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复习题[1].ppt_第1页
《童趣》复习题[1].ppt_第2页
《童趣》复习题[1].ppt_第3页
《童趣》复习题[1].ppt_第4页
《童趣》复习题[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童趣复习要点,一、作者、作品:,童趣选自 ,作者是 ,字: 。文章的题目童趣 的意思。,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清代文学家沈复,三白,是童年的趣事,二、课文内容:,本文依次写了 三件事,全文紧紧围绕一个 字,揭示了 。 其中 是本文画龙点睛之语,要获得“物外之趣”需要通过 的心理过程才能实现的。,观蚊成鹤 神游“山林” 鞭驱虾蟆,“趣”,儿童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联想和想象 ”,文章所记闲情之趣有多种,有 比 如: 等句; 有 ,比如: 等句; 有 ,比如: 。,想象之趣,“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细察之趣,“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童稚之趣,“神定,捉虾

2、蟆别院”,三、重点字词读音,童稚( )藐小( ) 项为之强( )鹤唳( ) 怡然( ) 凹凸( ) 土砾( ) 壑( ) 庞然( ) 拔山( ) 癞虾蟆( ),zh,mio,wi jing,l,y,o t,l,h,png,b,li h ma,四、重点词语解释,1、余忆童稚时 2、能张目对日 3、明察秋毫 4、见藐小之物 5、必细察其纹理 6、故时有物外之趣 7、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张目:睁大眼睛,余:我, 童稚:童年,对日:直视太阳,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长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之:结构助词,的,细:仔细。察:观察。其:代词,代“藐小之物”,故:所以,私:暗自、暗暗。

3、 拟:比作。 于:在。,8、则或千或百 9、昂首观之 10、项为之强 11、留蚊于素帐中 12、徐喷以烟 13、使之冲烟而飞 14、作青云白鹤观,则:就。 或:有时,昂:抬。首:头。之:代词,代“蚊子”,项:颈,脖颈。 为:因为。,之:代词(指观蚊)强:通“僵”,僵硬,于:在。 素帐:未染色的帐子,徐:慢慢地。 以:用。,之:代词,它代“蚊群”,作:当作、看作。 观:景象,景观,15、果如鹤唳云端 16、为之怡然称 17、蹲其身,使与台齐 18、以从草为林 19、凹者为壑 20、怡然自得 21、观之,兴正浓 22、盖一癞蛤蟆 23、二虫尽为所吞 24、余年幼,方出神 25、鞭数十,驱之别院,为

4、 :因为。 之:代词,(指戏蚊)。,果:果真。 唳:鸟鸣,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其:自己的。,以:把。 为:当作。,壑:山沟,山谷。,怡然自得: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兴:兴趣、兴致、兴味,盖:原来是,为:被,方:正。,鞭:名词作动词,鞭打、用鞭子打。 驱:赶、驱赶。,五、重点句子翻译,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译: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2、故时有物外之趣。,译: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3、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译: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在心里暗暗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译:抬头看着

5、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5、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译: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6、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译: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7、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译: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8、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9、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译:待到神志恢复,捉住癞蛤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六、找出本文中的成语并解释:,(1)明察秋毫: (2)怡然自得: (3)庞然大物: (4)夏蚊成雷:,连细小的事

6、物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夏天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七、请用课文原句填空,1、作者童稚时,时有物外之趣,关键原因是: 。 2、第三段中的“林”“兽”“丘”“壑”俱全一妙境完全源于作者敏锐的童心, 它们分别指的 是: 。 3、 四段中的“庞然大物”指的是:癞虾蟆 所拔的“山”指的是: ,所倒之“树”指的是: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丛草、虫蚁、土砾凸者、凹者,土砾凸者,丛草,八、课文内容理解,1、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答:总领全文或引起下

7、文 点明文章的主旨。,2、第一段与二、三、四段是什么关系?,答: 总、分的关系。,3、作者的“物外之趣”指的是什么?是怎样产生的?,答:“物外之趣”指的是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这种“物外之趣”是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来的。,4、学习本文,你认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你认为怎样能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答:(1)作者是一个活泼可爱、天真无邪、有情趣的人。 (2)要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要善于观察事物;要富于联想和想象能力,才能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6、“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运用了什么修辞?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答:比喻、夸张;表现了小孩子天真烂漫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在结构上与上文

8、相照应,为下文作铺垫。,7、文中缩写的三件趣事能否调换位置?,答: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由一般到典型。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到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8、“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答:恰当。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癞蛤蟆自然成了“庞然大物”。它的突然到来,自然就被形容为“拔山倒树而来”了。,九、一词多义,1、之 见藐小之物故时有物外之趣。 昂首观之使之冲烟而飞鸣。 项为之强。 为之怡然称快。 观之,兴正浓。 驱之别院。 心之所向。,之:结构助词,的。,之:代词,它们;代夏蚊。,之:这,代词,代“昂首观之”这件事。,之:代词,代“果如鹤唳云端”,之:代词,代“二虫斗草间”。,之:它,代词,代癞虾蟆。,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2、为 为之怡然称快项为之强。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为:(wi)因为。,为:(wi)被。,为:(wi)当作。,为:(wi)当作。,3、以: 徐喷以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