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要件分类说之修正.ppt_第1页
法律要件分类说之修正.ppt_第2页
法律要件分类说之修正.ppt_第3页
法律要件分类说之修正.ppt_第4页
法律要件分类说之修正.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民事訴訟法講義(十六)通常訴訟程序證據,證據、證據方法、證據資料,證據 意義認定事實及確定習慣、地方法規、外國現行法之根據 證據係當事人證明陳述屬實之資料 證據係法院認定事實真偽之資料 廣義:證據方法及證據資料 狹義:證據資料 指稱運用證據之行為時證明或舉證 證據資料:證據方法經調查後所得資料,證據方法,意義 當事人提出之人、物,以證明、釋明陳述屬實之方法 法院依當事人提出之人、物,以認定、判斷事實真偽之方法,類型 以人為證據方法 人證證人(298) 鑑定鑑定人(328) 當事人訊問(367之1) 以物為證據方法 書證文書(341) 勘驗勘驗標的物(364),證據方法 證人證言 鑑定人鑑定意見

2、 文書文書內容 勘驗標的物標的物特性,證據資料 證言 鑑定意見 文書內容 標的物特性,證據力(證明力、證據價值、證據之憑信力):證據方法經調查後,所生認定應證事實之效果 證據原因得心證理由:證據資料與應證事實之關聯原因 證據能力人、物得為證據方法之資格(適格),證明vs.釋明,證明:當事人提出證據,以使法院確信其主張、抗辯屬實(產生堅強心證)之行為 釋明:當事人提出證據,以使法院大致相信其主張、抗辯(產生薄弱心證)之行為 284 不需遵守嚴格證據程序ex:證人未具結,嚴格證明vs.自由證明,嚴格證明:依本法明定證據方法及舉證程序所為證明 訴訟標的之事實 自由證明:非依本法明定證據方法及舉證程序

3、所為證明 特殊習慣法、地方法規、外國現行法及特殊專門性經驗法則 職權調查之事項,證據種類,本證vs.反證 本證:有舉證責任當事人提出之證據 反證:無舉證責任當事人提出之證據使法院對本證之確信有所動搖或懷疑 實務用法 反證:反駁法律推定事實之證據理論上係本證 反證:被告提出證明抗辯之證據原、被告均可能反證,直接證據vs.間接證據 直接證據:直接證明應證事實(主要事實)之證據 間接證據(情況證據):證明間接事實或輔助事實,據以推認應證事實之證據 區別 主要事實:法律要件事實 間接事實:證明主要事實之事實 輔助事實:證明證據能力、證明力之事實,補充,間接本證vs.間接反證 間接本證:有舉證責任當事人

4、提出間接證據依經驗定則大抵推認應證事實 間接反證:無舉證責任當事人提出間接證據依經驗定則大抵推認應證事實不存在 使法院對間接本證之事實上推定有所動搖或懷疑,問題:原告主張被告駕駛白色汽車撞擊所騎機車左側,致原告受傷倒地,有證人可證,且機車左側把手有白色油漆 間接本證所證事實:原告人車倒地受傷、機車左側把手有白色油漆、被告駕駛白色汽車、被告汽車右側後視鏡損壞 間接反證所證事實:原告曾騎車與白色汽車發生車禍、被告汽車右側後視鏡早已損壞,證據對象,當事人主張事實有爭執者 應依職權調查事項 習慣、地方法規、外國現行法 經驗定則468 日常生活法則 專門科學定則,主張責任vs.舉證責任(背景),狹義當事

5、人主義(辯論主義) 當事人主導訴訟資料(主要事實、證據資料)之主張、蒐集、提出 廣義當事人主義 當事人主導訴訟程序之進行(當事人進行主義)及訴訟資料之主張、蒐集、提出(辯論主義),辯論主義之內涵 當事人未主張之事實,法院不得採為裁判之基礎 當事人不爭執之事實,法院不需調查,應採為裁判之基礎 當事人爭執之事實,法院調查範圍應限於當事人聲明之證據,主張責任vs.舉證責任,主張責任:當事人不主張利己事實所負擔之危險(不利益狀態) 當事人不主張利己事實非證據對象,法院不得採為裁判之基礎,縱事實於法院已顯著者(278)亦同 舉證責任:當事人主張利己事實而有爭執者,有提出(聲明)證據證明屬實之責任 當事人

6、不舉證受敗訴判決,客觀舉證責任vs.主觀舉證責任,客觀舉證責任(實質舉證責任、確定責任) 當事人主張之事實真偽不明(當事人所主張利己事實之存否,法院無法產生確信)時,依舉證責任分配法則,就該事實應負舉證責任當事人負擔不利益結果當事人所主張利己事實不存在,主觀舉證責任(形式舉證責任、證據提出責任) 當事人為使法院形成利己心證而努力提出證據之不確定狀態避免發生法院心證不利己之不利益結果,舉證責任之分配,概說 待證事實分類說vs.法律要件分類說 法律要件分類說之修正 危險範圍說(損害賠償訴訟) 利己事實說實質類似法律要件分類說,法律要件分類說(規範說)原理,當事人應就利己之法律規範要件負主張及舉證責

7、任 未適用特定法條即無法勝訴之當事人,就法條要件存在之事實,負主張及舉證責任,法律要件之事實不明時 權利發生法律要件主張權利存在者舉證 權利障礙、消滅或受限法律要件主張權利不存在者舉證 區別 權利障礙法律要件 Ex.民法79 權利受限法律要件 Ex.民法144 I,法律要件分類說(規範說)應用,主張法律關係發生 就特別要件之存在負主張、舉證責任 就一般要件之欠缺由他方負主張、舉證責任 Ex.主張借款返還請求權存在 就消費借貸契約成立、金錢所有權移轉負主張、舉證責任(474) 主張一方無行為能力、被詐欺或脅迫,應負舉證責任 Ex.消極確認之訴:被告就法律關係存在舉證,主張法律關係變更(障礙)、消

8、滅或受限 就特別要件之存在負主張、舉證責任 就一般要件之欠缺由他方負主張、舉證責任 Ex.主張消費借貸成立後已清償 就清償之特別要件負舉證責任 主張清償係被詐欺或脅迫,應負舉證責任 Ex.主張請求權罹於時效(受限)而拒絕給付 就請求權罹於時效負舉證責任,利己事實說,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就其事實有舉證責任(277)當事人主張為判決基礎之事實如係真實,即得勝訴者,就其事實有舉證責任,法律要件分類說之補充(一),依法理、判例等實務見解,法律要件分類說(採利己事實說亦同)補充如下: 部分消極事實及於消極確認之訴,他造就主張之積極事實負舉證責任 被告對法律關係之成立不爭執,原告基於被告有消極原因而

9、為積極請求時,就被告消極原因不負舉證責任 Ex.被告不爭執買賣關係之成立,原告以契約不履行為由,請求給付貨物,法律要件分類說之補充(二),舉證責任之轉換 以法律要件分類說為前提 於特別情形將舉證責任為異於原則之分配 危險責任之舉證責任:民法191責任推定(欠缺之推定、相當因果關係之推定) 特別事故之舉證責任:公害、交通事故、商品瑕疵、醫療過失或其他類似特別事故,法律要件分類說之補充(三),表見證明(主觀舉證責任問題) 基於一般生活經驗定則,就重複出現之情狀,由一定客觀事實推認應證事實 Ex.人行道上駕車致人受傷駕駛人有過失 屬證據評價、法官心證問題,法律要件分類說之補充(四),證明之妨害(28

10、2之1),舉證責任之例外,事實於法院已顯著(278 I) 278 II 事實為法院職務上所已知(278 I) 278 II 當事人主張事實經他造自認(279 I) 自認係訴訟行為 自認不可能、顯然不實之事實不生效力 應依職權調查事項縱自認仍應依職權調查 人事訴訟程序之例外,自認限於主要事實(學說見解) 對權利或法律關係之自認就其自認之基礎事實毋庸舉證,其餘權利、法律關係本身部分不受拘束(學說見解) 第一審所為自認在第二審亦有效力 自認有所附加或限制(279 II),自認之撤銷(279 III) 與自始無自認同 與事實不符(錯誤等原因) 得相對人同意 受詐欺、脅迫 特別規定:72、77 擬制自認(280 I) 第一審未爭執,第二審亦得爭執 280 III,法律上推定事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