(组员相互口述)盘点收获学习收获: 作业布置1、诵读全诗,练习背诵2、默写全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9、古诗两首:夜书所见学单【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古诗的意思。 2体会诗人情感的转变。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能背诵。【预习任务】:1、学习本课生字,能流利朗读诗句。2、查阅资料理解诗句意思。3、学生课前查阅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合作探究】一、初读诗文,感知诗情1.理解“书”、“所见”的意思,近而解题。2.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3.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4.问:你从诗中看

5、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猜一猜诗人在想什么?二、精读诗文,感悟诗意1.诗人在这样的月夜看到了哪些景物?默读诗文,在你认为的重点词语下面划线,说说感受。2.在这样凄凉的秋夜,诗人的心里有什么感觉?他想到什么呢?)3.请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写景部分。4.图文结合,自由读文,联系上下文讨论“知”的意思。5.在图中标出从诗文中摘到的词,给图画配上“注释”。6.作者看到孩子们玩得那么投入,就会想到什么?7.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这首诗的感觉?【达标测试】 说出图画中的景物、人物,然后互相交流,根据自己的想像创编小故事。(组员相互口述)【作业布置】1、诵读全诗,练习背诵2、默写全诗。三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

6、课导学案课 题9古诗两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黄彦刚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古诗的意思。 2体会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能背诵。学习重点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受诗句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背诵课文,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知识链接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课前准备学习过程教学环节学

7、案导 案自主学习1. 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2. 忆:独:异:每:逢:茱萸:3、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合作探究一、初读古诗 1、自由通读一遍,把诗读正确。 2、抽读,读出古诗的节奏、韵味。 3、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区别课题中的“山东”和现在的“山东省”。 4、再读古诗:诗人当时写这首诗时内心是什么感受?从哪里看出来, 二、感悟: 1、从哪里看出诗人的孤独?2、朗读。 3、口头填空:读到这个“独”字,我就想到: 当诗人身边的人成群结

8、队出去看热闹的时候,而他却_; 当诗人看到有人约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的时候,而他却_。 4、过渡语:诗人是如此的孤独无助,怎能不叫他(思念),这种思念是那么的(深刻),以致他写出了这样的一句千古名句 5、思考:从“倍”字你能读懂些什么? 6、口头填空: 诗人居无定所,漂泊他乡,平日里常常_,如今面对良辰佳节,_ 诗人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平日里常常_,面对今天的良辰佳节,_ 7、想象画面:请同学们轻轻地读这两句诗,边读边想象,你的眼前将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结合图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全班交流,理解诗意(1)小组汇报读懂的地方。教师相机引导

9、学生互相补充诗意,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2)交流不懂的地方。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展示交流1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深深思念着家人,那家里的亲人是否也在思念着他呢?从哪里看出来? 2朗读:3想象画面:读读这两句诗,你的脑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4角色体验: 如果你就是王维日思夜想的兄弟,你在登高时会怎样思念自己的兄弟,在心里会对兄弟说些什么? 哪一位愿做诗人王维,你想对你思念的、同时也在思念自由读赛读评读齐读达标检测练习册p21一、二、三题.盘点收获学习收获: 作业布置1、诵读全诗,练习背诵2、默写全诗。板书设计9、古诗两首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景物 思乡之

10、情 忆 人物 追忆童年 思念亲人教学反思:9古诗两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单【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古诗的意思。 2体会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能背诵。【预习任务】:1. 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2. 忆:独:异:每:逢:茱萸:3、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合作探究】一、初读古诗 1、自由通读一遍,把诗读正确。 2、抽读,读出古诗的节奏、韵味。 3、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区别课题中的“山东”和现在的“山东省”。 4、再读古诗:诗人当时写这首诗时内心是什么感受?从哪里看出来, 二、感悟: 1、从哪里看出诗人的孤独?2、朗读。 3、口头填空:读到这个“独”字,我就想到: 当诗人身

11、边的人成群结队出去看热闹的时候,而他却_; 当诗人看到有人约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的时候,而他却_。 4、过渡语:诗人是如此的孤独无助,怎能不叫他(思念),这种思念是那么的(深刻),以致他写出了这样的一句千古名句 5、思考:从“倍”字你能读懂些什么? 6、口头填空: 诗人居无定所,漂泊他乡,平日里常常_,如今面对良辰佳节,_ 诗人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平日里常常_,面对今天的良辰佳节,_ 7、想象画面:请同学们轻轻地读这两句诗,边读边想象,你的眼前将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达标测试】 练习册p21一、二、三题.【作业布置】1、诵读全诗,练习背诵2、默写全诗。河道学区三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导学案课 题

12、10、风筝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黄彦刚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2、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水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学习重点读通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学习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识链接村 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课前准备学习过程教学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1、搜集一些和风筝有关的资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3、利用各种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谈话揭题合作探究

13、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轻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连词多读几遍。(1)自读,互读。(2)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1)我来考考你。一学生拿着生字卡片,让另外学生读出读音,然后再组词(如有可能再说一句话)。 (2)我来说你来猜。出示词语:精心憧憬依然踪影似乎凌空飞起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半沉半浮翩翩飞舞一学生说出词语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动作),其余学生根据他的话或动作,从上列词语中找出该词语。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注:“拼”“村”“丧”的读音需特别注意,磨的读音:二声(摩擦)、四声(磨面);坊的读音:一声(牌坊)、二声(作坊)。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注:“村”可

14、与“材”进行比较记忆,“丧”的下面部分没有一撇。3练习书写生字。展示交流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2、交流识记生字的不同方法。3、小组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课文讲了什么事?说说你的体会。 选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读后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达标检测a、 辨字组词。争( ) 班( ) 黑( ) 坊( )筝( ) 斑( ) 墨( ) 访( )b、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地奔跑 ( )地飞走 ( )地喊叫 轻轻地( ) 甜甜地( ) 悄悄地( )c、多音字组词。磨 丧 坊 d、听写词语。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15、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盘点收获学习收获: 作业布置1、练习册p22一、二题2、抄写本课的生字词。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0、风筝第一课时学单【学习目标】1、搜集一些和风筝有关的资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3、利用各种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预习任务】:1、搜集一些和风筝有关的资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3、利用各种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合作探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轻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连词多读几遍。(1)自读,互读。(2)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1)我来考考你

16、。一学生拿着生字卡片,让另外学生读出读音,然后再组词(如有可能再说一句话)。 (2)我来说你来猜。出示词语:精心憧憬依然踪影似乎凌空飞起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半沉半浮翩翩飞舞一学生说出词语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动作),其余学生根据他的话或动作,从上列词语中找出该词语。【达标测试】 a、 辨字组词。争( ) 班( ) 黑( ) 坊( )筝( ) 斑( ) 墨( ) 访( )b、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地奔跑 ( )地飞走 ( )地喊叫 轻轻地( ) 甜甜地( ) 悄悄地( )c、多音字组词。磨 丧 坊 d、听写词语。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

17、续【作业布置】1、练习册p22一、二题。2、抄写本课的生字词。三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导学案课 题10、风筝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黄彦刚学习目标1、我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学习难点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知识链接 1、在中国,风筝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叫木鸢,后来改用纸做,叫纸鸢。在纸鸢上装上竹哨,风吹竹哨,便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声

18、音,因此有了风筝的称呼。2、山东潍坊是著名的风筝之都,从1984年开始,那里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国际风筝节。世界最大的风筝博物馆也在潍坊。课前准备学习过程教学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1、搜集一些和风筝有关的资料。2、积累一些好词、好句。3、收集一些描写心情的词语。谈话导入合作探究1、找出课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2、理解词语。憧憬 凌空 大惊失色 倏地 垂头丧气3、“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跑去后,找到“幸福鸟”了吗?心情又是怎样的?先小组交流,再展开想象的翅膀接着写下去。 1、做风筝重点句子: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

19、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2、放风筝。重点句子: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3、找风筝。重点句子: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展示交流感悟课文,体会“我们”的心情变化(一)学生感情朗读课文。(二)找出“我最喜欢的部分”。1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2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1、四人一小组讨论。2、每组选代表发言达标检测a、我会填“风”字成语。 风( )人物 风平( )( ) 风雨( )( )风度( )( ) 风和(

20、 )( ) b、填空。风筝的作者是 。课文先写了孩子们 ,接着写了 , 最后写风筝断了线,他们 。在这中间,孩子们也经历了由 到 ,最后到 的情感变化过程。c、我们想做一个_的风筝,经过 地制作,却 ,但我们 。d、读了课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_盘点收获学习收获: 作业布置1、练习册p22三、四题2、把最喜欢的部分抄下来。板书设计10风筝做风筝 高兴放风筝 高兴 真实的生活 真实的体验找风筝 难受教学反思:10、风筝第二课时学单【学习目标】1、我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预习任务】:1、搜集一些和风筝有关的资料。2、积累一些好词、好句。3、收集一些描写

21、心情的词语。3、利用各种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合作探究】1、找出课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2、理解词语。憧憬 凌空 大惊失色 倏地 垂头丧气3、“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跑去后,找到“幸福鸟”了吗?心情又是怎样的?先小组交流,再展开想象的翅膀接着写下去。 【达标测试】 a、我会填“风”字成语。 风( )人物 风平( )( ) 风雨( )( )风度( )( ) 风和( )( ) b、填空。风筝的作者是 。课文先写了孩子们 ,接着写了 , 最后写风筝断了线,他们 。在这中间,孩子们也经历了由 到 ,最后到 的情感变化过程。c、我们想做一个_的风筝,经过 地制作,却

22、 ,但我们 。d、读了课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_【作业布置】1、练习册p22三、四题2、把最喜欢的部分抄下来。三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导学案课 题11、秋天的雨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黄彦刚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2、我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水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读懂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学习难点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知识链接与秋天有关的诗句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秋声-未觉池塘春

23、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秋叶-夜深凤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秋色-雨浸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课前准备学习过程教学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利用各种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喜欢的课文段落。4、观察秋天的景物,搜集秋天的图画。5、收集一些描写秋天的词句,画一些秋天的景物。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3唤起情感: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3学生交流看法和

24、感受。 4想象导学:合作探究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识记生字的不同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喜欢的课文段落。4、各种形式的朗读课文。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范读课文。 2你们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吗? 3你们最喜欢哪几段内容?展示交流1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和自己喜欢的语句。 2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点,仿照书上某一句式写一句话。习写生字和词语,当堂展评达标检测1、听写词语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 2、抄写描写秋天的词语。3、画秋天的景物。4、组词。星( ) 显( ) 虽( ) 色( )醒( ) 湿( )

25、强( ) 艳( )盘点收获学习收获: 作业布置1、练习册p25一、二题2、抄写本课的生字词。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1、秋天的雨第一课时学单【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2、我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水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预习任务】: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利用各种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喜欢的课文段落。4、观察秋天的景物,搜集秋天的图画。5、收集一些描写秋天的

26、词句,画一些秋天的景物。【合作探究】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识记生字的不同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喜欢的课文段落。4、各种形式的朗读课文。【达标测试】 1、听写词语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 2、抄写描写秋天的词语。3、画秋天的景物。4、组词。星( ) 显( ) 醒( ) 湿( ) 强( ) 艳( ) 虽( ) 色( )【作业布置】1、练习册p25一、二题2、抄写本课的生字词。三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导学案课 题11、秋天的雨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黄彦刚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

27、美之情,感受秋天的美好。2、积累好词佳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以及色彩美。学习重点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习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秋雨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以及色彩美。知识链接与秋天有关的诗句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秋叶-夜深凤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秋色-雨浸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课前准备学习过程教学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1、观察秋天的景物,搜集秋天的图画。2、收集一

28、些描写秋天的词句,画一些秋天的景物。复习回顾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合作探究1、感悟“五彩缤纷”,寻找描写的颜色词语。 2、交流在秋雨里,你都看到什么了(银杏叶、红枫叶、金黄的田野、小青蛙、小松鼠、)3、体会“气味的香甜”。4、秋天的雨打开了秋天的大门,你看到了什么?5、秋天美在那里?6、表演朗读1、教师引述:秋天的雨就象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丽,下面请再读读课文第23两个自然段,看看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好吗? 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3、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

29、,联系全文内容,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展示交流联系全文内容,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a、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 b、然后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拓展活动: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同学们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为语文园地的教学活动先作铺垫。)达标检测a、把句子补充完整1、秋天的雨,是一把 。2、秋天的雨,有一盒 。3、秋天的雨,藏着 。4、秋天的雨,吹起了 。b、照样子,写句子。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首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

30、的歌。( ),带给( )的是( ),带给( )的是( )。盘点收获学习收获: 作业布置1、练习册p25-26三、四题2、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板书设计 11、秋天的雨 是一把钥匙 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丰收 欢乐 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带来冬天的消息教学反思:11、秋天的雨第一课时学单【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感受秋天的美好。2、积累好词佳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以及色彩美。【预习任务】:1、观察秋天的景物,搜集秋天的图画。2、收集一些描写秋天的词句,画一些秋天的景物。【合作探究】1、感悟“五彩缤纷”,寻找描写的颜色词语。 2

31、、交流在秋雨里,你都看到什么了(银杏叶、红枫叶、金黄的田野、小青蛙、小松鼠、)3、体会“气味的香甜”。4、秋天的雨打开了秋天的大门,你看到了什么?5、秋天美在那里?6、表演朗读【达标测试】 a、把句子补充完整1、秋天的雨,是一把 。2、秋天的雨,有一盒 。3、秋天的雨,藏着 。4、秋天的雨,吹起了 。b、照样子,写句子。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首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带给( )的是( ),带给( )的是( )。【作业布置】1、练习册p25-26三、四题2、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三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导学案课 题12、听听,秋的声音课时一课时主备人黄彦刚学习目标1、正确、流

32、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学习重点1、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2、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学习难点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知识链接与秋天有关的诗句(二)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換秋衣独慨然。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课前准备学习过程教学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1、搜集各种与秋天有关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2、积累有关秋天的一些好词、好句。3、有关秋声的磁带和音乐、课件。1、师:

33、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音乐中师范读全诗)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生:秋天的声音很美。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合作探究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明确学习要求。3、各种形式的朗读课文。4、了解诗中讲了哪些事物的声音?(1)具体可感的声音: 。(2)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 。 5、续写课文。(先小组交流,再展开想象的翅膀接着写下去) 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4、,生字可以多读几遍。2、检查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1、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2、感受秋天写诗:看看,秋的色彩闻闻,秋的味道可以欣赏一首写秋的诗歌,送给大家作为礼物。达标检测a、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叶子 一( )小花 一( )汗水 一( )谷粒 一( )秋风 一( )大树b、结合课文内容填空。(1)大树 手臂“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2)蟋蟀 翅膀,“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c、自由想象填空。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说:“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说:“ 。” 盘点收获学习收获: 作业布置练习册p27-

35、28一、二、三题。板书设计12、听听,秋的声音黄叶 蟋蟀 大雁 田野 匆匆来去教学反思:12、听听,秋的声音学单【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预习任务】:1、搜集各种与秋天有关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2、积累有关秋天的一些好词、好句。3、有关秋声的磁带和音乐、课件。【合作探究】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明确学习要求。3、各种形式的朗读课文。4、了解诗中讲了哪些事物的声音?(1)具体可感的声音: 。(2)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 。 5、

36、续写课文。(先小组交流,再展开想象的翅膀接着写下去) 【达标测试】 a、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叶子 一( )小花 一( )汗水 一( )谷粒 一( )秋风 一( )大树b、结合课文内容填空。(1)大树 手臂“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2)蟋蟀 翅膀,“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c、自由想象填空。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说:“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说:“ 。” 【作业布置】练习册p27-28一、二、三题。三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导学案课 题语文园地三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黄彦刚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

37、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知识链接课前准备学习过程教学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展示自己在秋天里所拍的照片或亲手所画的图画,可以张贴在教室四周墙上,全班学生一起观看、欣赏。合作探究1、语言引述: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欣赏了五彩缤纷的秋色,聆听了美妙的秋天的声音,感受到秋雨带给我们的欢乐,也体验到在秋阳中放飞风筝的乐趣。在这美丽的秋天里,你们快乐吗?让我们进行一次快乐的展示会,把所有的快乐与大家分享,好吗?2、师生共同制订快乐展示会的规则:把事情过程说清楚。讲的时候要有感情,把心中的快乐表现出来,使听的人受到感染。创设情境。展示交流课堂展示:各小组代表参与课堂展示,可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照片或图画,有感情地讲解。评选最佳展示员。快乐展示。达标检测用自己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