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处理车间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_第1页
前处理车间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_第2页
前处理车间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_第3页
前处理车间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_第4页
前处理车间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件名称前处理车间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版 本文件编号编制部门工程部编制依据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版);编 制 人编制日期2015年 月 日审 核 人审核日期2015年 月 日分发部门质量部、生产部、工程部再 验 证 方 案 会 签项目负责人: 2015年 月 日QA 主 管: 2015年 月 日生产部部长: 2015年 月 日质量部部长: 2015年 月 日工程部部长: 2015年 月 日物流部部长: 2015年 月 日批 准 人: 2015年 月 日生效 日期: 2015年 月 日验 证 立 项 申 请 表验证立项题目前处理车间空气净化系统的验证立

2、项编号验 证 原 因再验证验证形式再 验 证立 项 部 门生产车间申请日期验 证 对 象前处理车间空气净化系统验证目的及验证内容通过对前处理车间空气净化系统的运行确认和性能确认的实施,检查该系统的设计是否符合GMP要求,文件资料是否齐全,安装质量,运行质量以及各项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GMP要求,为该项设施系统的正确运行和投入使用提供证据。主管部门审核意见同意对前处理车间空气净化系统进行验证。 签名:年 月 日对验证方案的编制及实施要求验证方案编制应科学,合理,方法应切实可行,实施必须按照方案进行。验证总负责人批准经审核同意对前处理车间空气净化系统进行验证。签字: 年 月 日目 录1. 概

3、述2. 再验证目的3. 验证范围4 验证计划与人员职责5. 验证步骤和方法5.1 运行确认5.2 性能确认6. 结果分析及评价、建议和验证小结6.1 结果分析及评价6.2 建议6.3 验证小结7. 再验证周期 8. 最终批准1、概述:1.1 概述1.1.1我公司前处理车间洁净度设计标准为30万级,空气净化系统由江苏省医药设计院设计,宝佳公司安装调试,主要用于粉碎、灭菌、软膏分装等工序。空气净化系统将空气处理成要求的状态后送入房间内,以满足上述要求。空气净化系统是由空气处理装置、输送装置和空气分配装置等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该系统能够对空气进行冷却、加热、加湿、干燥、净化和消毒处理。我公司制剂车

4、间空气净化系统主要包括:空调机组、风管、除尘系统等几个主要部分。ZKW系列组合式空调机组技术参数:型号ZKW-15电流22A转速1960r/min额定风量9710m3/h全压1500Pa电压380V额定冷量57KW额定热量41KW功率75KW外形尺寸140014007200mm出厂编号出厂日期2003.11生产厂家吴江市宝洁净化工程有限公司工艺流程图如下:除 尘排风使用点高效过滤器加湿风机臭氧消毒中效过滤器表冷加热初效过滤器2. 再验证目的 为确认我公司空气净化系统经过一年的运行其设备的稳定性和均一性,设备各项性能指标仍能符合设计时的要求并未发生漂移,及空气净化质量是否符合GMP要求,特制订本

5、验证方案,对空气净化系统进行再验证。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报验证委员会批准。3. 验证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前处理车间空气净化系统的再验证。4. 验证计划与人员职责 公司成立验证委员会,负责所有验证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负责审批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发放验证证书。验证委员会针对每个具体验证项目成立专门验证工作小组,负责该验证项目的验证方案的起草、实施、组织与协调,负责验证结果记录与评定,负责完成验证报告。4.1 验证计划:空气净化系统计划于 年 月验证结束。4.2 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 姓 名所在部门职 务验证分工王国庆工程部工程部部长组长钱玉林生产部操作工组

6、员赵德贤质量部QA组员渠京章工程部维修工组员许发林生产部生产部部长组员铁艳玲质量部质量部部长组员职责4.2.1验证小组1)负责验证的方案的审批2)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验证方案规定项目顺利实施。3)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4)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5)负责发放验证证书。6)负责验证周期的确认。4.2.2工程部1)负责收集空气净化系统的档案。2)负责仪器仪表的校正。3)负责拟定验证周期。4)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小组。5)负责起草空气净化系统的操作,维护保养的标准操作规程。6)负责空气净化系统的维护保养。4.2.3质量部1)负责对生产部提供的

7、工艺参数要求进行确认。2)各种检验的准备:取样及样品的测试工作。3)负责根据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单。4)负责审核和批准验证方案与报告4.2.4生产部1)负责提供与空气净化系统有关的主要工艺参数2)负责指定空气净化系统的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3)负责按照相关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清洁和维护保养。4)负责验证中各种试验材料的准备工作,并派人参加验证工作对机器的操作和清洁,维护保养工作。4.2.5 人事部1)负责组织验证人员的相关培训。2)负责培训的考试及档案归档。4.2.6人员培训确认认可标准:检查并确认本验证涉及人员是否经过培训。检查结果:见附件15、验证步骤和方法5.1.1对验证涉及的文件的

8、确认:(见附表2)5.1.2对仪器仪表的校验进行确认: (见附表3)5.1.3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进行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检测高效过滤器的出风口的尘埃粒子数,发现高效过滤器存在的缺陷,以便采取补救措施。具体采用尘埃数子计数器扫描巡检法,采样头距过滤器约2cm,沿着过滤器内边框来回扫描,合格标准: 0.5m的微粒数不得超过3500个/m3。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结果及评价记录于附件4。5.2运行确认:5.2.1 确认目的: 检查并确认空气净化系统运行是否稳定、可靠,各技术参数依然符合生产工艺要求,并未发生漂移。5.2.2 确认内容:各洁净室高效过滤器的风速风量及换气次数、温湿度、压差的测定

9、。5.2.3 确认项目:5.2.3.1 风速风量测定:可接受标准:洁净级别换气次数风量和风速30万级12次/h风口实测风量与设计风量之差在15%以内开启所有的空调设备及与空调系统有关的工艺排风机。对整个空调系统进行风量平衡,调节各房间送回风的风量大小及各房间的风压,然后进行风速风量的测定,风量测定主要通过风速仪测定送风口的风速,再乘以风口的截面积而得,风速应测5点,取其平均值。房间的换气次数为房间的送风量除以房间容积。计算方法:风口的平均风速V按下式计算: V1+V2+V3+V4+V5 V= m/s n 其中V1+ V2 V5一各测定的风速(m/s)n测点总数(个)风口风量计算:L =3600

10、FV(m3/s)式中F风口通风面积(m2)房间换气次数的计算: L1+ L2+ L3+ Ln N= 次/h AH 式中L1、 L20 Ln为房间各送风口的风量(m3/h)。A房间面积(m2)H房间高度(m)。风速、风量及换气次数测定及评价结果记录于附件5。5.2.3.2 房间自净时间测试进行自净时间测试的目的是证明系统在受到来自内部的污染后恢复标准要求的洁净度的能力。可接受标准:自净时间应不超过30分钟。测试仪器:尘埃粒子计数器、发烟器(可用灭蚊片代替)测试方法如下:在洁净室停止运行空调风机将灭蚊片点燃使整个房间充满烟雾,用尘埃粒子计数器先测出洁净室内悬浮粒子浓度,立即开机运行,将尘埃粒子计数

11、器的采样管放在离地0.8m高度上,定时读数直到浓度达到30万级最低限度为止。将自净时间测试记录于附件6。5.2.3.3 洁净室风压、温度、相对湿度测定。可接受标准:洁净级别压 差温 度相对湿度30万级不同洁净度等级5Pa比室外大气静压差10Pa182645%65%风压应在风量测定之后进行。测量前应将所有的门都关闭,测量时不允许有人穿越房间。温度、相对湿度;温、湿度测定应在风量风压调整后进行。测点应放在洁净室有代表性的工作区或洁净室中心。将压差、温、湿度监测及评价结果分别记录于附件7、8。5.3性能确认:5.3.1臭氧消毒:关闭车间所有排风、除尘系统,新风关闭90%。将臭氧发生机电控器接通电源,

12、同时将手动开关设置到ON位置。按下电源按扭,臭氧发生机开始工作2小时。停止消毒时,断开电源,将手动开关恢复到AUTO位置即可。终止消毒后空调运行半小时,人员方可进入。5.3.2悬浮粒子数测定: 洁净室(区)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处于正常状态,洁净室(区)应没有生产人员的情况下进行测试。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测量0.5m和5m的尘埃粒子数,测量时采用静态测试,空气净化系统至少运行30分钟,开始采样,采样点应在房间内均匀分布,每个房间采样点不少于2个,总采样次数不得少于5次,测采点距地面0.8米处。5.3.3沉降菌测定:在空气净化系统至少运行30分钟,房间的温湿度及相对压力达到要求后,可进行沉降菌测定,用9

13、cm玻璃培养皿和营养琼脂培养基,在采样点放置,打开平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30分钟后,将平皿盖盖上,然后在3035条件下培养48小时后计数。采样点的位置可以同悬浮粒子测试点。5.3.4浮游菌测定:在空气净化系统至少运行30分钟,房间的温湿度及相对压力达到要求后,可进行浮游菌测定,用浮游菌检测器,在采样点放置,依法检测,然后在3035条件下培养48小时后计数。采样点的位置可以同悬浮粒子测试点。沉降菌、浮游菌取样点数面积m2洁净度级别(三十万级)1021022024021003可接受标准洁净度级别30万级0.5m 尘粒最大允许数(个/m3)10 500 0005m 尘粒最大允许数(个/m3)60

14、000沉降菌最大允许数(个/皿)15浮游菌最大允许数(个/皿)将悬浮粒子数和微生物数监测结果分别记录于附件9、10、11。5.4异常情况处理程序:空气净化系统性能确认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系统标准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检测规程和质量标准进行操作和判定。出现个别项目不符合标准的结果时,应按下列程序进行处理:待系统稳定后,重新检测。必要时,分区分段进行对照检测,分析检测结果以确定不合格原因。若属系统运行方面的原因,必要时报验证委员会,调整系统运行参数或对系统进行处理。5.5. 空气净化系统日常监测、清洗、更换、消毒周期的确认5.5.1 日常监测周期主要房间(称量间、制粒、压片、胶囊填充、包衣、泡罩包

15、装)悬浮粒子数、沉降菌每月测定1次,其它房间每3个月取样检测1次。温湿度、压差每天1次。5.5.2 清洁、更换周期:当初、中效过滤器的前后压差超过原始压差的2倍时,应立即清洗。如果低于原始压差,应检查其原因,如有破损,应修复或更换后再使用;高效过滤器:1.气流速度降到0.3m/s以下,更换初、中效过滤器后气流速度仍不增加,调节送回风口阀门后室内仍达不到规定的风量。2.出现无法修补的渗漏。5.5.3消毒:每周臭氧消毒一次见附件12。6. 结果分析及评价、建议和验证小结:6.1 结果分析及评价 根据验证过程及验证数据的分析,对空气净化系统是否仍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进行综合性评价。6.2 建议: 通过

16、对验证数据的分析总结出验证方案中需改进的工艺条件或对再验证情况等提出合理化建议。6.3 验证小结:对验证的全过程进行总结,对验证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调查并处理。7. 再验证周期由验证小组根据验证实施情况提出该设备的再验证周期。8. 最终批准 根据验证报告由质量部、设备部相关人员认真审阅,作出结论,报验证领导小组组长批准。(验证合格证)附件1:验证方案培训表培训日期培训部门培训题目培训地点培训用时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人员签名:姓 名岗 位部 门姓 名岗 位部 门培训评价:评价人/日期:附件2文件确认资料名称文件编码存放地点检查结果车间工艺平面图设备动力部车间人流物流分布图设备动力部车间工艺设备

17、布置图设备动力部送风管道平面布置图设备动力部回风、排风管道平面布置图设备动力部送风口平面布置图设备动力部空气净化系统的标准操作规程操作岗位空气净化系统维护保养规程操作岗位空气净化系统的清洁规程操作岗位检查人: 复核人: 日 期: 附件3:仪器仪表校验情况表编 号仪器仪表名称校验周期结果校验单位结论:检 查 人复 核 人检查日期复核日期附件4高效过滤器检漏记录房间名称高效过滤器数有无泄漏点修补方法结果1112121222121121212312312222222210检测人: 日期:附件5车间洁净室换气次数检测记录房间名称送风口截面积送风口风速m/s房间体积m3总风量m3/h换气次数12345平

18、均检查人: 复核人: 测试日期:附件6自净时间测定记录三十万级洁净区自净时间合格标准:不超过30分钟洁净度级别尘粒最大允许数/立方米0.5um,个/m3级5um,60000个/m3测试日期: 测试仪器:尘埃粒子计数器房间开始时间起始读数达到最低限度时间耗时(min)结论检查人: 复核人: 日 期:附件7车间洁净室压差测量记录测量日期:房间名称测量值(Pa)规定压差(Pa)结果123男二更与缓冲间女二更与缓冲间粉碎过筛间与前室物流缓冲对非洁净区物流缓冲对非洁净区手消毒对洁净走廊检查人: 复核人: 日 期:附件8温湿度测试记录合格标准:温度1826;湿度:45%65% 仪表:温湿度计 房间名称时间

19、温度()湿度(%)结 论检查人: 复核人: 日 期:附件9-1悬浮粒子测试记录(第一个周期)测试日期房间名称取样点测试结果结果判定1230.5m5m0.5m5m0.5m5m12121212121212附件9-2悬浮粒子测试记录(第2个周期)测试日期房间名称取样点测试结果结果判定1230.5m5m0.5m5m0.5m5m12121212121212附件9-3悬浮粒子测试记录(第3个周期)测试日期房间名称取样点测试结果结果判定1230.5m5m0.5m5m0.5m5m12121212121212附件10-1沉降菌测试记录(第一个周期)测试区域制剂车间测试依据沉降菌测定标准操作规程培 养 基营养琼脂测试状态静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