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林蛙的养殖技术,吉林农业大学 朱洪强 电话:QQ:634046898 2010年4月,白山讲座 :,2,第一章 林蛙的经济价值,林蛙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两栖类动物。发展林蛙的养殖业可以获得贵重的中药材林蛙油。林蛙油是一种名贵的滋补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且价格昂贵。 第一节 药用价值 林蛙雌性输卵管的干制品称林蛙油,可入药。吉林长白山区的中国林蛙,体肥大,产油多,每只蛙平均含油5984克(鲜重),占体重的177。林蛙油为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凹凸不平,表面呈黄白色,脂肪样光泽,偶有带灰白色薄膜状于皮,遇水膨胀,气味特异,味甘腥,嚼之粘滑。林蛙油的吸水性能极强,放入
2、56水中,浸8小时(室温为1518)比原来体积增大1520倍,吸水后重量为林蛙油的1520倍,颜色由黄色转为白色,吸水膨胀后的林蛙油呈胶际状,半透明,有弹性和粘性。,3,林蛙油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占总重量的一半以上,其次是无氮浸出物,占25左右,脂肪占426 ,还有矿物质、维生素(A、BC)和雌二醇、胆固醇等激素。每百克林蛙油可以放出600千卡热能,林蛙油经定性分析得到多种氨基酸,人体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一、化学成分,4,二、形状鉴别,性状:呈不规则片状.弯曲重叠.长1.5-2厘米.厚1.5-5厘米.表面黄白.蜡质状.微透明.有脂肪样光泽.偶带有灰白色薄膜状干皮.摸有滑腻感.在温水中浸泡.
3、体积可膨胀10-15倍.气腥.味微甘.嚼有粘滑感.,5,伪品,假品1:大蟾蜍输卵管.形似鸡肠或盘卷成串.较宽厚.淡黄或黄褐.无光泽不透明.手摸无油腻感.在温水中浸泡.体重积膨胀较小.约3-5倍. 假品2:明太鱼精巢.呈不规则块状连结体.大小不等.较真品略长.色黄白.有脂肪样光泽.有的边缘带有绿色干皮.手摸有滑腻感.但温水浸泡后.体积膨大的较小.仅为原体积的0.5-1倍.,大蟾蜍干燥输卵管,6,二、药理作用,中国林蛙油.俗称蛤蟆油.雪蛤油.广东人称“雪蛤膏”是东北特产.就是雌性林蛙的输卵管(类似于胎盘)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滋补强身.抗疲劳.抗衰老的神气功效.是风行海内外的上等保健补品.在医学
4、上有软黄金之称.中国林蛙(哈士蟆)是中国长白山地区独有的一种原始动物.蛙油为林蛙之精华.药用价值极高.是集食.药.补为一体的纯天然绿色佳品.被誉为八珍之首.具有延缓衰老.滋补强壮.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最佳进补良药.林蛙油自古以来被认为是滋补强壮剂.可补虚强精壮阳.养肺滋肾益肝.可治疗肾亏劳损.神经衰弱.心慌失眠.溢汗不止.身体虚弱等一切消耗性疾病.,7,药理作用,林蛙油的药理作用在许多中药文献中都有记载。关于林蛙油的药理作用,中外学者作了初步的研究,认为林蛙油有促进卵泡早熟和增殖的作用,对性周期有明显影响,可延长兴奋期,有良好的强精作用,对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有良好作用。 功能: 补肾益精.养阴润肺.
5、延缓衰老.增强免疫. 特别是对中年女性有调整内分泌.加速新陈代谢.以内养外.使皮肤细腻.减皱有光泽增加弹性.养颜润肤.延长青春期的显著作用.蛙油中含有大量消炎.抗菌防腐的复合多肽.这种物质能保持皮肤的胶原蛋白.使皮肤细胞内外水分保持平衡.保持肌肤光洁.细嫩.从而润肤.美容.延缓衰老.,8,药理作用,功效 1.历代文献对哈蟆油的论述 记载:哈蟆油补肾益精.润肺养阴.治病后虚弱.肺痨咳嗽吐血.盗汗. 记载:哈蟆油补虚.解痨热.治身体衰弱.产后气虚百病. 记载:哈蟆油润肺.生津.医疗应用为滋养强壮剂-为身体衰弱之补 品. 记载:哈蟆油补虚.退热.治体虚精力不足. 卷六记载:哈蟆油- - 田鸡等与蛙一
6、致.惟背明黑.腹或 黄或黑.是-生有粘质物与其腹中.人所珍视.称为田鸡油(哈蟆油). 清时岁取入贡.,9,药理作用,2.现代药典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0 年版一部记载:哈蟆油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用于身体虚弱.病后失调.神疲乏力.肾亏精神不足.心悸失眠.盗汗不止.痨嗽咳血. 3.现代医学证明 (1)调节体内激素平衡.滋阴养颜. (2)增强机体免疫力. (3)提高机体耐力及抗应激能力. (4)镇静.抗焦虑. (5)提高脑组织细胞的供氧及利用氧能力. (6)增强性功能. (7)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延缓衰老. (8)降血脂. (9)抗癌辅助作用.增加白细胞 美白皮肤. (10)抗疲劳. 4.
7、中医功能 (1).补血壮体安神 (2).美容养颜抗衰老 (3).补肾延年益寿 (4).平喘润肺抗疲,10,药理作用,适应人群 1.商务智士.政界要员.进取学子.司机.长途旅行者及疲劳者, 2.贫血.先天体质虚弱.年老体质早衰者, 3.孕妇补充营养及产后缺乳.更年期妇女, 4.思虑过度.心神失养.烦燥.夜睡不佳.失眠多梦者, 5.大病后.大手术后.功能失调者, 6.肺虚久咳.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症等引起的哮喘者, 7.对需放疗.化疗的肿瘤患者可迅速补充高蛋白.增加白细胞恢复体力,11,三 滋补作用,近年来用林蛙油配制的多种滋补品,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林蛙油的服用方法,有生服和熟服两种
8、方法。生服法是用开水浸泡林蛙油之后,不经蒸煮而服用。浸泡之前,先用清水冲洗干净,除掉灰尘,摘去附着的卵粒等,然后放人碗里加水浸泡。 浸泡林蛙油的水,一定用凉水或温水,水温不应超过40,切忌用开水浸泡。开水浸泡使林蛙油中蛋白质受高热而变性,失去吸水膨胀性能,变成坚硬的块状物,无法食用。泡油用水适量,过多过少都不利,过多降低林蛙油营养效果,过少浸泡不开,油中间有硬心。,12,一般为1克油加水15毫升左右。浸泡时间长短与室温和水温有关。如放于室温16-18 水温1416 ,8 小时后即可充分吸水膨胀。经过浸泡的林蛙油颜色雪白,膨大松软而有弹性,碗中也有余水,这样的油说明已泡好,可以服用。每次浸泡量最
9、多为一天用量。熟服法是将浸泡好的林蛙波经过蒸煮熟化后再服用。 林蛙油的食用量,一般成年人每天用量515克,每天服用一次,早饭前服用。为方便服用可在林蛙油里加冰糖,起调味作用。用熟服法服用时,可加几粒红枣,或几滴酒精,除去腥味,便于服用。也可与黄芪等其他补益药物配合使用。,四、用法,13,林蛙油不仅有高的药用价值,而且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林蛙油含有大量蛋白质,作为营养物质而被利用和吸收。实践证明,食用林蛙油对提高体质、增进健康有明显的效果,而且无任何副作用。因此林蛙油作为一种增强体质的保健食品被普通食用。除单独食用外,还可制成糕点、糖果、美味佳肴、饮料等食品。如清汤林蛙油、林蛙油水饺、林蛙油面条、
10、田鸡油水晶糖、田鸡油太妃糖等。 林蛙肉是珍贵动物一紫貂、水獭等喜爱的食物之一。制取林蛙油的副产品,如肌肉、骨骼等可提供养禽场和养兽场做动物性蛋白饲料,也可作为养蛙场的动物性饲料。,第二节 食用价值,14,第二节 食用价值,取油后的林蛙残体、肌肉和冬眠期卵巢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于牛羊肉(含蛋白质16一21)和鸡蛋(含蛋白质 14),而脂肪含量比牛羊肉低。因此。蛙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良食品。利用林蛙能烹调出许多名菜,如清炖林蛙、红烧林蛙、干炸林蛙等,风味各异。 蛙肉是人类肉食品的新来源,林蛙数量多,产量大,适于大量人工养殖,可以成为向市场大量提供蛙肉的养殖品种。林蛙作为肉食
11、品,可以冷冻、干制、鲜活贮存。鲜活蛙供应市场时间长达6个多月(从9月下旬至翌年3月)。,15,随着畜禽和珍贵经济动物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对动物性蛋白质的需求越来越显迫切,人们竞相开辟蛋白质饲料的新来源。利用取油后的林蛙残体作为家畜、家禽的添加饲料,是开辟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新途径,具有很大发展前途。,第三节 饲料价值,16,林蛙在保护森林方面有很大意义。从它的食性可以看出,林蛙是专以各种昆虫为食物的动物。在它所食的昆虫中,绝大多数是有害昆虫,如叶美、夜蛾幼虫、树粉蝶幼虫、叶蜂、天螃等,都严重地危害农林业。林蛙食物中还包括传播疾病的动物和宿生虫的中间宿主,如蝇、蛤输等。更有意义的是林蛙在完成生殖开始
12、陆地生活的时候,正是昆虫大量出现的时候,昆虫的休眠期,也正是林蛙的冬眠期。因此它对控制昆虫的大量发生发展进而维持生态平衡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第四节 捕食害虫保护森林,17,第二章 林蛙的生物学特征,林蛙是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在身体结构、功能和个体发育上,都显著地表现出适应于水陆两栖的特征。它们一方面保持着水生祖先的原始特征,即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进行,胚胎无羊膜,幼体完全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无成对的附肢,有尾作为运动器官等。另一方面,幼体经过变态发育成为成体时,开始获得了一系列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如具五指(趾)型附肢、用肺呼吸等。 成体虽然登上了陆地,但由于缺乏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
13、,只能生活在淡水和比较潮湿的环境中。新陈代谢水平低,其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仍为变温动物。它们的分布也由于受到环境温度以及水中生殖等条件的的限制,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8,一、分类地位 林蛙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脊索动物门(Chorb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两栖纲(Amphibia)、无尾目、蛙科、林蛙属动物。林蛙俗称哈士蟆等。医学上称之为田鸡。 中国的林蛙类群分布是我国无尾两栖类中尚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过去,主要根据背侧格的情况,将我国的林蛙简单的归纳为两种:分布于我国东北及华北、华西等地的林蛙合并为一个亚种,即中国林蛙;另外,将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及华南地!三的林蛙均定名为
14、日本林蛙。在四川阳觉发现的昭觉林蛙暂列为日本林蛙一亚种。但我国有些动物学家认为我国东北、华北和西部的林蛙很可能是三个不同的亚种。,第一节 林蛙的分类与分布,19,一、分类地位,近期按费梁等人的分类方法,中国现已知8种(亚种)林蛙,分别为蜂斑林蛙、日本林蛙、昭觉林蛙、中亚林蛙。中国林蛙、阿尔泰林蛙、黑龙江林蛙、恒仁林蛙等。 我国东北地区分布着两种类群的林蛙,即中国林蛙和黑龙江林蛙,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中国林蛙的雄性有一对咽倒下内声囊,黑龙江林蛙无声囊。,20,中国林蛙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西、甘肃。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青海、四川等省。 东北的林蛙主要有两大地理分布区,即长白山
15、区和小兴安岭区。长白山区包括长白山山脉、张广才岭、龙岗山脉、吉林哈达岭、究达山山脉、千山山脉等组成的广大山岳地区和丘陵地区,长白山区是林蛙的主要分布区。吉林和辽宁两省的林蛙产区都属于长白山区。黑龙江省的林蛙主要集中在东部山区,包括整个伊春市行政区及其邻县。 在国外,朝鲜半岛有林蛙分布。俄罗斯与乌苏里江接壤部也有林蛙分布。,二、分布,21,一、成蛙 林蛙成体可分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颈部外观不明显,成体无尾。 头部背面稍呈三角形,扁而宽,头长略小于头宽,头长为体长0.320.38倍。吻端较尖,向前突出,略长于下颌,吻端上方有一对外鼻孔,其上有瓣膜,且随时开闭,以控制气体的进出。头两侧有大而凸出的
16、眼一对,眼上有眼睑及瞬膜。眼的后下方,有一对圆形鼓膜。 鼓膜之后为躯干部。躯干部短而宽,末端偏侧有一个泄殖腔孔(通称肛门),为泄殖腔的开口。 中国林蛙的皮肤较光滑,身体背面侧棱不如青蛙明显,而是一条细线状,起始于头侧眼后缀,在鼓膜之上的部位略向下曲折,之后一直平行到体后端。,第二节 林蛙的形态,22,一、成蛙 前肢短而细,上臂略短于手长,手部具四指,指细长,末端尖。指关节下突明显,指间无播,指长顺序为三、一、四、二。后肢发达,其长度为前肢的2.52.7倍。长超过体长之半,后肢拉走前伸,胶跑关节超过眼部,两后肢的跟部相互重叠,口部内侧有一明显的突起,具五趾,第一趾很短,第四趾特长,为第一趾长的升
17、倍。趾长顺序为四、五、三、二一,趾间有瘤,很发达,呈薄膜状,瘤之间有浅凹,除第四趾外均达趾端,瘤膜宽顺序为54、43、322l。,23,二、幼蛙,新成幼蛙体长1315mm,体重1 5克,头长略大于头宽。眼间距与鼻间距相等,四肢细弱,股长与胜长相等,趾间有离,关节下突和内拨突明显,体背为浅褐色,腹部灰白色,有暗色小点,“人”字形斑纹明显,眼后缘有三角形黑斑,四肢有浅灰色横纹,当年幼蛙入垫时体长可达20 30mm,体重达5.5 10g。,24,林蛙蛾料的外形背扁平,吻部略尖圆,尾鳍薄而透明,露出明显后肢。体背为黑色,腹部为灰白色。口部构造,下唇乳突一排,口角处有副突。上唇有一排长齿列,三排中间断开
18、的短齿列;下唇有三排长齿列,一排中间断开的外齿列,当蝌蚪进入变态期停止摄食时,唇齿失去作用而脱落。,三、蝌蚪,25,第三节 林蛙的生活周期,林蛙在长白山区分布甚广,数量很多,其垂直分布范围很广,从山麓一直到海拔1800米左右的高山地带,但以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带数量较多。林蛙每年的活动极有规律,整个生活周期通常可分为繁殖期、陆地生活期和冬眠期三个阶段。,26,林蛙成体在春季生殖之后,经过短暂的生殖休眠,从5月初至9月末长达5个月左右的时间进入森林生活。林蛙与青蛙等蛙类不同,夏季必须栖息在森林之中,营完全的陆栖生活,在整个陆地生活期,很少进入河流和水池。 林蛙栖息在山坡、树林、农田、草丛中,以
19、阴凉潮湿的山林背坡居多,郁闭度大、枯枝落叶层厚以及多岩石的阔叶林,更是森林生活的好环境。林蛙生活的主要林型是阔叶和针阔混交林,林蛙不喜欢生活在纯针叶林,尤其是落叶松林。,一、陆地生活期,27,一、陆地生活期,林蛙对森林的坡向也有一定的选择性。春天多居阳坡,生活在阴坡的林下,湿度大,温度低,比较凉爽适合林蛙生活。林蛙对山林地坡度,虽然没有明显的选择,但也似乎有一定的倾向,主要栖息在山坡,不大喜欢有沟谷的水边或山顶。林蛙在山林里活动,有一定范围和规律,它的活动是以冬眠和繁殖水域为中心,在其四周相对固定范围内活动,活动范围一般在5001000米,但不超过2000米。林蛙之所以不能离开冬眠场及产卵场水
20、域太远,主要原因在于动物本能地保持其对生存条件的依存关系,它与其越冬场水源保持适当距离,当秋季气温变冷能准确地回到冬眠场过冬。,28,林蛙陆地生活期的三个阶段,(一)上山期 林蛙生殖休眠之后,即5月初开始,大约到5月中下旬结束,历时约1520天。二年生蛙同时进入森林,一年生蛙从6月中旬变态之后,半月左右,即广泛分布于山林之中。林蛙上山主要沿植物带上山,但有时因无植物带只能通过农田进入山林。但农田对林蛙通过不利,特别是大片农田,尤其对幼蛙来说更是天然障碍。 当遇到天旱缺雨天气,幼蛙根本无法通过大面积农田,会因干旱死亡。林蛙一般到生活区需要一周左右。,29,林蛙在陆地生活期的三个阶段,(二)森林生
21、活期 从5月中旬到8月末为森林生活期。森林生活期是林蛙生活史中最活跃的时期,也是一年中主要发育时期。这个时期,常单个分散生活在茂密的森林各处,主要生活在阴坡林下。它们善于跳跃,并异常机警,45米之外即能发现敌情而逃逸。白天,林蛙只在温度和湿度适宜时,才活动,气温过高,一般超过25以上时,基本不太活动,夏季藏匿在倒水或枯枝落叶层下面休息。,30,林蛙在陆地生活期的三个阶段,(三)下山期 从9月中旬,气温逐渐变冷,降至15以下时,林蛙开始从山上向山下移动,大约9月前后,大多数林蛙已经移到山下沟谷及河流两岸的森林草丛,甚至附近农田。当气温降至10左右,林蛙即陆续入水冬眠,这种冬眠前的向山下迁移活动多
22、在晚间进行,但在雨天,白天亦大批往冬眠场移动。,31,二、冬眠期,9月下旬至翌年4月初或4月下旬,是林蛙生活史中最长的时期。冬眠是林蛙对外界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机能的林蛙唯有此方式,才能度过严冬。冬眠时期,林蛙不食不动,其新陈代谢降到最低限度,乃至麻痹状态,靠肝脏及脂肪体中贮存的养分来维持生命。 林蛙的冬眠主要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开始冬眠时气温在15,甚至10 以下,平均水温为10 左右,当温度降到7 8 ,便进入冬眠状态。冬眠场多选择在水流平稳、水流深的转弯处或水池中。,32,水下冬眠是其主要方式,可分为入河期、散居冬眠期。群居冬眠期和冬眠活动期。 (一)入河期9月下旬至10
23、月初,当气温与水温降至10 以下时,林蛙陆续从陆地上人水过冬,入河期可持续半个月左右,但在正常情况下,大约有半数以上的娃是在一、二晚上集中入河冬眠。但并不是所有林蛙都在入河期集中入河。在整个入河期,林蛙在水中生活是不稳定的,水温高出10 ,林蛙则登陆上岸,在岸上活动,甚至重新开始采食,或潜伏在水边的石块下面,待温度降低,再次入水冬眠。实际上,林蛙在这个时期是营水陆两栖生活。,二、冬眠期(一)入河期,33,二、冬眠期 (二)散居冬眠期,散居冬眠期10月初至11月初,这个时期林蛙散栖息于河流各处,常单独分散潜伏于小河、溪流的较浅水域石块下,沙粒之间,或钻进河岸边水下树根间及水草间。林蛙在散居冬眠期
24、是不稳定的,经常变更生活场所,寻找新的更适宜的冬眠场所。,34,群居冬眠期11月之后至翌年3月中下旬,此期的林蛙有明显的集群现象。集群现象是林蛙冬眠特点,是特殊的冬眠现象,十几只甚至数百只的林蛙集中到一个冬眠场所(如树洞、石块下面的空隙等),相互拥挤,堆积挤压在一起,形成一个蛙堆或蛙团。群居冬眠是动物的一种适应现象,许多蛙集中在一块,有利于降低新陈代谢,减少体内物质消耗。这对保证林蛙安全过冬,保证生殖细胞的发育成熟,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群居冬眠并不意味着所有林蛙完全集群,实际集群冬眠仅是其中一部分,尚有相当大的数量仍散居冬眠。,二、冬眠期 (三)群居冬眠期,35,二、冬眠期 (四)冬眠活动期
25、,冬眠活动期 3月末至4月上旬,是冬眠活动阶段。此期间主要特点是林蛙处于活动期,群体冬眠,分散冬眠的林蛙从冬眠场所出来,在河里短距离游动,但不上岸,仍在水中生活。另外,从生理活动上看,雌蛙处于跃卵期,卵细胞从卵巢跌落体腔,经输卵管进入子宫。雄蛙精巢发育,精子大量发育成熟,为繁殖期做好生理准备。林蛙生殖腺的变化,可能是促使其在水里活动的主要因素。 林蛙幼蛙的冬眠方式与成蛙冬眠有所不同。幼蛙没有集群冬眠现象,也没有冬眠活动期。林蛙除了水下冬眠外,个别可能有地下或枯枝落叶层冬眠的现象。,36,【一】、生殖腺的发育 1、雌蛙 生殖腺主要是卵巢,其发育的标志为卵巢重量的增加,卵泡由小到大逐渐发育的同时,
26、输卵管也发育膨大起来。 一年生幼蛙,生殖腺处于幼稚阶段。当幼蛙生长到13个月,即第二年7月中旬生殖腺发生变化,卵巢的体积和重量明显增加。 7月初卵巢中完全为白色透明卵泡,7月中旬至7月末,卵泡的颜色由白色变为灰色,到8月份,卵泡变为黑色,中等大小,8月末至9月,卵泡变大,动物极和植物极开始分化,其动物极为黑色,植物极为灰色或白色。,三、繁殖期,37,7月下旬输卵管开始发育,细线状逐渐加粗加长,并出现曲折。颜色由淡黄色逐渐变为白色。到8月份,输卵管发育速度加快,重量增加,变粗变长,异常弯曲曲折,颜色乳白,具油质光泽。9月是输卵管发育高峰阶段,长度与重量迅速增加,平均长33.1cm,平均重量为4克
27、左右。 三年生以上林蛙生殖腺发育与二年生林蛙相似。雌蛙在4月生殖之后卵巢体积缩小,输卵管变成细线状,颜色呈淡黄色。从7月生殖腺开始发育,89月发育迅速,卵巢中卵泡及输卵管的发育变化情况与二年生林蛙相同。 2、雄蛙 雄蛙生殖腺发育的内部标志,是精巢的状态。在非生殖季节或未成熟期,精巢体积小,颜色为红色。进入冬眠期,尤其是春季生殖季节,精巢体积增大,颜色也变为黑色。,【一】、生殖腺的发育,38,林蛙出河、抱对、产卵是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三个阶段。在正常情况下,出河之后,多数蛙在46小时开始抱对,抱对后5 8小时开始产卵。但少数林蛙出河之后并不立即抱对,或抱对之后不产卵,需5天或数天之后才能抱对或产
28、卵。特殊条件,如突然降温或降雪等情况时,正在出河的林蛙能立即停止出河,出河之后停止抱对或产卵。待温度上升出现适宜温度才能继续出河,或抱对产卵。此情况下,出河时间可能与抱对产卵时间差数日之久。 林蛙不在越冬河流中产卵,成蛙在生殖期间,从越冬的河流里出来,转人静水区产卵,此过程为出河阶段。 随着春季温度升高,河流解冻,林蛙由冬眠状态苏醒过来,雌雄个体从冬眠场出来,靠岸登陆奔向产卵场。先出河的多为雄蛙,数量少,随气温的升高,种群数量急剧增加。,二、出河,39,林蛙的出河时间因地而异。一般在4月初至4月中旬,在辽宁省,林蛙开始出河是4月初。吉林省为4月中旬,黑龙江省还要推迟几天。 延边地区出河时间为4
29、月初,即清明节前后,出河时间比较集中,一般510天全部出河。, 出河时间,40, 出河时间,据资料,1980年在黑龙江省林蛙实验场4月12日首次见到出河的林蛙,4月18日至24日为出河集中时间,约占60,4月28日以后出河结束。 吉林省柳河市老爷岭1978年出河高峰在4月1416日。 出河的终止时间,延边地区是4月末,出河时间与各年气温关系非常密切。如果气温转暖较早,出河时间亦早。此外出河时间与个体年龄、性别以及冬眠环境亦有很大关系:如成蛙早于幼蛙;雄蛙早于雌蛙;冬眠在向阳处比背阴处早。,41, 出河时间,林蛙解除冬眠出河,主要受气候条件制约。林蛙的出河高峰,一般出现在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湿度
30、大,无风或微风的天气,尤其是春雨之夜或春雨过后的夜晚,蛙群一定会大批上岸,出河的适宜温度一般在5以上,出河时间一般从16点开始到次日凌晨2点左右结束,高峰出现在18点至20点左右。,42,三、抱对 林蛙无外生殖器,因而无性器官的交接作用,产卵前的抱对行为,只起异性刺激作用,引起雌蛙排卵,雄蛙排精。精液在体外与卵结合,完成受精。抱对是产卵的准备活动。 林蛙出河后,雄蛙首先进入产卵场,不断在水中游动寻找雌蛙,且鸣叫不停。雌蛙闻声前往,相继登陆。鸣叫高峰(尤其是雨后夜晚)在1822点,零点后鸣叫减少。,43,三、抱对,抱对多在浅水处进行。正常状态是一雄一雌,有时也出现一雌多雄,即两个雄蛙同时抱着一个
31、雌蛙,彼此用后肢蹬踢对方,直到把对方挤下。若双方势均力敌,则两雄蛙共同抱着一个雌蛙。在观察中也见过6只雄蛙抱着一只雌蛙的现象,甚至有个别雌蛙被弄死,个别情况发现两雄蛙抱在一起。 抱对时雄蛙鸣叫求偶,边鸣叫边追雌蛙。拥抱雌蛙之后很少鸣叫。林蛙的抱对方式是腋抱型抱对法。雄蛙的两前股从雌蛙背后腋下借助婚垫作用,紧紧抱住雌蛙的前胸部,后肢收缩盘曲,整个蛙体伏于雌蛙背部,随雌蛙在水中游动,时而沉入水底,时而漂在水面。头部或吻部露出水面。特别是晴天的中午,常漂浮在水面晒太阳。,44,四、产卵 林蛙的天然产卵场大体可分为两类,即永久性水泡和临时性水泡。永久性水泡是指林区的河流、小溪或水甸。这类水域水源充足,
32、多数由地下水渗出,或有涌泉,常积水,尤其是春季和夏季水量充足。临时性水泡是春季融雪积水或降雨积水的水泡,如稻田,田边水坑,路边水沟,车辙积水等。这些地方的积水都是临时性的积水,没有补充水源(除非降雨),大部分水泡会在短时间内干涸。,45,产卵,林蛙产卵时,对产卵场是有选择的,不是在所有的水泡中产卵,主要选择水层浅。水面小的静水区产卵。水深一般在1m以内,通常2030cm。如水深超过1m,林蛙则不在那里产卵,且水面必须是平静而不流动,即使轻微流动,林蛙也不在那产卵。 林蛙的产卵场,多数可分为产卵区和非产卵区两部分,产卵区一般位于产卵场边缘浅水处,水深在510cm左右,最深不超过25cm。正常条件
33、下,林蛙在浅水区产卵,46,非产卵区 非产卵区是在产卵区的深水部分,水深在3m以上,25cm以下。卵团因吸水膨胀而漂浮于水面,布满产卵场水面,并且也分布在深水区水面上。林蛙产卵时对水面的大小,水层的深浅静水或流水有选择性,无论是永久性水泡还是临时性水泡,只要当时符合其产卵要求,就能在其中产卵,林蛙产在永久性水泡的卵团,能正常孵化成蝌蚪。而产在临时性水泡的卵团,多数在不同发育时期,因水泡干涸而死亡。,47,跌卵,林蛙在产卵前710天左右开始跌卵。跌卵期的适宜水温是3 以上,低于1则不能跌卵。跌卵的过程是在冬眠的河里进行的,出河时跌卵已完成。 跌卵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卵细胞跌落、包裹胶膜。子宫贮
34、存。首先卵细胞突破卵巢上皮,逐渐跌落下来,游离在体腔里,即卵细胞靠体腔液的流动,腹肌的收缩,以及喇叭口周围纤毛的作用,使卵进入喇叭口沿输卵管下行。输卵管内壁富含腺体,卵细胞通过输卵管时被腺体分泌的胶状物包裹,形成胶股,卵细胞认输卵管出来,进入子宫,暂时贮存在子宫里。整个跌卵过程约57天,48,当卵细胞全部通过输卵管进人子宫之后,输卵管的胶体物排出,输卵管体积显著缩小,呈线状,颜色为淡黄色。 林蛙抱对后才开始产卵。排卵时,有的头部露出水面,有的不露,雄蛙后肢屈曲,用脚掌内突起迅速摩擦雌蛙泄殖腔附近的皮肤,刺激雌蛙排卵。排卵的同时,雄蛙泄殖腔向外翻动收缩,将精液排于水中,精子与卵子在水中完成受精作
35、用。林蛙的排卵时间短暂,一般为一分钟左右,有的不足一分钟。雄蛙在雌蛙排完卵后,多数立即松开前肢,停止拥抱,离开雌蛙。少数继续拥抱13分钟,再离开雌蛙。雌蛙排卵后,在原处不动,一般持续35分钟之后慢慢恢复体力登陆上岸,进行生殖休眠。 林蛙的产卵最低水温为 2 ,适宜产卵水温为 10-11,在一天内,林蛙从0点开始产卵,5点是产卵高峰,17一20点基本停止产卵。每只雌蛙每年产卵一次,每次只产一个卵团,排出的卵团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45cm,卵胶膜透明,富有弹性。,49,卵团和卵粒之间联结紧密,不易分开。卵团的胶膜强烈吸水,产后l3小时内吸水量最大,之后逐渐减少。卵团的形态由最初的球形体,变为半圆
36、形体,下部为半球形,漂浮于水面。从胚胎发育到尾芽期,卵团变成薄片状,直径15厘米左右,厚度5厘米左右,卵团,的表面粘附许多藻类植物,当卵团变成半圆形或片状漂浮水面后,附着藻类植物增多,有时卵团变为绿色。 藻类之中主一要是绿藻类,以水绵藻最多,还有球形藻,其次是硅藻类。卵团外面包着四层卵膜胶,靠近卵细胞的一层较薄,其余三层基本相同。林蛙的产卵数量个体间差异较大。每个卵团包含卵粒5002500个不等,不同年龄也有不同,两年生林蛙平均产卵1300粒,三年生林蛙平均产卵1800粒,四年生以上林蛙平均产卵2300粒。,50,五、生殖休眠 林蛙产卵繁殖后,潜入土壤中休眠,称为生殖休眠。生殖休眠是林蛙雌雄普
37、遍存在的现象,而雌蛙的所有个体均需要进行休眠。雄蛙有一部分个体可以不进行休眠。生殖休眠恢复生殖过程中的体力消耗,对雌蛙具有产后休养作用。 林蛙进人休眠场后,不在表面停留,很快钻入土层或枯枝落叶层中,林蛙在生殖休眠时,多为单独分散性休眠,其状态同冬眠相似,四肢屈曲,前肢掌部放在眼前缘下面,双眼紧闭,呼吸缓慢。 生殖休眠从4月中旬至5月初大约1015天。生殖休眠是林蛙生活规律的组成部分,产后尤其是雌蛙必须经过体眠才能转入下一阶段的正常生活,曾经作过实验,强制产卵后的雌蛙不进行休眠,结果陆续死亡,即使休眠晚了死亡现象亦比较严重。,51,六、胚胎发育 林蛙是从一粒受精卵逐渐发育成一个个体。受精卵发育成
38、胚胎所需营养来自卵下部的卵黄。卵能在卵黄膜中转动,因为卵黄较重,所以受精卵都是动物极向上的。受精卵细胞不断分裂下去,分裂的数目越来越多,体积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了组织、器官,这叫胚胎发育。 林蛙早期胚胎发育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在低温条件下正常发育。特务是赃裂初期阶段,对低温抵抗力也很强。在水温最低为lC,水面结五厘米厚冰的情况下,胚胎仍能进行正常发育。在自然条件下早期胚胎发育历时20多天。 七、蝌蚪 从鳃盖完成期到变态为止,为蝌蚪期。在自然条件下,此期40天左右,体长13.15毫米。蝌蚪从35天之后,体重急剧下降,从第40天开始尾长也急剧缩短,进入变态期。蝌蚪发育到39一42天出现前肢,蝌蚪体色
39、主要是黑色,也有土黄色,带斑纹,深料集群性甚强,大都活动在沿岸浅水区。5月份绒则喜欢集群到阳光照射的方向、温度较高处栖息。在降雨、刮风、阴天气温下降时,蛾料就会部分分散,沉入水下活动,或停止活动,夜间匍伏于水底,停止活动。,52,蝌蚪从鳃盖完成期开始主要靠吃孵胶膜为营养,且一直把孵胶膜吃完为止,但在后几天,吃孵胶膜的同时,也吃水底泥沙中的植物碎屑及水中低等的水藻或绿藻,后期也吃水中浮游动物,蝌蚪摄食时间约为2530天,其生长到25天左右,为摄食量最大时期,之后采食量逐渐减少,到变态前一周基本停止摄食。蝌蚪生长期适宜水温为2025 ,低于10 生长缓慢,高于28易死亡。 八、变态 蝌蚪长到35天
40、之后,进入变态期,共约一周左右。变态是指姐则的生理形态和生态特性发生根本变化的过程,在从蝌蚪向蛙的转变过程中,原来适应水中生活的某些内部器官退化消失,代之适应陆地生活的器官新生出来。,53,在外观上,表现为体型变瘦变小,体重减轻将近一半,体重变化的原因和变态欲叫停止进食有关,更主要是组料或体内有大量水分,到变态期大量失水,身体紧缩的缘故。头部由尖圆形变为三角形,出现蛙头形状。体部出现侧格。前后肢的原基同时发生,后肢发育速度快,先发育成后肢形态,前股发育速度慢,进入变态期才迅速发育起来。观察尾部的组织结构,肌纤维细胞核变成不规则块状,或分离成碎片,继之肌纤维各自分散,这种过程是组时自体分散现象。
41、组织细胞的破碎物由吞噬细胞运走,这种自体分解现象发生在尾基部,随着分解过程的进行,尾部迅速缩短。 在前肢肘关节突出期,上唇齿开始脱落,前肢出现后,唇齿全部脱落,口型变成幼蛙口型,右下唇前线出现蛙舌。当呢则尚用鳃呼吸时,在咽部靠近食道处生长两个分离的有囊向腹面突出,并逐渐扩大形成左右肺,开始肺呼吸。,54,随着肺呼吸的出现,其循环系统也相应地由单循环改变成不完全循环。心脏逐渐发展成两心房,一心室。消化管迅速缩短,长度减少一半以上,其前部分化出胃,后部为小肠和大肠。在变态期,蛾则不仅停止援食,运动状态也由鱼型运动过渡到鱼蛀兼型运动方式,最后完全变为蛙类运动方式。 生活方式由水栖改为水陆两栖,最后完
42、全过渡到陆栖生活。 第五节林蛙的食性 林蛙和青蛙与无尾两栖类一样,只捕食活的动物,不吃死的或不动的动物。主要因为林蛙的视觉器官特殊,眼球中的晶状体不能调节凸度,所以不能像人眼那样,由于晶状体凸度的变化能看清楚远近不同距离的物体。林蛙在陆地上时为近视眼,只能看见在一旁的物体。蛙眼的近视决定它只能捕获运动着的动物,如昆虫等小动物,幼蛙观察发现活动物的距离为510厘米,超过这个距离便不能发现食物。有时能在30厘米以内发现食物,发现食物之后,向前跳跃靠近,接近食物,当距食物510厘米时开始捕捉食物,最有效捕食距离为5厘米。林蛙的附则属于杂食性,能食水生动物性或植物性食物。,55,一、蝌蚪期 蝌蚪从鳃盖
43、完成期之后开始摄取外界食物,共约2530天,在吃食物的头一周,主要吃卵胶膜,当卵胶股吃完之后,即开始摄取水生植物及人工饲料。摄取食物时,靠上下唇运动,将食物吸入口腔内。进入消化道内消化、吸收。蝌蚪生长25天前后,是食量最大时期,蝌蚪后期也吃浮游动物,到变态前一周停止摄食。 植物、动物杂食。 二、幼蛙和成蛙期 林蛙和青蛙一样,吃食物时不用牙齿咀嚼,而是将食物整个吞下去。口腔内的牙齿(如上颌齿及型骨齿)不是用来咀嚼食物,而是用来捕捉食物的。捕捉器官是肉质柔软的舌。舌生在下颌前端,其舌尖游离,能自动卷出来。当看见昆虫等小动物在左右活动时,能迅速将舌伸出口外,扑向食物。由于舌体分泌粘液,将食物粘住,舌
44、头翻卷收回口腔,食物被送人口腔,整个吞咽下去。当吞咽食物时,由于眼肌收缩可使眼球向口腔内突出,以促使食物下咽。眼球参与吞咽食物,是蛙类一种很特殊的吞咽方式。,56,林蛙在夏季森林生活或摄取食物,在繁殖期及冬眠期完全停止摄取食物。北方地区,捕食旺季为7、8、9月,一年中只有三个多月,100天左右。每日捕食的时间,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取食行动主要在白天适宜湿度和温度条件下进行的。79月林蛙的活动时间集中在白天8时一15时之间,而8月份则出现两个运动高峰,即912时和1416时,形成两小时歇期,且总的取食时间也比7月份和9月份加长一些。 林蛙不仅食性广,而且食量也大,几乎不加选择地捕获力所能及的一切
45、昆虫。据观察测定,在捕食旺期,成蛙每天食物量35克,按全年捕食100天计算,每只雌蛙捕食300500克食物;按每只小动物0.32克计算,相当于捕食9401590只小动物。林蛙的食物成份,主要是节肢动物,其中以昆虫纲数量最多,其次是蛛形纲。此外,林蛙还能捕食软体动物中的森林陆生种类(如蜗牛、田螺等)和环节动物蚯蚓等。,57,在昆虫中主要有直翅目蝗科,蟋蟀科及瓢虫科。天牛科等。此外,还有双翅目、股翅目、鳞翅目等昆虫。 幼蛙和成蛙在食物组成上没有原则区别,幼蛙个体小,跳跃力差,所选食物也小。所以在幼蛙食物中蚊纳类、小型蜂类及小型甲虫、蚁类较多。而成蛙捕捉各种昆虫,如蜘蛛、蚯蚓等大型动物成体。,58,
46、第三章林蛙养殖场的建立,林蛙人工养殖的成功与否以能否适应林蛙的生活习性为决定性因素。根据林蛙的生活习性,目前养殖户多采用人工繁殖、天然放养和封沟保护的养殖方法。 养殖场地是林蛙养殖的重要物质条件,原则上必须在林区或半农林区。场地选择要具有林蛙不同生活时期所需要的不同自然条件,以免引起蛙群搬迁。 养殖场包括三个场,即繁殖场、放养场、越冬场。 第一节养殖场的条件与选择 一、养殖场的条件 选择养殖场时主要有以下几个条件: (一)森林条件森林是养殖林蛙最主要条件之一。因为林蛙在整个陆地生活期,必须生活在森林中,成蛙和幼蛙在森林里摄取食物,完成生长发育过程。因此,选择作为林蛙养殖场的森林时,要从林相、森
47、林的空间层次结构及栖息森林之中的动物(主要是无脊椎动物)等方面进行选择。,59,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是林蛙自然分布的林相,阔叶林有的是以蒙古栋为主的次生阔叶林,有的以杨、烨、极为主的次生阔叶杂木林。针阔混交林,其代表树科中针叶树有红松、杉松、臭冷松、落叶松等。阔叶树有烨、杨、山胡桃。地棉械、紫徽等。从养殖林蛙的实践看,次生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都是养蛙的好林型。 (二)水源条件水源是养殖场的另一个基本条件,水源对于养蛙具有生命线的意义,没有水源就无法养蛙。因此,场内必须有水源或常年流水河,或者小河流,以南北走向为宜,最理想的水源是在养殖场内有一条或数条山间溪流。水量不宜过大,也不宜太小,一般宽三一3
48、米,水深切50厘米的小河流比较合适。总之,水在林蛙养殖上有着重要意义,主要作用在于控制蝗群。没有水源的存在不能形成蛙养殖群,没有水蝗群会四处逃散,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60,二、养殖场的选择 根据养殖场的选择条件进行选择,首先考察森林树种、林型、树龄等方面是否适于作养殖场。如果森林条件合适,就要根据养殖规模划出养殖场范围。划分方法,要按照天然分水岭划分,就是以天然分水岭为养殖场的界线。 封沟养蛙中国林蛙是一种两栖类动物,夏季栖息在森林之中,营完全陆栖生活。冬季水下越冬。因此必须对养蛙场地进行科学的考察和选择。1、地形、地势养蛙场一般选择两边高山、中间沟谷,即农民所说的“两山夹一沟”为最好。如果
49、环境宽阔,必须有150200米以上的宽度。沟谷内要有面积大而集中的较为平坦地带,以作为修建繁殖场之用。山岭相对高度在100米以上,以缓坡为宜。,61,2、森林森林是林蛙最主要的生长地区,林蛙每年大约有5个月左右的时间是生活在森林内的。林蛙栖息的林型主要是大面积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森林的层次要适宜,即乔木层要密集,达到树冠互相郁闭,林下光线较暗淡,灌木层要繁盛,以利于调节林下的光线与湿度:草本植物层和枯枝落叶层要选择植物茂盛,落叶层较厚的地方,以便为林蛙提供足够的食物和良好的栖息环境。 3、水源水源情况是选择养蛙场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必须在枯水季节有充足的水量即养殖场内有夏季不干涸、冬季长流水的
50、一条或数条山间小河流,溪流以砂石或淤泥为底,水量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一般宽13米,深0.30.5米为宜。,62,第二节繁殖场的选择与修建 一、繁殖场的选择 繁殖场是林蛙繁殖的场所,从产卵开始,直到规时变态之前,包括产卵、孵化、生长发育都是在繁殖场里完成,直到输科进人变态期才运出繁殖场,送往变态池。 繁殖场主要修建繁殖呢料的各种池子。因此,选择繁殖场主要有两个基本条件,即地势和水源。地势要求比较平坦,便于灌水和排水。土质条件以渗水性小,保水性强的粘土为好,有利于他内贮水保水。砂质土壤渗水严重,不宜用作繁殖场。为了养殖管理方便,繁殖场直集中而不宜分散。因此,要选择大面积地块作繁殖场。每投放lop
51、对种蛙(或卵团)需1500平方米的繁殖场,这里包括饲养池水面约1000平方米。他埂、灌水渠、排水渠等约占500平方米。,63,繁殖场第二个条件是水源。以河流或溪流水源为好,要求水量充足,保证繁殖场的需用水量,才能满足养殖饲料的用水量。当然,用水量与繁殖场的土质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土壤保水性好,渗漏小,就省水,反之需水量大。 除水量外,还要考虑引水是否方便。养蛙的水源绝对禁止污染。 繁殖场的地点应当尽量选择在放养场附近或放养场之中,使繁殖场与放养场相互结合,离放养场近,运送嫩料方便,减小姐时死亡率。 繁殖场要选在向阳背风,早春光照好,比较温暖的地方。山区早春4月林蛙产卵期温度低,选择向阳温暖之处修
52、建繁殖场地有利于产卵孵化和早期蛾料生长发育。,64,二、繁殖场的修建 繁殖场的类型有两种,开放式和封闭式繁殖场。 开放式繁殖场为自然条件下进行繁殖的场,这种场虽然投资少,普及性较高,但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繁殖,往往受到自然灾害的干扰而影响生产,产量极不稳定,哦料的生活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另外也难以抵御天敌的侵害,使养殖户受到很大的损失。 封闭式繁殖场是人为控制(水温、光照、水质、水中溶氧量等)下进行繁殖的场。这种繁殖场在人为控制下绒叫生活条件比较稳定。因此,产量较稳定。有利于计划生产,是科学养殖的发展方向,为集约化养殖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这种繁殖场投资较大,对小型养殖户来说很难利用。 目前有一定实力
53、的养殖户,可采用如下两种封闭式繁殖场。 一种是简易塑料大棚繁殖场,即繁殖场全部用塑料来封闭,使林蛙的繁殖在人工控制下有计划地进行。采用这种方法必须严格调节水温,水中溶氧量等。此法可提高受精率。孵化率和幼虫成活率及土地利用率,基本上可预防敌害。,65,另一种是工厂化的封闭式繁殖场。盖一座面积较大的玻璃温室,设有采光设备、增温设施、通风设施等,林蛙繁殖的一切条件都在人为控制之中,这种繁殖场是今后进行集约 化养殖的雏形。这种繁殖场可以极大地提高蛙卵的受精率、孵化率和幼蛙的成活率,可以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水池主要有四种:产卵孵化池、蝌蚪培育他、贮水池和变态地。前三种集中修建在一处,变态他修在放养场附近
54、。 (一)产卵孵化池 1塑料薄膜产卵孵化池规格为3x4米,他深物厘米。他埂一般上宽叨厘米。下宽40厘米,高50厘米。按照水地规格挖好地坑,铲平地底。清除石块、砂砾等物。按照他形面积裁剪塑料薄膜(即农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薄膜),规格为54X44米。塑料薄膜结缝用胶粘合或加热粘合。将塑料薄膜平整地铺在池坑内,用粘土先从池底铺垫,边铺边压实,压实之后土层应在5厘米以上。他埂内侧及上部的塑料薄膜同样用上压实。水池上面设水口,引水入池,下面设出水口,排出池水,水口按对角线设置,以加快更新池水。水口也要铺垫塑料薄膜。,66,最好头年夏秋修好,第二年春季使用。修之后立即放水浸泡,使土层与塑料薄膜结合紧密。浸泡
55、几天之后停止灌水。让他底及池埂生长杂草以固定土层,防止第二年水质浑浊。这种池子的优点在于不渗漏或渗漏缓慢,灌水后可较长时间贮存,利于水温的提高,对产卵和孵化都有利。另外,他水平静泥沙含量低、清洁,减少蛙卵被泥沙污染,有利于提高蛙卵的孵化率。 使用这种池效果好,成本低,简单易修,一般养蛙户多采用这种水地进行生产。 2水泥产卵孵化地规格为3X4米,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规格。,67,(二)、变态池变态池是蝌蚪变态上岸的场所,亦起到疏散的作用。因此,变态池应在养蛙场近水处,均匀分布避免幼蛙上山时局部密度过大。变态池应尽量修建在朝阳山坡下,因为春天气温低、阳坡比较适宜幼蛙生长。变态池的面积以2530平方
56、米,池深度在50厘米左右为宜。整个池形呈锅底形,即池梗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幼蛙出水上山,因为变态期蝌蚪呼吸量大,需大量灌水,保持含氧量和池水的清洁。因此,在修建变态池时应选择有水的地方。,68,第四章 林蛙的繁殖技术,林蛙的繁殖技术是生产中的一个主要环节,繁殖技术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工养殖林蛙的效益,封沟养蛙的繁殖技术主要包括选种、产卵、孵化及饲养等。(一)种卵及种蛙目前养蛙生产主要是以种卵为主,以种蛙为辅,大都采于野生,一是自捕(采),二是收买。1、种卵的采集与运输,春季采集种卵,省时、省力、费用低,是目前农民普遍采取的方法,在天然水泡,沼泽性水甸子等静水区用撮网捞取卵团,捞捕时间原则上越早越
57、好。产出不久的卵团体积小,卵团弹性大,不易散开,运输方便,因为林蛙产卵高峰期在早上58点,因此捞取蛙卵的最佳时间在早上611点。种卵的运输工具可用水桶,远距离运输或产出时间较长的蛙卵应在桶内撒少量的水,避免卵团互相粘连。2、种蛙的采集、运输与选择(1)春季采集。林蛙一般在每年四月初至四月中旬出河,四月中旬到四月末,水温在1011时便开始产卵,因此春季采集种蛙应抓紧时间,到河流、沼泽或野外自然泡子中捕捉。,69,(2)秋季采集。每年九月中旬到十月中旬是林蛙下山入河时间,在此期间可捕到大量的种蛙。捕捉种蛙应以网捕、手捉和瓮子捕捉的方法,严禁用药捕、电击等方法捕捉。(3)收买。目前许多养蛙户采取收买
58、种卵、种蛙的方法,此法是解诀种源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补充自捕量的不足,但应注意春季收买种蛙时要掌握好时间,排卵后的雌蛙,准备翌年产卵,因回捕率低,所以成效不大。(4)种蛙的运输。不论何种方法取得的种蛙,都要避免损伤,种蛙必须用麻袋或篓筐装,绝不能用线绳、铁丝等穿眼、鼻孔及上下额,长途运输时要用笼筐盛装,在笼内加盖稻草等覆盖物,并经常洒水,保持湿度;中途必须用干净河水冲洗,避免蛙体干燥造成死亡。在运输种蛙时不需要装水运输。春季运输时要掌握好运输时间,不能长途运输,如果超过56天,种蛙就会不经“抱对”而排未受精卵。(5)种蛙的挑选。目前尚无种蛙的选择标准,根据林蛙的生长周期和近几年的实践经验,种蛙
59、应选择34龄的,体质健壮、体重在50克左右,体色标准即黑褐色比较好。,70,(二)产卵方法人工修建的产卵场与天然产卵场有较大的区别,而且人工繁殖种蛙密度大,林蛙不愿在产卵场内产卵,所以必须在人工控制下,强制在产卵场内产卵,产卵的方法可用笼式产卵法和圈式产卵法。1、笼式产卵法。用细铁丝或枝条编成笼子,将好的种蛙按雌雄厚1:1比例放入其中,然后把笼子放到产卵池中,适当调节水的深度使笼内水深保持在15厘米左右。产卵笼应放在静水区,远离出水口和入水口,种蛙配对后,在水温10左右时,78个小时便可产卵。要注意准确掌握时间,及时把蛙卵移送到孵化池,并把产卵后的种蛙取出送往休眠场。如果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按统一标准修建,可选择中上游的几个池子做为产卵池。2、圈式产卵法。在产卵池四周用塑料膜或铁丝网围住。塑料膜或铁丝网高11.5米,向内倾斜4560度角,或在上端向内折成直角,下端用土压实。按雌雄1:1比例投放种蛙,密度为每平方米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班组安全生产安全文化建设与培训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高科技园区安全风险评估外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照明设备安装工程分包合同
- 2025版医疗器械安装调试与售后支持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车辆抵押担保汽车租赁公司担保合同
- 2025版包雪工程验收与交付合同
- 2025版车队加油与车辆绿色出行推广服务合同
- 宝宝脐部护理课件
- 二零二五年CNG配送区域合作与资源共享合同
- 2025版办公室租赁合同装修标准与验收规范大全
-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艺技术要点讲义丰富课件
- 永能选煤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浙江省建设领域简易劳动合同(A4版本)
- 位置度公差以及其计算
-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完整版)
- 氯化铵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浙江省本级公务车辆租赁服务验收单(格式)
- 糖代谢紊乱的实验诊断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
- 李墨林按摩疗法(李墨林)237页
- GB∕T 12703.1-2021 纺织品 静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1部分:电晕充电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