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推断地质构造和岩性的方法.ppt_第1页
地球化学推断地质构造和岩性的方法.ppt_第2页
地球化学推断地质构造和岩性的方法.ppt_第3页
地球化学推断地质构造和岩性的方法.ppt_第4页
地球化学推断地质构造和岩性的方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球化学推断地质构造和岩性的方法,地球化学资料解释推断地质构造和岩性,主要是根据成矿元素,伴生元素和造岩元素的分布规律,元素组合特征,在研究已知地质构造和岩性元素组合模式的基础上,开展未知地区地质构造和岩性的解释推断工作。,一 地质构造特征的识别,应用区域地球化学资料识别地质构造,主要是从已知地球化学图件中识别,提取主要元素异常的特征线(或轴线)或特征区表达地质构造意义.据实验经验大致有三种情况:,一 地质构造特征的识别,1.反映大断裂或区域性断裂构造的特征线,多数是地球化学异常组的界线; 2.反映含矿地层和特征地质体的特征线,多数是地球化学某元素富集区,高背景区和特征元素组合异常区;,一 地

2、质构造特征的识别,3.反映控制矿床,矿田分布的特征线,多数是矿床主要成矿元素异常的轴线。,二、 地球化学推断地质构造和岩性的主要元素组合 1.应用亲壳元素Si,K和亲核元素Fe, Ni, Cr,Ti,Co,V等推断陆块地质构造和造山区的地质构造边界。 2.应用Au,Ag,As,Sb,Hg等成矿元素的组合富集规律,推断矿化断裂构造有关的矿化带。,3.应用Cu,Pb,Zn,Cd等成矿元素的组合富集规律,推断含矿断裂带和矿化带。 4.应用B,P,F等岩浆射气元素的富集规律,推断断裂带和构造岩浆带分布区。,5.应用Ni,Cr,Co.V.Ti.Fe. Mn等铁族元素的组合富集规律,推断基性,超基性岩,玄

3、武岩和太古代,元古代绿岩分布区。 6.应用Ca,Sr,B等造岩元素的组合富集规律,推断碳酸岩和钙碱性花岗岩分布区。,7.应用Th,La,Rb,Zr等稀土元素的分布规律,推断花岗岩分布区. 8.应用Be,Li,Y等稀土元素的富集规律,推断钾长石花岗岩和燕山期偏酸性花岗岩分布区. 9.应用W,Sn,Bi,Mo等高温成矿元素富集规律,推断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和中酸性脉岩发育区.,三、根据全国地球化学编图资料,基本反映了我国大陆浅表地球化学环境和地质构造及岩性特征。例如: 1.Si2O和K2O等亲壳元素特征,可以基本划出我国陆块与造山带的位置与边界以及主要缝合带,深大断裂等。见:氧化钾和氧化硅地球化学图

4、.,2.亲核和亲地幔元素Fe,Ni,Cr,Co,Mn以及V,Ti等元素分布特征,基本反映出我国陆块的范围,其中:华北和扬子准地台反映尤为明显.见:Fe,Cr地球化学图.,3.我国西南部川,滇,黔,桂分布着一个巨大的亲核,亲地幔元素:Fe,Cr,Cu,Ni,Co,V,Ti,Mn,Sn,U等地球化学域.明显的反映了藏滇板块和华南板块的构造特征。如:三江褶皱系,喜马拉雅褶皱系等.见:Ni,Cu,U地球化学图。,4.郯城-庐江断裂带,从东北胶东半岛大别山,Ba呈高背景异常带,As呈低背景带,郯庐断裂的走向,位置反映的极为明显。见:Ba,As地球化学图.,四、需注意的若干问题1、构造、岩体的推断解释资料

5、主要以1:50万、1:20万区域化探和1:5万化探资料为依据。2、推断地质构造、岩体必须以地质观察为基础,不能以化探资料(间接信息)取代地质观察直接信息。,四、需注意的若干问题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杜绝一开始就参照地质图进行主观演义性推断解释。4、坚持以化探本身的科学理论为依据进行地质构造解释,主要依据化探异常反映地质构造,岩性特征的元素分布规律。,四、需注意的若干问题5、由于区域化探资料主要以水系沉积物样品为主,因此,判断地质体空间分布的精确内容和构造界限的确切位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6、推断的所有地质构造、岩浆岩、地层等都要列表分别表示,并区别出已知(证实),新推断、推断依据(哪些元素异常)。而且最终要在成果图中反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