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盐池县第三小学教师单元备课单 元第八单元 主 题艺术的魅力主备教师尚艳萍主要内容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习作”,一个“回顾拓展”。其中伯牙绝弦、月光曲是精读课文,蒙娜丽莎之约、我的舞台是略读课文。教学目标1.学会写8个生字及词语。2.把握课文内容,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3.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4.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的了解各种艺术。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丰富课堂内容。5.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内容。6.感受课文表达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教学重难点1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2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
2、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的了解各种艺术。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在读中感受课文表达的情感,查阅资料了解各种艺术。教学中多为学生创设情景,在情景中感受。总课时数10课时盐池县第三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导学案集体备课成员李清林 郑文新 侯晓娟 刘耀 李慧香 周月红 李学兰 尚艳萍单 元第八单元上课人李慧香课型多媒体课 上课时间 2013、 12 、 23、24日课题25.伯牙绝弦教学内容p137-138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
3、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引导法,背诵法教具准备搜集高山流水的乐曲搜集伯牙和钟子期的资料课件本课总课时数 两课时本节课是第几课时第12课时导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练习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4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指导:峨峨兮 /
4、 若 / 泰山 洋洋兮 / 若 / 江河 伯牙谓 / 世 / 再无知音三、读懂课文内容1师: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借助课后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平时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3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4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 说话练习:如果你是伯牙,当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失望、寂寞、忧虑、渴望)后来,当你终于遇到了子期,你的心情怎样的?(快乐、激动、充满希望、
5、欣慰)5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出示课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师: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总结: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四、品味知音之情1感情诵读24句。2这些赞美之声听多了也不过如此,如果你是伯牙,你还渴望什么?(渴望有一个懂自己音乐的人)当听到子期对自己心意的领会,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或会对子期说些什么呢?3从那以后,伯牙、子期形影不离,一个善鼓琴,一个善听,他们共同交流着对音乐的理解。再读课文1
6、4句,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4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请再读这句话。5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诵读课文。五、深悟知音1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 2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乐曲,学生欣赏)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学生再读课文,试着背诵)六、作业: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板书:25伯牙绝弦伯牙 善鼓琴 所念 绝弦(知音) 钟子期 善听 必得之 死1. 生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字意,交流沟通,2. 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3.同桌交流、讨论。 学生自学。学生汇报。学
7、生再一次自由朗读后交流。引导学生感悟: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生再次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快乐导航自学导航。 完成快乐导航合作探究。盐池县第三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导学案集体备课成员李清林 郑文新 侯晓娟 刘耀李慧香 周月红 李学兰 尚艳萍单 元第八单元上课人李慧香课型多媒体课 上课时间 2013、12、25、26日课题26.月光曲教学内容p139-141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微波粼粼等词语。过程与方法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讨论。教学重难点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体会
8、音乐的魅力,感受高尚的情怀。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引导法,背诵法 教具准备月光曲 课件本课总课时数 两课时本节课是第几课时第12课时导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练习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哪些同学能自己读懂课文,读好以后能回答两个问题: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是谁写的?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二、初读感知1师:月光曲是首什么曲子?2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贝多芬资料,以激起学生学习情绪,让我们来看看乐圣贝多芬的一生吧:三、学习生字词语1学生自学生字词,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齐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课文讲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
9、说。什么是“传说”? 既然是传说,也就说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不是真的。2理解“谱写”:五、学习课文第二段1读书。弄清弹奏第一首乐曲的经过。启发学生联想:“同学们想一想,这幅画上除了一轮明月、莱茵河、小路,还有在小路上散步的贝多芬外,根据故事的发展,画面上还应该有什么?”(一间小茅屋,茅屋的墙壁上最好画上窗口,而且从窗口里透出微弱的亮光,甚至有两个人影。)2“贝多芬就在幽静的小路上散着步,他听到从那所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你们想当贝多芬听到这断断续续的琴声,而且在这僻静的小镇上,有人在弹他的曲子,他会怎么想?师:为什么那琴声是断断续续? 3指名分角色读第五、六两自然段的对话。教师示范;学生
10、练习朗读。第二课时一、音乐导入,学习课文第二段第二部分(第九自然段)1听月光曲。师:这时,贝多芬看到盲姑娘听到他的曲子是这样的兴奋,这样的喜悦,贝多芬心里怎么样?”2师生对读盲姑娘和贝多芬的话。(1)师:“于是,贝多芬又给她弹了一曲,这个曲子就是月光曲。这首曲子是贝多芬早已谱写好的,还是趁着兴致当时弹出来的?从哪一句里可以看出?”(2)师:“同学们想一想,当时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世界著名的乐曲呢?盲姑娘和皮鞋匠是怎样听的?他们听着,听着,又展开了怎样的联想?”“请你们看看插图、带着这个问题自学第二部分。” 二、再读想象,体会联想1“现在就请你们把这一节课文读一下,眼睛闭起来想一想
11、,月光怎么清幽,小屋子里是什么情景?屋子里人物的形象怎么样?然后请你们讲这幅图。”2师:月光是这样的清幽,但是盲姑娘却看不见。贝多芬的琴声给穷兄妹带来了什么呢?课文上没有写,但是从哪儿我们可以知道?3学生读联想,体会情境。(1)读书想象第一幅画面:体会月光照耀下海波粼粼的画面(2)体会第二幅画面:月亮越升越高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的情境。(3)随着音乐体会第三幅画面:皮鞋匠听着听着,觉得海上刮起了大凤,卷起了巨浪的情境。再引导再看图:“想一想皮鞋匠听了琴声,仿佛觉得大海卷起了巨浪,贝多芬在怎样弹琴,琴声怎样?”(贝多芬越弹越激动,身子也可能摇摆起来,节奏也越来越快。)四、引导体会联想在文章中
12、的作用师:这个传说之所以写得这么感人,这么富有美感,是与文章中记叙中展开了联想有很大的关系。”指导写:作文时,不仅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有时还要把想到的写下来。在记事中恰当地加进自己的联想,文章就会更加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加丰富、深刻。五、朗读全文,体会文章的前后照应。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交流。学生交流:写曲子叫谱写,写出非常壮丽的诗,也可以说谱写了一首壮丽的诗篇谱写了一首扣人心弦的诗篇。学生汇报:她看不见乐谱,只是听别人弹过几遍,就能弹贝多芬的曲子,尽管断断续续,不大熟练,但是很不容易。)学生汇报。学生交流。学生自学全班交流。学生小组交流。学生读写实的部分:皮鞋匠静静地听着。皮鞋匠
13、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他睁得大大的眼睛。 完成快乐导航预习检测。 盐池县第三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导学案集体备课成员李清林 郑文新 侯晓娟 刘耀 李慧香 周月红 李学兰 尚艳萍单 元第八单元上课人李慧香课型多媒体课 上课时间 2013、 12 、27日课题27蒙娜丽莎之约教学内容p142-144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读读记记“探访、交涉、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样彼岸”等词语。过程与方法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教学重难点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
14、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引导法,背诵法教具准备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教师准备此画的挂图本课总课时数 一课时本节课是第几课时第1课时导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练习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介绍的是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2师生交流有关达芬奇以及蒙娜丽莎的资料。3出示课题:蒙娜丽莎之约(齐读)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紧扣课题质疑)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感受名画魅力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找到课文57自然段。2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3从同学们惊叹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4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呢?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蚌埠市休闲垂钓管理办法
- 行政执法岗位管理办法
- 西安市对外投资管理办法
- 西瓜视频审核员管理办法
- 许昌市资金监管管理办法
- 课后服务志愿者管理办法
- 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办法
- 贵州省城市路牌管理办法
- 贵州铜仁公积金管理办法
- 资源及能源消耗管理办法
- DB11T 593-2016高速公路清扫保洁质量与作业要求
- GB/Z 40637-2021古籍印刷通用字规范字形表
- GB/T 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
- GB/T 19250-2013聚氨酯防水涂料
- 2023年涉县水库投资管理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小企业会计准则报表格式完整
- 管理学原理(南大马工程)
- 医院就诊告知书
- 首届全国报刊编校技能大赛决赛试卷(一)及答案
- 医务人员行为规范以及服务礼仪
- FBCDZ系列通风机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