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ppt_第1页
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ppt_第2页
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ppt_第3页
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ppt_第4页
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一 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 :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即原子。,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史,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割,它们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保持不变。,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他认为气体分子是由几个原子构成的。 1860年,国际化学界确立了原子分子论。,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史,实心圆球体,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电子在球体运动,原子结构模型的

2、演变,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汤姆生的学生)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电子云模型 (几率说),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人类认识 原子的 历史进程,总结,1869年,已有63种元素为科学家所认识,门捷列夫将各元素按原子量的变化联系起来,揭示了自然界的一条基本规律-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发现,19世纪中叶以后,近现代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有了飞速发展。 碳原子的四价,有

3、机物碳原子成键的立体结构,有机物分子中键的饱和性等相继被发现,对有机物的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量子力学(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确立。量子力学是研究原子和分子结构的理论基础。,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逐渐深入,都是建立在实验研究基础上的,实验是揭示原子结构的重要手段。 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几代师生都是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勇于怀疑科学上的“定论”,不迷信权威,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自然科学就是在不断探索中修正错误而前进的。,启示,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 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

4、电 的中子构成。 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是原子学说的奠基人。他认为 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并把这些微粒 称为原子(希腊文的原意是“不可分割”)。这是古代原 子学说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是近代原子学说的创始人。他认为 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同种原子的质量和性质相同。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对化学 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他没有把原子和分子区 分开来,并且仍然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科学探究,后来,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可分子的概念, 指出了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人人们把物质由分子、 原子构成的学说叫原子-分子论。原子-分子论的创立, 是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是物

5、质结构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是电子的发现者,他认为一切 原子中都有电子。从此,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 认识到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它本身还具有复 杂的结构,还可以再分 1911年前后,物理学家卢瑟福把一束高速运动的 粒子(质量数为4的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 射向一片极薄的金箔。他惊奇的发现,过去一直认为 原子是“实心球”,而由这种“实心球”紧密排列的金箔, 竟为大多数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就象金箔不在那 似的,但也有极少数的粒子发生偏转,或被笔直弹回。,科学探究,(1)19世纪末,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最早 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2)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学说 包含有下列三个论点: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的观点看, 你认为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3)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得出了金原子结构的一些 结论,试写出其中的三点,答案:(1)汤姆生;(2); (3)a.原子中存在原子核,它占原子中极小体积 b.原子核带正电荷,且电荷数远大于粒子 c.金的原子核质量远大于粒子,科学探究,1揭示物质的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