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2).pptx_第1页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2).pptx_第2页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2).pptx_第3页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2).pptx_第4页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2).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单元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一,二,三,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1.背景 (1)戈尔巴乔夫改革: 经济: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没有取得成效。 外交:改变与美国全面对抗的方针,寻求缓和。 政治: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取消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2)国内政局失控: 民族纷争迭起,各派政治力量激烈斗争,一些加盟共和国先后脱离苏联独立。 (3)东欧发生剧变: 东欧新政权与昔日盟主分道扬镳。经互会和华约组织相继解散。,一,二,三,教材图解观察教材第120页图片拆除柏林墙,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提示:拆除柏林墙是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的重要标志性事件

2、,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德国的统一,是以民主德国放弃社会主义制度为代价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 (4)苏共高层斗争: 1991年发生的“819事件”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2.标志 1991年12月,俄罗斯等11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宣告苏联停止存在。,一,二,三,二、缓和与动荡并存 1.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主流 (1)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 (2)一些地区冲突得到解决或缓解。 (3)绝大多数国家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2.动荡局面时有发生 (1)两极格局瓦解后,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及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逐渐暴露出来。 (2)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

3、活动不断威胁着世界和平,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一,二,三,自主思考“911”事件反映了当前世界局势的什么特点? 提示: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各种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出现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世界呈现出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一,二,三,三、多极化趋势加强 1.表现 (1)美国政策变化:美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但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 (2)多极逐渐发展: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世界的呼声越来越高。 2.影响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

4、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典例剖析,探究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史料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美、欧、日是基础 美、俄、中是关键 美、欧、俄是欧洲一翼 美、日、中是亚洲一翼 美国位于正五边形的顶端 摘编自冯特君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典例剖析,读史指导,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典例剖析,正确看待多极化趋势 (1)原因: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是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具体原因: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使自身实力受到严重削弱;欧共体和日本迅速崛起,严重削弱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大批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第三世界兴起,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 (2)现状:两极格局瓦解以后,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发生新的分化和组合,其中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中心力量,对各个地区、国际组织和国际政治有重大影响力,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但迄今为止,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没有成为一种稳定的世界格局。,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