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结合高考考点进行小说阅读教学,2009文学类作品考纲要求,1. 分析综合 C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 艺术魅力。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 探究 F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我省2007-2009年高考小说阅读题的特点 :,(一)古今中外小说都有,以小小说为主。 林冲见差拨(2007年)(水浒节选) 二十年以后(2008年
2、)(小小说,外国) 孕妇和牛 (2009年) (小小说 ),(二)主要考点,(二)主要考点,1、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考查小说的构思 3、探究题 4、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5、故事情节分析,1、简要分析人物形象。,例1: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2007年) 【解析】此题第一问要求概括人物形象,第二问既要指出所用的表现手法,还要结合原文举例简析。 【答案】第一问: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第二问:对比法。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贼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例2:小说中的孕妇具
3、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6分)(2009年)【解析】小说中的人物的分析要根据故事情节、事件,从人物描写的方法(如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肖像)角度入手分析。【答案】具有善良、温婉等传统的女性美;有责任心,做事认真;对人生抱有美好的向往和期待。,2、考查小说的构思,例:牛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2009年) 【解析】文中写了和牛有关的三个场面:怀孕的牛,牛与孕妇的亲昵,牛的形象描绘。这三个场景都有孕妇在场。考生可从二者的关系中发现牛对表现孕妇性格的作用。 【思路分析】考生可以从作者笔下的牛的形象的角度入手分析,它与主人公的关系的角度入手分析。,3、探究题,例1:对第三段
4、“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播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8分) 【答案】第一问: 两种身份:教头身份。配军身份。第二问: 四种性格和心理:谨慎小心。沉着冷静。隐忍顺从。顾及颜面。,例2: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 【答案】鲍勃值得同情
5、,因为他重情守信;2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3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4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例3: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的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解析】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的评价。考生根据文章和题目的提示,可以任选一种情况。答题时一定要紧扣原文。,【答案】观点一:这样写让人感动。,突出了孕妇对文化知识的朦胧追求,虽然她不识字,但这不影响她对文化的尊重; 揭示了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女人在将为人母时的责任
6、感,在她看来,学会认这几个字,将来就不担心孩子的提问了; 表现了孕妇认识到文化知识对孩子未来成长的重要性,也表明在她在尽可能地弥补自己没有文化知识的不足。,观点二: 这样写有些做作。,触动她描画字的原因主要应该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不只是路边一块废旧的石碑; 孕妇自己不会写字,想临摹石碑上的字,可以请放学的孩子帮忙,不必那么费劲,非要自己描画; 作为未来的母亲,孕妇识不识字,其实都不影响她对孩子的责任与爱。,4、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例:小说两次写到“一陈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6分)(2008年) 答案: (1)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 (2)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5、故事情节分
7、析,例: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2007年) 【答案】概括介绍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小说的命题基本上围绕着五个关键词:,情 节,人 物,探 究,主 题,环 境,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着重于情节的概括、情节的特点分析、情节的高潮或结尾作用理解、情节的合理性探究。,人物个性特征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辨析 、人物性格发展的合理性探究。,着重小说意蕴主旨的全面理解或小说主旨某一侧面的归纳、合理性探究。,小说阅读考查的一般设题角度,一、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
8、力、分析表现手法) 二、故事情节及其特点赏析(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分析表现手法) 三、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赏析(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四、小说主题的赏析(概括作品主题) 五、对小说社会意义或表达技巧的探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三、如何结合高考考点进行小说阅读教学,(一)认真研习教材; (二)教给学生鉴赏小说的方法;(三)让学生熟悉高考小说文本阅读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四)通过短测的形式不断提高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和答题能力。,(一 )研习教材,语文必修3小说单元:,林
9、黛玉进贾府 祝福 老人与海,语文必修5小说单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装在套子里的人 边城,林黛玉进贾府 祝福 老人与海,(二)鉴赏小说的方法和答题技巧,(一)把握故事情节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关于情节方法归纳: 、把握场面,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概括为一件事。 、学会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三种题型:,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 括;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情节方法归纳:,、把握场面,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概括为一件事。 、学会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小说情节答题注
10、意点: 1、掌握小说情节结构的特点; 2、答题时,要扣情节特点,运用术语,结合文本中特点的具体体现,举例分析; 3、总分总的答题步骤。,祝福情节,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祥林嫂凄然死去 祥林嫂初到鲁镇 祥林嫂被迫改嫁 祥林嫂再到鲁镇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二)分析人物形象:,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 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以及间接描写 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 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例:分析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的形象,他的身份、地位、职业:教古汉语的教师 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 :保守、愚昧、虚伪 社会历史背景:沙俄政府统治 作者对他的介绍和评价,题型:,指出小说对
11、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 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解题思路应分四步走:,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祥林嫂的人物形象:,1、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 2、勤劳、善良、安分耐劳,有一定反抗性 3、在旧社会她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最终为旧社会吞噬。,例:差拨是一个什么
12、样的人?(2007年),答案: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三)概括主题内容,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主题常见题型:,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把握小说的主题的技巧:,一、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 1.设置了悬念。 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 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
13、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 矛盾冲突。 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三、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 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 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四、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祝福的主题,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四)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的作用如下: 1、刻画人物性格。 2、深化主题。 3、推动情节的发展。 4、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5、可以暗示影射。,
14、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暗示某种社会背景,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3.渲染或营造某种气氛,奠定作品的某种基调; 4.衬托人物的某种心情,表现人物性格; 5.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衬托(铺垫)。,(五)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祝福,1:揭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2:推动情节发展,增强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3:首尾呼应,深化主题。,(六)分析表达技巧,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在语言
15、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如何分析表达技巧:,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表达了什么内容 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可以从下几方面去分析:, 表达方式。 一般涉及到描写的角度, 叙述人称的选择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叙
16、述顺序的安排,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描写的特点,白描、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 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 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言事说理服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生国庆诗歌朗诵配乐范文
- 以康保县幼儿园为例探究教学活动中随机教育的实践与优化
- 以实例探究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之道
- 以孙绍振微观分析理论赋能语文教学:理念、策略与实践
- 以多元智能理论赋能高中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深度剖析与实践探索
- 以图式理论赋能高中英语写作微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 广西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攀枝花市重点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北京海淀科大附中2025届化学高二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3年音乐考试真题
- NB/T 10751-2021矿用往复式气动注浆泵
- GB/T 16924-2008钢件的淬火与回火
- 基础护理学:肌内注射
- 应急值守专题培训课件
- DB23T 1318-2020 黑龙江省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标准
- 新加坡公司法-英文版
- 医院管理肾内科腹膜透析护理常规
- 自动控制原理浮球液位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 离婚一方财产转移
- 隧道施工安全技术教育培训记录(共19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